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1316763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自动化专业建设情况汇报提纲一、学校对重点建设专业的重视情况1学校、系部高度重视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 学校领导、特别是学校主管领导、教务处每学期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督促电气系抓好重点建设专业的建设。 电气系成立了以系主任为组长的专业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专业建设课题小组。 全体专业教师积极投入专业建设工作。2加大投资力度,优先保证专业建设的经费 实验设备投资:2002 年投入 90 万,2003 年投入 115 万,达到全校实验设备总投资的 10%以上。 专项经费:2002 年 1.5 万,2003 年 3 万,用于调研、自编讲义、文印、资料等。 其它:师资培养是由人事处另外安排,会议差旅

2、费在系内划块经费中优先保证,图书资料由图书馆统一安排,等等。 近三年全校生均教育经费:2001 年 1355 元,2002 年 1379 元,2003 年 1407元。3采取积极有晓措施,保证专业建设方案的实施 学校制订了重点建设专业管理办法,将重点建设专业与省级教改项目同等对待。 对专业建设的情况进行年度检查,及时解决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系部每学期均对该专业的教学等情况进行重点抽查。二、专业建设的思路1专业的特点 历史悠久:1952 年全国高校大调整时第一批设立的专业。 与时俱进:电气化 工业自动化、自动控制 自动化。 多学科交叉:内涵丰富、外延宽广。 突出系统与集成的思想、方法。2自动化专

3、业人才的定位 控制理论型:突出模型的控制,强调坚实系统的教学基础,偏重对典型的控制系统进行抽象、加工、改造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偏理论研究型的人才(适宜于理科类学校); 科研开发型:突出信息的控制,强调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偏- 2 -重对带有一定普遍性或共性的对象的信息控制的能力,培养自动化“通才”(适宜于名牌工科类学校); 应用型:突出实体的控制,强调工程中具体对象的控制,偏重于应用自动化最新技术解决生产、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培养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的应用型人才(适宜于其他工科类学校)。 我校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定位:自动化技术领域中,厚基础、能开发、会控制、精工程的应用型人才。3建设目标

4、人才受社会欢迎; 省内先进; 成为省级重点专业。 说明:自动化专业原有基础 专科为全国示范专业 全国高工专电气类专业协会理事长单位 全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协作组副组长单位三、专业建设的进展1积极探索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理论联系实际,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号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进行研究、分析、设计、制造和应用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

5、才。 要点: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某个专业方向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要。 教学体系:宽口径的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明晰的专业方向课程;自我发展的任选课程;工程特色的实践教学环节。 教学方法:多途径:课内、课外;多手段:信息技术、实践。 教学考核:多种形式的理论课考核;重能力的实践环节考核。2优化课程设置、整合教学内容- 3 - 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指导思想,增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比重,分别达总课时的 48%和 37%。 按照“控制理论主线”、“计算机控制主线”、“电气技术主线”三条主线,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在总课时从 2700 课时减至 2500 课时的情况下,新增设计算机

6、过程控制系统、DSP 原理及应用、智能仪表、现代交流调速系统、数控机床等专业限修课程。 确定二个专业方向:计算机测控方向、电气自动化。 按新的课程设置和要求,重新编写了主要课程教学大纲。3加强了实验室建设,营造工程环境 原有实践教学条件:11 个专业实验室,4 个校内实习基地,2 个研究所。 更新、充实了微机原理实验室。 扩建了 PLC 实验室。 新建计算机过程控制实验室。 更新、扩充了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的设备。 启动了综合控制中心的建设,已完成了 PLC 三级网络控制系统,确定了多变量过程控制系统方案(今年完成)。4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主

7、持承担省自科基金项目 1 项,地厅级科研项目 7 项(其中,主持 4 项),院级科研项目 6 项。 自科基金:刘国荣,不确定非线性 MIMO 系统自适应模糊鲁棒控制 地厅级科研项目:陈意军,杨跃龙,王迎旭,李立。 2001-2003 年,共完成横向科研项目 12 项,签定合同 16 份,合同总经费达519.96 万元,年进校科研经费 166.5 万元。 “百吨车动力总成试验系统”获 2002 年度湘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专业教师参与科研的教师人数为 21 人,比例大于 80%。 主持承担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 2 项,省级教研课题 4 项,院级课题 2 项。 中国高教学会立项课题:刘国荣,关于

8、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关系和结构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刘国繁,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际。 省级教研课题:刘国荣,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定位及其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张深基,高等院校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创新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陈意军,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胡俊达,企业对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工程素质的要求与相应培养措施的研究。 2001-2003 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级教学成果奖 1 项,省级教育科研课题优秀成果奖 1 项。 刘国繁,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刘国荣,新建院校应- 4 -用型本科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刘国繁,建立工程环境,培

9、养应用型人才。 2001-2003 年来共发表科研教研论文 80 多篇,其中 EI 收录 2 篇,国家一级期刊 4 篇,专业核心期刊 35 篇。 刘国荣,“一类非线性 MIMO 系统的直接自适应模糊鲁棒控制”被 EI 检索;“一类非线性 MIMO 系统的间接自适应模糊鲁棒控制”被 EI 和 ISTP 检索。5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科研经验、高职称的老师优先排课,教学中融入科研成果,讲授系统与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 在教学手段上,大量开发使用 CAI 课件,70%的技术基础课和 40%的专业课使用了 CAI 课件。 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

10、理理论、微机原理、微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几门课程全部使用电子课件。6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增强综合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时数,培养独立思考设计能力。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尝试“三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时间、元器件、内容)。 增设具有特色的“工程实践训练”教学环节,在工程环境下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获得更多锻炼机会。 在代表学校参加的挑战杯竞赛的学生中,有 70%的学生来自自动化专业。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参赛人员中,有 80%的学生为自动化专业。7改革考试方法,探索新的人才评价标准 理论课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法,采用开卷、知识测试与能力测试结合等多

11、种考试形式。 电气制图课程,改在计算机房进行考试,要求学生按要求画出电气线路原理图,并制作成 PCB 印刷线路板,老师根据线路板效果综合评定学生成绩。计算机仿真技术课程考试中,要求学生应用自控原理知识,调整参数,使控制系统达到好的性能指标。 实践环节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独立设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制定了能力分解考评标准。8积极引进和培养教师,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 学院制定了符合时代要求的师资培训计划(教师进修培训计划、有关继续教育的补充规定、学院引进优秀人才暂行办法、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实施办法)。 用分配政策激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潜心从事教学和科研教研工作。 35 岁以下青年教师

12、研究生比例达 35%,45 岁以下教师博士比例达 7.7%。- 5 - 自动化专业的两位主讲教师陈意军教授和王迎旭副教授被评为我校“十佳教师”。9积极编写和选用新教材 我校是“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规划教材编审委员会”及“自动化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共有 11 人参加了本专业规划教材编写,主编 3 人。 使用近 3 年出版的新教材比例达 61%。10初步形成了本专业的办学特色 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四、专业建设现状自评自 评序号 评估指标 建 设 内 容 项目 等级1.1 A1.2 B1定 位与规 划根据社会需要和专业发展动态,进行了专业定位,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探

13、索了符合本专业建设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1.3 A2.1 B2.2 A2 师 资队 伍目前共有专业教师 26 人,实践教学人员 3 人,博士 2 人,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达 60%,形成了合理师资队伍结构;主讲教师中数高级职称数达 70%以上。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师资培养计划 2.3 B3.1 A3 学科水平三年完成横向课题 12 项,合同总金额 519.96,实际到帐金额 335.16 万元;承担省自科基金项目 1 个,省、厅级以上科研教研立项项目 12 个,院级立项项目 8 个;发表科研论文 80 多篇,国家一级期刊 4 篇,专业核心期刊35 篇,EI 检索 2 篇,ISTP 检索 1 篇。获市

14、科研成果奖1 项,省教改成果奖 2 项。3.2 B4.1 A4.2 A4 教学改革有从专业实际出发的改革思路。省级教研立项课题 6 项,院级立项课题 2 个,省级以上教改成果 3 项;课程体系结构合理,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将科研创新知识融入课堂,40%以上教师使用 CAI 课件。 4.3 B5.1 A5.2 B5.3 A5.4 A5 教学条件按照专业建设规划完成了相关专业实验室建设;生均教学经费逐年增加,2001 年 1355 元、2002 年 1379 元、2003 年 1407 元;有 11 位教师主编或参编专业教材 8 本;加强了综合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建立了高素质

15、的实践教学队伍;建立了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监督机制。 5.5 A6.1 A6.2 A6 教学效果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有 2 名学生获湖南省第五届挑战杯二等奖,5 名获三等奖;37 人获学院电子设计竞赛奖;毕业设计优良率达 70%;学生思想素质高,自动化班级 2002 年获湖南省高校先进班级集体荣誉称号; 6.3 A- 6 -学生能力得到社会承认,一次就业率达 93%,研究生录取率为我校最高。 6.4 A7.1 A7 办学特色 初步形成了强于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 7.2 A在 22 项二级指标中,达 A 级标准 16 项,B 级标准 6 项。五、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及建议1引进博士困难,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小,将进一步加大引进高学历教师的力度。2实验设备投入大,希望省主管部门投入一定的经费。3专业建设不能只靠教师的奉献,希望省主管部门制定政策,进一步激励教师投身于教学和专业建设。自动化专业建设课题组2003.10.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