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9051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研究 周锐 王宝平 张伊娜 苏海龙 复旦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 摘 要: 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国内现有的园区评价指数的基础上, 从园区综合经济与发展质量、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投资环境等方面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评价体系。随后, 以长江经济带范围内的 61 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开展了园区经济实力指数、科技创新指数、投资环境指数和综合发展指数的实证研究。研究成果旨在为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园区合作和企业投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发展指数; 基金:上海

2、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合作交流专项课题: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园区 (国家级) 发展指数研究, 课题编号:WBH3548020A Study on Development Index of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ZHOU Rui WANG Baoping ZHANG Yina SU Hailong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domestic existing evaluation index of development zones

3、, the development index evaluation system of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has been established from the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economy and development quali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and s

4、o on. Then, taking the 61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the YangtzeRiver Economic Belt as example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of economic power index,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ex,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dex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index, has been carried o

5、ut.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and invest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Keyword: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the development index; 图 1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 Fig.1

6、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下载原图资料来源:笔者自绘1 引言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新时期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的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2014 年 9 月,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 明确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生态文明

7、建设的先行示范带。作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 长江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是其他区域所无法比拟的, 也是我国未来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而作为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各级开发区/园区在促进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优化沿江产业结构和培育经济合作新高地等方面的作用毋庸置疑。2015 年 6 月 30日,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建设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的实施意见, 提出以长江经济带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载体, 开展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建设工作。以示范开发区为引领和示范, 强化长江经济带中西部与东部开发区的联动发展, 推动长江全流域的产业

8、优化升级, 减少沿线产业的无序竞争和重复建设, 逐步形成以示范开发区为主、省级开发区为辅的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格局。这对带动长江经济带各级开发区的区域联动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指引下, 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 开展园区发展指数研究, 旨在从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投资环境等方面, 同时融入区域协同、绿色低碳等内容, 梳理各园区的发展现状、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 以期为长江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园区合作和企业投资提供科学依据。图 2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导产业 Fig.2 Leading industries of na

9、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下载原图资料来源:笔者自绘2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现状分析2.1 园区空间布局分析截至 2016 年底, 我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增至 146 个, 其中, 位于长江经济带九省两市范围内的国家级高新区达 61 个, 约占全国国家级高新区总量的 41.78%。从总体布局特征上来看, 长江经济带的国家级高新区主要集中在“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内, 尤其是长三角城市群内部的国家级高新区集聚程度极为明显 (

10、图 1) 。从区位上来看, 园区数量总体呈现出由长江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中, 长江下游的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园区分布最为密集, 共有 29 个国家级高新区;长江中游的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共有 20 个国家级高新区;长江上游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四省 (市) 共有 12 个国家级高新区。图 3 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高新区空间分布 Fig.3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with electronic

11、information/new materials/biomedical/equipment manufacturing/new energy/automobile-dominated industries as leading industries 下载原图资料来源:笔者自绘2.2 园区主导产业分析从长江经济带 61 家 (截至 2016 年底) 国家级高新区主导产业的统计结果来看,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区中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和汽车相关产业为主导产业的高新区最多, 分别为 34 家、33 家、27 家、25 家、23 家和 17 家 (图 2) 。从图 3 可以

12、看出, 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 尤其在上海苏锡常南京一带的集聚程度更为明显。新材料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长江中游两大城市群。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分布相对分散。汽车产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3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3.1 园区/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梳理园区/开发区是我国经济和区域发展重要的空间载体, 也是中国改革政策的试验场。园区/开发区评价指标是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尤其是在开发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方面, 得到了学界、政府及商业咨询机构的密切关注。从已有的政府机构评价指标体系和学界的研究来看, 对园

13、区/开发区的评价主要从综合发展评价体系、知名园区的自有评价体系 (中关村、张江等) 、投资环境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如商务部主导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科技部开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中关村指数、张江创新指数、商务部关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的指标体系以及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编写的中国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蓝皮书等。3.2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的构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以园区的综合经济与发展质量、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及投资环境这三大类指标来评价园区的发展潜力与投资价值, 为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表

14、1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指标体系 Ta b.1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i n d e x s y s t e m o f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下载原表 表 2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实力指数评价结果 Tab.2 Evaluation results of economic power index of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

15、on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下载原表 3.2.1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指标体系与园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园区投资环境指标体系、科技创新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等相比较,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指数在融入园区科技创新、协同创新、绿色发展等基础上, 旨在突出园区的园区网络联系度、生态环境、园区管理及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表 1) 。它并非单纯的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而是更加侧重于评判不同园区的投资潜力和招商偏好, 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园区和企业, 以科学、直观、准确的数据反映不同产业、企业的最佳投资区位。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园区

16、 (国家级) 发展指数继承和综合了各指标体系的优点, 又突出了自身的特点和定位,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能够表现出园区的基本现状和投资潜力, 从而为园区招商和企业投资提供参考依据。3.2.2 指标权重确定由于三大类指标对国家级高新区的发展均非常重要, 因此本研究在计算园区综合发展指数时采取等权重叠加的计算方法。表 3 长江经济带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创新指数评价结果 Tab.3 Evaluation result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ex of national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n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下载原表 3.2.3 指数计算模型(1) 基期和基点选取以 2016 年为基期, 把通过指标标准化计算得出的数据最大的园区的基点定为100 点, 其他园区在基期的点位通过当时的计算结果与基点进行比较得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