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85141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问题研究 李晓迟 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 摘 要: 作为金融创新的主力军,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在金融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同业竞争格局日趋激烈以及社会可投资渠道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 伴随着业务规模、期限结构和产品类型的不断丰富, 理财业务所产生的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累积等问题, 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为此, 本文提出要从监管层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层面和投资者层面, 共同推进产品和服务创新、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健全和金融消费者教育, 进而谋求理财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理财业务; 刚性兑付; 期限错配; 风险传染; 一

2、、引言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国内居民财富得到迅速增长, 理财观念也在逐渐加强。同时, 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 在提供传统的存贷款等金融服务外, 也致力于不断创新产品类型和扩大服务范围, 其中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竞争的新热点。从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的运行情况看, 占据市场多数份额的是非保本理财产品。按照责任划分, 非保本理财产品并不构成银行业机构表内资产负债, 属于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范畴, 是一种表外业务。一方面, 表外业务的定性, 造成其监管要求和内部管理与传统表内业务相比有一定区别。另一方面, 在目前市场上刚性兑付的表现, 导致其风险属性无法与发行机构完全

3、脱离。名义上的风险隔离与实际上的刚性兑付相冲突。本质上, 银行业表外理财业务属于资产管理业务, 具有“受人之托、代客理财、投资者风险自担”的属性。换言之, 只要机构勤勉尽责, 履行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等义务, 表外理财业务风险应由投资者自担。然而实践中, 表外理财业务虽名为表外, 但出现风险时并未真正实现风险隔离, 机构往往进行风险兜底和刚性兑付。因此, 当表外理财业务发展到一定规模时, 有可能会引发风险在机构内部、乃至机构间的交叉性传染, 进而对区域性金融稳定产生影响。本文从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出发, 在肯定理财业务对银行业机构发展的推动作用的同时, 重点研究了其发展背后潜在的问题及风

4、险状况, 并从监管层面、银行业金融机构层面和投资者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关建议。二、理财业务发展的现状分析(一) 总体情况: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保持快速增长2016 年末, 我国共有 497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的理财产品, 产品数量 7.42万只, 存续余额 29.05 万亿元。近年来, 银行业理财产品存续余额保持快速增长, 2014 至 2016 年间年化复合增长率达 41.56%, 高于同期各项存款余额增速28.31 个百分点。2016 年末, 理财市场已发展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投资者分析:银行同业类产品余额大幅攀升2014 至 2016 年间, 银行同业类产品余额出现了快速

5、增长, 2016 年末存续余额已达 5.99 万亿元, 比年初增长近一倍, 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比例超过20%。与此相对应的是, 一般个人类产品市场份额出现了明显下降。2016 年末, 一般个人类产品存续余额 13.46 万亿元, 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比例为46.33%, 较 2014 年初下降了 17.83 个百分点。(三) 发行机构分析:中小型机构对理财资金的依赖程度相对更高不同类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理财产品的存续余额增速存在明显差距, 具体表现为:2015 至 2016 年间, 国有大型银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仅为20.73%, 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则分别达到 46

6、.99%、60.88%。差距背后反映出的是中小型机构对理财资金的高度依赖, 受网点布局、品牌效应、服务水平等因素影响, 资金来源不足、资金稳定性较差问题长期制约着中小型机构发展, 为此其普遍采取高于大型机构同期限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 0.4-0.8 个百分点的定价方式以提高对市场资金的吸引力。(四) 风险等级分析:投资者对中低和中等级产品的接受度有所提高2016 年, 我国共有 523 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 产品数量 20.21 万只, 累计募集资金 167.94 万亿元, 是 2013 年的 2.38 倍。从产品风险等级看, 随着投资者对理财产品认识程度的加深, 其对风险的接受程度

7、也适度提高, 全年“中低等级”和“中等级”理财产品共募集资金 125.63 万亿元, 占全部募集资金的比例为 74.81%, 较 2013 年上升 9.91 个百分点, 但“中高等级”和“高等级”产品的受众面仍较小。(五) 投资资产分析:资产配置仍主要投向传统领域从资产配置情况看, 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工具仍是理财产品配置的主要资产类型, 2016 年末, 以上四类资产余额合计26.44 万亿元, 占全部投资资产的比例为 91.01%。其中, 受同业业务监管政策调整及追求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影响, 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现金及银行存款的资产配置比例在过去三年间分别下降了

8、 10 个和 9 个百分点, 而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则凭借其在风险和收益间取得的相对平衡, 资产配置比例合计上升了18.26 个百分点。三、理财业务发展的动因分析(一) 理财业务发展有利于银行业机构推进战略转型自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推进以来, 我国银行业正在经历着从过去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收入到现在多元化发展的转变过程, 而低资本消耗型的理财业务已发展成为机构推进综合化经营的重要载体, 成为资本约束日益强化下的优先选择。(二) 理财业务发展有利于银行业机构树立品牌形象银行业品牌形象的基础是客户关系管理, 而实施良好客户关系管理的前决条件是能够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凭借着前期累积的良好表现, 理财产品已

9、经发展成为追求低风险和稳定收益投资者的首要选择。而能否提供各种期限结构、投资类型的理财产品, 也成为客户判断机构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三) 理财业务发展有利于银行业机构提升盈利能力随着银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 理财业务已经成为机构主要的盈利手段之一。理财业务的盈利环节包括手续费收入以及资金运用与资金募集之间利差两部分, 而部分机构依靠理财业务所赚取的收入已能达到全部营业收入的 10%-20%。四、理财业务发展背后潜在的问题及风险点分析(一) 理财业务发展推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据统计 2016 年末存续的理财产品中, 有 19.65 万亿元资金通过非标准化债权、权益类资产及债券投资等渠道投向实体

10、经济, 占理财资金余额的比例超过了 60%。在经济转型与调整的关键时刻, 大量理财资金的注入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关注到其间接推高了企业融资成本的问题。目前常见的理财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模式为:银行业机构通过理财募集资金, 用于购买基金管理公司或证券公司的专项资管计划, 再由该资管计划通过购买信托产品或企业债的方式, 向企业注入资金。此模式的完成, 一般需要 1-3 个过桥机构的配合, 而每个机构通常要收取 0.5-1 个百分点的通道费用, 加之银行业机构通过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付息率与存款相比要高出 2-3 个百分点, 综上与贷款渠道相比, 企业通过理财渠道获

11、得资金的成本普遍要高出 3-5 个百分点左右。(二) 隐性刚性兑付导致信用风险超常规累积理财产品按不同收益类型划分, 可以分为保本理财和非保本理财。保本理财实为国际通行的结构性存款, 按照监管要求需纳入资产负债表内核算, 而非保本理财属于银行业机构中间业务。截至 2016 年末, 我国银行业存续理财产品中, 占比接近 80%的为非保本产品。从管理模式看, 非保本理财属于表外业务, 不在信贷监管要求的考核范围内为此机构将大量产能过剩、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等限制性业务移到表外进行运作。但从实际执行效果看, 由于我国理财产品刚性兑付预期尚未被打破, 银行业机构对于非保本理财承担的风险管理责任与表内业

12、务并无区别, 而前期的盲目投入将有可能形成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 进而导致不可预估的经营压力。(三) 期限错配加大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从理财产品发行的期限结构看, 中短期产品占绝对多数。2016 年上半年, 理财产品的加权平均期限仅为 127 天, 其中 3 个月以内期限的产品占比超过半数, 封闭式达到 56%。而为了提高收益率, 部分银行业机构采取以下作法: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来筹集低成本资金, 再用于投资高收益率的中长期信托项目或债券资产, 以获取期限错配带来的超额收益。此模式顺利运转的前提在于市场流动性充裕, 机构能够通过发行理财源源不断的获得资金。但在当前去杠杆的大环境下, 市场流动性正

13、在逐渐收紧, 一旦在某一时点理财产品滚动发行不成功, 机构为防范声誉风险, 就只能用自有资金进行补足, 进而对现金流测算和流动性安排形成冲击, 如不能将风险合理加以控制, 还有可能形成对整个银行间市场的传导。(四) 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充分易形成对投资者的误导典型的理财产品应是先确定理财产品的基本要素, 比如投资标的、期限以及相应收益率等, 再募集资金, 这样理财产品的收益和风险都是确定的。然而在实际操作中, 部分机构是先募集资金、再确定投资方向, 因此在产品说明书中无法提供准确的资产配置方向, 只能通过模糊不清语言来描述。如, 某理财产品在披露资产配置方向时采用“包括但不限于”字眼, 致使投资

14、者不能充分了解具体投资种类。在此信息披露方式下, 投资者无法准确衡量因购买产品所承担的风险, 进而不能在类似产品之间选择出最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产品, 最终导致购买风险。(五) 资金池产品的特殊运作模式造成风险易交叉性传染从产品运作模式上看, 资金池产品具有“滚动发售、集合运作、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的特点, 可以形成大规模和连贯性的资金优势, 并通过对募集资金的灵活管理提高产品整体的运作效率, 但这种特殊运作模式易形成风险交叉性传染。由于资金池产品采用“多对多”的操作模式, 因此机构无法对每个理财计划进行单独的会计核算和账户管理, 亦不能进行估值和收益测算。一旦资金池运作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 便

15、将产生“多米诺”效应, 影响所有对应产品的投资者群体, 形成由某一产品向整个资金池产品的风险传导。在此基础上,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部分资金池业务链条横跨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等多个行业, 进一步加大了风险隐患。(六) 产品设计高度同质化限制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期, 理财业务作为最接近存款的金融产品, 发挥的主要是提高市场化定价的融资行为占比、为存款利率定价提供参考等作用。其后随着改革的完成, 理财产品应逐渐回归其设计本源, 即为不同的金融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产品, 以满足不同的投资需求。但从执行效果看, 与预期相距甚远。截至目前, 我国理财产品币种仍以人

16、民币为主, 外币产品寥寥无几;期限以一年期以内产品为主, 三年期以上产品在市场上几乎绝迹;资金运用主要投向债券和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 境外金融产品极少涉及;预期收益率大多参考同业确定, 缺乏独立定价能力。总体而言, 各机构提供的理财产品除名称各有特色外, 在实质内容方面呈现高度同质化, 无法有效满足差异化的投资需求, 进而降低了理财业务对特定金融消费群体的吸引力, 限制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五、提升理财业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对策建议(一) 监管层面1. 将理财资金纳入对机构的信贷监管范畴内。在当前隐性刚性兑付的背景下, 建议监管机构按照“实质大于形式”的原则, 对理财业务参照表内授信业务进行管理。具体而言, 建议监管部门按照穿透式原则, 将实质投资于实体经济的理财资金, 纳入对机构的信贷集中度考核范围, 严格控制机构绕道理财资金投向产能过剩、融资平台、房地产相关等限制性领域, 降低信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性。2. 强化理财产品信息披露要求的有效落实。目前监管机构关于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要求是具体而明确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中规定“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