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san****glu 文档编号:3136389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点总结(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第一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依据1.质的规定性:A 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 从发展程度水平来说,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还有诸多不适应的部分,我国社会主 义还处于初级阶段。2.依据A 由我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决定的。B 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性 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2.依据: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 持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 的经济基础。(2)我国的社会主义

2、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 层次,与之相适应,需要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鼓励非公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以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已成 为我国 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3.正确理解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 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 资产 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 导作用。而其 主导作用体 现在控制力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控制

3、力和 竞争力。(3)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掌握国民 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的前提下,国有经济的比重适当减少一些, 不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性 质。所有制结构改革1.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包括资 源性领域在内, 以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 为改革的主要形式。2.引入市场机制。3.对国有企业诱导出倒逼机制。4.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 和关键领域,国有 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而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加 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5.引入国外投资,改变股权结 构和公司治理结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1.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部分范围内运用

4、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2.如何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3.公有制实现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混合所有制的典型形式是股份制。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员化。一切反映社会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使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 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 形式。5.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多种所有制 经济 共同发展格局。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1.按劳分配的基本要求:A 全社会范围内,对社会总产品做必要的扣除后,以等量 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原

5、则进行分配。B 所依据的劳动排除任何客观 因素,即生 产资料的质量,而只按照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支出进行分配。C 劳动是劳动者在平均熟练 程度和平均劳动强度下生产单位使用价值所耗费的社会平均劳动。2.按要素分配A 两个前提:财产独立,财产的投入和风险有回报。B 基本要求:按投入生产要素的多少分配社会 财富。3.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A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 依据: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各种要素市场,以 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各种要素必然要参与分配;多种经营方式也决定多种分配方式; 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状况决定。4.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劳动收入, 劳动价值

6、收入, 资 本收入,风险和机会收入,技术信息房地产收入。第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含义和类型含义:经济体制是组织和管理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 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整个国民 经济的组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类型:以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划分(1)基于市场分权的经济体制(2)以政府主导政府调控为特征的经济体制,其中又包括两种:尊重市场的和背离市场的集权的经济 体制。市场配置和计划配置的优缺点一. 市场配置的优点和缺点:优点:A 以市场信号为调节器,灵敏的价格信号系统实现市场内部和各市场之间的自动协调,使经济自动协调发展。B 自动按照市场需求调节资源流向和流量,实现产需衔接。生产

7、者和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各自调节生产经营和需求方向规模和结构,引致生 产要素组合和资源利用方式的 变化。C 通过市场竞争推动科技和管理 创新,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D 发挥经济的优胜劣汰功能,刺激经济效率的提高。缺点:A 市场调节的事后性和价格信号的 滞后性不可避免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B 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导致严重的收入不均和两极分化。C 许多公共品和劳务难以通过 价格机制加以提供和分配。D 带来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 。E 不能自动导向整个宏观经济 平衡。F 市场调节有利于竞争,竞争必然导致垄断。G 难以抑制经济泡沫形成或者阻止其破 灭。一. 计划配置的优缺点:优点:A 能通过政府从总体上

8、保持国民 经济按比例发展,合理配置社会资源,避免经济活动中的盲目和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经济危机。B 在全社会动员必要的人力物力 财力进行重点建设和应付突发事件。C 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保持适当的社会公平公正。缺点:尤其是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A 宏观经济政策只具有相对性 。主要是由于信息不足或者信息丢失或者误导性信息造成的,以及决策者利益约束和智慧有限。B 政府决策过程成本太高。C 政府臆断地制定价格,导致某些资源无效率使用。D 分配中的平均主义严重,使经济缺乏效率或者低效率。经济制度同经济体制的关系A 经济体制的概念:组织和管理 经济的具体制度和形式,是基本经济制度的表现形式,包括整个国民经济的组

9、织管理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B 经济体制反映经济运行规律和特点,与社会经济制度又紧密联系,打上了一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印记。C 经济体制有集权和分权型两种 。传统的计划经济属集权型,而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属分权型。D 在社会化发生产的条件下,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其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它的发展方向和活动范围,影响经济 体制的运行效率。E 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是按照 一定的资源配置方式所决定的经济体制实现经济的运行和发展。F 经济体制相对于经济制度是较为灵活的,也不是一成一变的。同一经济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可选择不同的经济体制,不同社会 经济制度的国家可以选择 相同的经济体制。

10、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框架(或者说是特征)A 规范化的市场主体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除享有产权,从事 经济活动的 权利,以及受益 权和承担风险的权利外,还必须严格遵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游戏规则,比如等价交换。B 现代化的市场体系与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市场体系具有完整性, 统 一性,开放性等基本特征。C 灵活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作用在于弥补市场的不足, 对市场机制对经济 运行作用的后果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干预调节管理。如反垄断和反不公平 竞争, 维护市场秩序,提高有关市场信息和公共品,调节供需平衡和收入分配等。她是现代市场经济 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D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是保

11、证市场经济有序运行运转的条件,是 经济运行的安全网和减震器。它的特点在:保障对象普遍化,保障事业社会化,保障资金基金化,保障资金来源多元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基本经济制度的鲜明特征A 所有制结构上B 分配方式上C 宏观调空上,把人民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 发挥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1.建立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2.建立全国统一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3.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4.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与公平并重的 收入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切市场经济共同的原则:1.市场第一性,政府第二性2.任何市场经济

12、都以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利和行为为基本出发点。一一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微观基础的概念、特征和形成条件1.概念:参与市场交换的利益主体叫做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主体。广义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是指市场经济中微观经济主体的总和以及这些主体的基本特征。狭 义的市场经济微观基础仅指微观经济主体,主要有企业,个人,农户。2.特征以及各特征之间的辨证关系A 平等性:微观经济主体之间 的地位相对平等,不存在任何超经济特权和义务关系。这是一种相对的平等,着重强调不存在超经济 的特权和义务关系。B 自主性:各微观经济主体独立按照自己的真 实意愿决定经济行为,并独立承担其后果。自主性由平等性决定。C 逐利性:微观基

13、础的一切经济 行为都以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为最终目标,其中包括自利性和理性选择两层含义。自主性是逐利性的 权利保障。D 自发性:微观基础存在整体上的自 发性。其原因在于交换关系日益复杂,获取信息的难度和分析信息的正确与否,从而做不出准确的市场预期, 导致盲目性。辨证关系:平等性是自主性的直接条件,自主性是逐利性的前提,自发性是市场微观基础总体上的特征。3.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明确的产权界定产权是由社会和法律规定的一组财产权利,是所有者能 够 在法律的保护下不受他人干涉自主行使相应的财产权利并取得相应的收益,从而使所有者有激励去运用 这些权利积极从事经济活动从而增加自己的福利。为什么明确的产权界定是

14、微观基础形成的条件和前提A 市场经济中的交换实质上是 产权的交换,交换前提必须是财产权利隶属于不同的微观经济主体。其产权主体界定直接为市场交换创造前提,从而 间接地决定了微 观经济基础的形成。B 产权界定中的权利范围界定直接明确 规定了经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范围, 给予主体对自身利益性最准确的预期。因为逐利性是微 观经济主体的核心特点,所以明确的产权权利范围又是为经济基础形成的决定性前提。C 明确的产权界定也是微观基 础平等性特征和自发性特征的物质前提。微观经济主体可以在法律的保护下就所拥有的产权平等地与其他微观经济主体进行交换,并可对自己享有的产权自主地进行符合自己意思的任意处分。消费行为以及

15、产成的条件消费是个人在收入约束下对商品以及组合根据个人效用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选择的结果。个人消费行为产生的条件:一是须有消费欲望;二是须有相应的支付能力。1.消费在国民经济中地位和作用A 居民消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本质消费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重要手段。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宗旨是发展生产力,建立高度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 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促 进人们全面自由发展。B 居民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 动力市场经济是消费导向型经济,是消 费需求推动型经济。 居民消 费是导向经济资源配置的基本要素,消费需求不仅直接制约着消费资料生产,也制 约着投资需求增 长

16、, 导向整个经济增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同时居民消 费需求的规模的合理增长 和渐次进步,推 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国民经济现代化。C 居民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 级优化,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劳动力素质提高,推动科技进步。这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进一步增 长。我国转型期的需求变动和经济增长的关系1.改革开放前 20 年(97 年以前),消 费需求总量增长迅猛,主要表现为家庭耐用品和肉禽蛋奶。经济增长的消费拉动很明显,消费需求的增 长同时又带动投资增 长。2.97 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幅度下滑 ,物价回落,出现消费明显下降,有效需求不足, 储蓄倾向居高不下,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 动。另外,消费结构在逐渐升级,进入“扩大内需”阶段。97 年以来,即转型的关键时期,出 现消费不足的原因:A 居民收入增幅下滑。国营企业生产经营受阻, 经济结构调整带来摩擦性失业, 职工减员导致城镇职工收入增幅下滑。农产品市场 供过于求, 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狭窄,抑阻了农民收入增长。B 经济发展追求效率,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