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83826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演进与动力研究以成德绵生物医药产业的比较为例 刘宇 康健 邵云飞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 要: 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系统地剖析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和动力将有利于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本研究以三螺旋模型为框架, 解构了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构要素, 分析了三螺旋各阶段的动力因素, 探讨了三螺旋不同阶段各协同主体的协作规律及资源利用状况, 绘制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三螺旋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成都、德阳和绵阳三市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比较分析, 以期为产业共性技术协

2、同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系统科学的理论框架。关键词: 三螺旋模型; 产业共性技术; 协同创新; 生物医药产业; 作者简介:刘宇 (1982-) , 男, 四川乐山人,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后、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创新管理、科技政策等。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逻辑与联盟认知融合视角下创业企业联盟组合影响创新绩效的机理研究” (17BGL045) Triple Helix Evolution and Motive Force of Industry Generic Technolog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An Exampl

3、e of Comparing Bio-medical Industry among Chengdu, Deyang and MianyangLiu Yu Kang Jian Shao Yunfe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

4、hina; Abstract: Th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generic technology is of vital importance for the industries rapid development.It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at the structure and motivation of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collaborate innovation is beneficial for promoting industries innovation effici

5、ency.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framework of triple helix pattern, and studies the structure elements of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It analyzes the dynamic factors in each stage of triple helix model.It also discusses the cooperation pattern andth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in each stage of triple

6、 helix.It draws the triple helix model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dynamic factors of industry generic technology collaborate innovation and puts it into practice by comparing the bio-medical industries amony Chengdu, Deyang and Mianyang.Keyword: Triple helix model; Industrial generic technology; Colla

7、borative innovation; Bio-medical industry; 美国经济学家 Gregory Tassey 认为, 可以将技术分为基础技术、共性技术和专有技术三大类。其中, 共性技术是建立在科学基础和基础技术平台之上, 具有潜在市场应用价值的一类阶段性技术或产品。共性技术与其他技术组合后可广泛应用于诸多产业领域, 能对产业的技术进步产生深刻影响1。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技术结构中起着桥梁作用的共性技术创新对于拓展区域创新能力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 深入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创新, 探究促进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有效结构和动力因素具有举足

8、轻重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文献回顾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有关知识经济和创新管理的理论见解和定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三螺旋模型因其新颖的见解和计量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动力学和管理创新研究之中, 发展成为能够有效测量大学产业政府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方法2-5, 并产出了大量在创新领域相关的研究成果。自从 Gregory Tassey 率先提出“共性技术”这一概念6, 关于它的研究便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学者们揭示了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吴建南、李怀祖指出, 政府对技术的支持应主要针对产业的共性技术7。共性技术是一种公共产品, 应该由政府投入来完成8, 李纪珍等也持类似观点9-1

9、1。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平台建设方面, 周素芬主张建立非营利性组织平台, 实现产业共性技术产学研联盟组织优化12;石忠国探讨了基于接力创新特性的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组织运行模式13;樊霞认为产学研合作平台更能促进大规模企业在自身知识和技术储备的基础上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创新14;周国林认为政府应当做好规划和引导, 促进各经济主体对产业共性技术的有效需求15;徐涵蕾认为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应适当干预产业共性技术开发16。创新管理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发展, 已形成以协同创新为主流的研究趋势, 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协同创新动力方面, 张力认为多方联合行动的系统工程是推进协同创新的关键动力17;饶燕

10、婷认为政府应制定和完善与产学研合作有关的法律和政策来鼓励和推动协同创新18;周正等认为协同创新动力是内外因素共同的作用19;原毅军等认为协同创新中的各方信任、合理分配等内部变量是保持协同创新稳定性的动力要素20;林伟连强调合作管理对于协同创新的动力作用21;夏红云认为目前协同创新的主要支撑动力是政策、技术和资金22。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发现, 关于三螺旋模型、产业共性技术和协同创新的研究产出了大量有益的成果, 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1) 三螺旋模型已经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尤其是与协同创新理论的结合更成为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的主流趋势, 但是三螺旋模型与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结合还鲜有报道; (2)

11、 现有研究尚未揭示出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和创新的路径, 更没有揭示出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和创新路径中各要素集合的空间结构特征; (3) 学者们虽然对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动力有一定的研究, 但是将动力要素与协同创新空间结构相结合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 本文从空间和动力两个视角切入, 系统性地探索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立体空间结构和动力机制。2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三螺旋结构分析2.1 理论依据三螺旋模型为了弥补上述文献在研究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方面的缺陷, 本文以三螺旋模型为理论框架, 分析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要素及其结构。Henry Etzkowitz和 Loet Leydesdorff 提出

12、的三螺旋模型23是指大学、产业和政府之间通过组织的结构安排和制度设计等, 以加强三者资源与信息的共享, 实现科技资源运用效率与效能的提高24。在三螺旋模型中, 大学是协同创新的知识生产基地, 产出新知识和新技术, 并成为创新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产业是产业活动的场所, 主要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政府则主要通过立法和政策供给等手段调节和维护创新市场上协同创新关系契约, 从而保证三螺旋模型稳定的相互作用和对等交换关系。三螺旋模型是一种动态研究环境下的非稳态系统, 它涵盖了要素相互作用体系下的三种实体或要素之间的横向联系, 能够很好地体现协同创新, 为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体系提供了较好的研究工具。2

13、.2 结构要素分析产业共性技术是关乎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或通用技术, 其研发投入多、难度大、风险高、外部性强, 单凭企业、大学或科研机构一般难以完成共性技术 (尤其是重大关键共性技术) 的研发任务25, 同时, 共性技术的特征, 特别是外部性强的特点也决定着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与一般协同创新具有区别。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需要更强更有效的协同制度安排, 需要更有效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和共同发展的机制。因此, 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组织形态和组织结构与一般协同创新也具有差别。为了揭示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特点和规律, 本文根据任太增提出的分类26, 结合产业共性技术的特点, 从协同主体、内部支撑平台

14、和外部资源对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进行结构要素分析。(1) 协同主体。三螺旋模型强调, 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三者在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的地位趋于等同。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校构成的主体在整个创新系统功能发挥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它通过直接的创新行为影响整体创新水平。本研究探讨的三螺旋结构是政府、产业中的企业 (下文称企业) 、科研院校 (本研究将科研院所和大学合并称为科研院校) 三者的协同。政府是重要的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主体, 政府的职能在于宏观感知和调控、搭建基础设施、实现政策法规供给、营造协同环境以及设置共性技术协同创新项, 等等。企业是一个导向性创新主体, 它对协同创新系统提出需求,

15、 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的向导者, 系统里的一切创新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企业技术发展需要。企业也参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 一方面可以提高科技成果与生产实践的对接,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发挥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地位的优势。科研院校是产业共性技术重要的创新源, 对协同创新的发展具有引领和推进作用。科研院校通过发挥自身竞争优势, 与区域建立紧密联系, 突破行业和地域限制, 融入区域的产业发展中, 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为协同创新提供创新人才, 发挥科技成果的生产功能和产业化功能。一方面, 高等院校培养的大量创新人才为产业共性技

16、术创新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另一方面, 高等院校聚集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众多的科研成果, 通过产学研转化直接作用于产业共性技术创新。(2) 内部支撑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内部支撑平台由五个子平台组成, 即硬件共享、信息共享、技术标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服务平台。硬件共享平台主要通过科研条件市场和开放型公共实验室的有效利用、科学仪器研发和升级改造、科学仪器技术咨询、分析测试人员培训等, 增强科学仪器协作共用性, 克服日益盛行的技术壁垒。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提供学科、专业、门类齐全的文献资源服务, 建立高速数据交换中心和科技资源管理平台, 形成科技数据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 实现科技文献信息在产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的有效共享。技术标准平台通过建立优势特色产业、行业的技术标准体系, 形成有效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支撑体系, 确保产业共性技术能在统一的技术标准下开展创新和流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又包含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使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