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标准化体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58448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本标准化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日本标准化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日本标准化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日本标准化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日本标准化体系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本标准化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本标准化体系(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本标准化研究刘献成2006 年 3 月 29 日1目 录一、日本标准化制度的法律体系和主要内容2二、日本标准化制度的发展变化3三、日本未来的标准化制度走向 4四、中日标准化制度的比较分析及借鉴5五、日本政府对标准化的重视 6六、日本参与国际标准化现况7七、加强国际性知识产权战略7八、日本标准化事业的长远规划8九、日本标准化组织10十、与本行业相对应的日本国家标准及与 IEC 标准的关系12十一、日本标准与中国、IEC 标准技术要求对照分析151模拟指示仪2表152机电式电能表标准对比(普通级)22十二、日本的认证制度及标准在认证中的作用27十三、中外标准化体系对比分析29日本标准化一、日本标

2、准化制度的法律体系和主要内容 (一)法律体系 日本的标准化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一是 1949 年通过、其后又经过多次修正的工业标准化法 (以下简称 JIS 法)及与之配套的如工业标准化法施行规则等一系列省令和政令。另一部分是 1950 年通过、同样经历多次修正的与农林物资标准化和品质的正确标示相关的法律 (以下简称 JAS 法)及与之配套的关于农林物资标准化和品质正确表示的法律施行令 、 农林物资规格调查会令 、 关于农林物资标准化和品质正确表示的法律施行规则等一系列的省令和政令。(二)主要内容1.日本JIS 法简介 日本JIS 法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制定和普及适当且合理的工业标准来促进

3、工业标准化,以期改善工矿产品的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及促进其他产品生产的合理化,交易的简化和公正,以及产品使用和消费的合理化,并以此增加公共福利。日本的工业标准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基本标准、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三类。截止到 2003 年 3 月 1 日,日本已有 9036 个 JIS 标准。日本工业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就是“日本工业规格”(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简称 JIS)的制定,另一部分就是 JIS 的合格评定制度。根据工业标准化法制定的 JIS 标准就是日本的国家标准。JIS 的合格评定制度又包括两部分:(1)JIS 标志的标识制度

4、。它是由主管大臣从制定的 JIS 标准中挑选出对保护普通消费者利益、保证安全卫生、防止公害和灾害发生有明显效果的产品标准或者加工技术,指定其作为 JIS 标志标识制度的对象。当这些产品经过一定程序,被认为符合 JIS 规定的各个要件,作为一种证明,可以在其产品或包装上使用“JIS 标志”进行标识,在经认定证3明其产品符合 JIS 标准的同时,对其产品质量也是一种保证。截止到 2004 年 3 月末,日本 JIS 标志标识制度中指定的产品,达到了 532 个品种,其中包括 10 种加工技术。与这些指定品种或种类有关的 JIS 达到 1079 个。在日本经认定获得 JIS 标志的工厂,日本国内为

5、12449 个,海外为 474 个;(2)试验事业者认定制度(Japan 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system,以下简称 JNLA) ,其对象是对于 JIS 标志标识制度对象以外的工矿产品,当这些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者想要标识自己的产品符合 JIS 标准时,为了提高这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海外企业这种“自认符合 JIS 标准”的可信性,可以由能按照JIS 规定的试验方法、具有一定能力的“试验事业者” 进行认定。 JNLA 由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来认定,经认定的试验事业者在经认定的试验方法范围内,可以发行带有特别标志的试验成绩表,也即证明书。 2.日本 JAS

6、 法简介 日本JAS 法的目的是期望通过制定恰当、合理的农林物资规格并加以普及,在改善农林物资的品质、促进生产的合理化、交易的简便和公正以及产品使用和消费的合理化的同时,通过对与农林物资品质有关的恰当标识,有利于一般消?者进行选择,从而促进公共福利的提高。 其内容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1)农林水产大臣制定的日本农林规格(JAS 标准)及根据 JAS 标准对检查合格的产品加贴 JAS 标志的“JAS 标识制度 ”; (2)为了便于普通消费者进行选择,所有的制造业者和销售业者,都有义务按照农林水产大臣制定的质量标识标准进行产品标识的“质量标识标准制度”。 JAS 标准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与产品品位

7、、成分、性能有关的标准;另一种是有关生产方法的标准。其中,有关生产方法的标准(指使用特别的生产和制造方法,和特殊原材料的产品规格) ,称为“特定 JAS 标准”。 截止到 2003 年 11 月,日本已就 81 个品种制定了 292 种标准。其中 “特定 JAS 标准”,在原有熟火腿类、土鸡肉、有机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工食品的基础上,在 2003 年 10 月 31 日又公布了“公开生产信息的牛肉”标准(同年 12 月 1 日施行) 。至此,共制定了 7 个品种 12 个特定 JAS 标准。 二、日本标准化制度的发展变化 从战后的一片废墟,到现在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日本创造了一个经济奇迹。但

8、是在这个经济奇迹的背后,是与日本完善的法律体系、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独特的官民关系等等是分不开的。在这期间,日本的标准化制度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以因应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以以日本在平成 9 年(即 1997 年)对其工业标准化法修改前后作为一个分水岭。 (一)1997 年工业标准化法的修改对日本标准化制度的影响 1.工业标准化法修改前,JIS 标准的制定,是由各主管大臣自行制定标准方案,再交由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以下简称 JISC)审议通过这样一条路径(根据日本工业标准化法第 11 条) 。 2.日本工业标准化法修改后,除了上述路径以外,根据日本工业标准化法第

9、 12 条,相关利害关系人或者民间团体可以根据主管省厅的规定,以草案的形式,将应制定的工业标准向主管大臣提出申请。当主管大臣认为应制定与该申请有关的工业标准时,须将该工业标准方案交付 JISC 讨论,认为没有制定必要时,须将相关理由通知申请人。并且在通知时,须预先征求 JISC 的意见。 截止到 2000 年,以民间标准方案作为向 JISC 提出的提案已经占到全部提案的 80%弱。目前这种由民间主导标准方案制定的体制还在进一步推进之中。 4(二)日本标准化管理体制 根据日本现行行政管理体制,经济产业省(原通商产业省)负责全面的产业标准化法规制定、修改、颁布及有关的行政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 JI

10、SC执行,其他各个行政管理省厅负责本行业技术标准的制定。由于日本政府机构历经多次调整和精简以及职能变化,因此,在不同时期,主管标准化事务的政府机构名称和其管辖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从日本工业标准和农林标准的管辖来看,与JAS 法中农林标准的主管大臣就是农林水产大臣不同,根据日本工业标准化法第 69 条之 2 的第 1 款的 1、2、3、4 项和第 2 款的规定,对于不同领域的日本工业标准,分别由总务大臣、文部科学大臣、厚生劳动大臣、农林水产大臣、经济产业大臣、国土交通大臣和环境大臣等主管大臣管辖。 在确定了上述工业标准的主管大臣的情况下,根据日本工业标准化施行规则第 1 条第 1 款、第 2 款规

11、定,各主管大臣根据日本工业标准化法行使规定的权限,涉及到其他大臣权限范围或与其他大臣职责交叉重合时,主管大臣必须与这些大臣进行协商。 从管理体制来看,日本采取的模式是根据职能不同,各主管大臣分工负责,在涉及到职能交叉或重合时,相关主管大臣采取协商的方式进行处理。 (三)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的作用及其职能 显然,在日本工业标准的制定中,JISC 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JISC(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是设在日本经济产业省下的一个机构。为英文名称 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mmittee的简称,日本 正式名称为日本工業標準調査会 。它除了对属于由法律赋予权限的事项进

12、行调查审议外,还可对有关工业标准化的促进和相关大臣的咨询给予答复解释,或对相关大臣提供建议。 JISC 必须按照主管大臣所颁布省令中规定的公正程序,审议工业标准方案,并将结果报告主管大臣。 主管大臣对于现有的工业标准是否还适用、是否需要修改和废止,必须在该标准制定、重新确认或者加以修改后的至少 5 年内,交付 JISC 审议,以决定是否继续加以确认,或者必要时加以修改,抑或予以废止。 JISC 人员由 30 人以内的委员组成。这些委员由相关大臣从有学识经验者中推荐,由经济产业大臣任命。委员的任期为两年,但如有特殊事项时,并不妨碍在其任期内解任。如需对特别事项进行调查审议且有必要时,可设临时委员

13、。在 JISC 可设专门委员,专门委员接受会长的命令,调查专门事项,专门委员由会长提出申请,经济产业大臣任命。自 2001 年 1 月起,JISC 事务局的工作由经济产业省产业技术环境局基准认证课承担。其下设基准认证振兴室(负责强制法规中的技术标准与 JIS 的整合工作) 、标准课(负责 JIS 标准的制定、普及及 JIS 标准与强制法规的协调;国际标准的审议、制定等) ;标准认证国际室(负责与国际标准化机构的联络协调;WTO、APEC 中有关国际标准化的国际谈判、国际合作事宜) ;认证课(负责任意 合格评定制度的计划制定和实施;政府间的认证互认协定的谈判;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普及;JIS 标志制度有关事项的计划制定和运作;与试验事业者认定相关的业务)及基准认证政策课、工业标准调查室、产业基础标准化推进室;环境生活标准化推进室、信息电气标准化推进室、管理体系标准化推进室、相互认证推进室总务、产品认证业务室等机构。 三、日本未来的标准化制度走向 2001 年 8 月,机构重组后的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 ,制定了由包括国际标准化战略在内的总论部分和二十七个不同领域的标准化战略两部分构成的标准化战略,其中二十七个不同领域的标准化战略,是在欧美国家所未曾见过的,也是日本的第一次尝试。而经济产业省,将根据这一报告,推进标准化战略的实施。其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