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496874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村委建设新农村事迹材料科学引领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镇村位于通海县杞麓湖南测,处于城郊结合部,下辖 2 个自然村,6 个村民小组,1038 户,3695 人,全村耕地面积 1672.3 亩,人均 0.46 亩。近年来,村两委带领全村广大群众致力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村,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 3350元,人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村连续五届被授予“市级文明村” 、 “市级五个好党总支” 、 “市级文明社区” ,县第五、第六届“文明村”等先进集体称号,先后被县指定为“村务、财务公开示范点” 、 “十星级文明户示

2、范点” 、“旧村改造示范点” 、 “农村污染治理工程示范村” 。一、抓班子强队伍、夯实村级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村两委班子认为, “率先致富先治人,治人先治带头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建立一个团结实干、富有战斗力的党支部班子,建设一支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队伍。在镇党委、政府指导下,村两委首先抓好自身建设,建好基层组织。先后配齐了计划生育管理员、护林员、治保主任、民兵营长、妇女主任和各组村民组长等人员,明确了各个岗位的职责任务,把每项工作都落实到具体人,把“云岭先锋”工程、党员先进性教育与村支部班子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支部当先锋,党员作表率,建和谐农村”的要求,结合实际,

3、突出特色,注重实效,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一是加强党员干部管理。对村、组党员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档入册,严格按照党章要求管理党员,在农村无职党员中设岗定责,创新党员管理办法。为切实解决好村内存在的脏、乱、差等现象,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村党总支按照镇党委实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试点工作的要求,聘请了 11 位家庭困难的党员专门负责整个村的环境卫生工作。该项举措不仅有利于增强党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及村容村貌的改善,同时也起到了帮扶困难党员的作用。村两委在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后,卖掉了公车、严禁村干部公款吃喝,党员干部的举动得到了群众的信任;二是狠抓教育,更新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一方

4、面组织村组干部和党员学习市场经济知识,另一方面组织到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玉溪大营街村参观见学,使大家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增强了竞争意识、超前意识和开放意识,从以往只注重抓几杆烟的单一经济中跳了出来,萌生了开发其他产业,实现全村共同富裕的决心和信心。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党员活动日对党员进行政策宣传、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党员政治、思想素质;三是认真抓好党员发展工作。把 8 名年轻有为的优秀致富能手培养成为党员,改变了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素质不高、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四是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完善党支部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实行重大事项党员大会“首议”制度、 “村级民主听政会”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党员活动

5、日制度、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和村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从 XX 年开始,村两委按照上级党委要求,并结合本村实际,推行集群众知情权、议事权、监督权于一体的“村级民主听政会”制度。听政会的成立,加快了农村“依法治村”的步伐;强化监督,密切了干群关系。实行“听政会”制度,切实加强了民主管理工作中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和制约,形成了全程监督机制,树立了村组干部的勤政、廉政和优政意识,在干部与群众之间推倒了“隔心墙” ,架起了“连心桥” 。作为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委会在实行“听政会”的基础上加强集体资金管理,实行财务公开。村组集体所有开支必须先在黑板上公布,群众无意见之后才能报销,并在户主会上进行全面

6、公布。通过长期认真执行,有效增加了村组集体资金管理的透明度,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五是加强阵地建设。村两委按照有房子、有牌子、有旗子、有桌子、有凳子的“五有”标准,建起了党员活动室,完善内部设施,加强硬件建设。六是书记作表率,班子当先锋。班子成员集中集体智慧确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计划,不说在嘴上,写在本子上,而是切实落到行动上。为适应“普九”需要,彻底改变小学的办学条件,书记赵思旺带领村干部遍访市、县、镇相关单位及个人,尽心竭力筹资 170 万元建成新校;瞄准市场,结合本村实际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规模养殖,规模种植蔬菜并配套引进多座冷库,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引进资金 300

7、 余万元,重建海埂机房,新装抽水机 5 台,完善防洪排涝设施;书记还亲自带队参加县老年人运动会、文艺汇演等比赛多次获一等奖。班子成员成为了全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先驱,得到了全体的村民的拥护和爱戴。二、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是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前提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只有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新农村的建设才有产业支撑。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必须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村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结合起来,优化农产品品种,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蔬菜和花卉种植,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一)立足村情定思路,努

8、力挖掘产业发展的“点子” 。村地处杞麓湖畔,虽然人均耕地少,不足半亩,但土壤适合种植蔬菜、烟草和花卉,村两委根据这个实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化三大产业,打造一个亮点”的发展思路,即:强化湖堤生态旅游业、蔬菜、花卉种植业、以废菜叶为食物的养殖业,打造以“农家乐”形式为主,以“垂柳荷花”为衬托的湖堤生态休闲旅游亮点。村两委决定,投入资金 20 万元(争取各级资金 10 万元、自筹资金 10 万元)对村管湖堤进行了绿化美化,经过县、镇的大力支持,到 XX 年底该项目已基本完成,目前共种植柳树 400 株、天竺葵 1200 株、育成荷花 20 余亩;争取各级资金 87 万元,自筹资金 55

9、 万元,对湖滨路及沿湖湖堤路面实施了硬化,总长达 3.1 公里,修建、修缮沟道 10 余公里,为沿湖生态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沿湖以“农家乐”为主的各式餐厅达 7 家,日旅游旅客 300 余人,经济效益日益显现,村经济收入从原来的不到 1 万元,增长到 16 万元。(二)调优结构显特色,努力找准农民增收的“路子” 。市场经济是特色经济,有特色才有起色,有起色才有市场。村两委结合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的实施,围绕“大”字做,发展特色种植,逐年加大了以菜为主、以花卉、烟草等作物种植为辅的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建起了大棚,规模种植蔬菜并配套引进多座冷库,实行公司

10、+农户模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网络,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致富步伐;围绕“多”字抓调整,发展特色养殖。紧紧抓住全县畜牧业强劲发展势头,在鸡、猪养殖上下功夫,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利用废菜叶养殖蛋鸡 20 多万只,生猪 1000 多头,牛、羊养殖数也有所上升,提出了两年内全村畜牧业产值翻一番的目标,畜牧业的发展实现了稳中有升,循环经济初见端倪。同时,村两委还提出了“政府引导,农户实施,干部树榜样,群众跟着干”的十八字工作措施,做到了放手让农民干而不放任自流,干部参与帮扶而不全部包揽,增强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三)强化示范抓典型,努力解开农民致富的“扣子” 。一是发挥典型,示范带动。坚持村上

11、培养产业示范带头人,每组发展示范带头户,通过树立农民致富典型,然后再发挥这些典型的示范作用,让他们用市场观念、风险意识、实践经验诱导农民,使其摆脱“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思想禁锢,从而形成“一个典型示范一组、带动一村、致富一片”的良好带动效应,走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村共培养致富带头人 5 人,示范带头户 24户。五组村民徐忠起家去年养殖蛋鸡 2 万多只,收入 6 万多元,成为全村的养殖大户,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利用基地,辐射带动。全村建蛋鸡养殖示范点 8 个,花卉种植示范点 1 个,通过“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 ,自觉或不自觉地让农民增加了解,增强信心,提高技术水平,进

12、而增强了基地的辐射力和感召力,使示范基地真正成为了提高全村农民自身素质、拓宽视野的好去处。三是加强培训,教育带动。镇上干部到村到组召开村民大会,传达中央 1 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党的惠农政策,消除农民的疑虑,改变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村上邀请县、镇畜牧、农业技术人员进行家畜家禽养殖技术、农作物栽培技术等培训,现场发放种养殖资料,使农民在技术上吃上了定心丸,在种养观念上得到更新,农民在思想上解开了“扣子”后,拓宽致富渠道,加快了增收的“步子” 。种养业等农副产品的丰收,促进了运输业、商贸业的快速发展。三、培育新农民、塑造新风貌、民主管理好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措施和基本要求建设新农村,必须培

13、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必须塑造新风貌;建设新农村,必须实施民主管理;没有新农民、就不会有好管理、新风貌,就没有新农村,这是全村干部群众的共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如何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搞好基层民主建设,就成为了村两委班子时刻考虑的重大课题。培育新农民,为建设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一是寓教于乐,丰富业余生活。经济发展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村两委投资修建了党员活动中心、

14、老年活动中心和妇女民兵之家,配备了各项活动设施。村里成立了高桥队、舞龙队等文化娱乐组织,逢年过节村两委精心组织各种各样的文体活动,参加县里两年一次的迎春花街。二是文化搭台,发展第三产业。村处在城郊结合部。随着新村建设的步伐一路走来,道路硬化了,环境净化了,生态绿化了,村庄美化了,为依托湖滨“农家乐”旅游,发展第三产业经济送来了春风。全村新增各种运输车辆 20 余台,新开商店 10 余家。引来了远方的客人,盈满了农户的腰包。三是立足需要培训,健全组织培育人文环境。村两委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实施以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 。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

15、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组织,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会、民主听政会、村委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等民主监督组织,配齐配强了团支部、妇代会、民兵连、民调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等村级配套组织。在此基础上,严格程序规范运作,村民的新村意识、参与意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为创建和谐新村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塑造新风貌,为建设和谐农村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改善环境卫生,提高生活品位。村两委引导农民改村、改路、改水、改厕、改灶、改圈等,建设生态环境型新家园。实行旧村改造,从 2001 年开始在 6 个村

16、民小组实施了第一轮旧村改造工程,到目前为止,第一片改造试点共拆除 39户老房,面积 6666 平方米,15 米宽的主体街道扩建工作也正在实施当中,旧村改造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加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建成田间废菜叶处理池 600 口,修建生物净化公厕 7 座、垃圾坑 14 个,以全县袋装垃圾试点村为契机,全面推行垃圾袋装,率先在农村设立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运;为切实减少村民使用农药造成的生态污染,投入资金 72000 元,在田间地头安置了 65 套杀虫灯,有效消灭了虫害,减少了农药施用量。如今的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环境卫生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立足群众,解决民生大计。立足群众,以民为本,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是村两委的工作之本。村委多方筹措资金,硬化村庄道路 3 公里,新修排水沟 1 万余米,改变了过去进村晴通雨阻和村里村外脏乱差的状况;对村完小先后投入资金 27 万余元,绿化了学校校园,配置电脑、设置电教室,改善了办学条件;村里拿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