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17538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3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研究,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课题论文答辩,2,论文概要,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阐述目前我国小学英语教育现状和本课题提出的原因。第二部分阐述该课题的理论依据及其意义。第三部分为教学活动设计的原则。第四部分为教学活动设计课例。第五部分为讨论。最后为主要参考书目。,3,内容提要,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只有具有开拓精神,应变力强,既精通业务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未来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然而,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不尽人意,

2、广大中小学校的外语教学仍然盛行传统的教法,“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的现象在全国许多地方普遍存在。外语教学必须改革。,4,近年来,广大城镇小学英语教师和专家大胆实践,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做出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从小学三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转变教育观念,仍实行着传统的满堂灌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没有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有的甚至厌学英语,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这一课题,旨在对现行的被动、单向的知识输入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使课堂教学过程真正建立

3、在一个师生活动、学生互动等多种主体实践活动上,促使学生对英语发生兴趣、保持兴趣和发展兴趣,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转变。,5,一、 问题的提出,我国基础教育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时期,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阵线。小学英语学科是小学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课程对开发儿童智力,激发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培养儿童学习外语的习惯和能力,特别是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全国广大城镇小学英语教师和专家大胆实践,为寻求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作出难能可贵

4、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我国从小学三年起全面开设英语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随着我国2008年申奥和加入WTO的成功,一个全国性的外语学习热潮将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这为我们广大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赋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同时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们不得不承认我国许多地方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较低,费时较多。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转变教学观念,仍实行着我国传统的满堂灌的被动地、单向地输入教学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有些甚至在学习英语一年后就厌恶英语,即使能背下三百来个词语,但仍不能开口读,更不用说说英语了的,面对这种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广大一线外语

5、教师无不着急。社会在呼唤,时代在呼唤,外语教学必须改革。为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这一研究课题,旨在对现在仍在盛行的被动、单向的知识输入教学模式进行全方位的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一个师生活动,学生活动等多种主体实践活动之上,促使学生对英语发生兴趣并且能保持兴趣和发展兴趣,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转变。,7,二、 理论依据及其意义,瑞士儿童心理学,发生认识论的开创者皮亚杰的动作(活动)学习理论认为:认识起源于活动,认识是从活动开始的,活动在学生的认识情感和个性行为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不仅要有智力活动,更要有体力活动,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皮亚

6、杰反对把儿童看成一个有依赖的变量,主张儿童是一个主动的接受者,认识的获得是在儿童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构建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他认为,应该放手让儿童去动手,动脑探索外部世界,不断的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系统。皮亚杰认为,传统教育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课堂上教师独自讲,学生只能被动填装,这种说和听的学习仅仅是一种口头机械的学习,学生难以理解,只有让学生自己去操作,通过大量的亲身活动所进行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语言学习更是这样,语言学习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获得。,8,皮亚杰的动作学习理论为我们开展交互活动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儿童心理学为我们课堂交互活动教学的设计提供了指导。课堂教学活动设

7、计的研究对于提高课堂效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挥学生主体精神,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将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一条全新的教学思路。,9,三、 活动设计的原则,(一) 交际性原则 (二) 兴趣多样性原则 (三) 创造性原则 (四) 层次性原则 (五)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 (六)个体活动、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相结合原则,10,(一) 交际性原则,就英语教学而言,教学过程就是交际的过程。小学英语课本都以体现交际为原则编写的,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交际行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并非教师讲语法规则和词汇用法,学生听和记,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语言和情感交流,师生

8、双方均为对方提供语言信息。因此,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是现实的,贴近生活的语言情景。根据每单元内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别设计大组活动,小组活动,对子活动,角色表演活动等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语言习惯进行仿真模拟交际。,11,交际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打破学生胆怯心理,发展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从真正意义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同时根据学生好奇的心理,课堂交际活动设计要注意制造“信息差”( information gap )“信息差”是指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正是这种差距和差别的存在,人们才有必要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活动,也就是交际活动。因此,“信息差”是人们交际的基础和动力。如果

9、在课堂交际活动中多设置一些“信息差”,就能诱发学生参加交际活动的欲望。如在导入新课前复习单词时,可通过猜的游戏方式进行。如 在第二册第26课教授单词stamp时,教师先让学生猜教师手里有什么,学生猜了几次都不对,他们就很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这时再打开手给学生看并教读,学生一定会比直接看到邮票学说单词印象深刻得多。,12,(二) 兴趣多样性原则,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做游戏可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天性,不但能使注意力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提高,所以在英语教学

10、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13,例如:在教授单词sun 时教师先画一个圆圈,让学生说是什么,学生有的说是zero,有的说是circle,还有的说是ball,此时教师不做评价,接着教师给圆圈涂成红色,学生又开始说了,是apple, orange, 最后教师给红圆圈周围加上光芒,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是太阳。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不但复习了大量的词汇,为学习新课做了铺垫,而且由于学生急于想知道究竟是什么,从而促进其动脑、动口,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比以往那种教师交代该节课的任务的做法要来得自然和轻松,而且更容易激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14,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好奇,但注意

11、力集中时间不长。常常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和学习的形式感兴趣。例如,喜欢做游戏,喜欢玩。他们的学习动机以直接近情景性学习动机为主,对学习的直接结果关心,在学习中喜欢表现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渴望成功。心理学研究证明当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时,大脑皮层处于一种最佳状态,用语言进行游戏,大脑的两个半球都发挥作用。这样,就使感觉更加清晰,想象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敏捷,记忆更加牢固,但是每一堂课总是在同一种活动方式进行的话,学生很快就会不感兴趣,甚至厌学。因此,课堂活动设计应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年龄,要注意兴趣多样化,每堂课都要让学生乐一乐,学一学和玩一玩。,15,乐一乐,英文歌和小韵文朗朗上口,是

12、小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之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节奏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演欲和参与欲,如果能辅以富有童趣的手势动作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第一册第28课时,教师可把学生熟悉的儿歌歌词换成本课的句型Where is my toy car ? On the desk .进行演唱,学生在歌声中牢牢地记住了本课所学知识。,16,乐一乐,游戏也是让学生乐一乐的很好的办法。教师可以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且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例如在操练句型How are you ? Fine, thanks .时,教师可设计stop, go的游戏,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走下座位,音乐停止该学生必须对他(她)周围的同学

13、用所学的句型进行问候,这样避免了枯燥的机械操练,让学生在活动中练说英语。当然,要让学生乐一乐,教师自身要先乐起来,只有教师笑容满面,积极投入,学生才会真正的感到轻松和愉快。,17,学一学,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还是学一学。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进行新的语言信息输入,每个学一学的单元时间不超过10分钟。在教授新单词hot , warm , cool ,cold ,教师可准备一瓶开水,一瓶温水,一瓶凉水和一瓶冰冻水,让学生上到讲台来用手摸并说出这瓶水是hot,warm,cool,还是cold ,这样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通过耳听,眼看,鼻闻和手摸去学习,感悟新知识。同时,要注意言语

14、表扬和体态表扬,如:Good/Great 或教师翘起大拇指,点头和鼓掌等形体语言,个别、小组和集体表扬相结合,有时还可给予物质奖励。,18,玩一玩,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上 保持相对长时间的注意,课堂活动设计既要有教师指导的教学活动,又要有学生自主的活动。玩一玩是将所学东西融入在活动中,通常用竞赛性较强的游戏,如快速抢答,猜谜,上黑板将所学的单词用画表示等。例如在学习Come on. Turn right / left . Catch ! Hold your hands .等句型时,教师可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传球赛跑等体育竞赛活动,老师用英语发指令,学生也用英语呐喊助威,从而在活动中练说英语。,1

15、9,玩一玩,许多游戏是比赛性质的,比赛的目的就是要取胜,学生在比赛中的求胜心理能促使他们在比赛中精神百倍的发挥最大潜能,这就为语言记忆提供了最好的条件。在玩一玩过程中,教师要注意:1.课堂上做到气氛活跃,但不混乱;2.教师裁判要客观和公正;3游戏的有效性。在玩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应得到运用,学生的能力应得到培养。玩一玩是学习环节的有效性深化和巩固。,20,(三) 创造性原则,任务成功的可能性适度,给人以最大的满足,对内在动机也至关重要。因此,活动设计,不是对现有知识的系统重复,而是对原有知识的充分消化,充分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劳动,只有难度适中或真正具有挑战性任务的成功,我们才说是个人努

16、力的结果,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这种创造性任务的完成使人认清能力,获得满足,产生自豪感,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毅力。小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强,识记模仿能力特别强,根据以上特点,教师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单词,句型,设置课堂语言的真实性,从而实现创造性运用语言。教师设计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难度,让学生可及,能及和乐及。,21,(四)层次性原则,活动的设计必须具有层次性。语言学习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课堂设计必须具有层次性。层次性是指简单语言学习应设计较简单的活动,较复杂较难的课文,应设计稍难的一些活动。但活动必须是学生能够参与,乐意参与的活动。新授前的复习所设计的活动要简单一些,新授后,巩固阶段的活动设计要围绕所学内容层次应与课文难度一样。最后语言输出设计的活动要略高于课文的难度,语言和词汇融合在一起的运用是较高层次的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22,(五)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课堂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1、 教师是活动的设计者-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整个课堂教学的结构,包括教学程序、步骤、时间分配及活动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