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42112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增长、制度环境与大气污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程博 何磊 阮丞华 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 要: 本文基于 20022012 年省级面板数据, 实证检验了经济增长对大气污染的影响, 并考察了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经济增长与地区大气污染呈倒“U”形关系;公众参与治理和环境规制负向调节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排放之间的关系。本文研究丰富了大气污染排放、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为转型经济时期改变政府激励方向和激励方式, 为地区环境治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及其问责等方面指定政策提供经验证据。关键词: 经济增长; 大气污染; 公众

2、参与治理; 环境规制; 二氧化硫排放; 作者简介:程博 (1975) , 男, 陕西平利人;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博士, 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研究。作者简介:何磊 (1995) , 男, 江苏常州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公司财务和环境会计研究。作者简介:阮丞华 (1994) , 女, 浙江湖州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农村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收稿日期:2017-10-09Economic Growth,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Atmosphere PollutionAn Empir

3、ical Test Based on Interprovincial Panel Data of ChinaCHENG Bo HE Lei RUAN Cheng-hua School of Accounting, 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bstrac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

4、s in China from 2002 to 2012, we theoretically and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economic growth on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study the adjus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atmosphere pollu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economic growth

5、 and regional atmosphere pollution demonstrate the inverted U shape relation, and that public participation governance and environment regulation negatively adjust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atmosphere emission. This paper enriches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atmosphere

6、pollution emission and environment treatment and provides experience basis for making policies in the aspects of changing incentive direction and incentive method of the government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regional environment treatment, governmental environment performance audit and responsibi

7、lity and so on.Keyword: economic growth; atmosphere pollution; public participation governance; environment regulation; SO2 emission; Received: 2017-10-09引言中国经济经过数十年波澜壮阔的增长,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不可否认的是, 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使人类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的, 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大气污

8、染严重 (李明辉等, 2011) 1。全球气候持续变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7 年京都议定书和 2009 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会议分别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气体排放量进行了限制 (牛叔文等, 2010) 2。随着全球变暖的日益严重, 大气污染排放和治理已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 中国也不例外。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近年来, 我国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 但总体情况并不理想, 以二氧化硫、氮

9、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为特征的传统煤烟型污染依然严重, 臭氧和颗粒物细粒子等二次污染问题又接踵而至, 导致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极端性气候变化频发等不利后果, 造成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李荔等, 2010) 3。大气污染涵盖面很广, 如二氧化硫 (SO2) 、二氧化碳 (CO 2) 等排放物, 但二氧化硫是现阶段控制的主要大气污染物, 它是酸雨的主要前体物, 经化学转化形成硫酸盐还会引起区域范围的PM2.5 污染。而且, 二氧化硫极易溶于水, 其危害不易转移, 后果由排放国自己承担 (张昭利和周亚虹, 2012) 4。如何减少二氧化硫污染对世界各国来说

10、,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中国来说, 一些地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使得环境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 如何处理和协调好经济增长与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 已成为当前中国需要急切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空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硫危害性大, 对人体健康和动植物都有严重危害并且会腐蚀建筑物, 破坏生态环境, 由此受到了理论界的重视和关注, 相关文献大量涌现。如何洁 (2010) 发现工业化进程催生了我国经济快速增长, 改革开放和经济增长上的成功似乎附带着明显的污染问题, 环境质量的恶化随着经济增长和贸易自由化而加剧, 然而并没有以同样的速度与经济指标共同增长5。沈利生和唐志 (2008) 实证分析了 200220

11、06 年对外贸易对我国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 认为对外贸易对减少我国的二氧化硫排放是有利的, 可以通过改变出口产品和进口产品的结构, 降低二氧化硫污染排放6。马晓钰等 (2012) 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实证发现人均收入与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之间呈倒“U”形关系, 技术进步会抑制二氧化硫排放7。王德发 (2006) 分析了征收能源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认为通过征收能源税可以有效地保护环境与资源8;马士国 (2008) 分析了征收硫税对我国二氧化硫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影响, 认为征收硫税不仅能达到二氧化硫减排的目的, 而且对 GDP 没有产生过大的负面影响9。王兵等 (2010) 研究发现能源的

12、过多使用以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的过度排放是环境无效率的主要来源10。以上文献较少涉及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何种机制导致这种现象的存在。而在已有文献中, 关于二氧化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等方面研究则较多 (如:Getzner, 200311;Duro and Padilla, 200612;Galeotti et al., 200613;Martin and Wanger, 200814;蔡昉等, 200815;陈诗一, 200916;林伯强和蒋竺均, 200917;张友国, 201018;徐承红、李标, 201219;郑丽琳、朱启贵, 201220;等) 。制度是人为设计出来的,

13、 包括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符号系统, 以此来约束人们的互动关系。制度是一个博弈规则, 交易费用是制度形成的基础, 制度安排影响市场交易成本, 它对经济绩效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不同经济的长期绩效差异从根本上会受到制度演化方式的影响 (诺思, 2008) 21。已有研究表明, 公众参与环境治理对于碳减排起积极作用 (张翼、卢现祥, 2011) 22, 正式和非正式的环境管制作为外在的约束力量, 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大气污染排放 (钟娟和魏彦杰, 2011) 23。值得注意的是,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通常不会立即造成危害, 而且其危害是长期的, 其后果由全人类共同承担。相比二氧化碳而言

14、, 二氧化硫对人类的危害要大得多。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矛盾日益尖锐, 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突出问题。因此, 本文选择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作为切入点, 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一是考察经济增长和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二是从制度环境视角出发, 考察公众参与治理和环境规制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和大气污染之间的关系。本文主要的贡献体现在:第一, 已有的研究文献大多都在探讨二氧化硫排放和FDI、对外贸易的关系, 考察对外贸易对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 较少涉及制度环境、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的关系研究, 事实上, 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之间的关

15、系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第二, 本文基于制度环境出发, 考察了公众参与治理和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关系的调节作用, 这不仅进一步厘清了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硫排放之间的关系, 而且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的治理机制对大气污染治理的作用。第三, 丰富了二氧化硫排放、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这为转型经济时期改变政府激励方向和激励方式, 为地区环境治理、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等方面制定政策提供经验证据。本文余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一部分是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第二部分是计量模型、主要变量和数据;第三部分是检验结果与分析;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与建议。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长期以来,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备受学术界关注

16、。自 Grossman and Krueger (1991) 提出关于经济增长对环境影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假说, 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呈倒“U”形关系, 当人均 GDP 处于较低水平时, 大气污染物排放处于集中增长阶段, 但当人均 GDP 处于较高水平时, 大气污染物排放处于下降阶段。换言之, 随着经济增长,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倒“U”形24。随后, 很多学者检验了经济增长与各种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倒“U”形关系得到了实证支持 (如:Roberts and Grimes, 199725;Dinda, 200526;Verbeke and Clercq, 200627;林伯强和蒋竺均, 200917;吴振信等, 201228) 。Seldom and Song (1994) 对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与人均 GDP 之间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