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9607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麦全发 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摘 要: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属于中职会计专业核心课程。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其他会计专业课程的信心。本文尝试从四个方面探讨该门课程的教学策略。关键词: 财经法规与会计; 职业道德; 建构主义理论; 思维导图;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具有理论性强、法律条文多、知识点抽象等特点, 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积极性及兴趣, 提高教师讲授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该门课程的教学策略, 旨在打破过去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 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

2、主体性。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教会学生记忆方法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知识只不过是记忆”, 这就意味着记忆直接影响了知识的把握。在教学中,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教师明明在课堂上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反复强调, 但是在测验时, 学生却常常意外地无法准确回答, 于是教师就会很生气和无奈地对学生说:“这个内容我不是已经反复和你们讲过了么, 你们当时都听明白了, 为什么还是会做错?”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景的出现?笔者认为是记忆出了问题, 因为学生没有很好地记忆, 从而导致学生学了就忘。那么如何帮助学生记忆一门理论性强、法律条文多、知识抽象的课程?现实中, 有的教师选择了“划重点”, 结果是一节课下来, 学

3、生的教材画满了各种“红线”, 遗憾的是这些“红线”最终没有帮助学生形成记忆, 反而变成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有的教师则选择了“满堂灌”“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通过反复讲、不断讲, 希望可以在学生脑海留下记忆, 结果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也有的教师选择了打印“讲义”给学生去记忆, 这些“讲义”通过列表、归纳等方法重新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梳理, 学生看上去容易理解、记忆, 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生提高记忆效率, 但这种方法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并与建构主义理论相违背。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的学习不应该是对教师所传授知识被动接受, 而是应

4、该让学生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作为基础对新知识的主动构建过程,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因此,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 笔者认为要彻底提高学生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知识的记忆, 关键在于教会学生记忆方法, 结合该门课程特点和笔者教学经验, 下面将以思维导图为例进行分析。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 核心是利用“左脑+右脑”的“全脑”思维模式, 善用左右脑的功能, 借助颜色、图像、符号的使用, 帮助我们记忆, 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例如在讲授教材第一章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时, 要求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彩笔、白纸、尺子等工具, 在授课过程中, 先由

5、教师对会计法律、会计行政法规、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地方性会计法规等内容进行简单讲解,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接收到的信息以及对教材的理解完成思维导图制作。作品完成后, 同学之间相互展示、评价对方作品, 达到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目的。教师在这期间, 要积极加入到学生的讨论当中, 认真评价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作品。通过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评价, 既方便了学生理解、记忆教材内容, 又方便了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是否准确接收了课堂信息。当然, 除了思维导图之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归纳、列表归类、自编口诀等方法进行知识点记忆。二、教、学、做合一, 深化知识理解、强化知识记忆在英语里有这样一句格言:“只

6、是告诉我, 我会忘记;要是演示给我, 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 我就会明白”。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有相当多的知识点相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是抽象的, 要想让他们明白并且记住这些知识点, 单靠教师的“讲”和学生的“背”是无法形成持久性记忆的, 估计学了后面就会忘记前面。要想把这些抽象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记忆, 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深化其对知识点的理解,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到教、学、做合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 “做”是核心, 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 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 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以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票据结算方式”

7、授课为例, 内容上主要是以票据理论知识为主, 而相对于中职学生而言, 他们对票据的认知基本上停留在空白阶段。因此要他们理解并记忆本章节内容, 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设计与之相关的情景案例或工作任务, 并配套相关的仿真原始票据, 最终让学生完成案例或工作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先通过理论知识传授、技能操作演示等方法, 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初步的知识印象, 然后通过任务驱动, 要求学生根据已接收到的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理解, 完成教师发布的情景案例或工作任务。在完成过程中, 学生遇到困难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请教教师等途径解决,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深化学生对知识点

8、的理解, 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第二章“支付结算制度”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支票填写、商业汇票填写、支票背书转让、支票承兑、商业汇票丢失、商业汇票承兑、商业汇票支付、信用卡申请、信用卡交易、汇兑等相关经济情景案例或工作任务;在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教学中, 教师可以设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相关经济情景案例或工作任务。通过上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内容开发, 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把原来枯燥无味的知识点变得生动有趣、形象直观, 从而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三、引入“一站到底”节目模式进行课程复习,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前苏联著名

9、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 都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 确立自己课堂吸引力的教师”。面对枯燥无味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 如何激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如何保证课堂的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引入游戏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我们知道, 中职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 但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如果在课堂上开展游戏教学, 则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在兴趣盎然、自然愉快的状态中感受、理解、记忆、掌握知识, 从而活跃了课堂的氛围, 缓解课堂枯燥知识灌输, 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 如果教师能够创造条件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通过游戏教学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

10、乐之中, 让学生无意识地主动学习,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结合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引入“一站到底”节目模式进行游戏教学。“一站到底”是江苏卫视推出的一档全新益智答题类节目, 采用场上参与者分别单独厮杀的模式, 参与者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 PK, 站到最后的为胜者。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参考“一站到底”的节目模式, 每结束一章节内容授课后,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充分的自主学习后, 由教师准备好与该章节内容相关的游戏知识题库, 在开始新章节内容授课前,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一站到底”游戏问答比赛。通过比赛, 既检验了学生复习效果, 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激发了

11、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热情, 充分调动了学生课后学习知识的积极性, 改变了过去学生厌学情绪, 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 激发学生求知欲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性, 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 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 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 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方式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 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由此可见, 有效的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智力、情感以及培养社会合作精神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该门课程教学中, 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例如在进

12、行思维导图制作过程中, 采取小组合作形式,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掌握到的信息积极发表意见, 不断修改、完善小组制作的思维导图,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体现集体智慧的优越性,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该门课程的信心;又例如在开展“一站到底”游戏问答比赛环节中, 如果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活动, 能更好地组织活动, 更好地渲染活动气氛, 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但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中, 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要注重形成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 同时要注意小组“代言人”的轮换, 避免两极分化的局面出现, 即由始至终都是由其中一

13、部分人完成小组内容, 而另一部分人则自始至终没有参与到活动当中, 要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性, 尤其要关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的或者带有自卑感的学困生。五、小结在以往, 教师普遍认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属于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一门课程, 从而导致了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局面出现。但是经过探究发现, 只要采取适当教学策略, 就能提高教学效果,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参考文献1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3. 2陈云辉.思维导图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 (1) . 3刘静.财经法规的记忆技巧J.华章, 2013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