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平——刑兰英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1362414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生平——刑兰英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我的生平——刑兰英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我的生平——刑兰英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我的生平——刑兰英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我的生平——刑兰英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的生平——刑兰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生平——刑兰英(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的生平1我的生平 一九九八年十月一日邢兰英我的生平2序这是一篇自传体的生平自叙文。其内容充实,叙事翔实,语言朴实,情节真实。六十年间所走过的路是坎坷不平的。其间的艰辛痛楚,酸甜苦辣是常人难以相见的。但不管吃多少苦,遭多少难,总算坚强地走过来了。也可以说是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异常苦难之后,迈进了“柳暗花明”的欢乐之村了。“生平”所叙之事似若平凡,但稍加思索,便可觉得其间却蕴藏着许多人生哲理,也就觉得又不平凡了。我的生平3诸如一个少女冲破家的束缚,挣脱贫困的羁绊,勇敢的迈进了学校的大门,发奋攻读,并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后师范毕业有一心扑在工作上,同时又超负荷的兼顾家庭生活的重担,育儿养妹,侍奉患病的婆母

2、,带病孝敬双亲等等,这一切都浸透着难以想到的血汗和艰辛,加之社会家庭内外的极端贫困给生活带来的艰难困苦,同样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特别是为挑起家庭的千斤重担,也为了支持夫君的工作,毅然决然地辞退了心爱的教育工作而返乡务农历寒受苦。一苦就是四十年。这四十年的风霜雨雪,这四十年的辛酸苦辣,我的生平4她,一个普通女性,她承受了,品尝了,也走过来了,并到达了幸福的彼岸。“生平”一般来说是带有纪念意义的,也可以说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启迪后人的。因此,对于现时的年轻人,尤其是段门后代,更应特别加以重视研读。这篇“生平” ,更重要的是取其精华,汲其人生营养,继承其难能可贵的那种精神,并使之发扬广大,永志不忘

3、。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三日下午五时 盖培琳 草就我的生平5我的生平人老了,只觉得一生碌碌无为,甚感遗憾。自愧没有做好意愿中的一切,特别是没有带好,抚养和教育好孩子们。回顾往事,历历在目,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自己经受了难以承受的磨难和艰辛,饱尝了人生征途上的酸甜苦辣。不过自己是尽到了一个儿媳、妻子、母亲,甚至嫂嫂应尽和不应尽的职责,也做到了百倍的努力,故而又觉得无愧于老人,无愧于丈夫,无愧于孩子,也无愧于哥儿兄弟、姐我的生平6妹及社会上任何人。这样又觉得有些宽慰自己了。一、我的童年一九三九年二月九日,我出生在本县南张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那时正是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战乱年代。日本鬼子刚入侵浮山,

4、母亲为躲避鬼子的烧杀抢掠,把刚刚出生几天的我藏匿在荒芜人迹的旧油坊破窑洞里。幸好未被日军发现,日本鬼子走去后才抱回家,捡回来一条小命。我的生平7由于兵荒马乱,加之连年的薄收,父母亲无力养活我们兄妹四人(三?) ,便把年幼的我送给孙家河一家平民。慈善的祖母知后不依,母亲在她婆母压力下把我抱回家。在无奈下,母亲方打消了送人的念头,作为母亲怎忍心骨肉分离呢?父母亲被生活所迫,在我六岁时,全家从老家迁至南西河村做佃农。父兄耕种,我和姐姐拾柴,找野菜,照看更幼小的弟妹。父兄辛苦一年,只能分到百分之三十的粮食。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只能用野菜充饥。尽管母亲没明没夜的纺花织布,父亲乘间拼命搞贩运挣钱,也无法填

5、报全家八我的生平8口人的肚子。我就是在这样半饱半饥的困苦家庭里度过了我苦难的童年。我自懂事起就很喜欢读书,非常羡慕那些上学的儿童。经常背着二弟到学校门口或操场边呆呆地看着那些同我年令相仿的孩子们上课、做操、游戏。我只想马上插入他们中间,和他们一样的学习玩耍。但那时,我们兄弟姐妹已增至九人,虽然先后送给别人三人作养子养女,仍留我们兄妹弟六人。八口之家还在饥寒交迫中挣扎,哪能供我读书呢?那时读书纯属梦想。好容易熬到解放,我家翻了身,分了地,生活有了好转。毛主席号召学我的生平9文化,扫文盲,农村办起冬民学校。一心读书的我,便自动地跟着那些大姑娘,小媳妇到民校溜达。小学教师郭连奎(兼民校教员)看我年龄

6、小,求学欲望心切,便我家作母亲的思想工作。在五十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认为女儿家学针线才是正道,以备长大嫁人。我赢感谢那位好心的老师打通了母亲的思想。应说明的是母亲还是比一般妇女开明,而且一生最爱赶时髦,最能适应社会的变更。看到本村的连英、合(?)兴、月桂等女孩都早已上学了,也就顺从了我的心愿。另一方面我自幼就柔顺善良,听老人的话,父母最疼爱我,不能说是掌上明珠,却得到他们的偏爱。为我的生平10此就宁愿自己受苦,也不让我受半点委屈。这样在我十四岁时才上了本村的小学。那时虽懂事了,但初入学,什么也不会。老师见我聪明,引人喜爱,便把我编入三年级。天哪!一、二年级的课没见过,怎能跟上三年级呢?记得

7、一道算术题作不成,高年级的柏峨山批评了(我) ,我哭了一场。从此,我发奋学习。一年半后,我考入城关完小。在完小,我更加倍努力。二年中,我的学习成绩一直考为同年级第一名。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尊敬的语文老师孙文谦经常把我的作文在班上传阅。我上师范后寄回母校一封信,这位老师在学生中进行宣读赞扬。我的生平11完小毕业后,由于成绩突出,学校报送我报考临汾师范,但必经统考,经考试,我以均分八十分以上的成绩上了临师,在简师班学习了二年。于一九八五年毕业后分配到本县诸葛完小任教师。我先后只读了五年半的书。我总觉得今生的书没有读够,也是一大遗憾。师范毕业务必教学制度扼煞了我的读书欲望。二、我的婚姻提起婚事,我也

8、有一段曲折痛苦的经历,在我十岁时,家里人就给我订下了娃娃亲。还是因为家穷,为得些财(彩礼) ,便过早地把我许配给了一我的生平12个智商低下的,脏乎乎的傻瓜。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隐藏下根本无法接受的霉种。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解除这桩婚事,誓死不与此人婚配。不过那时年幼,偶尔想起此事就觉得一阵疼楚。总认为反正自己坚决不同意,母亲又疼爱我,将来总能解除婚约。十五岁我考入完小后,随着知识面的拓宽,也产生了远大理想,信心百倍的努力攻读,立志做国家的栋梁之才,为国做贡献。对一个不读书,不懂事的愚夫更是不屑一顾了。同时国家颁布了新婚姻法,废除卖卖婚姻,提倡自由恋爱,自由结婚。此时农村我的生平13也排演

9、出以废除旧婚姻,歌颂自由结婚的文娱节目,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有所转变。国家的法律为我撑了腰,思想解放的我便提笔写下了退婚书,通过邮局寄给了孙家。当时规定卖卖婚姻所送的彩礼一律没收,因此对方接到退婚书后只叹了一口气,也就没有再纠缠此事这样一来,卸掉了套在我身上为时八年之久的枷锁。我为之感到周身的轻松和欢乐。我万分感激共产党和毛主席救了我。否则,在封建礼教禁锢下,我的前途将不堪设想了。我的生平14解放初,农村中年关娱乐兴盛,我村的戏剧多年均排名全县第一。我们年轻男女大部分都参加了。为此,村里便有人提议,本村姑娘最好在本村配偶,不然培养出来姑娘一出嫁,这出戏便演不成了。当时我和段家的兄弟姐妹都曾是演习的

10、主角,更值得一题的是段家三门当时开着糖坊,生意兴隆,生活过得红火二阵的,一双老人和善可敬,其长子鸿仁离婚后正读初中,虽长得丑些,但人品诚实厚道,体魄健壮,说不下大毛病。母亲也就看中其家庭较富有,孩子也不错,又是同村等优越条件,便三天两头往段家串门,说些自己女儿如何听话,懂事,如何要求上进的话来加深段家老我的生平15人对自己女儿的印象。越说越深入,简直到自作媒许女儿的程度。母亲并为打通我的思想,还比张比李地提示我,意思是段家长子有优点。当时我听后,也对其说不下什么毛病,反而觉得比村中一些男孩子都好。后来才晓得,当时一提就同意,那就是有缘法了。这是家乡正在议论本村配偶的事,鉴于以上种种因素,同时段

11、家老人早就看透了母亲的心思便请了村中两位有名望的老人盖铭台,柏重荣前来提亲,当时那是水到渠成的事,一说即成。于一九五五年正月我便和段家鸿仁订了亲当时我仅十六岁,只考虑其家和他本人都合适,并没有顾及其他问题。我的生平16一九五六年,我考入临师,恰巧,鸿仁也考入临一中,我俩便同本村的从贵,峨山,培琳,承盛六人相随着到临汾城读书。那时我们家里都困难,每年都要步行往返两三次,相距八十余里的路程,常常是夜间行走,黑洞洞的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路,既难走,又怕人。况且我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女儿家,如何能跟上那些小伙子呢?每次跑下来,我的脚都肿了。多亏鸿仁多个心眼,他当然心疼我,见我拉得远了,便故意放慢脚步,大家也就

12、停下等我跟上来。因他几个都在前边又说又笑地行走,我一个人无言无语的我的生平17默默跟着走。我不善说话也不敢多说,只怕别人笑话。清晰的记得有一次去上学,天还没明就出发了,刚走出二十里的韩村,天还未亮,他们几个人似乎还在梦中,没有苏醒,便躺在村口大石碑上睡着了,我也困得要命,但我是唯一的女孩,整天害羞的怕说错话,那敢打个盹呢?只好坐在路旁呆着,好像是他们的守护神或者说哨兵。另一次是从临汾城下午四时动身返家的。走到西佐七里坡时,大约是凌晨两点左右,他们困得躺在路旁的地里睡着了,我也只能在走了大半夜后坐在漆黑的路我的生平18边等他们醒来再走,胆小如鼠的我根本不敢叫唤他们醒来快走。在临师求学的二年里,我

13、约计步行一千四百四十于里路程,脚底板磨掉两大块死肉,深深露出两个窟窿。那是我所以能战胜种种困难,究其原因有二,其一是,自己虽为弱女子,意志坚强,求知欲强,总认为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其二是,有恋人的鼓励支持。在临汾读书的二年中,我俩几乎每周都在姐姐家或书店、海子边相会,相互鼓励,相互促进。虽离家远,犹如在家,有鸿仁在身旁似有靠山。经过三年的相处,倾心吐肺的交谈,我俩的恋情已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我的生平19程度。尽管我俩情深意浓,却严格恪守婚前的清规戒律,保持兄妹般的情谊。我们认为这是检验爱情纯洁与否,品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为此,我更加敬佩鸿仁的可贵可爱之人品了。我们结婚后,每提到这点,鸿仁尤为自

14、豪。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那些男女厮混,悲剧屡见不鲜。原计等鸿仁高中毕业升大学后,我们方可准备结婚。但事与愿违,在我们考入临汾读书的当年,鸿仁的家里连续飞来塌天大祸,尊敬的公公突然亡故了,这对我们是个晴天霹雳,满怀的壮志化为泡影。鸿仁由于遭受精我的生平20神打击,患下终生肚疼病。他是忍受着病痛,按着肚皮,坚持读完高中三年的。更让人撕心揪肺的是公公逝世后,家境败落,母亲为此产生了异心,便想法设法接触我们的婚约。首先埋怨段家没供给我读书,此后是比方比圆的说我嫁给段家要吃苦。见我毫无反应,便采取无故斥责、痛骂的手段比我退婚,那是在母亲的威逼下,我整夜的以泪洗面。我也只能以哭和泪洗刷我心中的忧愁,也以此

15、来与母亲抗衡,致使母亲也无可奈何。我的人生之道,只要人生认定了的事,至死不变,更何况我俩早已海誓山盟,订下我的生平21非其人不娶嫁的誓约,母亲的任何手段均是徒劳。时值五八年我简师毕业后,母亲阻拦我俩的结合加剧,已到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村里人也议论纷纷。有人当面就给鸿仁说:“你能跟保元子结了婚,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同村人都称晚辈乳名。鸿仁早知母亲的心有变故,因胸有成竹,也不多考虑此事。现在看到问题严重了,务必提前结婚。身患重病的婆母心急如焚,也催着办事,这样我俩经商量,暑假举行婚礼。也多亏两位有威望的媒人以礼说和,母亲不得不答应。但母亲却以极为难听的冷言说:“我用一翁子凉水招待我的生平22他。

16、 ”其实母亲那时已清楚,我俩的结合已成定局,说那句冷话,是指段家只送来三十六元的彩礼,同时也是发泄心中的郁愤罢了,一九五八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我们草草结婚那天,母亲还是高高兴兴地送我出嫁,并在结婚前的晚上到鸿仁家说笑了一阵子。我们的结合给两家带来的是幸福还是别的有待于以后在实践中证实了。反正母亲长期以来把鸿仁视为最信赖的女婿,为我们的家出力最多临终前把八百元现金托送给鸿仁掌管,并多次声称,多亏了把女儿嫁到了本村。我的生平23三、工作与退职婚后,我即分配到诸葛完小任教师,本想好好工作,以感谢共产党的恩情,但想不到人生道路却是那样的坎坷不平。刚刚出嫁又踏入社会,年仅十九的我肩上立即压上了千斤重担。那时丈夫在高三读书,家中撇下身患癌症的婆母、不满三岁的小妹及鸿仁离婚后留下的七岁孩子,以及由伯父抚养需要照护的弟弟。我既要工作,又要伺奉婆婆,还要抚养妹妹和儿子。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