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绍兴四季公园设计说明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282548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绍兴四季公园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绍兴四季公园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绍兴四季公园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绍兴四季公园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绍兴四季公园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绍兴四季公园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绍兴四季公园设计说明(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园林技术专科 2008张 莹论 文- 2 -绍兴四季公园绿地景 观绿化设计前言城市公园是城市发展建设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和繁荣的象征,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创建城市景观、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在园林绿地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人们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城市公园的功能与规划模式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如何协调城市公园与现代城市生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进行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改造的一项重要内容。城市公园是城市中具有一定用地范围、供市民休憩的公共绿地场所。随着城市的发展,各类休闲服务设施的完善,城市公园的功能由原先的游览、休憩、教育

2、逐步偏重于人与自然的交流,其形态也趋向于城市中的“绿洲” 。公园与城市景观的融合使公园的服务对象由单一的游客扩展为“游人”“路人”“过客” ,公园性质也由传统的封闭式逐渐向开放式转变。同时,作为城市物质形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城市公园不仅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具有调节城市小环境、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和维系城市生态平衡等多种生态效应。一、工程概况1.地理位置:该公园位于绍兴市,紧靠杨江大道与杨绍线交汇处,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环境。公园设三处入口,分别是西、南、北入口。公园总占地面积 9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1000 平方米,绿化面积约 8500 平方米。2.自然条件:绍 兴

3、处 于 中 、 北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过 渡 地 带 , 季 风 气 候 显著 , 四 季 分 明 , 雨 量 充 沛 , 日 照 丰 富 , 湿 润 温 和 , 气 候 资 源 丰 富 。 常 年平 均 气 温 16.5 , 10 的 活 动 积 温 在 5200 以 上 , 80%保 证 率 为4800 以 上 , 日 平 均 气 温 稳 定 通 过 10 的 初 日 常 年 平 均 出 现 在 4 月 上 旬中 期 。 初 霜 一 般 出 现 在 11 月 中 旬 后 期 , 终 霜 一 般 出 现 在 3 月 下 旬 前 期 ,无 霜 期 年 平 均 为 238 天 。 3.

4、现状分析:该地南面是公路,紧邻商业区。该地地势平坦,有一些植物,但是零星的,植物很少,绿化率较低。二、设计依据公园1.城市设计规范2.绍兴园林管理处提供总平面设计图纸一份。3.绍兴市气象资料。4.公园绿化景观设计相关规范。三、设计主导思想公园绿化作为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是城市文明的标志。搞好公园绿地规划和设计,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创造精神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城市本身而言,绿地景观建设是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和吸烟除尘的一个重要途径,也给人们提,一个娱乐休闲的场所。本次绿化设计主导思想是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使绿化和周围环境相互融合

5、,相辅相成,使环境成为城市文化的延续。 其设计特点有: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3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公园达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3 公园之中道路力求通顺、流畅、方便、实用。并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城市相适应。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公园的绿地形

6、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4.绿化景观设计围绕城市文化的内涵,营造出良好的休闲、娱乐、文化、生态的环境。充分体现出公园的景观特性。四、设计原则1. “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可人环境,体现人为生态。“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总体布局,要满足不同年龄阶层的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公园的功能。2. 绿化设计时,应注重植物的搭配。选配植物,要巧妙地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和习性等进行构图。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构成一幅幅活的动态画卷。植物配置应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要充分反映地方特色,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

7、 “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因地制宜”应是“适地适树”、“适景适树”最重要的条件。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实现公园绿化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纵观古今中外的公园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利用自然、师法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五、具体设计通过对主导思想的把握,本次景观设计中我们将整个公园划分为 4

8、个分区,包括主入口广场、观赏区、娱乐休闲区、健身区。1.主入口广场:位于南主入口处,占地近 300 平方米,它是供游人集散、休息的场所。入口处设置了刻有公园名字的假山,一来可以让人知道公园的名字,二来有障景的作用,给人神秘感。本设计采取简洁、大方的设计思路。整个广场以假山、花坛、坐凳、石桌构成了广场的主景。两旁种植了草花,有垂丝海棠、四季桂、红瑞木、三角枫,色彩丰富多彩,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由低到高的台阶代表我市要节节高升。总之,主入口广场布局简洁、美观、大方。2.观赏区: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增强视觉感,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时考虑到乔灌木的有机搭配,丰富公园的景观空间,通过植物丰富的

9、季相变化,展现美丽的公园景观。3.娱乐休闲区:由亭子、花架组成,主要提供给人们休闲、交流、休憩、的活动空间,以软质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与植物景观交相互应。花架是人们消夏庇荫的场所,可供游人休息、乘凉,观赏周围的风景。花架在造园设计中往往能发挥建筑空间的脉络作用,形成导游路线,也可用来划分空间,增加风景的深度,对环境起到装饰作用。亭子作点状布置,形成观赏点,点缀园林建筑,也可以供游人休息、观赏其它景区。4.健身区:主要有沙坑、健身场地、儿童游玩场地组成,让人们在休闲娱乐的同时也能强身健骨,增强体魄。- 4 -从该园区的主入口沿着道路自然形成一条景观轴线,凸现建筑的主体性,在空间上采取了“先收后放”

10、的形式。入口处放置了假山,人们从假山旁绕过,呈现了较为开阔的休憩绿地空间,让人为之眼前一亮。两侧种植了大量的乔灌木和草皮,高低不同,错落有致,有层次感。布置了雨花石路贯穿于公园中,起到点缀的作用。本设计主要运用简单的设计构图手法,主要以植物造景为主,搭配适量的流畅园路、体现休闲功能的花架、方亭、坐凳等,为游客提供休闲散步的地方,使人养神蓄目、陶冶情操。简洁的空间形式,既符合现代信息快捷、高效的特点,又蕴含了中国传统空间的含蓄、宁静。六、植物设计植物设计在整体环境景观构建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景观意境及文化意蕴的传递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严整而虚实有序的形体结构是“形而下”与“形而上”交流的有

11、效媒介,可以通过树影、声响、叶色等传递风、月、云、日、气、四季等自然的信息。植物素材丰富而独特的形体语言作为空间塑造的工具,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比拟的魅力。植物材料的自然属性中蕴育着历史、文化和空间情节,在满足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营造文化、意境、独特的空间情调。在植物配植上,充分考虑了该地土壤特点、植物四季季相更替和色彩搭配,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营造不同特色的绿色植物空间风格。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休闲、娱乐与健身的环境空间,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适当构成,它是

12、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态景观群落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空间就是无源之水。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植物群落是以常绿阔叶树为主与落叶阔叶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虑冬日对阳光的需求,大量运用的植物种植群落应具有以下层次结构: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阳光。运用大量的乔木树种,可以快速的呈现视觉景观,提高公园品质,也能给游客提供凉爽的休憩空间。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在满足园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

13、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纵观历史名园环境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古树名木,既作为园区悠久历史的见证,又具有形象表征的意义。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文化的精髓,以及与国外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在考虑植物配置的多样化的同时,我们大量采用了有益身心的

14、植物品种,例如,雪松(四季常绿、具有防尘、减噪作用),红瑞木(四季色彩进行变化、杀菌),塔柏(防尘、减噪作用),珊瑚树(红果形如珊瑚,绚丽可爱,防尘,隔音,防火,对有害气体具有吸收性),小叶女贞球(四季常绿,隔音),石楠(四季常绿,对有害气体有抗性,隔音,早春嫩叶绛红,初夏白花点点,秋末累累赤果,艳丽夺目),杜英(抵抗二氧化硫)等等。这样不仅实现了植物的生态,而且体现了人为的生态。- 5 -具体树种,规格详见方案图纸。七、经济技术指标规划总用地面积 9500总 建 筑 面 积 1000绿 地 面 积 8500建 筑 覆 盖 率 10%绿化率 90%结束语城市公园是都市人居环境中比较接近自然的空间,是一个相对独立于城市喧嚣之外的游憩港湾。对于现在都市人来说,理想的公园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设计规划中始终贯彻以“以人为本” 、 “可持续发展” 、“发展文化”为原则,达至人性、自然性、社会性和经济性的归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