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虫咬伤诊治修改版

上传人:g**** 文档编号:3140467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毒虫咬伤诊治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毒虫咬伤诊治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毒虫咬伤诊治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毒虫咬伤诊治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毒虫咬伤诊治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毒虫咬伤诊治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毒虫咬伤诊治修改版(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毒虫咬伤的诊断和治疗,毒虫咬伤的诊断和治疗,1,概述2,发病机制3,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4,介绍几种常见的虫咬伤5,病例展示,发病机制,毒虫毒素,多肽类物质,酶类,胺类物质,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细胞毒性。,伤口局部剧痛、水肿、瘀斑、甚至坏死,严重者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休克,溶血,肌损伤,神经麻痹,意识丧失,抽搐等,甚至出现MOSF而死亡。,毒虫咬伤的治疗,1,局部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外用激素、抗感染等);2,系统治疗:抗过敏;抗炎;抗感染;预防并发症及合并症;,虫咬伤,蜂螫伤蜘蛛咬伤 蜈蚣咬伤隐翅虫皮炎蜱虫咬伤,蜂螫伤,蜂螫伤,发病机制: 蜜蜂和马蜂最常见;蜂的腹部后节内有毒腺,与蜂的管状尾

2、刺相通,蛰伤人时射出毒液,注入组织中。蜜蜂尾刺有逆钩,蛰入人体后,会留在局部蜜蜂毒液为酸性。黄蜂毒液为酸性和碱性,比蜜蜂毒性更强。蜂毒含组胺、5-羟色胺、透明质酸酶、磷酯酶A、胆碱酯酶等蛋白酶类、致敏物质、缓激肽、和血清素等,造成神经毒、心血管毒、溶血毒、肌溶解、凝血障碍等毒性反应,可引起局部及全身症状,并可引起过敏反应和MODS。,蜂螫伤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红、肿、热、痛;# 严重者出现的过敏反应;# 毒性症状:恶心、呕吐、腹痛等,蜂螫伤的紧急处理,拔出毒刺,注意在拔除蜜蜂刺时不要挤压毒囊;中和毒素,碱性或酸性,局部消毒水消毒;冷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一般不要在伤口上直接用冰敷。若先前有

3、被蜂螯的记录,下次如再被螯到,有 35-60% 的机会会造成过敏性休克;,蜂螫伤的过敏反应,部分患者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性的红斑、风团,瘙痒明显,严重者可急性喉头水肿、肺水肿、过敏性休克等 。,过敏反应的处理,1,糖皮质激素抗炎、抗过敏,扑尔敏、非那根、葡萄糖酸钙抗组胺。2,有过敏性休克表现者,注意监测血压,予以补液,肾上腺素抗休克治疗。,蜂螫伤所致的严重并发症,肾功能衰竭:早期表现为血红蛋白尿,中后期表现为少尿、或者无尿。发生机制:蜂毒溶血毒素引起溶血,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蛋白入血,阻塞肾小管,引起肾功能不全。处理:予糖皮质激素抗毒素,控制液体量,利尿防止肾小管阻塞,若红细胞计数进行

4、性下降,血红蛋白尿不能纠正,应尽早行血液透析治疗。,蜂螫伤的预防,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对蜂蛰过敏的症狀,通常一次比一次严重; 请专业人员去除居家附近的蜂巢; 户外不要赤脚或穿拖鞋; 在户外避免穿花色或鲜亮的衣服; 避免使用香水等含香料的物品;在户外穿长袖、长裤;不要去招惹蜜蜂;,蜘蛛咬伤,蜘蛛世界各地均有分布,它们以昆虫为食,其中多数是有益的,少数会咬伤人。,蜘蛛咬伤,部分蜘蛛是有毒性的;毒素成分如下图:蜘蛛毒素,神经毒素,溶血毒素,透明质酸酶类因子,引起局部疼痛、呕吐、肌肉痉挛,血管内膜增厚、局部坏死、溶血、严重者发生肾功衰,全身中毒反应,如:皮肤红斑、发热、关节痛等,蜘蛛咬伤,蜘蛛咬伤人后人

5、体出现两种反应: 1,局限型,即坏死皮肤型,皮肤出现大片坏疽,前8小时内出现显著的痛性水肿,随后产生大疱,周围有红斑,伴局部缺血。约一周后损害中央变黑,界限清楚,发生坏疽,还可能形成宽达数厘米的巨大坏死型溃疡,迁延数月不愈。,蜘蛛咬伤,2,系统型:是一种罕见的内脏皮肤型,除局部有相同的皮损外,患者出现3940C的高温,有畏寒,呕吐,关节痛和血液病理学的表现,血尿通常在1天出现,伴有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其他恶病质表现,皮肤出现瘀点或麻疹样皮疹,患者可发生休克和死亡。,蜘蛛咬伤,蜘蛛咬伤的治疗: 1、冰敷,局部压迫,抬高患肢; 2、休息; 3、糖皮质激素、抗过敏、抗感染治疗; 4、抗生素和阿司

6、匹林;氨苯砜有效,应尽早使用;注射TAT;出现坏死立即使用抗生素;因较早期进行手术会增加并发症的危险性,应在全身症状缓解后再进行手术治疗;阿司匹林能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蜘蛛咬伤预防,不要去阴暗的地方;穿衣时,可以先把衣服抖几下;,蜈蚣咬伤,蜈蚣咬伤,临床表现有局部 红、肿、热、痛;严重者局部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全身可有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或有过敏 休克等发生;,蜈蚣咬伤,蜈蚣咬伤,局部处理:用肥皂水、氨水、苏打水清洗伤口,局部消毒水消毒;冷敷,以减少肿胀和疼痛,一般不要在伤口上直接用冰敷;可以外敷季德胜蛇药外敷;全身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抗过敏治疗。,蜈蚣咬伤,避免穿拖鞋;夜间避免活动

7、;阴暗潮湿环境中,加强防护;家中阴暗潮湿地方,可以撒点生石灰,防治蜈蚣爬行;,隐翅虫皮炎,毒隐翅虫为蚁形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白天栖居于杂草石下,夜间活动,有趋光性 。,隐翅虫皮炎,虫体内所含一种强酸性毒汁(pH12)接触皮肤,在数小时内引起皮炎反应。,隐翅虫皮炎,临床表现:(1)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童 ,夏秋多见。 (2)典型皮损为绿豆或稍大淡红色皮炎,性质坚硬,顶端常有疱,搔破后结 痂,周围有纺锤形红晕,经搔抓后呈现风团,风团消退后仍恢复原形。 (3)好发于躯干及四肢近端。损害数目不定,分批出现,散漫发生或少数簇集 。(4)自觉剧烈瘙痒,夜晚特甚,往往影

8、响睡眠,患儿精神不安。搔抓后表皮剥脱,易致继发感染。,隐翅虫皮炎,治疗:(1)急性期用药应力求简单,避免刺激。渗液较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120醋酸铝溶液等湿敷。有感染者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或0.1%利凡诺液湿敷。无糜烂渗液者可搽洗剂或乳剂。 (2)亚急性期可用氧化锌油、氧化锌糊剂或糖皮质激素类乳剂。,隐翅虫皮炎,预防:一、搞好环境、居室和个人卫生,以杜绝引起本病的昆虫滋生。 二、住所处室内外可喷洒杀虫剂,以消灭臭虫、跳蚤、蚊子等有害的节肢动物。,病例展示,蜘蛛咬伤,病例展示,蜘蛛咬伤,病例展示,蜘蛛咬伤,病例展示,蜘蛛咬伤,病例展示,蜘蛛咬伤,病例展示,蜘蛛咬伤,病例展示,蜘蛛咬伤,病例展示,隐翅虫皮炎,病例展示,隐翅虫皮炎,病例展示,隐翅虫皮炎,病例展示,隐翅虫皮炎,病例展示,隐翅虫皮炎,病例展示,蜜蜂叮伤,病例展示,蜜蜂叮伤,病例展示,蜜蜂叮伤,,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