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61866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1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引言自从 1839 年 8 月 19 日法国人路易 达盖尔第一次公布了他的摄影方法之后,摄影便以它神奇的力量迅速地征服了全世界。摄影提供了一种科学地记录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影像的方法。由于这种手段具有科学性、直接性和形象性等特点,它出现后,很快在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科技到文化,从政治、军事、经济、艺术到人类的日常生活,摄影的作用无处不在。其中,大众传播领域无疑是最早借助摄影技术来为信息传播服务的领域之一。1842 年 5 月 5 日德国汉堡发生了一场大火,大火连续烧了四天。两名德国人比欧乌和史特尔茨纳奔赴火场,拍下了有关废墟的许多

2、照片,这些照片后来大多散失,尽存一幅。这次拍摄和这张照片是今天人们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次新闻摄影活动和第一张新闻照片。之后,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印刷技术的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图片开始出现在了报纸和杂志上,记者开始尝试用照片来进行报道并配以简短的文字,此举很快获得了读者的欢迎,从而推动了报业逐渐走向繁荣。20 世纪 30 年代至 60 年代,新闻摄影迎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摄影理论的日益完善和摄影技术的日臻成熟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摄影记者。从绘画转入摄影的法国人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虽然并不是摄影记者,但他凭着纪实的精神,运用抓拍的手法纪录了法国的解放和新中国的成立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其中的很多照片被一些

3、著名的新闻刊物所采用。布列松将他的摄影创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著名的“决定性瞬间”理论。这一理论对新闻摄影的实践有着指导性的意义。一、 关于新闻摄影的定义和特性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2在我们对“决定性瞬间”这一理论进行解读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新闻摄影的定义和特性,这样有利于我们在之后的论述中更清楚地发现二者之间的联系。(一)新闻摄影的定义 新闻摄影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两个层次的内涵。广义的新闻摄影泛指一切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包括用照相机拍摄图片,用摄像机拍摄新闻记录电影以及用摄像机拍摄新闻电视来报道新闻这三大类;狭义的新闻摄影则专指以相机为工具,以摄影图片为手段,以印刷品为媒介的新闻摄影报道活

4、动。在这里我们所说的新闻摄影是从狭义的角度来 说的。“作为一种视觉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纪实,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传递新闻信息。” 1(二)新闻摄影的特性新闻摄影的特性概括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新闻性。新闻摄影是新闻,新闻照片反映的事必须是事态的最新发展。二是纪实性。新闻摄影是利用摄影技术来记录新闻的,而照相机的镜头则能真实地记录客观世界,所以纪实性是新闻摄影的又一个特点。三是瞬间性。新闻摄影是捕捉新闻发展过程中的典型瞬间,如果拍摄的瞬间不能充分地展现新闻事件的本质意义,拍摄出的画面“词不达意”、“模棱两可”,就失去了应有的新闻价值。四是形象性。新闻摄影是图片化的新闻,新闻摄

5、影的新闻性与其它传播媒介具有相同的共性,而视觉形象性,则是新闻摄影的特殊性。五是思想性。拍摄的新闻照片应该传达某种思想和含义,新闻照片的思想性实际上就是主题的思想意义。新闻摄影在飞速发展的现代新闻事业中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作用,新闻摄影集新闻性、纪实性、瞬间性和形象性于一身,能将新闻主体的情盛希贵, 新闻摄影教程 (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32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3感和蕴含的思想浓缩在画面之中,给人以简洁、震撼的效果,有“一图胜千言”的作用。 新闻摄影是以附有简短文字说明的新闻照片形式同读者见面的,它不同于电影和电视上的活动形象,而是以静止的形象,即将新闻自身的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

6、上。这就要求新闻摄影记者必须深入生活,在严格遵守新闻摄影规律的前提下,力求拍摄的新闻照片新闻性与艺术性并存,既有较强的新闻价值,又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新闻摄影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真善美的统一,要运用艺术手法、把握典型瞬间,让形象“说话”。这样才会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感染力,才会有更加震撼人心的效果。新闻摄影的真正魅力来源于两点:一是它的纪实性,二是它的瞬间性。纪实性是摄影术被引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基础。新闻摄影就是利用了摄影术能逼真记录事物外形的能力,对具有报道价值的事实进行客观忠实的反映。研究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常常要从它的纪实特性入手。而瞬间性,则是新闻摄影形象的重要特征,它是我们研究新闻摄影形

7、象规律的最主要内容。而“决定性瞬间”理论的提出为我们把握这一规律提供了正确的方法。二、“决定性瞬间”“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是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抓拍大师” 的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于 1952 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布列松曾经这样概括“决定性瞬间”:“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决定性瞬间,当这个瞬间来临时,周围的诸多因素都会排列成最具有意义,最为协调的几何形态并显示出某一件事的完整面貌。这个瞬息即逝的瞬间就是

8、决定性瞬间。” 1一生都热爱绘画的布列松在摄影实践中十分注重结构的安排,“决定性瞬间”的提出最早也只是被人们看作是一种摄影艺术领域的新理论,然而随着摄影人的不断应用和发展,特别是新闻摄影记者在长期的新闻摄影决定性瞬间 , 摄影世界 ,2006 年 9 月,第 9 期,P22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4工作中的实践,人们才逐渐发现这一理论所蕴含的真正意义。这种摄影思想不仅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爱瑞克萨洛蒙博士、英国摄影家比尔布兰特、匈牙利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等摄影名家所推崇,而且为尤金史密斯、阿尔弗雷德伊森斯塔特等著名摄影记者所继承,成为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手段。(一) “决定性瞬间”理论的两

9、大支柱“决定性瞬间”理论有两大支柱,一个是形象瞬间的观点,另一个是构图意义的观点。这两个观点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理论的基石,也揭示了它在新闻摄影领域发挥指导性作用的必然性。1、形象瞬间“在一秒钟的很小一部分中,以一种精确的形式呈现出某一事件的重要性,使它成为这一事件的最恰当的描述。” 1布列松用这样简短的描述概括形象瞬间对于新闻事件报道的作用。而当我们考察形象瞬间这个观点时我们需要从瞬间这个概念说起。瞬间是一个时间范畴的概念,世界上的任何新闻事物,从发生、发展到消逝,延续的时间无论长或短,都可分解成几十个、几百个到成千上万个瞬间形象。其中我们将最关键的几个瞬间作如下概括:(1)瞬间的黄金点。瞬间

10、的黄金点是指事件高潮来临之前的那一刹那。这一瞬间能最有力的暗示事物的过程,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想象力,揭示事物的本质,引起悬念,对读者的心理产生冲击,具有启发性和耐人寻味的效果。(2)高潮瞬间。高潮瞬间是事物发展的顶端,往往也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象征性瞬间。象征性瞬间,是选取情节展开中的某一个时刻, 以人物的动作姿态,人物之间的联系或人物与背景、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展示事物的情节或人物的情感。Henri Cartier-Bresson,Dick Simon, The Decisive Moment ,Simon & Schuster,1952,P56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5每一

11、个瞬间形象既是新闻事实过程中的组成部分,又各有各的价值和意趣,互有区别。新闻摄影的形象瞬间是新闻事件、人物在运动过程中短暂的快速“凝结”。最美的最具典型意义的瞬间只存在于很短的时间之内,然而它却包括了最大量的信息、孕育着最深刻的思想。这一个瞬间蕴含着新闻事实的因果关系,解释着报道的必要性,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过去和未来。这一刻在现实生活中若隐若现,只能靠“抓取”而不可能在事前或事后进行中“塑造”。一般情况下,这个瞬间出现在事物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折时刻。但摄影记者对事物理解的深度、认识的高度、切入的角度、表现的手法不会相同,所以,对同一新闻进行摄影报道会产生多幅佳作,而最美的瞬间只有在竞争、比较中才能

12、鉴别。然而代表某一新闻事实最本质、最有个性特点的瞬间却可能只出现一次,这就是新闻摄影评论家们常概括的“一去不复返的瞬间”、“不可预测的瞬间”。2、构图意义“构图”一词源于拉丁语,其本来意思为结构、组成或联结,而在摄影中则是指画面的安排,确定画面内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便最终构成一个统一的画面整体。这也就是摄影者为了表达思想内容而创造的整个造型结构,其中包括光与影,线条与色调等造型要素的组合。在摄影构图方面,布列松有许多精辟的见解。1952 年,他在决定性瞬间文中指出:“一幅照片,要把题材尽量强烈地表达出来的话,必须严格地建立起形式之间的联系。摄影隐含有辨识功能,就是把真实事物世界的节奏辨识

13、出来。眼晴的工作,就是在大堆现实事物中,找出特定的主体,聚焦其上。照相机的任务,只不过是把眼睛所作的决定记录在胶卷上而己。正如对绘画作品一样,对待摄影作品,我们也是将它当作整体来观看和感受的,而这个整体,我们只须一瞥便可把握。在摄影作品中,构图实际上就是眼睛所见到的不同元素的同时组合和有机组织的结果。由于内容和形式是不可能分割的,因此构图是不可能事后补上的,不可能作为一种补贴在基本素材之上的事后设想。换句话说,构图必须具有必然性。”1Henri Cartier-Bresson,Dick Simon, The Decisive Moment ,Simon & Schuster,1952,P55

14、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6摄影构图是具有必然性的,新闻摄影在构图方面显然也不能例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构图的必然性,图片的内容和形式是不能分割的,一定的内容总能反映一定的意义,当画面中的事物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一定的意义时,这种构图将呈现出一种和谐的几何模式。反过来,当我们捕捉到事物某一时刻的和谐构成时我们也就有可能找到它的意义。这一点对于我们进行新闻摄影工作有着极大的意义。新闻摄影记者想要通过新闻图片把一定的信息传递给受众,就必须注重画面的构成,从而使画面准确地表达一种意义。构图意义应该存在于新闻摄影记者的头脑之中,贯穿作用于他的整个拍摄活动中。很多摄影记者甚至图片编辑对于新闻事件只求“拍到”而忽视

15、结构安排和选择,最终导致了新闻图片无法表达明确的信息。应该注意到的是,在新闻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现场往往是处于混乱和无序的状态之中的,新闻图片要想表达和传递准确和鲜明的信息,摄影记者需要将被摄主体放在画面最显著的地方或是“黄金分割点” 1。以下是几种基本的构图方法:一是横向形式。被摄物多为水平线条的形态。二是竖向形式。被摄物体多为垂直线条的形态。三是斜向形式。被摄景物具有不安定的倾斜线条或倾斜形态。四是 S 形式。被摄景物具有起伏变化,曲折波动的线条和形态。五是三角形式。被摄景物具有稳定的三角形线条或形态。六是 V 形式。被摄景物具有不稳定的 V 线条或形态。七是 X 形式。被摄景物具有两条直线条

16、交叉的形态。八是圆形式。被摄景物具有圆形线条结构或形态。九是框形式。被摄景物具有像门和窗的形式和形态。(二)解析传世作品中的“决定性瞬间”在许多中外传世佳作中都能看到“决定性瞬间”理论的运用。下面我们以两幅新闻摄影史上的传世之作为例来分析“决定性瞬间”在作品中的体现。河北经贸大学毕业论文7(图 1 胜利之吻 阿尔弗雷德伊森斯塔特)胜利之吻(见图 1)是被公认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新闻摄影记者艾森斯塔特于 1945 年 8 月 15 日拍摄的,这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精彩之作,典型地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战争结束所表现出来的兴奋之情。该照片曾在世界各大报刊杂志发表过上千次,艾森斯塔特用 135 莱卡照相机采用竖构图拍摄,全身完整的构图给予这两人一种崇高的纪念碑的状态,特别身穿白衣连衣裙的护士那强有力的身体曲线犹如一张力挽的强弓,增强了画面冲击印象。大街线条向前方汇聚,主体鲜明突出,形成悠远的透视效果;护士的头、腰、腿三点绷成反弹式的优美弯弓,男士表达了喜悦的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