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61048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职员工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主题:提高新职员工适应能力目的:通过经验探讨、心理游戏、模拟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团体成员在对自身有了全面客观的认识的基础上,增强准确分析问题、进行有效沟通的意识、能力和技巧,从而提高成员的适应能力。团体性质:同质的、封闭式团体团体领导者:心理咨询师团体成员:肯发精密有限公司新入职员工活动时间:每周日下午 2:304:30活动地点:肯发 培训室组织实施: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共同协商每次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内容,由辅导员、班主任参照“方案” ,试本班具体情况,自行组织实施。准备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为依据,遵循团体心理辅导的原则,设计针对新职员工容易出现的心

2、理问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将完整的方案提供给辅导员和班主任。第一单元:相逢是首歌活动目标:相互认识,引发兴趣活动内容:欢迎;滚雪球;小小动物园所需材料:音像、歌曲“爱” 、卡片、笔活动实施过程:1. 欢迎全体到齐后,指导者开场先自我介绍,随后简要说明活动的目的与时间、方式等。也留时间给同学们发问,以去除他们心中的疑惑。2. 滚雪球(1)将所有人派成两个同心圆,随着歌声“ 爱”转动,歌声一停,面对面的两人要相互自我介绍。注意事项: 排成相对的两个同心圆,边唱边转,内外圈的旋转方向相反; 歌声告一段落时停止转动,面对面的人彼此握手或者拥抱寒暄并相互介绍。歌声再起时,游戏继续进行; 该过程大约 1

3、0 分钟。(2)然后依据最后一次转动的同心圆分别结对子,然后随意走动,走动时相互倾诉大学新生活的最快乐或者最自豪的事情;(3)接着 4 人一组,相互倾诉一件最忧愁的事情,我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的,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各小组同学相互认识,并做一些交流。各组自愿一人上台介绍自己最忧愁的事情。3.小小动物园(1)每位小组成员选择一种最能代表自己的动物写在卡片上,如兔子、狗、小鸟等(2)写完后大家同时出牌,看都有哪些动物,哪些与自己相似,哪些不同,你在其中有什么感受。(3)然后 ,成员轮流说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动物。介绍时,其他成员可以有不同的回应,以促使当事人进一步思考。4.指导

4、者总结:以上活动,在于促进成员更全面认识自己,增进成员间的了解,学习接纳每个人的独特性。第二单元:缘来一家人活动目标:让成员体会和感受个人与团员的关系,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培养同学的团队凝聚力和信任感。活动内容:无家可归;我们的家园;信任之旅所需材料:A4 纸,水笔,水彩笔,宣传纸张活动实施过程:1.无家可归(1) 全体成员手拉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的感觉。然后,指导者说“变!5 人一组” ,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合。(2) 请没有找到家的成员谈感受,也可以请找到家的成员谈与大家在一起的感受。(3) 指导者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有机会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积

5、极融入团体,让组员体验有家的感觉,体验团体的支持,从而更加愿意与团体在一起。(4) 活动进行时,播放歌曲:缘来一家人,以彰显同学们刚离家的一些思绪。2.我们的家园(1) 找到家后,让同学们制作自己家的名片,然后贴在胸前。名片上要有“家”名,“ 家”号。(2) 然后进行“ 头脑风暴”,即在 3 分钟内分别说出各自家的优点,每组指定一人负责记录。在 3 分钟后,请各组汇报他们所想到的主意及其总数。活动规则:不允许有任何批评意见;欢迎异想天开(想法越离奇越好);我们所要求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我们寻求各种想法的组合和改进。3. 信任之旅(1) 从刚刚的热闹中,让成员先平静下来,然后在相互结对子,两人中

6、的一人扮演盲人,一人扮演向导。让向导以自己的方式带领盲人去体验周边的世界。(2) 回来后,摘下眼罩,二人相互分享 3-5 分钟。(3) 角色互换,最好换新同伴,重复上面的活动。4. 指导者引发讨论(1)蒙上眼睛后有什么感受? 你想到了什么?(2) 你对你的“向导”满意吗? 为什么?你对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新发现 ?(3)作为“向导”, 你是怎样理解你的伙伴的?你是怎样设法帮助他的?这使你想起什么?班主任或者辅导员总结: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促进同学间的信任,只有自己先做出使对方信任的行为才能相互信任。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体会到了作为一个盲人在障碍面前的无助、孤独甚至恐惧,内心特别渴望得到帮助与支持。“拐

7、杖”的出现是“ 盲人 ”的“ 救命稻草”。但做好“拐杖”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要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考虑他人的实际需要。“盲人”只有对“拐杖”信任,才能心底坦然、步履从容。而通过“盲人”和“ 拐杖”角色呼唤,可以帮助学生反思自己在帮助别人与信任他人中的不足,进一步体验信任与被信任的欣慰与快乐。活动规则:(1). “盲人”戴上眼罩后原地转 3 圈,失去方向感后体验盲人的无助。(2). “盲人”旅行过程中,“ 拐杖”只能用肢体动作引导,不允许进行语言交流,最好在适当的背景音乐中进行。(3). 在“盲人” 与“ 拐杖”角色互换的旅行中,最好不要选择原来的伙伴 以陌生对象为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1

8、) 场地设置一些障碍:跨越、下蹲、上下楼梯等。(2) 场地悬挂一些纸张,上面写些与大一新生有关的词语。第三单元:人际关系训练活动目标:在互动中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培养积极的交往意识和心态,从中产生新体验,形成新认识,获得新技能,并讲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经验应用到自己即将开始的新生活中去,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活动内容:狗仔队;问题探索;戴高帽子;把心留住所需材料:表格,精美卡片,笔。活动实施过程:游戏规则: 将所有人进行分组,每组两人 指导者提问:在小组里谁愿意做为 A? 剩下的人为 B 指导者说:选 A 的人代表八卦杂志的记者,俗称“狗仔队”,代表 B 的是被采访的明

9、星(让同学们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明星),A 可以问 B 任何问题, B 必须说真话,可以不回答,时间三分钟,不可以用笔记。 三分钟后角色互换 游戏结束后,请一些小组的同学谈论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各自的感受。 指导者引发讨论的角度: 该游戏可用于沟通游戏当中,主要说明的认识与陌生人进行交往的一些知识:例如,我们将谈话的内容分为几个层次,最外层的谈话是对客观环境的交谈,比如谈天气,谈股市,因此比较容易交谈;第二层就是一些谈话者自身的一些话题,比如交谈社会角色的话题,例如你的家庭状况如何呀?你是哪里人呀等等问题;第三层就更深一层,会到个人隐私部分等比较敏感的话题,比如性、金钱的态度、个人能力

10、的判断等等,最后一层则是个人内心的真实世界,比如道德观、价值观等。不同层次的话题适合不同的场合和谈话对象,层次越高,双方的沟通和相互信任越能体现出来; 对于我们每个人老说,沟通能力很重要,就是要懂得循序渐进,将各自的心理保护屏障一层层剥掉,从而使同学们达到内心的信任,促使我们集体中每个人的了解。 此游戏还可以进行改编,即将原先的分组重新组合,每 6 人一个组,3、 此游戏还可以进行改编,即将原先的分组重新组合,每 6 人一个组,原来的搭档必须仍在同一组,可由 A 扮演 B 的角色,以 B 的身份说出刚刚说掌握的 B 的情况,并告诉其它队员;做完之后互换角色,达到小组成员能够迅速的认识同伴并建立

11、关系。 2.问题探索 寻找自己交往失败的原因每个同学首先填写一个表格:内容包括 3 方面:第一方面,在人际交往中,我期望自己有怎样的表现;而现实中,我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认为别人是如何评价我的。第二方面,自己在与人交往时最担忧或者最在意的是什么,第三个方面,讲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和当时的感受。这个表格在上次活动结束时发给大家,让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之前填写好,然后在本次活动中与同组同学分享。小组同学就该同学存在的问题给予反馈,帮助找出影响他与人正常交往的问题所在,并给予并想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办法。3. 戴高帽子(1)留有 1 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用心发现别人的优点和

12、长处,并及时表达出来。真诚欣赏和赞美别人。(2)第一轮让同学们用一句话大声赞美另一位同学。(3)第二轮让被赞美的同学用简短的话语谈自己的感受。(4)第三轮让刚才赞美别人的同学谈自己的感受。4. 把心留住(1)同学之间互赠“ 礼物”,即每一个人给小组中的其他同学用精美的小卡片写一句祝福的话送给他。(2)每个同学谈收到别人“ 礼物 ”后的感受。5. 指导者总结:进入大学后, 随着同学们生活环境的变化、自身角色的转换和对社会发展、自我发展的要求的认识与理解, 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意识和交往需求。在“理想的人际交往中”的设计中, 希望自己成为“人缘好, 受人欢迎的人”。但是, 由于你们过去生活圈子

13、较小, 社会经验不足, 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高考压力, 你们的交往意识淡漠, 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交往经验和交往能力。进入大学后,由于同学们的各方面差较大,你们当中有许多人常常因“处理不好人际关系而烦恼”:不知道该怎样表现和表达自己、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同宿舍同学的关系、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以及与老师的关系, 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今天的活动就想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和氛围, 使他们在共同的交往情景中彼此了解, 相互影响, 相互关爱, 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有关人际关系的心理活动, 如人际态度、团体气氛等, 从中反映出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缺陷。同时, 使同学们

14、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互动过程, 促进自我探索, 自我表露, 自我认识, 并尝试改变自己, 学习新的人际交往知识和行为, 产生新的体验, 形成新的经验, 达到自我发展, 自我成长的目的, 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人际交往感言表在人际交往中,我期望自己有怎样的表现而现实中,我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认为别人是如何评价我的 自己在与人交往时最担忧或者最在意的是什么讲一个在人际交往中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例和当时的感受第四单元:向“自卑” 挑战活动目标:了解如何自卑挑战;了解犯错并不可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使学生更能接纳自己。活动内容:主席排,

15、好孩子与坏孩子所需材料:活动实施过程:1.主席排主席排即由某一组同学主持本单元的活动,在本次活动之前,与指导者研讨上课的内容(最好是有关新生方面的内容)与方式,指导者在旁指导,上课时则有此组同学主持活动。其他各组表演的内容,由学生自行取材,可和其日常生活经验相配合,并能将所学的知识,生动、自然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1)成员自我介绍:介绍职务并说出某一种自卑与挑战之道,例如:“我是矮,才自卑”(2)“最后冲刺”:给各组五分钟作最后的准备。(3)“拒绝自卑的小子”:各组配合主题进行表演活动。各组可用歌唱、歌剧、演剧、讨论报告等方式来表现三个主题:平日最令自己自卑的事情,自卑时的想法,如何向自卑挑

16、战。(4) 各组表演后,裁判评分、讲评,并进行讨论,其他组针对表演的主题,提出其他驳斥、对抗自卑之道。(5)颁奖:颁发奖杯给表现优良的组别。课前准备工作:课前训练“主席排” ,研讨上课内容与方式,并准备表明各成员职务之“职称排”与奖杯、奖牌等物。2. 好孩子与坏孩子(1)在地上画出一些圈圈,使学生能自坏孩子(起点)走到坏孩子的圈圈(终点)。(2)指导者准备一些正向特征的卡片(约占所有卡的 3/4),例如:聪明、宽容、坚强、团体;一些负向特征的卡片,例如:受挫折时大发脾气、抱怨别人、不理朋友、欺骗老师等等(尽量寻找一些与新生心理有关的词语)。(3)进行活动:每次请各组一两位同学进行此活动。学生抽出一张卡片,若为正向卡片即前进一格,如抽到负向卡,则不管其前进多少格,都必须再回起点。(4)进行讨论:询问同学,这一活动是否公平?并请其解释为何这个活动不合理。理论上,几乎没有一个人走到终点(好孩子),问学生将一个人想成“全好”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