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1370661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动循环化改造促进精细化工产业园区绿色发展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汪东 范玲 陈达祎 林成淼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 摘 要: 园区循环化改造是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循环化改造为例, 研究其循环化改造目标举措和经验做法, 主要提出企业清洁化生产、生产标准化建设、园区循环化改造、产业集聚化发展、污染集中化治理、制度持续化创新六方面的绿色发展示范, 为其他精细化工产业园区推进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 循环化改造; 精细化工; 绿色发展; 作者简介:汪东, 博士, 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循环经济、节能环保

2、产业、环境经济与管理基金:2015 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省资源产出率评价与主要提升路径的研究”成果, 课题编号 (2015B086) Promoting the Cyclic Transform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Green Development of Fine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s:A case Study of Hangzhou Bay Shangy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WANG Do

3、ng FAN Ling CHEN Dayi LIN Chengmiao Zhejiang Development Abstract: The cycl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zon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China. This paper takes the cyclic transformation of hangzhou bay shangy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

4、e as an example, and researches on its recycling transformation target action and experience practices. This paper mainly puts forward a demonstration of green development in the six aspects of enterprise cleaner production, production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zone cyclic transforma

5、ti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development, pollution concentr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ional renewal innovation, it provides reference for other fine chemical industry development zones to promote cyclic transformation and green development.Keyword: Hangzhou Bay Shangy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

6、evelopment zone; cyclic transformation; fine chemical industry; green development; 园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也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园区循环化改造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有利于更好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 年 3 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出台关于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的意见 (发改环资2012765 号) , 明确园区循环化改造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以及政策举措。2013 年 1 月, 国务院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国发2013

7、5 号) , 提出选择 100家左右国家和省级开发区开展循环化改造示范。2012 年以来各省市在园区循环化改造方面开展大量工作, 取得一定成效和进展, 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和个性问题。本文以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研究精细化工园区循环化改造目标举措和经验做法, 为全国同类型园区循环化改造和绿色发展提供借鉴。1 循环化改造基础杭州湾上虞经济开发区成立于 1998 年, 2013 年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地处杭州湾南翼、长江经济带, 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重要区块, 是中国精细化工特色产业基地、中国工业示范园区、浙江省先进国家级开发区。2016 年开发区拥有规模以

8、上企业 157 家, 境内外上市挂牌企业25 家、高新技术企业 37 家, 实现工业总产值 1017 亿元, 基本形成精细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 是全球最大的分散染料系列产品和亚洲最大过氧化物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开发区开展循环化改造有以下基础条件:1.1 较早并持续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作早在 2006 年开发区委托清华大学编制实施循环经济规划和生态化建设与改造规划, 启动开展循环化改造工作, 2013 年列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 2016 年列入浙江省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2017 年列入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重点支持园区。2013 年开始开发区连续 5 年联合清华大学开

9、展物质流动态分析和资源利用效率持续监督, 率先构建了一套循环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深入掌握开发区物质利用效率及资源生产效率, 指导企业开展工艺技术改进。1.2 基本形成化企业内部小循环模式开发区化工企业基本完成清洁生产审核, 以龙盛集团、闰土股份、国邦药业等企业为龙头, 突破了染料行业、喹诺酮医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自主研发连续硝化、催化加氢、废稀硫酸资源化、余热利用等分散染料清洁生产集成技术, 解决了长期困扰染料行业发展的废硫酸梯级利用及资源化, 革除硫酸钙渣等技术难题, 实现企业内部副产物、有机溶剂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 吨染料滤饼硫酸用量降低 15%以上, 减少废水 COD 产生

10、量 83%, 减排废水 90%以上、固废 99%以上。1.3 环境治理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开发区作为全省电子刷卡总量排污的试点地区之一, 已完成 70 家重点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 深入开展“五水共治”, 率先实施清下水智能化监控, 提高水环境质量。在全面实现集中供热的基础上, 淘汰 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38 台。同时, 对 56 家重点废气企业开展科学治废气专项行动, 推广 RTO 焚烧设施, 尝试使用气态分子共振 (臭氧) +紫外光催化氧化废气治理技术。区内 49 家企业建成固废联网监控系统。2 循环化改造目标研究围绕国家级开发区“提升发展、创新驱动”的总体要求, 以精细化工、医药、

11、印染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为重点, 以节能环保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为方向, 重点实施“12257”行动计划, 即围绕更高水平建设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一大主要目标, 着力打造绿色化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着重构建完善染料、医药两大循环产业链, 大力实施“建立异味监测评价、建设环保科技监管集成平台、实施重点企业科学治废水废气、加快 VOCs 排放治理、开展工业危废存量清零”五大环保治理行动, 全面完成空间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最优化、产业链条循环化、资源利用高效化、污染治理集中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和运行管理规范化七大改造任务。通过五年努力, 探索出一条产业高端化发展

12、、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循环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将开发区打造成为全国精细化工绿色化发展的示范区、长三角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区和浙江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先行区。3 循环化改造举措和做法研究3.1 推动企业清洁化生产, 形成以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企业内部小循环模式开发区染料企业以共性清洁生产集成技术为依托, 构建资源高效利用、能量和水资源梯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为特征的染料产业链, 实现硫磺制酸系统与染料合成系统的有机耦合、稀硫酸和 NOx 的资源化以及分散染料合成硫酸减量化、染料废水中水回用等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 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代

13、表的企业内部副产物、有机溶剂循环利用小循环模式。到 2021 年清洁生产集成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3.2 推动生产标准化建设, 形成以实现“四化”为目标的产业升级改造样板服务推进一批, 对新建、技改以及搬迁安置、兼并重组的化工项目, 重点强化行业标杆引领以及新技术、装备的应用。引导提升一批, 对优势企业的陈旧项目, 在落实整体布局科学规划、有效整合的基础上, 重点推进技术、装备革新和车间垂直化布局。倒逼改造一批, 对整体布局混乱、工艺装备落后、现场监管状况差的企业, 责令列入改造名单, 企业实施项目标准化重建。持续不断推进化工企业标准化建设工程, 以“生产体系密闭化、物料输送管道化、危险工艺自

14、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标准对化工企业的改造为目标抓手, 推广复制企业生产标准化建设模式, 不断缓解安全环保压力、夯实基础优势、拉升产业档次, 提升开发区整体安全和环保水平。到 2021 年开发区化工企业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3.3 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形成以大中小企业互利共生为特征的循环型产业链网加强清洁生产和内部小循环, 推进耗水大户的节水及中水回用, 推动秦燕 CLT酸、新和成有机副产物利用、鸿盛化工间苯二酚硫酸梯度利用、中化蓝天中水回用等项目建设。开展企业间中循环, 完善以“能量和水梯级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特征的染料产业链”, “以绿色生产技术为依托, 上下游整体协作为特征的

15、喹诺酮医药产业链”, 形成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互利共生的染料和医药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网。加快杭协热电三期扩建、闰土热电扩建项目上马, 完善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园区大循环链。到 2021 年开发区资源产出率提高 15%, 能源产出率提高 18%, 水资源产出率提高 30%。3.4 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 形成以绿色化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的循环型产业集群以“拉长、做高、调优、循环、融合”为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实施化工行业集聚整治提升行动计划, 做强绿色化工优势产业, 培育产值百亿元以上企业 2 家、五十亿元以上企业 4 家, 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 五年间退出低效化工企

16、业 30 家以上, 到 2021 年化工企业总量控制在90 家以内。加快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推进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技术研发创新服务中心建设, 到 2021 年生物医药、新材料两大产业分别达到 400 亿。到 2021 年打造绿色化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千亿级循环型产业集群。3.5 推动污染集中化治理, 形成以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的环保倒逼机制健全以“异味监测评价、VOCs 排放治理、重点企业科学治废气”为核心的治气模式, 重点推动闰土热电、杭协热电、春晖环保实施烟气超低排放改造, 在全面实现集中供热的基础上, 全部淘汰 10 蒸吨以下燃煤锅炉, 加快淘汰 10 蒸吨以上燃煤锅炉, 推广 RTO 焚烧设施, 鼓励使用气态分子共振 (臭氧) +紫外光催化氧化废气治理技术。健全以“五水共治”和“河长制”为抓手的治水模式, 推动水系循环利用及水环境综合提升、管网建设和改造项目建设, 完成重点企业刷卡排污系统建设, 深入开展“五水共治”, 实施清下水智能化监控。健全以“工业危废存量清零和固废综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