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317729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绞车运输管理规定一、小绞车选型1、进行综掘工作面及各类临时轨道运输时,可采用 40kW 及以下规格的矿用调度绞车(简称小绞车)牵引运输。2、斜坡坡度大于 10时,不许使用 JD-11.4 型及以下规格的调度绞车。3、进行小绞车运输时,要根据运输斜巷倾角及运输物料、矿车等物件的质量,计算所需小绞车牵引力,根据有关规定确定所选绞车和钢丝绳规格型号;然后确定运输物料和矿车数量,并严格按规定认真执行。二、小绞车完好1、滚筒无裂纹、破损或变形,固定螺栓和油塞不得高出滚筒表面。2、制动装置动作灵活、可靠。JD-25、JD-40 调度绞车,制动手把的自动锁紧装置动作灵活可靠。制动后,自动锁紧装置应有足够

2、余量。JD-11.4 型调度绞车,施闸后闸把位置不低于水平位置、与水平夹角不超过 45。拉杆螺栓有背帽紧固,无显著弯曲,拉杆螺栓、叉头、闸把、销轴无损伤变形。3、闸带无断裂,磨损余厚不小于 3mm,铆接可靠不松动,闸座螺丝紧固有效。24、闸轮磨损深度不大于 2mm,闸轮表面无油迹。5、底座无裂纹,基座螺丝紧固。护身板完整、无变形。6、运转无异响,无甩油现象。三、小绞车安装1、绞车司机操作处要有照明。2、小绞车安装必须保证平稳、牢固,并在实底上,固定方式可根据底板岩性和使用时间选择地锚或压戗点柱。使用时间在三个月及以上,必须采用地锚固定绞车;临时的可采用压戗点柱固定绞车。3、地锚固定绞车:锚杆不

3、少于 4 根,锚杆长度 1.5m 以上,直径不小于 20mm。锚杆与底座必须用双螺母联结牢固、可靠。锚固力达到每根 50kN 以上。地锚必须进行拉拔试验并详细记录在案。4、压戗点柱固定绞车:四根压点柱不得缺少、倾斜,两戗点柱与底板倾角控制在 4570。压戗点柱固定必须牢固可靠,并捆绑柱头,防止脱落倾倒伤人。点柱必须打在底座焊接的柱窝内,严禁穿鞋。点柱的顶端严禁使用重叠盘头,严禁直接打在支架上。正、反戗柱夹角 90左右。点柱采用木柱,规格必须使用 180mm 优质红松圆木。严禁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固定绞车。四、小绞车的钢丝绳及联接装置1、新绳应有厂家的技术试验证书,保存超过一年的钢丝绳使用前必须做拉

4、力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或3磨损超过原钢丝绳截面积 10时必须更换。2、打结、硬弯、接疙瘩的钢丝绳严禁使用;5以上的斜坡使用 12mm 的钢丝绳;钢丝绳与滚筒的连接必须采用穿入绳眼再用双压板压紧的方式连接,严禁剁股连接。 3、钢丝绳在滚筒上应按序分层排列。钢丝绳在滚筒上的容量是最外层距滚筒边缘高度不小于该绳直径的 2.5 倍。钢丝绳在滚筒上缠绕严重跑偏时,必须停止运输进行调整。4、保险绳头采用三副卡子卡紧。保险绳绕过矿车的上面用符合规定的连接插销或连接链插入矿车连接处。保险绳直径不得小于主绳直径。主绳制作保险绳时,要求加装两幅反向大绳卡,大绳卡可在主绳卡之间(详见附图)

5、。五、小绞车的操作及注意事项1、司机必须是从事井下工作半年以上,经过专门培训,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合格,方可持证上岗。2、司机操作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检查绞车点柱、地锚及螺栓、绞车各部件等是否牢固、齐全、完好,检查信号是否清晰、可靠;检查钢丝绳断丝磨损是否超限、连接是否牢固;严禁带病运转。3、司机操作时,精神集中,着装规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格按信号开车,信号不清时应通过回头铃发送反问信号,待得到准确信号后方准开车。4、司机有权拒绝任何人的违章指挥,严禁盲目开车。5、司机操作程序:4、提升时:先给电后松制动闸,再逐步压紧离合器。、停车时:松开离合器,压紧制动闸,最后停电。

6、、微动牵引时,制动闸和离合器配合使用;严禁同时压紧,以防损坏电机和齿轮。六、小绞车跑车防护装置1、斜坡防跑车装置数量规定、上部为平坡头:坡长小于 20m 时,必须设“二挡” ,平坡头阻车器和变坡点下常闭式联锁保险杠。坡长大于 20m 小于 50m 时,必须设“三挡” ,平坡头阻车器、变坡点下常闭式联锁保险杠、坡底常闭式保险杠。斜巷安装跑车防护装置的数量:长度 50 米以内 1 道,50-100 米不少于 2 道,100-300 米不少于 3 道,300-600 米不少于 4 道,600 米以上不少于 5 道。在斜巷下弯道、起坡点10-15 米处 ,安装 1 道常闭式挡车栏,由下弯道工操作。、存

7、矿车平车场,车场两端各设一道阻车器。2、斜坡防跑车装置的位置规定:、平坡头阻车器设在平道段,距变坡点 0.8-2m 处。、平坡头变坡点下方设常闭式联锁保险杠。七、小绞车滑轮、绳滚的设置1、在巷道转弯处必须加装钢丝绳导向滑轮,导向滑轮的直径与钢丝绳的直径比不得小于 20 倍。交叉巷道必须安装架绳轮。 ,因坡5度不一致,在巷道变坡点必须有足够数量的托绳滚,钢丝绳在运行过程中跳起磨顶板、磨帮时,必须移车或安装顶、立托绳滚,严禁钢丝绳与轨枕、轨道、巷帮和顶板摩擦。2、导向滑轮的轮轴及框轴必须有保险销。轮与框的间隙超过5mm 时要进行检修或更换,防止夹绳。八、小绞车轨道铺设1、临时轨道的铺设必须符合以下

8、要求:、木轨枕间距不大于 1m,使用铁轨枕时其间距不大于 500mm, 木轨枕规格不应小于 1201401200mm,铁轨枕规格不应小于60601200mm,运输综采支架线路木轨枕间距不大于 700mm。、扣件必须齐全、牢固并与轨型相符。轨道接头的间隙不得大于 5mm,高低和左右错差不得大于 2mm。轨道接口紧固后,螺栓露出长度3 扣。如果用道塞调整轨道轨缝,所用道塞必须是全断面,每个轨缝只许加一个,长度不大于 50mm。、直线段 2 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以及曲线段按设计加高后顶面的高低偏差,都不得大于 5mm。、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轨距上偏差为+5mm,下偏差为-2mm。、在曲线段内应设置

9、轨距拉杆,直径不小于 25mm,间距在1.53m,曲线中间点必须设置一根。、轨枕的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得超过 50mm,轨枕必须一头齐,轨枕下应捣实。道钉与轨型配套按运输重车方向成6“八”字形布置。铁轨枕必须卡爪齐全,内、外口间隔布置。、同一条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的钢轨。、局部地段轨枕埋深不足其厚度的 2/3 时,应重新埋设。轨枕悬空的地段应停止运输进行充填。浮矸(煤)道砟不超过轨枕上平面。、轨道使用期间应加强维护,定期检修。2、轨道连接使用的道钉、鱼尾板、螺栓必须为标准件。3、轨道铺设要求直线段平直,曲线段圆顺。坡头、坡底变坡道的上、下弯,必须使用顶底弯道,轨道接头避开拐点 500

10、mm 以上。临时轨道的水平曲线半径不得小于矿车轴距的 7 倍。4、任何形式的开口、巷道拐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均应铺设回头道岔。九、小绞车信号设置1、绞车司机与把钩工之间必须设双向传递的往返信号装置,提升信号必须是组合声光信号,并灵活可靠。2、绞车处信号应固定在操作盘上,坡底信号应吊挂在安全硐内,并固定在“五小”牌板上。3、斜坡运输各中间片口必须设有行车指示信号,或制定专门安全措施。4、把钩信号统一执行“一声停、二声回、三声开、四声慢回、五声慢开”的规定。十、小绞车把钩工操作及注意事项71、把钩工必须是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每年对把钩工培训、考核一次。2、把钩工上岗后要严守工作岗位,

11、对行车安全负有一定责任。3、把钩工负责检查:变坡点上、下 10m 范围内轨道、道岔的安全质量;绳头以上 15m 内的钢丝绳磨损、断丝情况;严格按规定使用跑车防护装置,并检查是否灵活可靠。4、把钩工必须按规定的数量挂矿车,严禁擅自多挂。超宽、超重、超高、超长的物料运送应有专门措施。把钩工在开车前必须对所运送物料的摆放、捆绑情况进行认真检查,不合格不得进行运输工作。5、停车摘勾时:先发出停车信号,等车停稳后方可摘红灯、保险绳、勾头。停钩后,主绳头严禁与矿车连接。6、矿车掉道后立即停车。首先考虑使用上道工具上道,上道必须正确支垫,严禁摘掉绳头和强拉硬拖进行上道,严禁松绳上道。十一、小绞车管理1、小绞

12、车车房内、把钩各地点,必须悬挂司机、把钩工岗位责任制牌板及说明巷道名称、长度、坡度、绞车型号、电机功率、牵引车数、钢丝绳直径等内容的牌板,罐挡安装地点,必须悬挂负责维护、检修的责任牌板。2、斜坡上有人工作时,小绞车开关上必须停电闭锁挂牌,除司机外任何人不准随意开车。3、安装后的小绞车,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矿安全管理部门组织有8关人员进行绞车完好、地锚固定力、试车等验收,并留有记录备案,未经过验收的绞车,不得使用。小绞车使用前要办理小绞车使用准运证。4、小绞车运输严格执行“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5、小绞车、钢丝绳、跑车防护装置、连接装置、轨道、道岔、信号、滑轮及点柱等应由使用单位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使用前都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必须进行安全确认。6、使用单位要求建立小绞车、跑车防护装置、滑轮、绳滚等运输设备的管理卡片、技术台帐, 负责人及时填写卡片。做到责任明确、帐卡物对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