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英中学英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44984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英中学英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育英中学英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育英中学英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育英中学英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育英中学英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育英中学英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英中学英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育英中学高一地理学案学科 地理 编制人 云登亮 审核人 云登亮 教学案编号 005课型 新授 课题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过程设计导入:阅读探索活动“不毛之地变黄金宝地”,回答思考题:小山坡因政府投资大学和商人对学校外服务的建设,它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自然和人文的角度分析这个小山坡发生的变化,体会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1、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的发展变化2、 海洋和岛屿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哪些?一、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1、区域人地关系是_的过程,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以看作是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

2、活动影响的反作用;2、人地关系中,人类起_作用;3、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正面和负面影响的_性;4、人类对地理环境的某个要素施加影响,会影响整个地理环境发生深刻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二、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矿产资源的开采阅读 P25 相关内容,学生讨论下列问题:问题 1:山西省的煤炭开采有哪些有利影响? 调整生产力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小康建设。问题 2:开采煤炭又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哪些负面影响? 环境污染:水、土地和大气污染生态破坏:占据农田,浪费土地资源,引起水土流失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阻断条件:

3、资源丰富,市场广阔,_(大秦线、黄骅线)面临问题:_、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运输力量不足解决措施:(1)调整产业结构(2)提高综合利用:变煤为电、油、气(3)矿区复垦;矿坑发展水产养殖,保护环境。正确的处理方式:一方面要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提高_;同时大力治理矿山环境,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立法,实施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例题 1 关于山西能源基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山西能源基地位于黄土高原东部 B山西能源基地全部位于山西省C山西能源基地具有较好的开采条件 D山西能源基地具有适中的地理位置- 2 -例题 2 煤炭资源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有( )扰动地表,造

4、成水土流失 采矿易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排放的废渣占据大量土地,同时还污染大气、水和土壤促进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A B C D2、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学生活动:问题 1:人类为什么要进行跨区域调水? (提示:从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上考虑)问题 2:除去南水北调外,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还有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类型?案例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请同学们阅读 P2526 阅读材料, 从下列几方面: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调水原因: 调水措施:调水效益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_;思考: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可从调出区与调入区两方面

5、考虑)有利:不利:例题 3 跨流域调水的意义之一在于( )A调水可以改变大范围的气候状况 B调水可以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C调水可以减少地表水的使用 D调水可以增加水资源总量3、生物资源利用:生物资源的利用是人类活动中最基本的资源利用形式。问题:生物资源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不利:_的过度砍伐,特别是_的破坏;_导致物种急剧减少;有利:利用_培育、改良了多种农产品,利用各种_,使土地的生物产量大幅度增加。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明确三个产业的分类和各自包含的内容(教材 28 页)(一)产业结构产业结构 劳动力分布的变化第一产业(农业) 逐渐较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

6、业) 先 后 第三产业(服务业、金融业) 稳步 低级形态高级形态(二)产业转移部门: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原因:(1)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2)区域之间总体水平的差异- 6 -方向:发达地区 不发达地区对环境的影响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自然环境 提高环境质量 (1)乡村地区 工业化地区(2)导致环境污染人文环境 (1)失业人口增加(2)促进产业结构优化(1)加快工业化进程(2)缓解就业压力阅读课本 P2829 内容,填写“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表格:产业移出地 产业移入地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经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2、减轻 ,提高 。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经济对自然资源 ;2、加

7、重 和 ,环境质量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劳动力从第 产业移向第 产业;2、加快产业 ,提高经济效益,加快经济发展。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劳动力从第 产业移向第 产业;2、增加 ,促进地区 。【反馈练习 1】6 分钟1、下列关于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国内形成新的主导产业B、促进了区域分工和合作,国际产业的转移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C、改善了产业转出区域和转入区域的环境质量D、扩大了就业范围,增加了就业机会2、读“20 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的东亚国家或地区,工业化之初都重点发展劳

8、动力密集型产业,试解释其原因。(2)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对象转变成移出地?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日本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中西部地区20 世纪50 年代20 世纪60-70 年代20 世纪80 年代20 世纪90 年代后期- 2 -课上重点突破【思考 1】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是什么?1、读图课本 1-3-6,将它转绘成百分比饼状结构图?2、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盛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读图、表回答:2000年上海产值构成() 表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8 47.6 50.6根据“2000年上海产业构成” 表中的

9、数据,图1中正确表示2000年产业构 成的是 点(填写字母)随着上海经济迅速发展,预计今后变动的 趋势是向 点(填写字母 )方向发展。【思路分析】:正确读取数据是该类题解答的关键。按照“平三对一, 平一对二,平二对三”的方法读取数据。如本题,在三角形内的 A 点分别 作第三产业坐标的平行线,读平行线与第一产业坐标的交点数据即为 A 点 的第一产业值;作第一产业坐标的平行线,读平行线与作第二产业的交点数据即为 A 点第二产业值;作第二产业坐标平行线,读平行线与第三产业坐标交点数据即为 A 点第三产业值。B、C、D、E、F 点产值构成亦如法读取。通过对数据的比较、鉴别,再根据上海经济发展特点得出答

10、案:3、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同一国家或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认识其一般规律。【思考 2】为什么会发生产业转移?以珠江三角洲为例认识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活动二:活动形式:(1)阅读课本 29 页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并思考珠江两次转移的方向、原因和转移的产业类型 3 分钟(2)小组交流回答,教师点拨 2 分钟(3)学生记忆,教师提问 3 分钟【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第一次产业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时间 改革开放初期 20 世纪 90 年代转移方向 转移产业 密集型传统制造业 密集型和 密集型产业转移原因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同时参与国际分工。珠江三角洲经济相

11、对发达,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污染加重 环境质量好转【反馈练习 2】2 分钟长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正处在两种产业转移并行的关键阶段。一是国际间的产业,主要包括航天、生物、- 2 -信息、医药等产业,向长三角区域内的沿海、沿高速公路、沿江等交通优势明显、基 础产业雄厚的地区转移;而在长三角内部,相对发达的上海、浙江、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1、有关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C.技术产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2、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 )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促进产业升级,加

12、快工业化进程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A. B. C. D.【放飞思维】 “怎样减少人类对环境的压力” 鼓励学生活动脑筋,踊跃发言,为小组争光!(3 分钟)阅读课本 P27 的“阅读” ,结合我国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讨论:资源消耗给了我们什么警示?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你有哪些“节能减排”的“金点子”?【构建知识框架】小组交流,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3 分钟【本课时检测题】读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 14 题:1、能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的排序是( )A. B. C. D. 2、目前,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是( )A. 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

13、二、三产业比重较大 B. 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较优,一、二、三产业比例均衡 C. 西部地带的产业结构最优,一、二、三产业均在 27%-41%之间 D. 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生产力水平较高3、三个地带比较( )A. 地区第一产业的比重小,说明其第一产业发展落后 B.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地带的第一产业比重将会大幅度的提高 C. 三个地带中第三产业有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D. 随着经济的发展,三个地带的第二产业比重将会上升,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下降4、为了加强三个地带联合与互补发展,由东部地带向中、西部转移的工业发展类型是( )A劳动密集型 B. 资金密集型 C. 技术密集型 D. 严重污染型5、一般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多发展 ( )A.劳动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B. 劳动密集型工业、资源密集型工业C. 资源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D. 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香港的 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大量迁入内地。回答 67 题。6、这种产业迁移 ( )A是第三产业的迁移 B是技术指向型产业的迁移C阻碍了迁入地的城市进程D可能对迁入地的环境造成污染7、香港制造企业迁移的原因有 ( )香港地价较高 内地服务业发达 内地工资水平较低 香港人口数量剧减- 2 -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