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361877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8.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村干部集体培训会上的讲话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同志们:鸡年将止,狗年欲至,正值我镇先进性教育如火如荼,两委换届刚刚结束,合作医疗资金征缴工作即将全面结束之际,按照市委统一要求,我们组织了这次规模宏大的村干部集体培训会。首先,我代表镇委、镇政府向全镇在这次两委换届选举中,新当选的名村干部表示祝贺。有人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麻河是一个农业大镇,在进一步推动麻河经济发展思路业已确定的形势下,如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奋力推进我镇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是镇委、镇政府考虑最多的问题。今天的培训会会议的主题,就是如何进一步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我镇的

2、村级组织建设水平。根据这次培训会议的安排,下面,我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当好一名合格的村干部,从三个方面,谈一点个人的想法。第一个方面:认清形势,找准位置,树立当好村干部的信心。我们麻河镇是汉川有名的农业乡镇,农业人口人,占全镇总人口的%,农业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村干部是决定麻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这次两委换届产生的名村干部,认清我镇形势,找准自身位置,是今后我镇工作的基础。如何找准自身位置,认清形势,我认为必须了解村干部工作的三性“重要性、艰巨性和有利性” 。、村干部工作的重要性村干部处在农村工作的第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带领群众

3、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是党在农村实施核心领导的关键群体,这种特殊的重要作用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实践证明,一个村工作搞得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与我们村干部的素质高低有直接关系。首先,村干部是村级组织的“核心” ,责任大,担子重。村干部要想带领群众致富,需要努力研究和探索如何处理和解决党内外的各类矛盾,最主要的是要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要求传达、贯彻到群众中去,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合力。其次,村干部是各项工作的实施者。在村里,村干部既领导经济工作,又领导思想政治工作;既要抓党的建设,还要抓其他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再次,村干部是党员群众的“主心骨”

4、。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领导这个小社会的核心是村干部。由于村干部在村级组织中的主导地位,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程度,主要取决于干部,因而广大农民群众形象地称干部为“主心骨” 。有了坚强的“主心骨” ,村干部才会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群众才能齐心协力跟着村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此可见,村干部的工作是很重要的,同时,由于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农村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加之农村村干部、村委会所处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以及村干部主观方面的因素,村干部的工作又是很艰巨的。、村干部工作的艰巨性我认为村干部工作艰巨的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造成的:一是地位与任务的矛盾。村干

5、部虽是农村的政治领导群体,但其地位很大程度上是靠工作及其影响来维护的。村干部就其所担负的任务来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治安、计划生育等许多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的稳定。一个村就是一个小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大到党的方针政策,小到夫妻吵架,每一项工作都与村干部有关,每一项任务都要靠村干部消化解决。这些工作,既艰巨复杂,又繁琐具体,有些问题和困难由于受村干部地位的局限,自身力量难以解决和克服。干部完成各项任务,兴办各种公益事业,靠苦心婆口的宣传,靠个人的威望与经验,靠个人的感情。当工作遇到重大阻力时,往往束手无策,每当要完成计划生育、各项上交等重大

6、、急难任务时,村干部往往只得采取强硬的简单粗糙的办法,搞得干群关系紧张,村干部工作吃了苦,得罪了人且不说,甚至连家庭人身财产的安全有的受到威胁,遭到报复。这种地位与任务的矛盾,职责与职权的反差,从客观上制约了村干部作用的充分发挥。二是对象与手段的矛盾。村干部作为党在农村的底线工作者,其工作对象主要是广大农民群众。大家知道,过去,在村务管理上,一般是村干部说了就算,定了就干,群众对村干部在很大程度上有依赖性, “干部一声吼,群众跟着走” ,村干部有威信有威望。实行生产责任制以来,农民各种各的田,生产经营、分配都由自己决定,对村干部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一些农村村干部在生产指挥权失落的同时,也失却了

7、引导组织农民群众的渠道和手段,致使调控能力明显减弱,工作中的难度很大,加之,农民群众(包括党员)的价值观念,思想行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从总体上看,农民群众经过多年来的教育,听党的话,勤劳朴实,遵纪守法,服从管理,热爱集体。但也不可否认,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和小农经济意识并没有随着社会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改造而彻底根除。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利已主义思潮对农民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同样产生了影响。伴随着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的高涨,求富致富心理的增长,松懈涣散,自私狭隘的思想也表现得更加突出。一些人各种各的田,各挣各的钱,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对村干部的管理、教育漠然置之。一些人“有田有地不找你

8、,有吃有穿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不交提留气死你,有了问题老缠你,解决不了就骂你” ,给村干部开展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同时也助长了农村无政府主义思想。这种状况要求村干部建立新的管理机制和采用新的管理手段。但是由于政策上的不完备,管理制度上的不配套,村干部在教育和管理农民上尚未形成一整套新的办法和途径。使一些干部感到“行政命令不行了,思想工作失灵了,经济调动没有钱,法制管理没有权” , “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 。有的村电话不通,喇叭不响,传递情况靠的是“鸡毛信” 。更有甚者,有些村的封建迷信、宗族势力有所抬头, “群众信教不信党,干部不灵族长灵” ,我讲这些

9、问题的目的,并不是说农村的现行政策不好,农村自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民得到了极大的实惠,我国农村的现行政策已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民这一群体出现了分化,农民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我们工作中还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在农村党员群众的管理教育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手段,这就造成了落后的管理手段和复杂的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这种落后的管理手段与复杂的管理对象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村干部发挥作用的又一重要因素。三是政策与工作的矛盾。党的农村政策,是村干部发挥作用、做好工作的基本依据,为了具体地指导工

10、作,各级党委、政府经常制定一些地方性政策、法规,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会出现某些政策的不适应性和难操作性。加之我们一些村干部素质不高,认识水平有限,理解政策不深,以及农村问题的复杂性,村干部在执行政策中往往无所适从,没有主张。如改革初期,对“分田到户” 、 “承包到人”的承包责任制把握不准,忽视了中央“统分结合”的精神,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分了牛分了地,分了房子分机器” ,不仅把集体经济分光分净,成为“光屁股” ,而且冲淡了农民的集体主义观念。又如一段时间,在宣传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由于没有真正把党的农村政策交给群众,结果引发了一部分农民的“怕变”心理。再如,十四大召开后,要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

11、市场经济,中央讲要放开农业种植计划,而实际工作中,地方政府往往要根据本地实际下达一些指导性的计划,并要按计划抓好落实,这就产生了政策与工作的矛盾。特别是一段时间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对村干部的工作造成的影响更大。往往是“刚刚跑快啦,又说不行啦;停止不干啦,加油鼓劲啦” ,从而使村干部常常处于困惑之中。有的观望、徘徊;有的急抓一把,急功近利;有的干脆放任自流,躺倒不干。这种政策与工作的矛盾,使村干部工作很难稳定有序。四是上级与基层的矛盾。村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前线,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既是组织领导者,又是生产劳动者。广大党员干部常年累月蹲在基层,和农民群众滚在一起。他们的任务繁重而待遇

12、微薄;工作难度大且环境条件差。关心和支持村干部的工作,既是上级组织的职责,也是村干部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但是,近年来,一些职能部门和乡镇干部丢掉了党的优良传统,工作漂浮,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农村工作缺乏感情,很少关心支持村干部的工作,不能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只是一味地发命令,作指示,下任务,提要求,动辄批评、指责。更有少数机关干部,即使下到基层,也是电话遥控,走马观花,不办实事。这些官僚主义作风,不但引发了上级与基层的矛盾,而且引起了干群关系的紧张,造成了村干部有难处,党员群众有怨气的局面,部分党员群众认为村干部的工作就是“催粮要款,结扎放环” ,向农民索取的多,给予的少,摊派的多,服务的

13、少,集体经济没有壮大,公益事业又得不到发展,村干部还经常陪上面的人大吃大喝,群众由此而产生抱怨情须。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影响到农民的利益,使部分农民产生逆反心理。有些部门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观念薄弱,甚至与农民争利,损农坑农,如假籽种、假农药等问题,引起群众的不满,条块分割的体制,地方党政也无能为力,村干部就更没有办法,虽然群众也明白有些问题不是村干部造成的,但一遇到具体问题,往往把村干部当“出气袋子” 。同时,农村基层干部管天、管地、管生、管死,长期处在矛盾的焦点,因此,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了群众的对立面,一些群众认为干部只管“要钱、要粮、要命(计划生育) ”是“三要”干部,而没能耐为他们排

14、忧解难办实事,导致群众对组织失去信心,这种局面影响着村干部作用的发挥。五是素质与要求的矛盾。农村工作的发展,要求村干部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的思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还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生产管理能力。但是,村级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是不平衡的,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由于村干部成员一般都是本乡本土人,不可避免地受到小农思想、传统习惯和落后观念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生活习惯很难超越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同时,农村教育的落后又严重地影响到干部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由于身处基层,主要精力和时间都集中在生产劳动中,学习和提高的机会有限,因而在干部和形势要求上产生明

15、显的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治理论素养普遍较差。部分村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不感兴趣,不读书,不看报,甚至一些比较好的村干部,也很少读书看报,对政治理论学习不积极。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导致政策水平低,领导能力差,对我国在农村的现行政策产生怀疑或动摇。二是宗旨观念谈化。有的揣着私心当“公仆” 。有部分村干部喊着干部难当,又恋着“帽子” ,认为“大小是个头,强起蹲岗楼” ,心里想的是,机动地多种点,搞个贷款实惠点,种子化肥优先点,地不耽误多得点,来人陪客吃一点,出外办事方便点,站在人前光彩点。有的腰别篱耙干工作。上台就想捞一把,不是为了党的事业当干部,认为有权不使,过期无效;不是想办法

16、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而是浪费侵占集体资财,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有的罚字当头压群众。对于由于有些政策不顺,群众出现逆反心理,少数村级党员干部不是去做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解决群众的具体困难,而是动辄用罚款的办法压群众,造成一些地方干群关系比较紧张。三是精神状态不佳。一些农村干部说“我们不是飞鸽牌 ,而是永久牌不敢得罪人太多,我们基层干部手中的制约办法少。软了,上级交给的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意;硬了,群众又骂是歪嘴和尚念经,是土皇帝 ,我们常常是上面批评下面骂,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这就表现出我们部分村干部胸无蓝图,得过且过,认为村干部和国家干部不一样,往上没啥奔头,对上别挨批评,对下过得去就行了;有的工作不敢碰硬,遇到难题就回头,见硬就弯,孩哭抱给娘,上下推卸责任;有的工作敷衍塞责,缺少创见,因循守旧,工作停滞不前。四是组织纪律观念淡薄。有的村级干部政治纪律性差,对党的方针政策不积极认真贯彻,只顾本位,不顾大局,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的组织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