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98944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阐释学译学之阐释读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建构 张德让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 该书对西方五家阐释学译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专题研究, 熔铸梳理、探源、提炼、揭示之功力, 深入反思国内外阐释学译学研究的偏颇和失误, 进而提炼出西方阐释学译学的理论锋芒和学术旨趣。该书体现了作者“啃硬骨头”与“打攻坚战”的治学精神、“追根溯源”与“我注六经”的治学方法、哲理思辨与诗性语言合一的学术品味。该书是国内阐释学译学研究最有份量、最富洞见、最具锋芒的专著之一, 很大程度上填补了我国阐释学翻译理论专题史研究的一项空白。关键词: 专题研究; 治学精神; 治学方法; 学术品味; 作者简介:张德让 (1968-

2、) , 男, 安徽定远人,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英汉对比与翻译。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 (10BYY013) 徐朝友教授的新著阐释学译学研究:反思与构建 (简称阐释) , 2013年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精心筛选出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本雅明、斯坦纳、接受美学等五家阐释学译学, 进行了立体式的“基础研究拓展性研究反思性研究探讨性研究”。全书五家译学, “横看成岭侧成峰”, 熔铸梳理、探源、提炼、揭示之功力;又由“破”到“立”, 分析深刻, 频发纠正偏颇、提炼锋芒、发掘新见之胆识。该书是国内阐释学译学研究最有份量、最富洞见、最具锋芒的专著之

3、一, 是远离“浮躁”与“尘嚣”、力戒人云亦云的“十年磨一剑”, 是哲学思辨和诗性语言的合奏。1“啃硬骨头”与“打攻坚战”的治学精神通读阐释, 第一感受就是作者一直在默默地“啃硬骨头”。西方哲学史, 神学史, 阐释学通论, 接受美学, 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本雅明、斯坦纳、罗宾逊、韦努提等的著述及研究文献, 不是第一手原著就是一流的译著、国内外研究专著或专论, 不但深奥晦涩, 而且数量多、涉及面广、收集难度大, 个个可谓“硬骨头”“拦路虎”, 个个都是“阵地战”“攻坚战”。阐释“啃硬骨头”, 尤以解读斯坦纳之通天塔 (简称通) 最见功力;“打攻坚战”, 尤以解构德曼之结论: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

4、简称结论) 最显锋芒。毫无疑问, 通是阐释学译学的一根“硬骨头”, 体大精深。译界对待通, 有两种不恰当的做法。一是盲目套用其“阐释四步”, 二是忽视其语言哲学。徐教授为了啃下这根“硬骨头”, 耐心地研读了斯坦纳的多部著述, 如海德格尔, The Death of Tragedy, Language and Silence, On Difficulty and Other Essays, No Passion Spent 等。唯此, 作者从通这根“硬骨头”中慢慢地品味到了斯坦纳那“冰雪之操”“高山流水”般的异化风景, 捕捉到了本雅明的“回声”说、话语就是事实本身、反语言交际论等语言观及“同质性

5、模仿”, 感悟到了斯氏“水到渠成”地吸收了海德格尔的语言乃存在之家说、翻译沉默说、“回溯”事情本身和倾听“根的意义” (rooted meaning) 。可见, 作者不但啃下了通这根“硬骨头”, 还吸出了其中的“骨髓”。“打攻坚战”以解构德曼结论为代表。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 自 1996 年我国引进本雅明译学以来, “一谈到本雅明译者的任务, 总是德曼德曼的”。诚然, 解读译者的任务本身就是“啃硬骨头”, 而解构德曼结论更是“打攻坚战”, 其关键是读懂本雅明。作者在啃完本雅明十余部专著的基础上, 立足于本雅明浓厚的精品意识、强烈的救赎情结、独到的语言哲学, 全面拉开战线, 对结论提出一系列“商

6、榷”, 揭穿了德曼那“说理不足, 霸气有余, 甚至故弄玄虚”“焦灼而失落的洞见”。作者发现德曼对本雅明“花瓶”之解构, 精彩却强词夺理甚或自相矛盾;德曼“原文已死”说误读 after life, 把生命之旅视为死亡之途;德曼评述本雅明, 惯找“话柄”, 如把 Aufgabe“任务”借同意反复解读为“失败”;德曼对本雅明及德国浪漫主义文论做了极端的误读;总之, 德曼“不过在本雅明的词语上做了点表面文章而已, 既没有拿出得力的事实或理论证据, 又没有做到文本内的修辞解构, 难免给人以不过喊了几声口号的感觉。”这场“攻坚战”的结果, 切实地深化了我们对德曼的理解。阐释类似的“啃硬骨头”“打攻坚战”,

7、 还如开篇解读海德格尔阐释学思想、书末解构韦努提“疏于学理”的异化论等, 限于篇幅, 就此打住。但通读阐释, 有个声音一直在耳边久久回荡:“就我们研读西方翻译理论而言, 应该讲究点啃硬骨头的精神, 人云亦云或者盲目追尾, 终究不是什么好法子。”诚哉斯言, 何止研读西方翻译理论!译界还有很多硬仗要打“持久战”。2“追根溯源”与“我注六经”的学术方法阐释“啃硬骨头”“打攻坚战”, 靠的是不折不扣的“追根溯源”与“我注六经”。全书字里行间反复谆谆告诫:阐释要恭敬原作、凝神观照、静心倾听、沿波溯源、抛弃先见、批判自我、穿越时空、转渡思想、跳跃鸿沟, 通过博而后得, “回到事情本身”, 反对“六经注我”

8、式的“偶发奇想和流俗之见”。全书正本清源亦然, 提炼锋芒亦然, 反思偏颇亦然, 对比中西译论亦然。基于此, 阐释首先从揭示学术界经常“望文生义”的基本事实开始发力, 围绕五家阐释学译学的核心概念、学术源流, 展开了发掘式的“回溯”, 旨在振叶寻根, 拨乱反正。其中开篇对“枢纽式”人物海德格尔理解“三先”的解构, 可谓抓准了西方阐释学译学的关键, 旁征博引, 集海德格尔、伽达默尔、马尔霍尔、格郎丹、克莱因伯格、张祥龙、严平、陈嘉映、靳希平、何卫平、苏宏斌、庄子等众家之论, 阐明“三先”是主观构成性的, 而非客观形成的、可以直接援用的。指出“三先”要从事情本身出发, 通过解释学反思, 以检视、确保

9、其合法性、有效性和科学性。也即“三先”不是直接用以理解, 而恰恰要理解者努力摒弃自身不当的先见, 清除“漂浮无据的虚构”, 超越传统习见的藩篱, 静心“倾听”, 并“以希腊方式思希腊思想”, “向事物本身推进”。在此基础上, 全书“我注六经”一泻而下。于是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视角下的五家阐释学译学之硬核、保护带、正反启发, 在作者追根溯源、条分缕析中, 绽放出一道道别样而更为本真的锋芒。通读全书, 不啻为体验海德格尔式的“穿越”和“令人眩晕的凌空飞升”, 沿途有海德格尔的语言之诗性和非交际性, “话语”乃“道”“说”和“沉默”, 词与物的和谐一致乃真正话语;有伽达默尔的视域不局限于当下之

10、必要性和超越有限的开拓性, 原文视域的优先地位, 效果历史意识之反思性、开放性及经验性, 前见的敏感性和自我否定性, 翻译乃寻求共同语言, 译文无法替代原文;又有本雅明艺术作品的灵韵, “发现”之历史过程, 纯语言, 弥赛亚诞生的阵痛, 译文生发于原作的来世;还有斯坦纳异化译学的本雅明、海德格尔渊源, 接受美学出乎意料的异化基因, 等等。在以上坚实的基础性研究之上, 阐释拓展性研究自然视野开阔, 中西对比水到渠成, 既发掘了诸多极具阐释学锋芒的中国言说, 又相互阐发, 着实深化了相关阐释学研究。举其要者, 如梁启超论佛经翻译“研治日益深入”“新义”之发现、“新语之创造”, 与海德格尔“批判性地

11、”占有“先有”异曲同工。彦琮之“八备”, 就海氏翻译之难, “可谓一言以蔽之”。译者乃伽达默尔之语文学家, 也即马建忠之“善译”者也。伽达默尔的“翻译乃解释之特殊形式”, 以杨武能先生之“义、形、声、情、味、量、质”再现说作注, “最为全面”。海德格尔“话语”之“道”“说”与“沉默”, 可谓淮南子之“达于道者, 反于清静;究于物者, 终于无为”, 等等。重温这些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的“管锥”, 自然而然地会引发对翻译研究中两张皮、以西律中一边倒等现象的反思。其实, 阐释始终在对翻译研究进行反思, 前言就一针见血地透视出了当前阐释学译学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偏颇和问题:“ (1) 有欠认真对待施莱尔马

12、赫及狄尔泰阐释学译学, 甚至对两者提倡客观解释持相当随意的态度; (2) 轻易视海德格尔阐释学否认文本原意, 不恰当地视海氏贬直译、主意译; (3) 视伽达默尔阐释学仅为归化论之渊源; (4) 视斯坦纳通天塔之后主意译, 甚至干脆拿神似化境说套解斯坦纳译学; (5) 接受美学翻译研究 (阐释学译学重要流派) , 片面地拿接受美学为翻译归化论张本;”笔者曾写过“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与翻译研究”“重构体验融合文学翻译的诠释学视界”。现在看来, 当时既没有好好地“啃硬骨头”, 又没做好“我注六经”。所以, 阐释列举的以上偏颇和问题, 读之每每如芒刺在背, 但心悦诚服, 收效颇丰。阐释在反思接受美学被视

13、为“归化”翻译的理论基础之一时, 非常切中地指出其中存在的三个问题:“一厢情愿的误读与误译”、“学术根基准备不够充分”、“学术源流甄别不够深入”。信哉斯言!其实, 每个人似乎都能从中读到自己的影子。如此, 当以作者阐释“时间距离”自勉:“时间距离应该有岁月磨炼、披沙炼金的功能。”3 哲理思辨与诗性语言合一的学术品味徐教授的阐释学译学研究重在反思与建构, 其中不乏对理解、表达, 始源、此在, 家园、异域, 妥协、创造, 归化、异化, 意义、意味等进行的深入思考, 破旧立新。再加上该书有似哲学的翻译, 又如翻译的哲学, 可以说, 阐释本身也是根“硬骨头”。但啃起来很耐读, 字里行间不时地散发出浓郁

14、的哲思和诗情。且看三例:(1) “堕落”的语言需要“解构”。本真的语言只能“聆听”。(2) 翻译是“趋他”, 而非“顾我”。(3) 理解“意义”, 讲究“渐修”, 领会“意味”, 讲究“顿悟”;理解“意义”, 重在对原文的“溯源”, 领悟“意味”, 重在对原文的运用;理解“意义”, 重在读“入”, 领会“意味”, 重在悟“出”;理解“意义”, 主要依靠的是勤奋与学历, 领悟“意味”, 主要依靠的是天分与履历。自古以来, 所谓译者的“克制”, 主要说的, 就是要译者谨防不恰当地把个人领略的“意味”写进译文里。这是异化译学的“知音”和“回声”, 是作者“啃硬骨头”而反思、建构的“心灵鸡汤”, 甚至

15、俨然异化翻译之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作者长期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教学和翻译实践, 是三者正可谓阐释之“三先”。十多年来, 作者走过了由“译者自我融入”到“无意识的自我张扬”再到“回到事情本身”的心理历程。一路走来, 作者对异化翻译的思考日渐深入, 见解愈加深刻, 体系初见端倪。仅就译语如何炼就出所谓“纯语言”来看, 作者的哲思火花就频频闪现:从解读海德格尔“穿越”式翻译中, 提出“既要发掘源头, 又要开拓终点”, 即既要回到源始, 又要“推翻陈词滥调式的既成译语, 找到与源语名实一致的新概念”;从解读伽达默尔“翻译乃一种妥协”, 提出妥协也“可能是一种友谊”, 译者要“与作者找到共同语言”

16、;从解读本雅明“在译作中, 原作达到了一个更高、更纯洁的语言境界”, 提出译者对母语的“扩展和深化”, 也是一种翻译。凡此阐发, 均值得译界“凝神观照”“静心倾听”。全书哲思和诗性合奏最有品味之处, 尤以评价斯坦纳通天塔为著。在作者看来, 通天塔乃“咬定词语不放松, 刨根问底出奇文”之作。而通天塔异化译学, 上承本雅明, 下接贝尔曼, 本该在当代异化译学史上争得应有的一席之地, 却给韦努提概念不清、疏于学理、自相矛盾的异化论抢了头彩。对此, 作者一方面冷静地“追根溯源”, “通天塔长于评论, 短于立论。斯坦纳反语言学派之“科学”、反描写学派之实证、反解构主义之噪音, 通天塔终究一而再再而三不合时宜地错过车。”另一方面, 作者又满怀诗情地对通作出了高度评价:“通天塔一路走来, 或神龙见首, 曲径通幽, 或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