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363492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节水滴灌技术国际科技合作与示范完成单位: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大业(集团)有限公司一、来源与背景干旱区占世界陆地面积 41%,每年约有占世界人口 40的 80 个国家却严重缺水,另有 26 个国家的水资源也相对缺乏。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109 位,是世界上 13 个贫水国之一,而我国西部干旱区农业用水占水资源的90,农业水资源利用率仅为 30。滴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20 世纪 80 年代以色列和美国开始在中国推广滴灌技术,由于产品的价格高、系统运行管理复杂、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没能大规模应用于大田作物,到1996 年我国仅推广微滴灌面积 7.3 万亩。19

2、96 年,大田膜下滴灌技术开始在新疆兵团进行试验示范,达到了节水、增产的技术效益,并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技术。通过大田示范推广应用,至 2010 年该技术已在新疆兵团及地方推广应用超过 1800 万亩,目前新疆已成为世界滴灌面积推广最大的地区之一,并被列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新疆周边的中亚、中东、南亚及非洲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典型的灌溉农业,因而新疆兵团在现代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成功之路对于这些国家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与依托单位新疆天业公司致力于发展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开发了与滴灌系统相配套的一系列

3、产品,包括滴灌系统首部、地下地面管道、滴灌带等,同时拥有滴灌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大田作物灌溉施肥等成熟的技术。通过 10 年的推广,已在国内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30 多种作物上应用。该技术除应用于大田作物棉花、加工番茄、玉米、辣椒等,还在蔬菜、瓜类、果树、温室大棚及生态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从 2004 年开始,中心开始建设节水灌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通过承担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援外科技培训工作等,与相关国家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在当地开展试验示范工作,集成本地化的节水滴灌模式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共同研发配套农机及施肥设备,筛选适宜作物品种,从而提高了应

4、用中国节水灌溉技术国家的农业技术水平,促进了我国的节水灌溉设备和产品大量输出到国际市场。二、项目关键成果及取得的方式1、取得的成果自 2002-2010 年,基地通过承担国家援外任务、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展对外合作,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开发方面,已与塔吉克斯坦合作建立了一整套适合当地的棉花膜下滴灌系统和栽培模式,与巴基斯坦共同开发适于当地的节水灌溉及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与哈萨克斯坦合作开发大田棉花、土豆、番茄、甜菜膜下滴灌系统模式及配套栽培技术,并开发了甜菜和土豆滴灌播种机,出版了俄文的“大田土豆滴灌栽培技术”培训教材,申请专利 5 项,发表论文 4 篇,出版培训教材 8

5、 套。技术交流与培训方面,成功举办了 7 期国际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含一期境外班) ,对 17 个发展中国家的 158 名学员进行了培训,先后邀请 56 名国外专家来访,派出 42 人次专业技术人员赴国外考察和交流,共通过培训与交流,共达成合作协议 28 项,在 13个国家建立了节水滴灌示范区,累计推广节水滴灌系统达到 4.67 万亩,实现销售收入 3269 万元(折 479.32 万美元) ,并使依托单位新疆天业成为我国首个向国外出口成套节水灌溉器材的节水公司,通过节水灌溉技术的输出,带动了塑料地膜、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的出口(占销售额的 20%以上) ,并带动了 100 多人的劳务

6、输出,成为兵团外贸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扩大了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在国外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2、取得方式通过节水灌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与国外相关机构合作,共同参与和申报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引进相关节水灌溉技术专家,派出相应的技术人员赴国外进行考察学习,开展技术研究与交流、技术培训,在国外建立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示范区。基地自建设以来,与新疆周边中亚、南亚及非洲相关国家的科研与企业部门合作,集成了适于相关国家的节水滴灌模式及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发配套的农机及施肥设备,筛选适宜作物品种,提高相关应用国家的节水农业技术水平,促进我国节水灌溉设备和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3、总体思路:通过承担国际节水灌

7、溉技术培训、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与中亚、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在当地开展中国大田节水灌溉技术的示范应用,开展本地化节水灌溉技术研究,开展本地化节水灌溉技术研究,集成适宜的节水滴灌系统模式,筛选配套品种,开发配套农机和施肥设备,培训节水农业技术人员,建成相应的基地。4、技术方案:技术培训达成合作协议国际科技合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节水滴灌本地化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形成节水滴灌国外推广应用新模式。三、先进性(1)2007 年由我中心大胆提出并承办的“境外(巴基斯坦)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是科技部首次尝试在境外举办培训班,开创和促进了此类培训班的诞生和管理制度的完善,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将这个

8、在援外培训班具有开创性的事例写了专题报国务院。(2)作为兵团唯一一个承办国际培训班单位,我中心连续承办六期国际培训班,不仅提高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科技援外工作的影响力,同时,通过培训班,使我国由节水技术的输入国变为输出国,使兵团的节水技术和器材走向了世界。四、创新点(1)节水灌溉技术兵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是国内首个成立的节水灌溉方面国际合作基地,通过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引进相关技术人员来访及派出人员赴国外进行考察学习,促进了我方的技术进步和相关应用国家的节水灌溉技术提高。(2)通过向国外出口成套节水灌溉器材和技术服务,开创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灌溉产品对外输出,使我国由节水灌溉技术的“

9、输入国”变为“输出国” ,节水灌溉技术在国外的推广应用,也促进了中国与相关国家开展友好交流。(3)天业滴灌技术与国外当地技术结合,开发了适于所应用国家的节水灌溉系统和作物高效栽培技术。(4)创建了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国际技术交流、合作培训和共建示范的国际推广应用模式,促进了 “项目人才基地”发展,为节水灌溉国际合作基地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成熟程度、适用范围1、技术人才和成套节水产品配套优势。天业节水产业及下属的核心企业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最大的节水灌溉生产企业,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 2000 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

10、员,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近百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70 多名,参与节水灌溉的全套器材都是自主研发和生产。2、技术服务优势。为了更好的开拓国际市场,2010 年天业节水产业注册资金 5000 万元组建了“北京天业国际农业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面向国际节水灌溉市场进行销售和服务,目前拥有上百人的专业技术服务工程师,能进行规划设计、田间工程和农艺技术的全程技术服务。3、品牌和区位优势。通过近十年的市场开拓,天业节水灌溉技术和产品在国际上已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在中亚国家的节水滴灌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远远领先于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六、应用情况及存在的问题1、应用情况目前,中国节水灌溉技术已成功推

11、广应用到中亚、南亚、非洲的多个国家,其产生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每年通过节水灌溉技术国际合作基地这个平台进行联系,不断扩大对国外的产品和技术应用范围。自 2004-2010 年,通过承担国家援外任务、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际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等方式,实现在 13 个国家建立中国节水滴灌示范区,累计推广节水滴灌系统面积达到 4.67 万亩,实现销售收入 3269 万元,使依托单位新疆天业成为我国首个向国外出口成套节水灌溉器材的公司,并带动了塑料地膜、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等的出口和人员的劳务输出。2、存在的问题(1)工作量与工作难度本项目的任务为建设节水灌溉国际合作基地,与国外机构共同开展节水灌溉技

12、术的研究与开发,同时每年引进相关技术人员来访及派出人员赴国外进行考察学习,面向中亚、非洲及周边相关国家建立节水滴灌技术示范区,并对发展中国家学员开展技术培训。该项目工作量大,在国外建立节水灌溉技术示范难度大。(2)技术成熟程度、实用性和适用性已集成的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津巴布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棉花、土豆、蔬菜等膜下滴灌系统模式和栽培技术,能够较好适应所应用国家,技术相对成熟,适用性较好。目前已在塔吉克斯坦应用 1.2 万亩,哈萨克斯坦推广应用 1.97 万亩,非洲 1.1 万亩,巴基斯坦 2000 亩,乌兹别克斯坦 1500 亩,蒙古500 亩。七、效益及发展前景1、经济效益累计示范应用

13、面积 3113 公顷(4.67 万亩) ,实现节水器材销售收入3115.58 万元(折 479.32 万美元) ,带动出口各类播种机 30 多台(套) 、滴灌肥 500 多吨、地膜 80 多吨、种子 5 吨。使依托单位新疆天业成为我国首个向国外出口成套节水灌溉器材的公司,使我国由节水技术的“输入国”变为“输出国” 。 2、社会效益(1)打破以色列节水技术的“垄断” ,促进兵团现代农业技术和配套设备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带动相关产业如地膜、种子和农机等产品出口及劳务输出,成为兵团外贸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兵团现代农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建成了“兵团节水灌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促进中国与周

14、边亚洲、非洲等国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升了当地的农业技术水平,为我国在海外建立粮棉基地做出贡献。(3)促进了相关国家的节水灌溉规划,如巴基斯坦 2007-2010 年国家节水灌溉规划 12 万公顷,哈萨克斯坦节水灌溉国家基金项目 2007 年开始 5 年内哈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30 万公顷,加快了中非现代节水农业示范中心的建设步伐。3、预期应用前景: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在国外的应用范围和产生的影响力也在逐步扩大,并在逐步向中东、非洲及南美等相应国家进行推广,目前哈萨克斯坦近期计划应用节水灌溉面积达到 30 万亩,巴基斯坦计划应用节水滴灌技术 60 万亩,非洲安哥拉、贝宁、津巴布韦等计划推广应用将近 3 万亩,因此市场前景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