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362153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x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在x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在x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在x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在x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x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x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在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第十届运动会代表团成立大会上的讲话(XX 年 6月 24日)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体育发展大会暨省十运会代表团成立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回顾和总结“十五”期间的体育工作,部署“十一五”体育事业发展的规划目标任务。安排今年全市体育工作,并为迎战省十运会作战前组织动员。这是市委、市政府召开的专题研究部署我市体育发展的重要会议,是我们迎战省十运会誓师大会,也是我们加快建设体育强市的动员会。会前,我们组织力量经过专门调研,并经政府常务会讨论,形成了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体育强

2、省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体育局关于社会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试行意见的通知等重要文件,今天下发实行,因此此次会议必将有力推动我市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按照会议的安排,我向大会报告以下工作。扎实工作, “十五”期间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十五”时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同时也是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体育工作坚持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中心,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社会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体育产业亮点突出,体育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一)大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恢复举办

3、了中断十八年之久的市运会,建立健全群众体育组织机构,市、区(县)两级体育协会及行业体协达到 49个。建立群众体育服务网络和指导员队伍。开设市级各类健身辅导站 110个,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548人,培训体育骨干近万人,进行了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全市拥有“全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18 个, “全国城市体育先进社区”3 个, “省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14 个, “省级城市体育先进社区”2个,经常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人口达到 37.6%,体育健身活动成为市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二)稳步提升体育竞技实力。建立起以市体育中学为龙头,覆盖全市的金字塔式的儿童、青少年业余训练项目网点,现有国家级青少

4、年俱乐部 4个,省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扩大到 11所,市级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增加到 12所。全市已拥有三所业余体育学校,开展的训练项目达 21个,在训运动员近 2000人。五年来,我市获得全国比赛金牌 27枚、银牌 12枚、铜牌 10枚;获省级比赛金牌114枚、银牌 133枚、铜牌 135枚。我市的皮划艇、棒垒球两个大项被省体育局命名为“四川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 ,市体育中学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为国家队输送了 2名运动员,为省运动队输送了 13名运动员。(三)不断改善体育场地设施。 “十五”期末,全市体育场地数量达 657个。城镇学校和大部分农村

5、学校新建、改建了一批学校体育场地,学校按照“普九”器材配备标准进行器材的更新、补充和配备,基本能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需要;仁和、五十四、凤凰、竹湖园、玉泉、米易、盐边等一批公共文体活动广场相继建成;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 200余万元投放了 53套全民健身路径。(四)打造国家竞训基地初见成效。近两年来,米易县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金沙滩国际长江漂流基地相继建成,市体育馆改造工程、市体育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已经全面完工,国家级棒垒球训练基地和射击射箭基地的筹建工作正在推进。XX 年 6月,市体育场、米易县国家级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训基地等体育场地被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组委会列入 XX年北京奥运会赛

6、前训练场地,在雅典奥运会期间向全世界公布。的体育地域资源正在吸引全国和世界的目光,城市的体育名片初见雏形。(五)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体育彩票销售在我市逐渐升温,体育器材、服装经销商、经营性健身场所 40余家,体育健身娱乐经营活动场所 30余家。200 余支国家、省、市体育运动队伍来攀比赛、训练,体育与企业携手,“互促发展、实现双赢”的宗旨得到社会各界广泛认同。冬旅会期间,引进举办了第十届“国际奥委会主席杯”全国百城市自行车赛总决赛、XX 年中国国际长江漂流大赛、XX 年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精英赛暨 XX年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资格选拔赛等三项高水平体育赛事,为我市打造“阳光休闲运动健康”体育旅游

7、品牌作了开创性的尝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体育工作者和全市人民、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向为体育事业作出积极贡献和不懈努力的同志们致以衷心地感谢和崇高地敬意!在充分肯定我市“十五”期间体育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体育发展总体水平还不高,体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青壮年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偏低,体能上呈哑铃状分布,青少年身体素质部份指标有所下降。体育健身场地设施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要。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仅有 0.59m2,在全省排倒数第三。二是竞技体育实力不强,上届省运会总分排第九位,奖牌排名只居全省第十位。三

8、是体育资源布局不合理,公共体育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城乡体育事业发展极不平衡,四是体育产业发展缓慢,规模小,结构单一。这些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在“十一五”期间努力解决。二、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进体育事业“十一五”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家来看, “十一五”将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体育运动强健人的体魄,磨砺人的意志,陶冶人的情操,对促进人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北京举办 XX奥运会,举国上下重视体育,发展体育、参加体

9、育的热情空前高涨。从我市来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和消费日趋旺盛,健身已成为时尚。体育产业正在兴起,特别是国家体育总局给予我们的关注、支持,使我们深受鼓舞,为我市加快体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我市体育工作新局面,奋力推进体育事业“十一五”期间快速健康发展。(一) “十一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提高人民身体素质为根本目标,以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为重点,坚持体育为人民服务,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

10、合,坚持体育事业的公益性,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依法行政和科技兴体,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体育事业发展位居全省先进行列。总体目标:到 XX年,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全市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全市总人口的 40%以上;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龙头的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点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培养并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体育竞技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体育市场、体育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初步形成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体育产业品牌,体育产业增加值居全省中上水平;建成一批方便群众健身的体育场地设施,标准体育场馆建设达到承办省级综合性运动会

11、和国际、国家级多个单项体育项目训练、比赛的规模和水平,全市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达到 1平方米。(二)主要任务及工作措施1.开创群众体育工作新局面要充分发挥学校、社区、乡镇的聚集效应、辐射功能和带动作用,以学校体育为重点抓好青少年体育,以社区为重点抓好城市体育,以乡镇、村为重点抓好农村体育,由此带动其它各类人群体育活动的普遍开展,从而形成覆盖全社会的体育健身热潮。要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基本体育健身活动的权利,特别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民健身问题,切实解决农村乡(镇) 、村体育场地设施缺乏和体育组织不健全问题,认真组织引导农民参与体育健身。要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

12、努力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一是加快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兴建一批群众用得上,消费得起的体育设施。到 XX年实现体育设施村村通。二是完善城区广场,公园等公共群众健身活动场所,实行学校、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所属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多途径推进群众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发挥各部门组织协调作用和各类体育社会团体的纽带作用,强化社区、乡镇、学校、企业的组织机构和活动阵地建设,建立和完善区县体育总会和全民健身指导委员会,鼓励基层体育社团组织的发展,形成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网络体系。四是尽快培养一支相对稳定、有较高水平的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骨干队伍,

13、通过多种形式,对社区、乡镇(村社)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科学指导和组织帮助。逐步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体育服务网络。五是开展丰富多采的群众体育活动。坚持举行四年一届的市运动会,筹办好 XX年市第五届运动会;充分发挥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力量等组织、引导作用,整理推广传统体育项目,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体育,认真开展青少年、农民、职工、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人群体育活动,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群众体育节庆活动。群众体育是大众体育、平民体育,不是贵族体育,要大力开展收费低、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让体育进入千家万户,让人人参与体育活动,让体育生活化。2.推动竞技体育再上新台阶。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重点

14、体育项目的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办学和训练条件;体育和教育部门要按照“责任共担、齐抓共管、优势互补、荣誉共享”的原则,达成共识,共同抓好辖区内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工作,确定重点优势项目,办好办精各区、县业余体育学校。二是体教结合,要以我市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为龙头,建立起覆盖全市中小学金字塔式的儿童、青少年业余训练项目网点;各中小学校要积极组织开展业余训练,打造体育传统项目示范学校,切实支持运动员选材、培养和输送工作;市内大专院校要尝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力争参加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城市运动会。三是要鼓励、支持社会力量资助、兴办业余训练;人事、劳动、公安和财政要为优秀教练员等优秀体育人才

15、的正常引进、输送和交流,畅通渠道、提供方便,为优秀运动员升学、就业和发展创造条件。要建好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目前, “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 “四川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软硬件建设与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地硬件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市体育局要积极主动做好基地自身的管理、建设和发展工作,加强与省内外体育科研机构和体育院校以及高水平体育运动队的合作与交流,建好、办精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要提高业余训练科技含量。高度重视体育科研工作,加大体育科研投入,把科研融汇到业余训练的全过程。大力开展科技攻关,着力推动训、科、医一体化建设,破解我市体育优势项目和体育尖子

16、人才培养中的重、难点问题,用科技武装和提升体育竞技实力。3.促进体育产业大发展。根据国际经验,人均 GDP达 1000美元以后,人们的消费结构、生活方式会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消费的重心将从吃、穿、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转向文化、体育、娱求等精神产品。我市目前已达到这一阶段,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和消费将日趋旺盛。体育产业发展正当时。体育产业正在成长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体育产业的发展还能有效带动旅游、服装、交通、广告传媒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纵观全球,在体育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目前欧美发达国家人均体育消费额达到 300-500美元。全球体育产业的总产值达到4500亿美元,其中美国就占了 50%,美国体育产业是汽车制造的 2倍,在 10大支柱产业中名列第六位。其体育用品年销售额已超过 400亿美元。体育广告年收入近 45亿美元,体育产业带动其它产业收入超过 4000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