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 人类行为v一、理性v二、 有限理性v三、 认知科学视域中的人类行为v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J2一、理性v( 一 ) 理性的经济学含义v1、人的自利性假设v2、极大化原则v3、个人自利与群体 内其他人 自利存在一致性J3一、理性v( 二 ) 理性的形式v1、价值理性与目标 — 手段理性v2、本质理性与程序理性v3、建构理性与演进理性v4、适应性理性与创新理性J4一、理性v( 三 ) 理性概念的历史演化v1、古典政治经济学v斯密:经济人假设(自利性和社会性:自利性、个人利益最大化、个人行为对社会有益)v穆勒:经济人( 抽象的 “ 追求财富最大化 ” )J5一、理性v2、新古典经济学 : 经济人 —— 理性人v3、分支理论的认识v( 1)坚持理性人假设 : 刘易斯、詹森和麦克林、卢卡斯J6一、理性v( 2)对理性人假定的修正vA、 科斯:有限理性vB、 诺思:学习的路径依赖使得人是理性的,可又不完全理性vC、 贝克尔:利他主义 (多元变量的效用函数)J7一、理性vD、 森:自利与最大化目标存在同时,多样性动机也同样存在 ; “ 人的不可简约的 ‘ 二元性 ’”vE、 博弈论:人的行为受其他人行为的影响vF、 信息经济学的认识: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的影响J8一、理性v( 3)抛弃理性人假设v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对非理性的证明 J9二、有限理性v( 一 ) 有限理性的内涵v西蒙: “ 人在主观上追求理性,但只能在有限的程度上做到这一点 ”v阿罗: “ 既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 ”v威廉姆森:强理性、弱理性、中等理性J10二、有限理性v( 二 ) 有限理性的 根源v1、 外在约束 : “ 如果选择是现实的,则未来就不可能是确定的;如果未来是确定的,则就不可能存在选择 ”v2、 内在约束 :信息处理能力有限与 “ 理性的无知 ”J11二、有限理性v( 三 ) 有限理性的形式v1、有约束的有限理性(成本障碍型与生理障碍型)v( 1)奈特等:根本不确定性12二、有限理性v( 2)西蒙等:不完全信息或知识的不完备性;处理信息的成本;非传统 的 决策者目标函数或经验决策v( 3)哈耶克等:强调传统对理性的影响 ;伦理等同样影响行为选择(森)13二、有限理性v2、选择性的有限理性(理性节约型)v( 1) X效率理论:偏好确定理性水平v( 2)心智成本:心智 资源的 最优 配置14二、有限理性v( 四 ) 有限理性的扩展v1、向内:直感、认知图式、简洁启发v2、向外:制度、组织、秩序、技术15三、 认知科学视域中的人类行为v( 一 ) 关于人类行为目标v1、定性:幸福最大化取代财富最大化v2、定量: 次优选择取代 最优选择16三、 认知科学视域中的人类行为v( 二 ) 关于有限理性v1、信息处理能力有限v2、大脑各模块分别影响人的行为17三、 认知科学视域中的人类行为v( 三 ) 关于行为规律 (简洁启发式原则)v1、代表性启发原则v2、可得性启发原则v3、锚定与调整原则v4、小数定律18三、 认知科学视域中的人类行为v ( 四 ) 关于心理规律v 1、对行为后果与参照点的相对差异更敏感v 2、关注损失 多于 收益v 3、经常过于自信、反应过度与反应不足v 4、后悔、认知失谐v 5、具有社会动机和公平意识v 6、人们都有非替代性的心理账户系统19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v ( 一 ) 制度与人类行为的关系v 1、制度塑造个人,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v ( 1)制度有塑造个人的功能:性善性恶;制度传递性v ( 2)制度能扩展人的有限理性:制度抑制机会主义动机;制度使人的行为具有预见性;制度弥补知识不足20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v 2、个人塑造制度,人性的演变影响着制度变迁的方向v ( 1)建构论:理性意志为制度起源v ( 2)习惯行为等构成基础性的制度v ( 3)制度随人性演变而变迁v ( 4)个人认知差异影响制度结构差异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v ( 二 ) 基于认知结构和人性发展的制度研究v 1、人类行为受认知结构影响:意识行为、直觉行为、潜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心智类型: 心智结构 行为类型:行为结构无意识 无意识行为有意识的无意识:口误等不包括意识:肌肉反应等潜意识 潜意识 行为 潜意识的习惯,如 熟能生巧的动作直觉 灵感 直觉行为顿悟有意识/意识行为知识形态:观念层、价值层、理念层;思维活动:感性层(感觉、知觉和想象)、理性层(概念、判断和推理)有意识 /意识行为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v 2、不同行为模式对应不同制度结构v ( 1)完全理性:市场制度v ( 2)非完全理性:非正式制度v 3、个人认知与环境循环之间相互调节24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v ( 三 ) 规则遵循者与理性最大化者之间的关系v 1、人是 “ 追求目的的动物,也是遵循规则的动物。
”(有限理性)25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v 2、不能以理性术语解释规则遵循者行为v ( 1)条件:所遵循规则与行为主体利益一致v ( 2)理性与规范相互制约v ( 3)存在非最大化的规则遵循者行为26四、 人类行为与制度v 3、研究人与制度关系的科学方法v ( 1)正视现实,引入认知科学,从分析人的非理性特征开始v ( 2)结合多个学科,重视学科间的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