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总结报告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1464364 上传时间:2018-02-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实践总结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 春 工 程 学 院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一阶段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姓 名: 李 斌 学 号: 20121051302 专业领域: 建筑与土木工程 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 培养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实践单位: 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公司 校内导师: 窦立军 校外导师: 王 欣 起止时间: 2012 年 10 月 08 日 2012 年 11 月一、专业实践概况专业实践的时间为期 4 周,对于这看似短暂的四周时间,我们与设计院职员们一起作息,共同上下班。但设计院与其他工程单位不同的是,单位对于员工主要是以业绩作为要求,所以通常都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额定的工程量为主,上班时间较为灵活,加班也是自己把

2、握。即便是如此,职员们在工作中的节奏也是非常紧凑的,而晚上等时间自愿加班的职员也不在少数。也许这就是设计院的一种企业文化吧。受到这样的环境熏陶,我们作为一个实习生也不禁加快了自己的学习步伐,少了分懒散,多了分活力。这四周我们的学习的内容和实践的方向也较为明确,但是对于一个工程单位要深入了解其运作原理和具体运作流程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历的,所以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只能算是对实践单位有了一些浅显的初步了解:设计院的组织机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的了解:我们实践的单位是吉林省建苑设计集团公司(原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是一所实力雄厚人才济济的设计公司,近年来形成了多种业务并重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建苑

3、下的建筑设计所众多,单建筑设计院就有 5 个,分别冠名为第一至第五设计院。除了五个建筑设计院外,还有专门的地勘等专业的设计、咨询部门。而对于结构工程专业的我们来说,能在其旗下的第二设计院结构工程专业下实习,这必将成为我们学习路上一份宝贵的经验。我们实践所在的第二设计院是一个民用建筑设计院,和大多数设计院一样,院中分专业设置部门:建筑、结构、暖通、水电四个专业。组织结构较为简单,院长一名,除建筑和结构专业分别有一名专业负责人外,其余都是负责处理实际问题的设计师。工作流程较为模式化:首先四大专业对于甲方委托的方案进行审核和交流,然后由建筑专业设计建筑方案,并向其他专业传达。接着结构依着建筑方案及暖

4、通和水电的要求出结构方案,紧接着各部门各司其职的同时也保持着密切的交流。对于结构工程师来说,一方面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建筑物的建筑使用功能。所以,在尽可能满足建筑使用的前提下做出合理的结构方案,但大抵情况都不会尽善尽美,当结构严格需要时,也可以向建筑专业沟通以更改建筑方案。所以说,对于建筑物的全套设计是一个灵活的过程。而一个结构工程师的伟大之处也在于他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去完成建筑师的设计,以帮他人实现梦想作为自身的梦想。 设计规范、标准的学习:设计规范、标准是设计师们的准则和设计依据,所以了解和熟悉设计规范、标准的内容以及其适用范围是一个设计者的必修课。我们实践的第二项任务就是对

5、结构设计中使用的规范等工具的学习。对于任何一个专业的设计者来说,出图是基本功,为了保证设计成果规范美观,我们学习了建筑制图标准和建筑结构制图标准这两本关于制图的标准,这两本标准主要是对制图时运用 CAD 的线宽和构件画法,每个制图者在绘图时必须养成习惯,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时间的最大利用率。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此规程在结构设计中运用颇大,其规定的何在形式及结构布置方式是结构设计的核心, 规程规定了设计中的一些固定算法,这个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但规程中内容涉猎广泛,所以前辈们建议我们在实际设计中逐步体会规程的精髓。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此规范对于结构设计的荷载选取

6、、加载模型(PKPM 软件在建模后对结构进行加载)的参数设置、荷载组合形式的相关规定,也对直接作用和间接用于荷载中的部分有关荷载作出规定。建筑结构可靠度统一标准 (GB50068-2001)此标准是对设计的一项二次检验标准,也是结构设计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通常在结构设计完成之后依据此标准进行审核。关于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 版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 GB50011-2001 进行修改而成,配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让结构设计人员对建筑结构的设计的抗震参数的设定有据可依。此些规范标准都是结构设计中运用最

7、为频繁的,其精髓与其对结构设计思路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重规范标准等所规定的内容,这是设计合理与否应符合的底线。结构设计软件 PKPM 的学习和应用:PKPM 设计软件是结构工程师在做结构设计时运用最多的软件,而此软件的防盗系统在各个版本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我们实习的单位用的是 2010 网络版的 PKPM,配套 IP 网络锁,即在设定单位网内 IP 的情况下软件是可用的,离开单位 PKPM 将无法运行。关于盗版 PKPM 的说法不一,网上有卖优盘锁版本的 PKPM 设计软件,但价格较为昂贵,主要还因为计算结果会产生不知名误差,再加上知识产权课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们选择在

8、实践单位网络软件作为我们学习的唯一软件。这就让我们特别珍惜在单位上班的时间,为了争取这宝贵的软件使用机会,我们也经常在二所加班。PKPM 不同于别的软件的地方在于,此软件的众多计算原理和算法是基于国家规范基础之上,而建筑规范总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对于作废的规范是严格不允许使用的,所以对于过期版本的软件也将会出现不合理的设计。所以对于不同版本的 PKPM,比较各版本之间的差异,研究各差异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对结构设计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关于现阶段设计院使用的 PKPM2010 的自述文件研究,此版本是伴随着国家新规范的出版和实施而诞生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

9、计规范 (GB50010-2010)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10)所以,如果现阶段还在运用 PKPM2005 或者 PKPM2008 的版本做的设计,在设计结果上是有偏差的。我们知道运用 PKPM 做结构设计最常用的四个分块:PMCAD、SATWE、JCCAD、墙梁柱施工图。这四个功能软件的作用分别为结构与荷载模型建立、结构计算、基础设计、绘制施工图。本阶段学习的重点为 PMCAD 与 SATWE 这两个最为重要的分项工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一个小工程,工程为东丰派出所的办公大楼。并实际动手做了一次完整的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果然发现不少只看书和教学视频无法发现的问题

10、。按部就班的参照教程做出来的结构设计,光在构件布置方案上就出现了“拦路虎” ,由于不同楼层的建筑需求不同,所以在竖向构件的布置上出现了相冲突的问题。而且在后面的结构计算中也发现了一些节点布置的问题,在不同的位置是否模拟梁的铰接等。关于结构布置形式,请教过我们单位结构负责人之后得知好多方案是参照多年设计经验而布置的,对于我们这种无设计经验的新手来说,只能先依葫芦画瓢的模仿。在对结构设计软件的学习中,我们分别接触了 PKPM2005、2008、2010 以及少量接触 PKPM2012(2010sv)四个版本。建筑设计软件的发展迅速,从 05 到 08 版本,结构设计软件的原理算法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

11、化,08 版本一改 05 版本以荷载标准层的建模定义和二维算法,采用结构标准层的实体建模和高模拟的 3D 空间算法,更新了旧规范的一些规定。10 版本与 08 版本的差异在于规范版本的更新和一些细部选项的设置不同,作为精准计算的软件,10 版本和 08 版本的最明显的差异是纠正了实际工程中对一些专业参数的定义,比如 08 版本的保护层厚度定义是混凝土外表面到纵筋外表面的距离,而 10 版本的定义为混凝土外表面到箍筋外表面的距离,这样的定义更加符合工程实际情况,在切换版本的时候需要我们注意参数的设定问题,对于精确计算的配筋数据而言,输入的数据值直接影响配筋结果。比较 PKPM2010 版本与之前

12、版本的区别,关于细部参数的不同:首先是周期和震型差异 1)剪力墙单元划分方式的不同,改进了墙元网格的质量造成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差异,所以对于带剪力墙结构的计算,2010 版本相比其他版本在计算结果方面是存在差异的;2)梁刚度系数按 2010 规范取值,每根梁的刚度系数将通过计算确定;3)单工况内力差异,10 版本连梁计算地震作用时进行刚度折减,造成刚度计算和内力的差异,薄弱层地震力放大系数,由原先 1.15 改为 1.25; 4)组合内力的差异:根据新旧规定对强梁弱柱、强剪弱弯的调整、转换构件等的组合内力调整的要求不同,造成了组合内力的差异;5) 配筋差异:10 版本取消了混凝土柱按 7.3.1

13、1-3 条件计算长度系数的方式,长度系数不同,造成柱设计结果的差异;6) 规范相关的条文区别规范有关构件设计构件定义的要求不同造成设计结果不同,由于 10 版本对规范做了大量的修改,上述仅列举了几条典型的可以能造成计算误差的原因。总结上述因版本造成计算差异的原因,应整体分析结果单工况内力组合内力配筋结果逐级进行比较, 确定差异原因。2、专业实践体会和收获作为一名在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来说,实践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大部分同学将走向企业,在设计院、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或者其他工程单位贡献自己的力量。熟悉各个工程单位的部门的设置,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相关常识是进入企业前的必修课,

14、只有对企业的运作有了充分的了解和熟悉,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的岗位,也能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方向性。所以对于这开学后一个月进行的第一阶段实习,我们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放正心态,从零开始,敏而好学,虚心求教。 每个企业的目标都是创造最大的价值和利益,不同于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企业把效益放在第一位,而异同于学生对于学习生活的是每个职员对于工作有一份紧迫感,对领导所安排的任务的责任感。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的。除了专业技能的掌握,对自己业内工作应出色完成之外,对于人际交往方面也是能力的体现。如何做一个领导眼里的好职工,同事眼里的好同伴,对于自己经后的发展也尤为重要。对于建专业技能的学习,需要在我们在日

15、常学习过程中就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建模时多一份细心和耐心,计算时多一分思考和注意,掌握规范的设计、制图方法,这都是需要从日常一点一滴培养起来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多练多想多总结,才能拿出好的设计作品。在这实践的四周里,我们做的不算多,但我们用心在思考,也认真去总结,总的来说这个四周里:1、大概知悉了设计院的工作流程及岗位设定,了解了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职责;2、了解了建筑结构设计流程,认识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学习了有关结构设计规范和标准,明白其使用范围和适用条件;4、认识、熟悉 PKPM 设计软件,通过教程学习 PKPM 软件在结构设计方面的操作流程,并通过实际操作,比较各个版

16、本之间的差异和应注意事项。三、对今后专业学习、实践及学位论文选题的启发经过一个月的实践学习,对于设计院在设计方面的运作有了初步的了解,从工作流程上认识了一个结构工程师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但是由于专业基础知识有限,所以设计院的领导们并没有给我们布置实质性的任务,但是我们在尝试性的学习中也按照案例做了些模型。但发现不少问题,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让我有学习的侧重点。结构设计工作主要是基于建筑设计方案,在尽量不改动原有建筑设计的前提下满足其结构使用功能的工作。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哟啊结构设计人员与各项专业人员相互沟通,了解其设计意图及需要,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以及协调能力即严谨,耐心。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设计者工作仔细,认真。在设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