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31793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3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1目 录前 言 .3一、 滨海新区概况 .4(一)基本情况 .4(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5二、“十三五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11(一)总体形势 .11(二)滨海新区发展节 能环保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13三、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19(一)指导思想 .19(二)基本原则 .20(三)发展目标 .21四、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 .22(一)主要任务 .22(二)发展重点 .25五、重点工程 .36(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壮大工程 .36(二)高效机电产品数量倍增工程 .38(三)中低温余能资源回收利用工程 .40(四)工业水污染防治工

2、程 .412(五)工业锅炉节能环保提升工程 .42(六)VOCs 排放控制与治理工程 .43(七)土壤环境和水环境修复治理工程 .44(八)再制造与资源再生利用工程 .45(九)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工程 .47(十)环境监测及环境大数据工程 .48(十一)我国首个绿色发展示范区 中新天津生态城建设工程 .49六、产业布局 .51(一)总体布局 .51(二)产业集聚区 .52七、保障措施 .53(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统筹推进机制 .53(二)吸纳社会资本,促进公共事业建设 .54(三)加强机制创新,推进第三方治理模式 .54(四)拓展区域合作,构建统一要素市场 .55(五)加强研发扶持,提高产业

3、自主创新能力 .55(六)创新人才机制,拓展人才服务与保障平台建设 .561前 言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保障的产业,主要包括节能装备产品、环保装备产品、资源循环利用、节能服务和环保服务等领域。节能环保产业具有公益性强、产业面广、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工程化应用特点突出、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对经济增长有明显拉动作用,是“ 十二五” 国家加快培育 发展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的八大新兴产业之一。滨海新区作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是“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亦是科技、 资本、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中心,具有培育发展节能环

4、保产业的综合优势。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节能减排目标实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建设美丽滨海的重要基础。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 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结合滨海新区“一城双港、三片四区” 的总体规划布局,编制了天津市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主要阐明滨海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提出未来一段时期新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原则、思路和2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并为规划的实施提出了保障

5、措施。此规划的基准年为 2015 年,规划期为 2016 年至 2020 年。3一、滨海新区概况(一)基本情况新区位于京津冀经济圈和环渤海湾城市带的交汇点,拥有海岸线 153 公里,陆域面积 2270 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300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97.01 万(2015 年)。以新区为中心,方圆 500 公里范围内还分布着 11 座 100 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拥有“三北”辽阔的辐射空间,地处东北亚中心,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直接面向东北亚和迅速崛起的亚太经济圈,是亚欧大陆桥最近的东部起点,也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还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新区通过京沈、京

6、沪、京九、大秦等国家主干铁路与全国铁路网相连,通过京津塘、津晋、唐津等高速公路与国家干线公路网沟通。区域内拥有世界吞吐量第四的综合性港口天津港。滨海国际机场是北方最大的航空货运机场,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北方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和大型门户枢纽机场。津秦高铁开通运营,京津城际高铁延伸至滨海新区,新区至秦皇岛仅需 1 小时,北京南站至滨海新区商务核心区于家堡只需 57 分钟。新区已经形成了航空航天、汽车及装备制造、石油和化工业、电子信息、粮油轻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八大主导产业,具备了比较雄厚的产业基础,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群。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大型石化基地、冶金基地,IT 制4造业居全

7、国前列,石油套管产量跻身世界四强。新区十几年来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是目前我国经济最活跃、利用国际资本最多的地区之一,已经成为以外向型为主的经济新区。目前已初步实现“一城双港、三片四区” 的总体规划布局,基本形成“东 港口、西高新、南重化、北旅游、中服务” 五大产业板块。国务院对新区开发开放作出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功能定位: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十二五 ”节能 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国

8、发(2012)19 号)将节能环保产业分为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三个子产业,各子产业又包括技术与装备、产品和服务三类。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2)(试行),将节能环保产业分为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环保综合管理服务 4 个子产业;各子产业又进一步各细分为 5 个类别 1,下面又分相关产品1 高效节能产业进一步细分为高效节能通用设备制造、高效节能专用设备制造、高效节能电气机械器材制造、高效节能工业控制装置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制造等五个类别;先进环保产业进一步细分为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监测仪器及电子设备制造、环境污染处理药剂材料制造、环境评估与监测服务、环

9、境保护及污染治理服务等五个类别;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进一步细分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废气、废液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城乡生活垃圾综合利用、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与节水等五个类别;节能环保综合管理服务进一步细分为节能环保科学研究、节能环保工程勘察设计、节能环保工程施工、节能环保技术推广服务、节能环5及服务若干项。“十二五 ”以来,新区 积极贯彻落实 国家节能减排战略部署,积极推动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实施和节能环保技术进步,推进节能环保服务模式创新,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生态治理实现重大突破,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具有了一定基础。1.总体概况“十二五 ”以来, 节能环

10、保产业发展迅速,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逐步完善。2015 年,新区节能环保总产值逾 700 亿,相比“ 十一五” 末期翻一番, 5 年年均增速超 过 21%。其中节能产业产值超过 460 亿,环保产业产值为 176 亿元,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超过 120 亿元。全区从事节能环保及相关产业的企业达 700余家,其中从事节能服务的企业相比“十一五” 末翻了近 3 倍,为全区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节能领域,大力推动锅炉改燃、热泵系统利用、LED 灯替代传统光源、电机系统改造等重点节能项目,鼓励节能装备研发与制造,推广节能产品应用,初步形成了以节能汽车和节能家用电器为主导,在节能建筑材料、节能型通用装备、节能型照明器具制造等方面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产业格局。在节能型汽车制造方面,聚集了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动保质量评估等五个类别。6力电池生产企业、国内领先的电动汽车控制器制造商等节能型汽车领域领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