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405469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职院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职院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职院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职院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 N+1 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 李秀明 韩桂香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科技处 摘 要: 在国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的环境下, 高职院校如何更好地激发学院科技活力, 多出科技成果, 在科技创新领域谋得一席之地, 成为聚焦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科研管理服务情况为例, 剖析科研管理服务举措对于科研发展的重要意义。关键词: 高职院校; 科研服务; 科研管理; 基金: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课题高职院 N+1 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研究以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为例 (项目编号:JCH201527) Research on N+1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ervi

2、ce Model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LI Xiuming HAN Gui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Jiang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vigorously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ow to better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science

3、 and technology, and mo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o obtain a place 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core issu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take Jiang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research management service as an example, analyzes t

4、he signific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service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Keyword: vocational college; scientific research servic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从 2009 年转型发展, 2014 年正式成立科技处, 近三年, 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江苏省科技厅、教育厅、卫计委等项目百余项, 获“全省教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本文试图分析科研服务做

5、法及目前取得的成绩, 探索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与建设, 以此能够为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增强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1 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分析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科研管理现状高校多年的发展历程已使普通高等教育科研管理工作相对完善, 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若完全参照普通高等教育的科研管理方式, 显然是不能完全匹配的。目前,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突出表现在:科研管理理念陈旧、体制落后, 1科研定位存在偏差, 科研激励机制不健全, 科研监督约束机制尚未建立。2管理目标认识模糊且投入不够、科技资源不足且利用率不高、科技成果与市场严重脱离, 3未能很好建立人本化科研管理机制4等等。我院从 2

6、009 年由江苏职工医科大学与江苏省中医学校、江苏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江苏省卫生统计信息中心、江苏省卫生人才培训中心五家单位合并转型而来, 具有普通高职院校发展的典型特征。转型之后, 科研项目申报等工作一直依托教研督导室, 直到 2013 年, 学院发文正式成立科技处。此时, 对于科研工作的管理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科研管理制度还不健全, 并且和与日俱增的科研项目数形成鲜明对比。近年来, 我院科研成果数量以及青年教师申报课题数日渐增多,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目前的科研管理过程中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科研管理制度方法上看, 规章制度不健全, 与各系部沟通反馈渠道不顺畅, 多头管理明显, 分工

7、不明确;从科研项目申报与过程管理上看, 没有建立科研系统管理平台, 依然利用人工和电子表格相结合的方式, 科技处在项目申报时更多起着“材料投递二传手”角色, 技术含量低;从科研成果转化上看, “重立项, 轻管理, 轻转化”的问题在高校, 尤其是一般高职院校屡见不鲜, 我院也应是重点思考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 服务区域地方经济, 进一步带动学生就业。较大的科研管理压力迫使学院亟需探寻一条规范化的科研管理服务模式的道路, 只有不断更新科研管理理念, 转变科研管理服务方式, 方能更好解决当前存在问题, 同时也为我院科研工作稳扎根基, 扩大学院影响力而奠定基础。2 提升科研管理对策分析阻碍科研管理效率提

8、升的主要问题, 集中表现在:向服务主导型科研管理转型尚未完成, 科研方向与企业需求对接不够紧密, 科研资源不能有效管理和利用。尤其在服务主导型的科研管理模式中, 科研管理部门应该通过了解科研人员在科研进行中遇到的问题, 来对现有的制度进行更细节化、人性化的修改。5为切实解决存在现实问题, 学院提出 N+1 科研服务模式。所谓“N+1”科研管理服务模式, 是指服务形式呈现多元化, 而科研管理目的具有唯一性, 即切实提升科研管理效率。科研管理目的, 主要是围绕科研项目而开展、实行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 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同时提高竞争力, 这也是科研管理工作核心所在,

9、 即目的的唯一性。服务本身贯彻的是一种为人的理念, 服务形式易于呈现出多元的态势, 即服务形式多元化。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为理顺科研管理制度, 更好地为教工服务, 我们推出了多效举措:首先建章立制, 制订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科研经费管理办法;制定科技手册, 内容涵盖项目管理、成果管理、经费管理及其他相关工作等四个大模块, 做到教师人手一册, 对于科研工作的疑问, 方便可查;明确各二级学院分管科研的院长及科研秘书, 与各系部之间联系更为畅通便捷;在尚无科研管理系统的情况下, 调研多家单位, 为了科研经费能够用之得当, 为了便于管理, 我们创建了科研经费使用

10、卡, 确保经费报销记录清晰, 双保险有据可查;为规范诚信学术氛围及挖掘专利需要, 制定论文审核备案表。每年度组织开展院级科研项目申报, 一来可以为申报高级别项目打下研究基础, 二来可以将工作中的工作当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项目化, 鼓励全院教师参与科研的背景下, 重点培育优秀青年教师投身科研;与此同时, 与附属医院加强紧密合作, 院级科研项目面向医院招标, 医院申报积极性亦十分高涨, 增加教科研协作;服务区域地方经济, 依托健康科技产业园, 与学院所在浦口区政府合作紧密, 多项具有区域特色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当中。3 取得成绩一直以来, 高职学院科研管理工作围绕为培养应用型人才, 同专业建设、经济

11、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研究十分重要, 学院也设有专门的高教研究所负责教学研究工作。但与此同时, 不能因其固有的人才培养使命而过于标签化, 在国家级大项目上的攻关, 我们也会结合自身行业科研优势, 尝试新突破。事实证明, 这不仅没有耽误“主业”, 反而会成为学院发展的重大新亮点。科研管理服务可以有很多模式, 但归根结底, 其宗旨不是干预, 而是导向;顺应学科、人才发展的方向, 为其搭建桥梁、扫清障碍, 才能发挥最大的能量。应用型人才也需要素质培养, 专业性人才可能也会从事不同的方向, 学院的主体师生要有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有思路、有实力, 才可能实现科研新的突破创新。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12、 不仅仅是专业实力的竞争, 更是顺应发展综合实力的竞争, 这才是真正的核心软实力, 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与此同时, 科研服务不仅仅局限于低层次的服务, 更要向高层次科研管理转变, 正如有些学者所言, 要构建一流高职院, 就要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 提升科研管理人员英语水平、法律知识, 如知识产权法、合同法等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知识保障。6经过近两年不断地开拓创新, 学院科研项目实现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与飞跃接连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江苏中医药科学技术奖、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等等。学院科技处曾在 2014

13、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成果交流展示会上获优秀组织奖, 在 2015 年底申报江苏省教科研系统先进集体评选活动中, 获“全省普通高校教科研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6 年, 科技处编辑部中国肿瘤外科杂志入选第八届江苏省科技期刊金马奖。一次次成绩的取得, 正是对我院科研管理工作的肯定与认可。除此之外, 科技处牵头学院健康科技产业园, 中心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不断实现创新与突破。4 前景展望学院科研工作取得成绩, 但同时存在问题;已有科研项目多, 但转化成果少;科研成果多, 标志性成果少;如何加大成果转化率及具有高层次科研成果奖将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作为科研管理工作内容之一, 形成

14、标志性科研成果7尤为重要, 学院正逐步搭建科研团队, 努力形成具有学院特色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产生经济效益, 使影响力走出去, 与市场对接更为紧密;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并加大投入力度, 鼓励发明专利, 思考实现转化, 凝练研究方向, 形成具有学院特色标志性科研成果, 增强学院科技核心竞争力, 将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参考文献1郭萌.提升理工类院校人文社科科研水平的科研管理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4.35 (6) :573. 2朱勤.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4) :9-11. 3何添锦.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途径探析J.商业时代, 2008 (1) :57-58. 4邹丽阳.基于人本化理念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J.职业与教育, 2014 (8) :29-30. 5杨威, 尚海茹, 甘强.高校科研管理创新与效率提升J.工业经济论坛, 2017.4 (1) :112-113. 6张小兰, 韩薇, 吴咏梅, 刘华翔.“双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培养浅谈J, 科技风, 2017 (2) :227-228. 7姜亦炜.关于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工作的思考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15 (4) :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