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55824 上传时间:2018-02-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四年级第七册音乐教案小学音乐第七册教学进度表教学进度 周 内容 课时 时间一2二 2三2四2五2六 2七 期中复习; 期中考核; 2八2九2十2十一2十二2十三2十四2十五 我喜欢 音乐会 2十六 期末复习; 期末考核 2全册教学目标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课程表时间 星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第七节第八节课题 水 乡 教 学 目 标1.这是一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表

2、现一种特定的环境水乡,充分体现了音乐与民族的关系,让我们热情地讴歌水乡,热爱我们的家乡.2.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并能辨别、比较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3.发挥集体思维合作,进行以远航为主题的创作活动.4.掌握竖笛的吹奏姿势。第一课时 11一、聆听采茶舞曲1.用江南山水风景图导入。设问:(1)谁到过杭州游玩?(2)谁到过茶山,见过茶农采茶的劳动?(3)你听过越剧的唱腔吗?2.欣赏:采茶舞曲设问(1)你听到这种曲调的风格吗?(2)这首歌曲讲述什么内容?(3)这首歌曲是由哪一个声部演唱的?3.学习采茶时手的基本动作:左采、右采、上采、下采。4.复听采茶舞曲:按节奏配上手的动作,并随录音哼唱

3、采茶舞曲 。5.再次复听,要求学生用即兴舞蹈动作表演采茶舞曲 ,用自己的舞姿表现茶农采茶时的欢乐情绪。6.小结:水乡的另一景色。二、表演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生成在何处吗?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2.教师范唱歌曲。3.教师范唱歌谱4. 以乐句为单位进行听唱、学唱曲调。通过划船的动作去学习,很自然的唱好。5、伴奏的加入要求:(1)选择节奏,哪一节奏谱,更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 (2)选择打击乐器;(3)在哪里加入铃鼓使歌曲推向高潮。6.小结:水乡一景。第二课时 12一、表演柳

4、树姑娘1.歌名直接切入为导入:柳树的枝条,像什么?这首歌曲的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姑娘,枝条就是她长长的辫子,风儿一吹,甩进池塘,洗洗干净,多么漂亮。这样的风景你能想像吗?这样环境美不美?2. 聆听录音范唱。设问:这首歌曲是齐唱还是合唱?3.讲解附点四分音符:(1)这样的节奏我们唱过,你能举出唱过的歌名吗?(2)这个音符是四分音符的后面加上一点,在乐理上我们称为附点四分音符,它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就多了一附点,为了强调这附点,所以在名称上把附点放在前面称附点四分音符。我们学一下模仿蝉的叫声“知.了”所以蝉又名“知了” 。 “知了”的鸣叫就是带附点的。 4.再听录音范唱,大家看着歌谱轻轻跟唱曲调。

5、5.先学唱第一声部的前 8 小节曲调。 (1)设问:这 8 小节的曲调的节奏有一个规律你发现了吗 ?(2)我们一齐拍打一下它的节奏。(3)慢速度地把音符唱着试试。6.请自学后 8 小节。7.完整把第一声部曲调唱好。8.学唱第二声部。(1)听录音范唱,注意第二声部进入的位置。 (2)第二声部“啦啦啦”表达什么情绪? (3)学习顿音记号“ ”。(4)唱第二声部,看教师的指挥进入,要唱出欢乐的情绪。9.二声部合唱。10.小结:又一道水乡的风景线。 二、聆听洪湖水,浪打浪1.介绍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时代背景20 世纪 20 年代末,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与敌人斗争的情况。2.介绍

6、洪湖赤卫队剧情(讲故事) 3.欣赏女声二重唱洪湖水,浪打浪 。这是歌剧第一场唱段,反映根据地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洪湖鱼米乡的一片好光景。学生边听音乐,边看歌词边做摇船动作,感受音乐的内容与风格。4.小结:这是 20 世纪 30 年代湖北洪湖水乡的一景。 三、 、听辨练习:附点四分音符 1.从听觉上巩固附点四分音符的长短,并与四分音符的区别对比。2.从视觉上通过涂色找到四分音符与附点四分音符的区别。第三课时: 21一、聆听渔光曲1.介绍渔光曲的背景资料。(1)这是 1934 上映的故事影片 渔光曲的主题歌。(2)20世纪 30 年代中国农民(渔民)的生活受三座大山压迫的简单历史介绍。 2.欣赏渔

7、光曲第一段,边看图形谱,边听音乐。(1)介绍 渔光曲的内容特征:反映渔民的辛酸血泪,速度徐缓,描绘了渔船在茫茫大海中随波起伏的情景。(2)提出欣赏要求:这作品的创作年代是 20 世纪 30 年代,离开今天已有 70 多年,所以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要求学生认真细致耐心地听,这也是对旧社会人民生活的了解。听完后要编一个故事向大家讲述。3.复听金曲,把歌词用投影片放出来,让学生边看歌词,边听音乐,身体也随音乐摇晃想像自己就在船上的情景。 4.师生讨论歌曲反映的内容与特征。学生中如能将歌词编成一个打渔的故事,教师要给以表扬,顺带议论为什么在形式上是女声独唱。5.小结:这是旧中国 20 世纪 30 年代的

8、水乡。 二、聆听渔光曲(筝独奏)1. 在聆听渔光曲(女声独唱)后,学生在对歌曲反映的内容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再听器乐曲 渔光曲 。2.欣赏筝独奏渔光曲 。设问:你能听到船在海面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吗? 3.师生议论筝独奏渔光曲与女声独唱渔光曲的表现形式与内容。4.复听筝独奏渔光曲 ,要求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来表现音乐。5.小结:音乐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内容题材,不同的形式反映的情景各有特征。下节课我们将要做一个创作活动“远航” ,今天的欣赏曲也是一种示范。三、编创与活动;命题创作远航 1.筝独奏渔光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渔船出海打渔的情景。我们自己也来编创一曲远航的乐曲。 2.讲台及地上有很多

9、废旧物品,瓶、罐、塑料杯、木棒各种打击乐器等你们各自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各种手段,如:可用人声来模仿海鸥叫等等。你们可按教材中的五个过程,各组任选一个画面创作,最后我们来开个远航音乐剧音乐会。3.各组编创,教师巡视指导。4.各组合成。5.小结:这是我们自己创作的水乡一景。四、竖笛吹奏姿势教学1.介绍竖笛的特征与功能: 竖笛是有固定音高的吹奏乐器,由笛身与笛头两部分组成。2.正确姿势:胸部自然挺起,两眼正视前方,身体与笛保持 45 度左右的俯角为宜。3.播放一段竖笛的录音。当然最好教师自己示范吹一曲,以激发学生学竖笛的兴趣。课题:快乐课间教学内容:欣赏:乒乓变奏曲 陀螺 旋转木马歌唱:哦,十分

10、钟 大家来唱音乐知识:拍号教材分析:1. 钢琴曲乒乓变奏曲乒乓变奏曲的主题音乐取材于儿童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 ,活泼欢快,表现孩子们打乒乓球时的快乐神情和熟练的球技。 像通常的变奏曲一样,主题非常简洁,带顿音的单声部旋律由左右手交替弹奏,灵巧轻快,好像乒乓球在小球手的你推我挡之下,一来一去,银光闪闪。乐曲包含五个变奏。第一变奏:主旋律在上方由右手弹奏,低音部左手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 第二变奏:左手在低音部弹奏主题,右手以上面这种分解和弦音型作伴奏。第三变奏:左、右手均弹奏十六分音符的分解和弦音型,但主旋律镶嵌在高音部的强位上。第四、五变奏:在和弦的衬托下,主题变化为由下行旋律及上行琶音构成的

11、旋律。两个变奏中主旋律分别出现于高音部及低音部。但乐曲最后仍由右手奏出一个旋律扶摇直上的乐句作为结束,使人如闻为精彩的球赛所发出的喝彩声。2.管弦乐陀螺1871 年法国作曲家比捷创作了十二首四手联弹钢琴曲儿童游戏 ,这是一套以音乐来描绘儿童世界的小品曲。后又根据其中的五首改编成管弦乐曲,1873 年于巴黎正式演出。组曲中的每一首都有标题,分别为:进行曲喇叭与铜鼓 、 摇篮曲布娃娃 、 即兴曲陀螺 、 二重奏小先生、小夫人 、 加洛普舞会 。第三首陀螺表现了孩子们在玩陀螺游戏的情景。木管乐器奏出的主题采用以八分音符与休止符组成的节奏和连续作上行六度跳进的旋律进行,音乐充满兴奋、热烈的气氛,孩子们

12、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的神情跃然于音乐之中。乐曲还通过快速流动的十六分音符节奏生动地描绘了陀螺的飞快转动。3.电子琴曲旋转木马孩子们乘坐在正飞快旋转的木马上,怀着兴奋、激动、自豪、紧张等各种情绪,发出呼喊声、欢笑声,他们感到自己似乎正骑着一匹骏马向前飞驰。 旋转木马这首电子琴曲就是表现了游乐场中这一幕情景。乐曲为复三段体结构。4 小节引子以旋律声部作半音进行的一组和弦及“” 这样的节奏提示了本曲的特点,并将人们带入了游乐场的热闹气氛中。第一部分的主题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节奏和高低跌宕的曲调构成,描绘了电动木马快速旋转的形象。随后是一个带有切分节奏的短小的连接句仿佛是一个短暂的休息,把音乐又引回到木马

13、旋转的主题。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以取材于主题的尾声结束全曲。乐声渐弱,好像是酣畅快乐的情景在孩子们心中久久难忘。4.歌曲哦,十分钟是一首 2/4 拍,D 宫调式,二段体结构的儿童歌曲。曲调欢快、活泼,语言形象生动。歌曲通过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孩子们在紧张的学习后,自由欢乐的心情。第一段节奏紧凑,曲调反复出现 这一音型,鲜明地表现了活蹦乱跳的孩子们在课间轻松、快乐的形象和喜悦的神情。第二段音调转为舒展,第一乐句与第二乐句运用旋律的模仿手法,四度、三度的跳进。 “哦,十分钟”唱出了孩子们对课间十分钟的由衷欢迎。5.歌曲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全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

14、简洁的语言“你也唱,我也唱,大家来唱!”生动地描绘了快乐的孩子们围成圈,手拉手边唱、边跳、边舞的欢乐情景。歌曲是 3/4 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组成。第一、四乐句曲调平稳,采用重复的手法,首尾呼应。第二、三乐句运用了旋律的模进及出现的八度大跳,把欢乐的情绪推向高潮,突出了“大家来唱”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沉浸在无比欢乐的心情之中。第一课时 22一、 教学内容:哦,十分钟 ,2/4 拍号,钢琴曲乒乓变奏曲 。二 、教学目的:1、能随着伴奏有表情地演唱哦,十分钟 ,知道这首歌曲有两个乐段组成。2 、课外听到兵乓变奏曲 ,知道这是一首根据歌曲小小球儿闪银光创作的钢琴曲。三 、教学重点:轻松

15、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四 、教学难点:2/4 拍在实践中的掌握 。五 、教学过程:(一)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及讲解 2/4 拍号和指挥图式。1、导入:上课时间 40 分钟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 10 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因为只有休息、放松好,才能使下一节课精神更集中,这就是学习、休息两不误,老师请你看一段录象,你看一看录象里的小朋友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放课间录象)你们的课间十分钟再玩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哦,十分钟 ,请你听听他们的十分钟在玩什么?2、初听歌曲范唱3、师生讨论歌曲情绪和歌曲内容。 (对孩子平日课间十分钟的描写,表现了学生在课间十分钟的欢乐心情)4、再听范唱,打开书看歌谱。5、学习歌曲的旋律。(1)先学习 A 段前 8 小节。设问:请先看前 8 小节中有哪两小节是一样的?重复出现了几次?这两小节你们能唱吗?剩下的两小节仅四个音老师相信你们能唱好。(2)用口琴自学 A 段后 8 小节。教师用口琴范奏,学生以小组形式自学(3)将 A 段连起来演唱。(4)讲解 2/4 拍号及指挥图式。(5)学习 B 段前 8 小节。教师用 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