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2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317591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222+(412) 表示 222 为通长,412 架立筋,用于六肢箍。6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 425,下排为 225。222+ 2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6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 2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425,全部伸入支座。225 + 322(-3)/ 5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 5 根。225 伸入支座,3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 525,通长布置。五、 标注示例:KL7( 3)300700 Y50025010100/200(2) 225

2、 N418 (-0.100)425 625 4/2 625 4/2 625 4/2 425 425 225 425 300700N410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 500,高 250。10100/200(2) 2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N2B12 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 2 根 12 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 G2B12 指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 2 根 12 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例子钢筋的配法:上部3根14的通长加1根14的长度是这跨或边跨(选大值)的三分之一,下部配2根14 的两边直锚固的柱子中就行了,建议你吧全部图纸标出来钢筋误区

3、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区别要弄清架立筋和通长钢筋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先要了解箍筋的具体含义,因为钢筋混凝土梁总要设箍筋的。有箍筋时,如果没有其它任何东西把它撑起来,它就无依无靠。一般说来,梁的上部均设有负筋,不管它是受力的或是构造的。根据受力或构造,梁设双肢箍或四肢箍。如果是四肢箍,上、下势必有四个角点。如果不让四个点空着,则梁上、下也须相应设有四根钢筋。如为框架梁,梁的两端负筋为受力钢筋,在理论上,梁靠中间 13 区段,不受力或只受很小的力。那么,梁上部的这一区段,就不用配纵向钢筋了。可是,上面说了,箍筋又不能空摆着,就要设根数与箍筋肢数相应的构造钢筋,这些构造钢筋,直径要比受力钢筋小,我们把它们

4、称之为架立筋。上面讲的架立筋中,有可能包含了所谓的通长钢筋。通长钢筋主要用于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的框架梁中或设计人员认为需要设置通长钢筋的非框架结构的连续梁中。在抗震设计中,梁的通长钢筋的数量,根据具体受力情况,有多有少,有时上部钢筋全部连通。当上部通长钢筋的数量少于箍筋的肢数时,就要用直径较小的钢筋把箍筋空着的角点填补起来。通长钢筋总是放在外侧,架立筋放在中间。架立筋与两端的其余受力钢筋相互搭接,搭接长度,除特别要求外,一般为150250。 贯通筋是梁的受力钢筋,在跨中受压而在支座处承受负弯矩。架立筋是由于钢筋根数小于箍筋的肢数时,为解决箍筋的绑扎问题而设的,计算中架立筋不受力。03G101-

5、1最早版本,框架梁中提的是贯通筋,新版本已改为通长筋。 大概的区别是这样的: 1.贯通筋指贯通整根梁,只能是同种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2.通长筋则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或其他连接) 。 因为抗震规范只对通长钢筋的配筋量做出了要求,并没有规定要同直径钢筋。所以按新版的03G101-1就不存在通长筋和支座负筋的匹配问题(因为可以是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形成通长筋嘛) 。 因为通长筋是框架梁的要求,非框架梁上部在支座负筋以外就可以用架立钢筋,同样框架梁的通长钢筋有量的要求,在这个量以外也可以用架立钢筋(比如四肢箍时,上部可以用两根通长筋+ 两根架立筋) 。架立筋是构造钢筋,与通长筋不同,搭接长度只要150。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架立筋是构造要求的非受力钢筋,一般布置在梁的受压区且直径较小。当梁的支座处上部有负弯矩钢筋时,架力筋可只布置在梁上的跨中部分,两端与负弯矩钢筋搭接或焊接。搭接时也要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并应绑扎。架力筋也有贯通的,如规范中规定在梁上部两侧的架力筋必须是贯通的,此时的架力筋在支座处也可承担一部份负弯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