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监控系统课程设计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1320028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位监控系统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水位监控系统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水位监控系统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水位监控系统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水位监控系统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位监控系统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位监控系统课程设计(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 年至 2012 年第 1 学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班 级 1006402 指导教师 涂 立 李 旎 学生人数_ _3_ _设计份数 1 22011 年 12 月 23 日水位监控系统的课程设计报告1006402-08 邓于杰1006402-21 陈炎亮1006402-30 袁远震一.设计时间2011 年 12 月 19 日-23 日二.设计地点一实验楼 401 机房三.设计目的1.掌握 51 单片机的基本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2.熟悉关于 51 单片机系列的程序编写,并学会基本程序的设计。4.了解 51 系列单片机的有关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3.学会将理论赋予实践,逐步掌握运用理论

2、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四.设计小组成员及分工1006402-08 邓于杰(实验报告的书写)1006402-21 陈炎亮(电路原理图)1006402-30 袁远震(流程图、程序编写)五.指导老师涂立(副教授) 李旎(讲师)六.设计课题基于 51 型单片机的水位监控系统七.基本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需求分析:1.水位监控用发光二极管来传达信息。分别用黄绿红三种颜色的灯表示低水位、正常水位和警戒水位。当水位线处于警戒水位区时,报警器也同时响。2.当被监测水位处于低水位区时,黄色的发光二极管被接通,提示水位线处于低水位。3.当被监测水位处于正常水位时,绿色的发光二极管被接通,提示水位线处于正常水位

3、。4.当被监测水位处于警戒水位时,红色的发光二极管被接通,报警器发出警报,提示水 位线处于警戒水位。3八.流程图及电路图流程图说明:1.声明单片机几个用到的引脚的功能,包括黄绿红三个发光二级管,三个水位线,报警器。2.延时程序的编写。3.主程序中,进行水位扫描,并进行监控与报警。当水位线在低水位时,黄灯亮,当水位线处于正常水位时,绿灯亮,黄灯灭,当水位线到达警戒水位时,红灯亮,绿灯和黄灯灭,报警器报警。4.回到主程序开头,重新扫描。开 始声 明引 脚的 功能 包括 灯, 报警 器, 水位 。延 时程 序V o i dd e l ay ( )主 程序W 1 =0 ?黄 灯L E D1 = 1W

4、2 =0 , W 1= 0 ?绿 灯L E D2 = 1黄 灯L E D1 = 0W 3 =0 , W 2= 0 , W1 = 0 ?延 时 d e l a y ( 1 0 0 0 )W 3 = 0 , W 2 = 0 , W1 = 0 ?红 灯 L E D 3 = 1黄 灯 L E D 1 = 0绿 灯 L E D 2 = 0报 警 器 b e e n = 1YYNNNYNY4图 1. 流程图图 2. 电路图表 1. 元件清单名称 型号 数量单片机 DP-51PRO 1晶振 12MHx 1发光二级管 06+ DIP 20000 3电容 30pF 2蜂鸣器 pac-1201 1电路图工作原理:

5、当水位线达到低水位低于正常水位时,W1 接地,W1=0,P0.0=1,黄灯亮,表示水位处于低水位区;当水位达到正常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W1W2 接地,W1=0,W2=0,P0.0=0,P0.1=1,绿灯亮,表示水位处于正常水位区,当水位线超过警戒水位时,W1W2W3 接地,W1=0,W2=0,W3=0,P0.0=0,P0.1=0,P0.2=1,P2.2=1,红灯亮,警报器响,表示水位线已经达到了警戒水位。九.实验过程1.打开 keil 软件,建立一个新工程,单击【工程】在下拉菜单中找到【新建工程】选5项,如图 3 所示:图 3. 新建工程2.选择工程要保存的路径,并且输入工程文件名。Keil

6、的一个工程里通常含有很多小文件,为了方便管理,一般将一个工程放在一个独立的文件夹下,比如保存到单片机课程设计文件夹,工程文件的名字为“课程设计” ,如图 4 所示:图 4. 工程命名3.单击保存后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选择单片机的型号,可以根据使用的单片机来选择。根据我们实验的情况,在这里我们选择 Atmel 的 AT89C52 ,选择后单击确定,如图5 和图 6 所示:6图 5. 单片机的选择图 6. 型号选择4.在选定好单片机后,单击左上角的【文件】菜单中的【新建】菜单项,或单击界面上的快捷键图标 。如图 7 所示:7图 7. 新建文件5.新建文件后的窗口界面如图 8 所示:图 8. 新建

7、后的窗口6.此时光标在编辑窗口中闪烁,可以输入用户的应用程序,但此时这个新建文件与刚刚建立的工程还没有直接的联系,单击图标 ,输入要保存的文件名,我们把文件命名为“水位监控.c” 。这里的文件名不一定要和工程名相同,可以随意填写文件名,但文件名后面必须加上“.c”的后缀,然后单击【保存】按钮。窗口界面如图 9 所示:8图 9. 新建文件的保存7.回到编辑界面,单击【目标 1】前面的“+”号,然后在【源代码组 1】单击右键,弹出如图 10 所示的菜单,然后点击【添加文件到源代码组 1】 ,出现如图 11 所示的窗口:图 10. 添加源代码组9图 11. 源代码组的选择8.选中【水位监控】 ,单击

8、【Add】按钮,再单击【Close】按钮,然后再单击左侧【源代码 1】前面的“+” ,接着便可以在编辑窗口中编写程序,屏幕窗口如图 12 所示:图 12. 打开编译窗口9.编写好程序后就要进行程序的编译,单击工具栏上的 进行编译,在编译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修改程序直到没有错误为止,然后在依次点击 和 ,在此过程中出现错误的,也要修改程序直到没有错误为止,编译过程中出现警告一般可以不必考虑,但特殊时也要通过修改程序消除警告。程序编译如图 13 所示:10图 13. 程序编译10.把文件转化成十六进制文件,点击【工程】在下拉菜单里找到【为目标目标 1设置选项】 。如图 14 所示:图 14. 十六

9、进制文件的转化11. 单击【为目标目标 1设置选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时钟(MHx) (X) 】将时钟晶振改为 12.0。情况如图 15 所示:11图 15. 调改晶振12.再在刚才对话框上面一行菜单中单击【输出】 ,在产生 HEX(X)前的方框打钩,然后点击确定。如图 16 所示:图 16. 十六进制文件选择13.此时点击 和 再编译一次程序,系统会生成后缀名为.HEX 的文件。如图 17 所示:12图 17. 十六进制文件的生成14.用 DP-51PRO 试验仪(如图 18)进行实验。把 P1.0、P1.2、P1.3 分别接警戒水位、正常水位、低水位,P0.0、P0.1、P0.2

10、分别接黄灯、绿灯、红灯,P2.2 接报警器。图 18. DP-51PRO 试验仪15. 对 DP-51PRO 试验仪上电。打开 DPFlash 软件会出现如图 19 界面:13图 19. DPFlash 软件窗口16. 点击栏中的【文件】在下拉菜单里找到【装载】 ,如图 20 所示:图 20. 装载文件17.点击【装载】 ,或者直接点击工具栏里图标 ,点击后会弹出图 21 所示的对话框:14图 21. 选择要装载的文件18. 找到刚刚所建立的文件,点击后按打开按钮对话框就会消失。然后单击左下角的【编程】会弹出图 22 所示的对话框:图 22. 烧录文件19. 单击【编程】后,软件开始把程序烧入

11、试验仪,烧片的过程如图 23 所示:图 23. 烧录过程和结果20. 当烧片完成后,点击退出就行了。关闭 DPFalsh 软件。把 DP-51PRO 单片机仿真试验仪 A1 区的工作模式选择开关(MOD_sw1)切换到 RUN 处,然后按一下复位键(RST) ,程序即开始运行。观察实验运行的情况是不是符合设想的实验现象。15十.调试过程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1.程序不能烧录到实验箱上。检查实验箱的工作模式开关 MOD_SW1 是否还处于 RUN 上,看导线是否接触不良,检查程序是否出现了逻辑错误,需进一步调试。2.实验的现象跟预期的不相同。进一步检查程序在某些小细节上是否存在一定的问题,不

12、能实现实验的现象,或者检测实验板上的某些功能能否正常工作。十一.课程设计心得体会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这一组课程设计的题目是有关水位监控系统的实验。这样的题目应该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原理很简单,并不需要复杂过程。刚开始,我们是想到用一个传感器接在水中,通过水的压力来实现水位的监控,从这方面入手就得考虑传感器的合理应用。但后来,我们组并没有用这个方法,而是直接在几个不同深度的水位地方接几根导线,这样当水涨上来时,导线就与地相连,再通过连接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得知水位高低,从而实现水位的监控。这样的方法就比较简单了。一个组三个人,一人负责原理图,流程图设计,一人负责编程序,一人负责设计报告的书写,充分

13、发挥了团队合作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岗位须有的一种精神。一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做题目那么简单,在其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还可以发现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通过课程设计,我们可以把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来,而且,所用到的还不止是单片机这一门课程的知识。例如,其中还包括了物理,数字电路等。要想做好课程设计,就要对单片机的结构有一个比较系统的了解,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完整正确的流程图和原理图,这样才能不走弯路。在程序的编写和实验的过程中,要让设计的思想透彻明了,让别人看了程序就知道这是如何实现的,实验时要注意各方面的操作,并观察现象是否如预想的那样。一门课程的课程设计,反映的

14、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所以这样的课程设计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这次为其五天的课程设计,让我们对单片机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把理论应用到实际中来。这对我们的专业也有不小的启迪。从这次课程设计中,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学以致用只有运用了才能将所学知识真正领悟,我们要写学不仅是编程,更重要的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二.源程序/*基于 51 单片机的水位监控系统*/#include#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W3=P10; /警戒水位sbit W2=P11; /正常水位sbit W1=P12; /低水位sbit LED1=P00; /黄灯sbit LED

15、2=P01; /绿灯sbit LED3=P02; /红灯sbit been=P22; /报警器void delay(uint num) /延时程序,延时 num 毫秒16uint i,j;for(i=num;i0;i-)for(j=110;j0;j-);void main() /主函数if(W1=0) /扫描低水位LED1=1; /黄灯亮if(W1=0&W2=0) /扫描正常水位LED2=1; /绿灯亮LED1=0; /黄灯灭if(W1=0&W2=0&W3=0) /扫描警戒水位delay(1000); /延时 1s,消除浪花的影响。if(W1=0&W2=0&W3=0) /重新扫描警戒水位LED3=1; /红灯亮LED2=0; /绿灯灭LED1=0; /黄灯灭been=1; /报警器报警十三.参考文献1范茂生,陆石辉,黄少先.水电站单片机水位自动测量装置J.人民珠江,2001, (04). 2陈文涛,鲁凯生.单片机水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微型机与应用,2001,(09). 3蔡黎.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7,(04). 4聂毅.单片机控制的水位与降雨量监测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3,(04).5刘杰英.水位监测系统设计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