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90368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作品中情感翻译效度研究 霍跃红 邓亚丽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 摘 要: 文学作品除了蕴含大量文化信息, 还具有浓厚的抒情特征。文学界、翻译界对于文学作品及其翻译研究通常围绕作品的叙事性、思想性展开, 抒情性研究往往滞后。随着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文本情感分析引起越来越多学者们的兴趣。文章以霍达的代表作英译为例, 基于翻译文体学, 以句子为单位, 研究该部小说原文本中习俗文化和玉器文化内容抒情性表达的英译, 分析作品中相关语句所表达情感的翻译效度, 探究译者对源语文本情感色彩的把握情况。研究发现译作中重新构建的语句不多, 情感翻译效度高, 与原文情感倾向基本契合, 但也存在部分偏差。关键

2、词: 文学翻译; 情感翻译效度; 翻译文体学; 作者简介:霍跃红 (1967-) , 女, 辽宁大连人,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作者简介:邓亚丽 (1992-) , 女, 安徽毫州人, 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典籍英译国外读者网上评论观点挖掘研究”(15BYY028) A Study on Translation Effectivenss of Affective Expressions in LiteratureHUO Yuehong DENG Yali School of Engl

3、ish Studies, Dalian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Abstract: Literary works contain distinctive affective features as well as rich cultural information.Scholars doing literary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tend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narratological features and profound ideas in the works

4、and their translation than the affective feature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 in the translation.With translation studies becoming more diversified, agrowing number of scholar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text affective analysis.This paper in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affect translation effectiveness of Hu

5、o Das representative work of the ethnic groups customs and jade culture in the novel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ranslational stylistics, examining sentences as units, and to explore how well the translators sense the affective expressions in the source language.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with few sente

6、nces reconstructed,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enjoys a high correspondance to the source texts affective connotation, but different degrees of deviation exist i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 contents.Keyword: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effectivenss of affective expressions; Translational Stylist

7、ics; 一、引言文学艺术创作是对人们的思想感情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过程。文学的思想性是表明这种影响的性质及程度的标志。女作家霍达 1987 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1描写了一个玉器世家上下三代人之间的命运纠葛, 蕴含着大量的文化信息, 该小说于 1991 年获得茅盾文学奖。历经近 30 年的考验, 其销量仍稳中有升, 这不仅是其茅盾文学奖的关系, 更重要的是该小说渗透着作者浓厚的情感, 并艺术地表现了人物丰富复杂的感情, 引起广大读者强烈的共鸣。目前市场上唯一一部以译著形式出版的英译本是由关月华与钟良弼夫妇合译的 The Jade KingHistory of a Chinese Musli

8、m Family2。目前已有学者从操纵式改写、叙事学、文化翻译观等视角对此英译本进行研究, 但对于小说中所使用的大量的情感词汇、丰富的情感句式的翻译研究才刚刚起步, 还有巨大的研究空间。霍达的代表作展现给读者的是社会冲击下的亲情、爱情, 作品蕴含了她自身“与生俱来”的语言特征。而译者关月华与钟良弼夫妇属于“过客型”译者3, 穆斯林的葬礼是他们唯一一部为人所知的作品, 他们对此作品倾注了极高的热情, 译者对所译作品投入的感情会在翻译中体现出来。研究译者对于原文本情感表达方式的处理可以发现译者对待这部作品的态度, 比如译者对原作中的习俗、玉器文化是大力推介还是部分抹杀, 可以发现译本的情感趋向是否

9、与原文本相吻合。到目前为止, 译界对翻译的语言学特征、文化学特征、叙事学特征等都进行过大量的研究, 但对译本的情感特征关注不够。忽略译本的情感维度很有可能抹杀原文本的艺术感染力, 甚至会对未来的译者、读者产生错误的导向, 使其对原作以及原作所代表的文化产生疏离感甚至负面情绪。二、翻译文体学框架下情感翻译效度计算翻译效度最先由芬兰学者 AndrewChesterman4提出, 他将效度作为评判翻译成功与否的标准。翻译的成功取决于相同因素的趋同度:趋同度大, 则趋异度小, 翻译的效度就高;反之, 翻译的效度就低。赵彦春5、司显柱等6指出原文交际者交际意图和受体期待是交际翻译中的两个重要因素。翻译效

10、度就是指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和受体期待的实现程度。为了研究穆斯林的葬礼英译中的情感呈现, 我们提出情感翻译效度的概念来指译者采用的英语句式或语法结构所表达的情感与原文的契合程度。本文着重研究该小说中的习俗文化和玉器文化内容, 将语料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统计。基于翻译文体学的理论框架, 分类分析句子的情感翻译效度, 探讨译者对原文本情感色彩的把握, 发现译文在感情上是否与原文达到高度契合。翻译效度是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提出的一个评价体系。关联理论结合语码模式和推理模式, 提出了明示推理交际 (Ostensive-inferential Communication) 的概念。“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

11、个方面。翻译的成功在于译文读者能明了原文作者所作的明示行为, 即能识别原文作者明确向原文读者表示的意图7。译文的效度就是译文实现原作意图的程度。翻译文体学为翻译效度的具体测定提供了可操作的指标体系。Mona Baker8提出了译者文体 (the translators style) 的概念, 指出译者文体风格如同人的指纹一样, 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个性特征。她提出考察译者文体是要看译者是否会使用特定的词条、句型、衔接手段, 甚至是标点, 却不采用其他存在于同一语言中的手段。Malmkjaer9提出了翻译文体学 (translational stylistics) 的概念, 主要关注在源语文本既定

12、的条件下, 译者为什么会以特定的方式来塑造译文, 进一步认同了 Hermans 关于译者声音的观点。邵璐10评述了 20062011 这 5 年间西方翻译文体学的现状之后, 明确提出“考虑到翻译学的学科特点和专业复杂性, 可将翻译文体学视作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分支, 即采用文体学的方法来考察跟翻译相关的理论问题, 并不必将之划归为纯粹文体学研究之内”。翻译效度就是可以用文体学的方法进行考察的理论问题。情感分析按粒度可划分为词汇、词组、语句、文本等11。翻译文体学框架下, 一般从词汇、语句和语篇 3 个粒度对文本情感倾向性进行研究。进行情感翻译效度分析的第一步是对情感词汇的统计分析。2016 年,

13、我们已经从情感词汇的角度定量分析该小说双语文本中的情感流动趋势, 发现译文与原文的情感流动趋势基本一致, 但由于各种原因, 亦出现了细微差别12。情感表达不仅可以通过情感词汇来体现, 还可以通过英译句式或语法结构来呈现。本文是对前文定量研究情感词汇密度的补充和继续, 对该小说中的习俗文化和玉器文化内容进行情感语句翻译效度分析, 探讨译文对原文感情色彩的再现程度, 但对情感语篇强度没有涉及。英译语句的情感翻译效度主要从语法结构和特殊情感句式两方面进行分析, 前者主要依据刘世生与朱瑞青主编的文体学概论中的观点, 后者借鉴刘世铸所发现的具有明显情感评价意义的句子模式。语法层面上, 不同句式会产生不同

14、的文体效果。英译句子类型不同说明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应对策略是不同的, 译者的理解与再创作也是不同的。在句子层面上, 分析文体的效果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来判定:句子的结构, 完整还是不完整, 有没有倒装;句子的成分, 简单还是复杂;句子的语态, 主动还是被动;句子的时态, 正常还是反常, 有没有不合乎语法的现象, 圆周句居多还是松散句居多13。这些成分的异常或变异可以或表达、或强化、或削弱译者积极或消极的情感色彩。(1) 主动/被动。主动句和被动句在文体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主动句中主语即是行为的发出者, 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所以预示着叙述的主观性和权力的绝对性, 说明主语的控制权很强;而被

15、动语态则具有客观性和抽象性, 一般体现被动地接收, 没有控制权。(2) 扩展。英语句子按其结构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 3 种, 利奇等人认为从一个简单句扩展到有更多成分的句子, 主要有 3 种方式:连接、列举和嵌入13117。连接和列举一般和简洁、明快的风格相联系, 而列举比起连接来, 节奏显得比较快, 更加紧促。连词 and 具有很强的连接功能, 在连接和列举中, and 的省略会使得句子显得比较急促, 具有一定的文体风格倾向。而嵌入式的句子往往表现的是比较复杂的思想, 会使句子显得比较严密, 逻辑性比较强。(3) 句子成分省略。文学语言常常会省略一些句子成分, 可以呈现出一种简约的

16、风格, 而某些不应该省略句子成分的省略可以取得特殊的效果。(4) 倒装。倒装是一种常见的突出手段, 主要是为了实现强调和平衡的功能。(5) 圆周句和松散句。二者的区分在传统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位置。圆周句指的是主语出现在句尾的复合句, 常用于强调或者表现高潮作用。松散句是指主句在前, 后面跟有几个从句的复合句。圆周句大多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以次要的概念为先导, 把重要的要素放在最后, 给人一种悬念, 有时候这种悬念会以一种不和谐的结尾出现, 从而达到一种讽刺或幽默的效果。句子间的不同表达方式可以认为是文体的差异, 通过对这些表层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其文体特征, 从而分析其情感表达效度。我们的分析已经发现, 不只是这些语法结构可用于表达情感, 其他结构如否定前置、双重否定等也可以表达出文本的情感色彩。除了这些语法结构能为分析文本的情感翻译效度提供依据, 具有情感评价意义的句子模式使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刘世铸14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