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盲妇女调研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48736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文盲妇女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农村文盲妇女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农村文盲妇女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农村文盲妇女调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农村文盲妇女调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文盲妇女调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文盲妇女调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人才战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但在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中,一个特殊群体文盲母亲的人力资源开发常常被忽视。本文将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从农村文盲母亲的现状入手,分析、探讨农村文盲母亲的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策略。关键词: 文盲母亲 人力资源开发农村文盲母亲人力资源开发,指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母亲的文化水平,使母亲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提高她们的能力和素质,增强母亲的就业能力,积极参与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领域,尽早脱贫致富。特别要发挥母亲在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提高农村人口的质量,变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口优势。农村文盲母亲现状与分析1、文盲率高,文化水平低。农村主妇大多没有上过

2、学,缺乏基本生活常识和生产技能。目前,我国现有 1.4 亿文盲,其中 70是妇女,其中农村文盲母亲占了四分之三。农村文盲母亲的人力资源开发任重而道远。2、年龄偏大、自我发展意识较弱。在农村 20 岁以上的文盲母亲中,30 以上的文盲母亲占得比例最多,仅有小学或小学以下的文化水平。年龄偏大令相当一部分文盲母亲教育意识淡薄、学习自信心不足,也造成一些母亲安于现状,求知欲不高。因此,必须结合文盲母亲的年龄实际进行人力资源开发3、劳动角色转换困难由于经济、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文盲母亲普遍被定位为劳动角色,担负几乎全部家庭事务和生产劳动。正中严格的角色规定使她们的劳动力转移受到了制约,根本离不开家庭和田

3、地,为其再学习造成了困难。4、文化环境-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利。多处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社交短缺的贫困农村,在数千年“ 男尊女卑 ”、“男主外,女主内”的历史文化熏陶和 “性别歧视”的双重压抑下,她们缺少表达自己愿望的途径和参加学习的机会。当地的职业教育发展极其落后,妇女接受培训和教育的机会更少。原因分析在分析了农村文盲母亲的现状后,不由让人探讨其原因。我认为其原因在于:1 经济的落后经济落后是造成大量农村文盲母亲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尚处在不发达阶段,社会上常常有一些只注重抓经济,而忽视女性教育的短视行为。特别在农村表现尤为明显:例如一些乡政府认为,只要妇女或者是已婚妇女,脱离劳动

4、大军而回家,就可以使中国严重的失业问题得到解决,认为妇女无需接受更多更高层次的教育;国家教育经费短缺。我国是一个“穷国办大教育”, 对农 村妇女的教育培训经费投入不 够。加之农村贫困地区多,加剧教育经费的紧张,造成教育经费和教育政策向农村倾斜的力度不大;家庭经济的困难使妇女承载着过多的责任和压力。贫困造成大量适龄女童失学,辍学在家务农。贫困使妇女承担着农业生产、家务劳动和家庭养老扶幼的重负。在农村妇女每天参加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时间长达小时,尤其在贫困的家庭里,妇女整天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需要、为未来做打算或是学些新的技能,更谈不上参加各类文化科技培训和再学习。2 传统落后文化、观念的

5、影响“男尊女卑” 的封建传统观 念影响是其思想根源。 虽然我们不再支持“三从四德 ”和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 观点,但是,“ 女孩读书无用” 、“男主女从”的封建意识依然存在。特别在农村,由于经济落后、自然地理环境封闭、信息沟通困难,农民的封建观念仍然根深蒂固。这表现在:“ 嫁出去的女儿,泼 出去的水” ,女性接受教育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是一种资源的浪费。这阻碍着一部分父母承担女儿接受正规教育的义务,愿意把女儿尽早嫁出去。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否认了女性受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导致大量适龄女童辍学、失学,导致农村文盲母亲产生的一大原因,3 社会对农村母亲角色定位认识不当。传统观念中将农村妇女的角色定位

6、为:家庭主妇和生育工具。“男人以社会为主,女人以家庭为主”的性别 角色定位,使妇女承担几乎所有的家庭劳动。社会中认为妇女只适合从事一些琐碎的、技术要求不高简单手工劳动或服务性工作。在孩子教育方面,传统普遍认为“养不教,父之 过,教不严,师 之惰” ,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寄托在父亲和老师的身上,忽视了母亲在教育中的作用,忽略了母亲的素质将直接决定着人口再生产的质量,认为母亲在完成了生育过程之后,只需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就足够了。这种认为凡是女人都可以当母亲的观念在农村尤其普遍。这也是导致农村女童辍学,农村文盲母亲增多的原因之一。4 农村母亲自身教育意识的淡薄。自信心不强、求发展的主体意识较弱,是农村文盲

7、母亲自身存在的普遍问题。她们普遍对自己受教育期望不高,其原因在于:1、年 龄偏大,加重学习的压力和难度,学习自信心不强。2、家庭繁重的劳动使其没有时间和心思来学习。3、“以男人为天” 的传统文化熏陶使之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意识。4、教育信息闭塞和教育手段的落后,使妇女能够获得的培训机会远远少于她们应该得到的。上述原因最终造成了农村文盲母亲养成“安于现状” 的心理,忽略自身素质的提高。农村文盲母亲接受再教育的重要性女性承担着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母亲的文化水平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明天。而文盲母亲必然会对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接受教育产生不利影响。由此可见,农村文盲母亲接受再教育极其重要,具体表现如下:(1)有

8、利于生育率下降、生育质量的提高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表明,人口的增量是随育龄妇女生育率的降低而减少的。农村文盲母亲接受再教育,有利于生育率下降,从而达到控制人口的目的。这是因为母亲通过接受再教育容易接受新的知识,认识到“生男生女都一 样” ,从根本上杜绝了“ 超生”现象。母亲 从追求生育数量专向追求生育 质量,主动地学习和接受“ 优生、 优育” 的科学知识和健康保健知 识,从而大大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减少了先天性疾病和遗传性疾病的发病率,提高了下一代的身体素质。生育率的下降、生育质量的提高,不仅控制农村人口数量,而且提高了人口素质,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2)有利于对孩子的培养,

9、提高人口素质在农村失学、辍学现象严重,除了经济原因外,其关键在于其父母多为文盲和半文盲。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影响孩子的教育。母亲的受教育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表现在:一、母亲的文化熏陶。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其自身素质高低影响着其子女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受过教育的母亲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优秀品质、良好作风教于孩子;然而愚昧繁衍愚昧,文盲母亲会把落后、愚昧的思想传给孩子。二、家庭教育。受教育的母亲注重对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就越高,越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其子女的在校率也越高,并且其子女的成才率也就越高。对于文盲母亲而言,最容易忽略对孩子的培养,更谈不上良好的家庭教育。孩子是中

10、华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的未来,提高妇女的受教育程度,对提高整个民族的人口素质,乃至促进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4 有利于农村经济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知识就是 财富” 。农 村母亲通过再教育不 仅提高自己素质,而且学到了各种农业科学知识,掌握了各种农业技术,也尝到了“科技致富 ”的甜头。一些母 亲在学习和生 产中脱颖而出,兴办农副产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成为颇有实力的女企业家;一些母亲将所学技术应用到家庭生产中,直接转化为劳动成果,为家庭经济创收。随着家庭经济的提高,带动整个村、乡、县、市、省经济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提高。农村文盲母亲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和建议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充

11、分认识到农村文盲母亲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应该怎样开发呢?鉴于文盲母亲受教育的现状,我认为应该抓以下三方面:第一、提高对母亲教育的认识,创造有利于妇女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在农村,长久以来我们轻视母亲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妇女没有受教育的必要,造成中国农村母亲多数是文盲,不能进行家庭教育。提高对母亲教育的认识,创造有利于妇女接受教育的社会环境刻不容缓。首先,重新认识母亲职责,支持母亲教育。母亲的职责不仅是生孩子,她们作为家庭人力资源开发的主体承担者,不仅是家庭人口数量的生产者,而且更是家庭未来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水准的掌握者,承担着促进社会进步、提高民族素质的“社会保障医生”的重大使命。因此,我 们不仅

12、 承认母亲的生育价值更要承认其教育价值,抛弃“男女不平等 观念” 和“女子读书无用”等封建落后观念;其次,社会从经济上、物质上、教育上加大投入,保障妇女教育水平的提高。中央政府加强对妇女教育的资金投入,制定一些针对女性就学的优惠政策,以提高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广泛宣传性别平等和义务教育等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基层政府贯彻党中央的政策,实行妇女教育工作责任制,把妇女教育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人,积极创办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组织妇女进行学习,特别关注农村贫困女童的辍学问题,在村、乡等创办母亲学校,让未来的母亲学习教育学知识,学习优生、优育等育儿知识,以提高母亲的教育水平,增强亲子教育的科学性。各级妇联组织

13、配合基层政府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和大量精力的投入,使农村母亲尽快实现角色的新定位,积极参加学习。社会各力量积极参与政府办学和妇女扫盲教育,给予经济上和教育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2)发展妇女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受教育水平和质量 加大对农村处于弱势的农村文盲母亲群体教育投入,针对她们的特点和学习心理,发展适合她们的教育。第一,重视“未来母亲教育”,加大 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这 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基础和前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在继续实施“希望工程 ”和“春蕾计划”的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多渠道筹集资金,帮助失、辍学女童接受九年义务

14、教育;加大对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为这些地区儿童受教育创造条件。第二,加强“现代母亲教育” ,结合实际开展应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村母亲的职业技能素质。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培养职业技能素质较高的农村母亲,是农村文盲母亲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具体途径为:(1)结合文盲母亲的特点和当地实际,围绕对妇女实施文化科技知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等目标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因地制宜推广实用农业技术。(2)以轮训、委托代培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村母亲进行技能教育培训。特别是培训老师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带动她们将所学科技应用于到家庭种植或养殖业中,帮助她们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村的少数民族

15、母亲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发挥自身特长,把家庭经营引向市场。第三,继续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 盲工作方针 ,加大扫除妇女文盲工作的力度,切 实提高农村妇女的文化水平。自从教育部和全国妇联共同开展了“巾帼扫盲行动”, 设立了“ 巾帼扫盲奖”,在农村广泛开展了妇女“学文化、学技术” 活动,使妇女文盲率大幅度下降。但 农村妇女,特别是农村母亲脱盲后复盲现象严重。为此,政府应根据她们特点制定相应扫盲措施:一、做好扫盲宣传教育。通过开会、谈心、脱盲致富典型现身说法等形式向母亲宣传脱盲与致富、孩子教育的关系并批判各种错误思想从思想根源上提高她们的学习自觉性。二、编写与妇女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扫描教材。针对文

16、盲母亲特点,教材做到:简单 易学; 日常实用; 共性与地域性结合;有教育意识; 有健康意 识;结合实用技能;插图多,好看。三、充分发挥妇联作用,多形式开展扫盲教育。与县妇联结为合作伙伴,与乡、村妇代会联成扫盲工作网络,聘请合适的扫盲教师,通过男女集中办班教学、小组分散教学、自学等形式组织妇女扫盲。四、重视扫盲后继续教育。农村文盲母亲年龄偏大,脱盲后复盲率高,因此定期召集她们学习科技知识,使她们脱掉科盲,号召妇女平时看书读报,巩固扫盲成果。(3)文盲母亲积极进取,提高自身素质母亲的素质水平关系到下一代的身心发展水平。文盲母亲要意识自身素质对孩子的影响,主动参与村组织的教育学习。首先,母亲树立学习欲望。从思想上打破“安于现 状” 的生存心态,摆脱歧视妇女的封建思想束缚,意识到自身教育的重要性,渴望接受教育;其次,克服一切困难,努力学习。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妇女接受再教育可能得不到家庭和社会一些人的认同,文盲母亲坚强面对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压力,协调好家务劳动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