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的多样性说课稿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39141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碳的多样性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碳的多样性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碳的多样性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碳的多样性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碳的多样性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碳的多样性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碳的多样性说课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说课稿姓名:林 景学校:漳州师范学院系别:化学与环境科学系专业:07 级化学教育(3)班指导老师:蔡文联老师联系方式:15892016881E-mail: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选自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的碳的多样性第一课时,主要涉及到碳单质的性质、同素异形体概念以及含碳化合物,尤其是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等内容。本节课属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范畴,而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是学生赖以进行科学抽象的依据和出发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的知

2、识,为本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对于碳及其化合物的学习,旨在向学生介绍非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为以后硫、氮元素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将为学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各种碳单质的介绍,了解同素异形体的概念,知道碳的三种常见同素异形体及导致物理性质相异的主要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了解广泛存在自然界中的碳的化合物,通过活动探究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初步体会它们性质的差异。(3)根据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了解生产生活以及环境变化等现象,能够解释与含碳物质有关的现象和解决简单的问题,以及关注环境问题,当

3、今社会热点(低碳生活、温室效应、军事、科技)具备多方位看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碳单质、以及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会实验、观察、分类、比较、归纳、合作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应用,进一步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2)通过 C60 和碳纳米管知识体会化学之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3)通过对碳与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让学生应用化学的眼光理解、看待当今时政热点低碳、环保、国防、科技等问题,以及用化学的角度关注各个领域的化学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3)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碳单质的性质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形成与理解应用。(2)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及其比较。教学难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及其比较。(教学重难点分析:同素异形现象是构成物质种类多样性的主要形式之一,学生已累积了一些物质多样性的知识,但对性质与结构的关系认识不深,并且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往往难以掌握,因而同素异形体的知识是本节课知识的重点。而对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是含碳化合物的常见代表,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并且学生初步涉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因而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的本质,对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二)说教法教法分析

5、:本节课属于“元素与化合物知识”内容,通过创设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低碳生活、世博环保、可燃冰、前沿科技“隐形飞机”等丰富的教学情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问题为线索,利用设疑的方式进行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的思路随着教师的引导步步深入,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运用探究性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实验验证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得出结论,自主建构知识的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并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丰富的生产生活中的知识及社会热点问题调动学生感观,拓宽学生视野,多方位让学生真正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以及学习的乐趣

6、。(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知识储备:在初中已涉猎了碳单质的相关知识,接触过了 CO2、CaCO 3,但难以达到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及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水平,并且在前一章节已学过了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和方法的知识。能力具备: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具备归纳、查阅资料的能力,但是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还尚不完备。心理状态:正处于一个好奇爱问,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事物有较强的感知能力,抽象思维逐步形成但不完善,且刚接触高中知识,新旧知识衔接尚不自如,如何进行引导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至关重要。(2)学法分析:新课程背景下的化

7、学教学应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亲身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因而本节课学生主要采用探究性学习、观察、对比、归纳等学习等方法,在亲身参与实验、观察、对比、归纳、协作等实践活动中,结合学案通过有目的的观察,运用已有的知识贮备来认识新问题,产生新见解,建构新知识。而不同的学习内容应配以不同的学习方法;例如碳单质以及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可以采用观察、归纳法;化学性质则采用实验探究,以及对比归纳等学习方法。(四)说教学过程:(1)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兴趣通过影片后天以及社会热点低碳生活、世博环保、可燃冰深海美丽图片、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笔芯)或是前沿科技“隐形飞机”等系列组

8、图创设教学情景(见 PPT) ,引起学生注意,将学生引入碳及其化合物的世界,丰富多彩的信息能诱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多方位感受化学,而不仅仅局限于“破坏” 。(2)唤起回忆-传递新知- 建立联系,结合学案,突出重点。 (进行碳单质的性质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形成的教学)以“大家知道有哪些碳单质?”的方式提问,唤起学生的记忆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以及结合初中知识完成学案附表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 设计意图:结合学案(附表一)以传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 设疑“大家发现碳单质的化学式有什么特别”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传递新知,以同素异形体这个名词

9、讲解,同素是同种元素,异形是不同构架,体代表单质。 (设计意图:以同素异形体这个名词出发,以中国语言的独特魅力结合金刚石、石墨、C 60 的实例更加直观且形象的解释同素异形体的概念,便于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的理解。 ) 建立联系,以金刚石、石墨、C 60的原子结构图片来阐述造成它们性质不同的本质原因,引导学生由宏观世界转入微观世界,从化学的本质来解释物质的现象。(整个环节设计思路:以“唤起回忆-传递新知- 建立联系”的方式,结合学案由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提炼知识,老师以直观方式传授同素异形体新知识,同时引导学生由宏观世界转入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本质。 )(3)复习旧知-联想推测-实验探究,结合学案

10、,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进行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性质的教学)复习旧知,观察归纳。复习熟悉的含碳化合物 CO2 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含碳化合物(妈妈做包子用的小苏打) (设计意图:在复习旧知识以及联系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使知识的导入更易接受,减少学生进入高中的不适感。通过对两瓶试剂 Na2CO3 和 NaHCO3 的观察完成学案(附表二):Na 2CO3 与 NaHCO3 物理性质比较 (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的能力) 联想推测-实验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复习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与方法的知识,通过老师提供 的知识支持,建立联系,由学生推测Na2CO3 与 NaHCO3 可能具有的性质,制定实验方案(附

11、表三):NaHCO 3 与 Na2CO3 化学性质的探讨与研究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归纳总结完成学案(附表四): NaHCO3 与Na2CO3 化学性质的探讨与研究实验报告。(设计意图:NaHCO 3 与 Na2CO3 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的难点,复习旧知识是为了使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衔接,使这部分知识的进行源于所知而又高于所知。同时应用探究式教学在突出重点知识的同时突破难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验证- 提出结论的探究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协作交流能力,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动手实践的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环节设计思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

12、指导,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载体、平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以实现制定的教学目标。(4)学以致用 巩固所学设定 1、如何鉴别 Na2CO3 与 NaHCO3 ?2、如何除去 Na2CO3 中少量的 NaHCO3?3、如何除去 NaHCO3 中少量的 Na2CO3?的课堂习题。设计意图:在学生感受到自主探究得出结论取得成功的成就感之后,及时给予练习,其目的在于及时巩固所学的新知识,有利于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5)知识迁移,拓展视野最后介绍碳纳米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在科技前沿中完成这节课,拓宽学生知识

13、面的同时,达到培养学生以化学的眼光看当今社会热点,关注生活的教学目标。(6)作业布置:(1)P71 1、2(2)在上课前我们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可以孕育出如此美丽的溶洞,我们已经知道了美丽的钟乳石的成分,能否使用今天所学和以往的知识模拟溶洞的“形成” 。(3)预习下一节课碳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分成小组用你丰富的想象在预习的基础上画一幅美丽的转化图。设计意图:常规作业与开放性作业相结合,能够有效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并且使作业既面向全体又面对个体,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五)板书设计:第一节 碳的多样性一、多种多样的碳单质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同素异形体金

14、刚石 石墨 C60颜色、状态 无色透明的晶体 深灰色不透明片状固体 灰黑色固体硬度 硬度大 硬度小 -熔点 熔点高 熔点极高 -导电性 不导电 易导电 不导电二、广泛存在的含碳化合物:Na 2CO3 与 NaHCO3(1)物理性质比较:化学式 学名 俗名 状态 颜色 溶解度比较 应用NaHCO3 碳酸氢钠 小苏打 细小晶体 白色 较小 做发酵粉、胃药Na2CO3 碳酸钠 苏打、纯碱 粉末 白色 较大 制玻璃、造纸(2)化学性质比较:序号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反应方程式Na2CO3 有气泡生产 CO32-+2H+= CO2 + H2O1 与稀 HClNaHCO3 有气泡生产 HCO3-+H+=

15、 CO2 +H 2ONa2C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CO32-+Ca2+= CaCO32 与 CaCl2NaHCO3 无明显现象 -3 与 NaOH NaHCO3 有白色沉淀生成 HCO3-+OH-= CO32- +H2ONa2CO3 石灰水不变浑浊 -4 热稳定性NaHCO3 石灰水变浑浊 2NaHCO3=Na2CO3+CO2+H 2O三、思考与应用:(见 PPT)四、归纳小结:(六)教学反思:反思+调整=成长(1)以学生为主体的学和以教师为主导的教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都会使教学实效性降低,因而如何创设情景使学生主动探究,而在学生主动探究中如何掌握课堂,使教学收放自如,就需要

16、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实际出发做出必要的调整。(2)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是要密切联系当地的特色、社会热点及前沿知识,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化学的魅力。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引导学生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赞赏化学科学对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七)附:学案设计学案一 :表一:碳单质的物理性质金刚石 石墨 C60颜色、状态硬度导电性学案二:表二: Na2CO3 与 NaHCO3 物理性质比较名称 碳酸钠 碳酸氢钠俗名色态溶解性用途学案三:表三:NaHCO 3 与 Na2CO3 化学性质的研究实验方案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1 与稀盐酸反应在两只试管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