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316221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一、什么是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设计就是对你将要上的那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活动进行设计。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即在上品德与社会课之前,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规律,强调研究教对学的指导,重视教学活动整体功能而形成的课堂教学方案。它有别于教学实录,教学反思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必须是课前的。二、为什么要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首先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这里的 “发展”是指以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其次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怎样进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设计一份品德与社会课堂教

2、学设计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材分析,第二部分是学情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学目标制定,最后部分是教学过程及说明。四个环节解决两大问题:一,发展什么,就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这是教学设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二,怎样发展,通过教学过程及说明来解决。下面结合展茅小学王志贤老师就六(上)年级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学设计作具体说明。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包括三个要素:一,教材提供的内容,要求全而简;二,教材的要求,即编写者的意图;三,教材前后联系,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即教材的体系。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材分析” 这样表述: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崇尚科学第 1

3、 课。教科书先以 3 幅图片引出 3 种不良生活习惯,让学生对典型的不良生活习惯有一个整体、感性的初步认识,再以一个好学生因迷恋网络而最终一步一步沦为阶下囚的事例,敲响了“警世钟” ,教育学生引以为戒。而后,以“审判”的形式,列举了烟的种种危害,较为形象直观。对于“世界无烟日”和“禁止吸烟的标志” ,学生应该不会太陌生,所以课文中没有直接出示,而是让学生自行去查询。少量饮酒可以增进人体的血液循环、抵御寒冷,是有益的,但酗酒则是百害而无一益。因此,在“警示栏”中罗列了酗酒的部分危害,留下一些空白,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平台。教科书的最后设置了小调查,让学生在调查实践中更深刻地认识到这些不良生活习惯的

4、危害,从而坚定远离恶习的信心。本教材主要让学生认识抽烟、酗酒和泡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与本教材相关的:五上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第 1 课“ 我是小小安全员” (确保居家安全的生活习惯) 第 2 课“小心电老虎” (确保用电安全的生活习惯) 2、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叙述的是学生学习本教材的起始情况。学情分析应尽可能从“三维”角度分析,尽量做到详尽。由于少年儿童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抽烟、酗酒、沉溺网络世界、毒品和邪教宣传等缺乏真正的了解和抵御能力。一些成年人的消极生活方式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在各种消极因素影响下,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歧途。因此,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

5、习惯,帮助学生认识不良习惯带来的危害,从而树立积极的生命观,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利,就显得尤为必要。3、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制定的基础是教材分析,特别是学情分析,并力求“三维” 目标与“两纲”的结合,写法上可以融合在一起,表述明确具体规范,以学生为主体,要可检测。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一课的“教学目标” 是:(1)了解抽烟、喝酒和泡网吧等不良习惯的危害,远离这些恶习。(2)学会利用有效途径自觉抵制不良习惯的影响,做好力所能及的宣传工作。重点:通过学习,较为清楚地了解抽烟、喝酒和泡网吧对人们身心健康的影响,从而自觉远离这些不良习惯。难点:区分少量饮酒与酗酒、网上学

6、习和泡网吧之间的区别4、教学过程及说明(1) “教学过程 ”的基本要素及要求,即怎样教。一是教学内容的处理,要求能围绕目标对教材进行选择调整加工提炼;能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接受程度加以补充和拓展,注意生成。教学设计要留有空间,哪些地方容易生成要有所思考;教学设计内容不能过于饱满,要留有余地。 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求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讨论与探究,实施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合理使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具,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学习;训练活动有效;循序渐进安排教学过程;尽可能要有预设。三是学习方式的完善要求重实践体验;重思辨探究;重主动合作。小组合作的指导也要有预设,在教学设计中体现

7、出来。四是教学评价的运用要求主体多元;方法多样;内容综合;重过程;重激励,但激励性评价中语言要有针对性。我们在写的时候,不必写详细的教学过程,只要粗略的线条,但要体现上面的要求。(2) “说明”的基本要求,即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在写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要围绕课程标准中的 4 条课程理念:一促进学生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社会性发展,二关注、拓展、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三提倡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四促进学生知、情、行的综合性评价;要体现 5条教学原则:一贴近学生生活,二注重知行统一,三鼓励自主学习,四促进教学创新,五注重课内外结合;要注意 3 条教学建议:一进行弹性化的教案设计和实施,二创建民主、互动的学习

8、共同体,三采用贴近生活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要结合两纲的有关要求及相关的教学理论。各部分要素合理融入,简略地写,一般分别写在教学过程中和最后。比如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一课时的教学过程简述如下:1、了解吸烟危害:“ 看一看 ”(看吸烟危害健康的动画,谈启示) ;“说一说”(一支烟中含有什么) ;“听一听”(吸烟给青少年带来危害的故事,谈感受) ;“审一审”(进行一次模拟审判,一人表演香烟,另一人演法官,列举烟的 N 条罪状) ;“议一议”(看录像,交流被动吸烟的危害)2、了解上网成瘾的危害:故事:一个优秀学生由于迷恋网络游戏蜕变 录像:“某学生泡网时间过长造成脑瘫 ”调查:我们班同学每天上网多长时间?到网上都做什么?你认为上网时间多少是科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