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327726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摩尔购物中心在世界各国兴起并快速发展分类:商业购物中心管理 字号: 大 中 小 在商品品牌国际化、零售业产业化、消费行为逐渐超越国界的趋势下,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可知,传统零售业者正面临着商品展售空间新需求的挑战。而作为 21 世纪的新兴产业,在全球、在亚洲、在中国,购物中心正在逐渐成为占据商业主流地位的新兴业种,为国内零售业者、地产业者带来了新的震撼。从探讨购物中心发展战略的高度上讲,分析和掌握购物中心在全球兴起和发展的内在机理以及它所包含完整的管理技术体系,有助于国内相关业者比较深透地领悟我国购物中心的发展形势,不失时机地研究具体策略和发展步骤,促进购物中心产业在我国的起步成长

2、和健康发展。 由于各国购物中心的发展形态不同,所以购物中心定义也不完全一致,但有些基本要素是为各国所公认的,即 购物中心是由一组零售商及其相关的所有服务性、商业性设施共同组合而成。其土地、建筑及相关服务内容必须经过完整的规划、开发及一致的经营管理,附设等量的停车场,而其所包含的商业业种的数量必须大致满足其所将服务到的临近地区。从这个定义来分析,购物中心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在服务功能上表现为复合性,在经营管理上表现为一致性,在服务设施上体现为完整性,在服务范围上表现为特定商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购物中心不是一个简单的分散式的经营模式,而是一个统一高效运作的有机整体。 依据国际购物中心的分类,大

3、型购物中心共分为邻里型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区域型购物中心、超区域型购物中心、时装精品购物中心、大型量贩购物中心、主题与节庆购物中心以及工厂直销购物中心。这是 1994 年 ICSC(国际购物中心协会)分类出的八种不同的购物中心。这八种购物中心共通的特点是:有一致而整体的建筑设施规划、完整的交通道路系统、足够的停车空间、多元性商店业种与服务、统一的经营策略及店面管理、独立个性的购物环境。就整体而言,密闭式购物区(Mall)通常是购物中心的主体,采用密封式设计,并且将店面两两相对的每条商店衔接,以中央温度调节系统的消费购物通道加以连接,形成四时四季都很舒适的购物环境。 通过对购物中心进行定义

4、和划分类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大型购物中心规模庞大,各类设施及其所提供的服务多样繁琐。这种特点也就决定了购物中心具有不同于其它业态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这一点从其兴起、发展到具体的经营管理也可以得到充分的验证。 购物中心的兴起是伴随着各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出现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购物中心在全球的发展呈现出了不均衡的态势,绝大多数的购物中心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仅美国所拥有的购物中心总数就多达 43000 个。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出现了新的变化和调整,而购物中心则迎合

5、了这种需求。 进入到 20 世纪 90 年代,我国的香港、台湾和东南亚各国购物中心步入蓬勃发展的阶段,购物中心的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形式日趋多样、服务更趋完善。但是从客观来讲,欧美的购物中心无论从总体数量、销售业绩,还是从管理水平上看,都在全球购物中心领域发挥着榜样的作用。透过购物中心的发展对各国经济整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的角度来分析,对我们研究购物中心、发展购物中心更是具有相当大的启示意义。仅以美国购物中心对美国经济的总体贡献为例,1993 年其总销售额业绩达到 8302 亿美元,1994年达到了 8500 亿美元,2000 年其总销售额业绩已超过了 1 万亿美元,这个销售额在非汽车相关商品的销

6、售额中占了 55,美国购物中心所用员工超过 1000 万人,几乎每 11 个工作人口中就有一名是在大型购物中心工作。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美国的购物中心产业 1993 年就已进入了成熟发展时期,因而大型购物中心数量逐年递减,即便如此,购物中心所产生的销售额,仍然呈现出直线上升的趋势。购物中心在美国、日本、欧洲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兴起并且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被零售业人士称为流通革命 ,主要原因在于购物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了零售业的被动和从属地位,实现了与相关产业的有机融合乃至对生产的引导、对消费的促进。如果进一步展开分析,可以从经济和社会、科技、生活形态等方面加以说明日本购物中心的发展情况日本的购物中

7、心以 1969 年建设的玉川高岛屋为代表,不过那时的购物中心理念,仍未摆脱百货公司的格局,所提供的服务也较为有限并且集中。从 70 年代初期到中期,经过整体专业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经营管理的大型购物中心开始成为主流,其中尤以位于大阪商业区的几个摩尔购物中心最具代表。例如千里新城的谢尔西购物中心、巴恩环购物中心等,它们特殊的建筑景观,例如挑空广场、庭园、喷泉等,都成为都市外围引人注目的消费人潮集中地。从 70 年代中期到 80 年代初期,日本开始产生了集文化、娱乐、休闲、运动等消费行为于一体的新型购物中心。例如 1978 年于东京原宿区开业的拉佛雷原宿,便是一个具有整合功能的购物中心;同时在这个时

8、期也产生了以下关 Seawall 以及青森的三路德购物中心为代表的许多远离都市、构筑于都市外围的购物中心,并且提供了日本大型购物中心在郊区发展构建的经验基础。为了因应消费服务多样化以及设施复合化的趋势,还产生了许多超过 10 万平方公尺的大规模购物中心。 在福冈市西日前开张了一间占地25 万平方米的大型摩尔购物中心,除购物外,电影院,游乐中心,餐饮店外加能容纳 4500 辆的停车场使之成为了大型商业中心。但由于日本特大型商业地块较难取得,故日本摩尔的规模一般较美国、加拿大、菲律宾等地的摩尔要小许多。日本的传统百货集团如高岛屋百货、三越百货、西武百货、SOGO 崇光、东武百货是日本摩尔的主要投资

9、开发商之一。 目前,美国的摩尔开发集团 雀儿喜也已开始进入日本进行摩尔的投资开发。大型购物中心在日本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具有两个基本背景条件:第一,日本是岛国、人口众多,因此追求土地及空间效率的极大化,几乎成为所有日本人一致的追求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提供各种消费服务,同时又能够提供定量停车空间的购物中心便成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手段。加之经济巨大发展条件下国民消费能力提高,使得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追求方便性、多样性、注重个人品牌的需求,同时更注重整体购买经历的愉悦,这种趋势促成了大型购物中心在日本的产生。购物中心在欧、美、日等国家和地区发展了多年,其市场规模在这些地区的零售业

10、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视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零售业趋势。简介日本的部分摩尔; 大阪的心齐桥是全日本最大的购物中心,有多达二千间的商铺,货物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日本 Kspiari 摩尔是学习迪斯尼乐园将娱乐和购物融在一起的经验。Gotemba 摩尔是美国最大的购物中心之一雀儿喜的海外分支。这里有弗里斯转轮和环滑车,还有迷人的温泉度假村。Kspiari 购物区,除了 121 家商店外,还有超宽银幕影院、流行乐队演奏的免费交响乐、童话般乐园等。这里,每到周末,能吸引近 20 万购物兼娱乐的日本人,预计今年可接待将消费 3 亿美元的 900 万顾客。 高岛屋 TIMES SQUARE百货摩尔于开

11、幕之后,加速了原本冷清的南口的交通建设与开发,一时之间,南口反而摇身一变成为不可同日而语的东京热门逛街去处。这家高岛屋百货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让一个原先备受冷落的地区起死回生?答案就在于它乃是当今东京都内机能最为丰富多元的新复合式商场。先不论这家高岛屋百货有什么创新的特色,光看它楼上的 CD 专卖连锁店 HMV、具有高 18m 大画面专门放映立体 3D 映像的 TOKYO IMAX THEATER、SEGA 最新体验型电玩游乐场 JOYPOLIS;以及隔邻的 东急手(Tokyu Hands),与以空桥相联结的整栋全日本卖场面积最大的纪伊国屋书店,便不难想见这座百货巨舰的庞大模。至于这家引起轰动的

12、高岛屋百货,除了网罗 34 个品牌的巨型化妆品卖场之外,那些散布在每个楼层,提供消费者歇脚休息兼用餐的吃茶店可是造成好一阵轰动喔!因为这些或者是日本著名老铺,又或者是新引进的海外料理,几乎都是首次在东京都内的百货公司亮相。另外12F14F 的 Restaurant Park 集结了 28 家餐馆,是新宿地区规模最大的美食街,在这里的每间餐厅用餐都可眺望一览新宿的繁华街景。东武百货池袋店是全日本最大的百货公司型摩尔 这里的总卖场面积共 80,3000 平方公尺。博多水城简介:日本福冈县的博多水城是由美国捷得事务所设计建造的日本最大的私人房产发展项目。这个占地250 万平方英尺的巨大综合型建筑物形

13、似峡谷状,位于一条新开辟的运河两岸。整个商城显现出浓郁的西方建筑色彩,融饭店、办公和贸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当地举办大型节日庆典、商品市场推广及社区公益表演的最佳场所。商城内部分为 5 大主题区域,分别命名为:星际天地、月亮步道、地球步道、海洋世界和太阳广场。博多水城与众不同的设计给传统的百货零售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游客们可以通过商场内特有的拱廊往返运河两岸。日本著名的建筑师 Arata Isozaki 先生在接受纽约时报记者采访时,曾把该建筑推崇为20 世纪后期最重要的建筑物之一(另一建筑物为由 Frank Gehry 设计的位于 Bilbao 的 Guggenheim 博物馆)。博多水城的

14、成功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同时它也成为零售业大型综合性商城的标志性建筑. 我国香港、台湾地区摩尔购物中心的发展香港的摩尔从 80 年代初起步,发展一直很迅速。香港的摩尔市场为当地各大房地产巨头(和记黄浦、长江实业、新世界、恒基、新鸿基、嘉里、九龙仓、太古、恒隆集团)垄断,同日本一样,香港特大型商业地块较难取得,故香港摩尔的规模较小。 但不同于日本和台湾,香港的各大百货集团(永安百货、先施百货、华润百货)没有投入摩尔的开发,但其新的分店都坐落在由各大房地产巨头开发的摩尔内。香港的摩尔有 20 多家,平均 30 万人口拥有 1 家摩尔。 香港的摩尔清单;香港时代广场、海港城、又一城、黄埔新天地、西九龙

15、中心、置地广场、渔人码头、新城市广场、太古城市城、太古广场、香港荷里活广场、大埔超级城等。 台湾的摩尔发展 由于当地各百货公司实力极其强大,一度抑制了摩尔的发展。所以台湾的摩尔从 2000 年前后才刚刚开始兴起。但发展势头很猛,且台湾发展的摩尔规模均比香港的大。台湾目前已有 80 个摩尔项目在进行中。其中威京集团、统一集团、远东百货集团、新光三越百货集团、霖园人寿集团都投资了多个摩尔。威京集团开发的台北京华城号称亚洲最大的摩尔,威京集团开发的中华广场也即将开业,但统一集团正在开发 4 个连锁摩尔,其中的统一摩尔-高雄梦公园摩尔将比京华城规模更大。 台湾的传统百货集团如新光三越百货、远东百货、太

16、平洋崇光百货、统一集团高岛屋百货也是台湾摩尔的主要投资开发商。台湾百货业排名第一的新光三越百货集团也凭借自身百货方面的优势,针锋相对地开始建设多家摩尔,其台南新店面积达到 20 万平方米。台湾百货业排名第 3 的远东百货集团也在向购物中心化发展,其已关闭了多家小型店,转而新开设了多家特大的百货商厦型购物中心。台湾百货业排名第 2 的太平洋崇光百货则与霖园人寿集团合作,在台北天母地区开发购物中心。 京华城、远东百货集团的高雄大远百、新光三越百货台南购物中心、微风广场、中华广场、老虎城、台茂购物中心、德安生活广场、纽约纽约、统一高岛屋、大江广场是台湾十大购物中心 我国内地摩尔的发展与现状一 内地摩尔的萌芽90 年代中期,一批香港房地产巨头(和记黄浦、长江实业、新世界、恒基、新鸿基、嘉里、九龙仓、太古、恒隆集团等)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黄金商圈兴建高档写字楼,这些写字楼大多附带有大面积的商场裙房,随即形成了有香港特色的购物中心 SHOPPING CENTRE 或购物广场 SHOPPING PLAZ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