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1278832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青年群体的信息传达、沟通工作中, “小白领群体” (22-35 岁体制外职业青年)的特殊状况开展研究。职业青年踏上工作岗位后,与组织联系逐渐削弱,同时,随着社会文化变迁,体制外职业青年中出现了众多新兴的信息传递方式与组织动员方式,与传统的信息沟通、传达模式有很大差异。面对新形势,共青团组织应开拓新的工作方式,以充分发挥其团结、凝聚、带领区域内体制外职业青年的作用,使他们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坚定不移地跟党走,为党巩固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关键词 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共青团一、基本情况和研究方法(一)研究背景随着改革开放

2、的深入、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共青团工作面临一些亟待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青年群体的信息传达、沟通现状有了许多变化,对于共青团而言,剖析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问题,并在比较现有的交流模式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案,探索形成符合区域特点、强化基层组织、有效服务青年的共青团工作新模式正是亟待研究的问题。目前,青年群体的信息传达、沟通工作中, “小白领群体”(22-35 岁体制外职业青年)几乎完全不可控。年轻人踏上工作岗位后,与团组织联系逐渐削弱。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文化变迁,体制外职业青年中出现了众多新兴的信息传递方式与组织动员方式,与团组织传统的信息传达方式有很大差异。因此,我们希望

3、借助此次研究,进一步理解体制外职业青年在工作、生活各方面的信息传递与组织动员方式,并将其与团组织常规工作方式进行比较,从而为改进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提出指导性建议。(二)研究方法我们选择了定性研究的方法,共召开了 7 组不同年龄、背景的职业青年座谈会,用以收集原型案例,提供细致、丰富的素材及解剖分析;并要求受访者采集平时生活、工作的沟通及组织形式原型材料,包括文字、图片等,并制作资料,以便比较座谈的情况,完善数据收集。本次研究对象设定为 22-35 岁的职业青年,以新经济、新社会组织、自由职业者、外资及合资企业的体制外职业青年群体为主;并以党政机关、国有及集体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体制内职业青年作

4、为参照对比。受访者基本情况如下:22-25 岁组26-30 岁组31-35 岁组参照组样本数0006婚姻状况未婚083已婚无孩子已婚有孩子293公司性质民营企业563外资/合资547体制内单位6月收入2000-2999233000-499985535000-5999226000-6999 二、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基本特征分析 (一)普遍危机意识强,积极提升个人能力体制外职业青年普遍具有强烈的竞争和危机意识,他们精力充沛而且努力上进,有着很强的紧迫感和压力。也正因为工作压力大,精力和知识的长期透支,使他们的充电意识非常强,大多数被访者都在进行着各种培训和学习。从参与培训的动机上看,多数被访者认为是工

5、作需要,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参照组(即体制内职业青年)提及参加培训与工资挂钩。从培训的内容上看,技术、语言以及学历类培训占了大部分,有少数被访者提到了人格魅力培训和安利培训,并认为其内容有趣,帮助提升个人能力。多数被访者表示乐于参加培训,并且有所收获;然而参照组(即体制内职业青年)的部分被访者认为单位的内训流于形式化,毫无意义。(二)工作压力大,依靠交际娱乐活动减压工作时“吃苦玩命” ,娱乐时“全情投入” ,几乎已成为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共识。下班后,不愿回家,就和朋友泡吧至凌晨,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去上班,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常事。到了周末,安排会更加丰富多彩,健身,旅行,聚会,时间表排到爆满,也乐此不

6、疲。26-30 岁组和 31-35 岁组被访者,他们收入不菲,娱乐活动随性而富有创意。他们可能会开车去扬州画舫游湖,也可能去阳澄湖吃蟹,或是去江浙山区避暑。(三)信奉“能者居上” ,较少权力意识一般来说,距离体制核心最近的政府机关和最远的外资企业的两部分是收入相对较高,中间部分收入则相对较低。体制外职业青年收入虽然差距较大,但被访者没有对此表现出明显的不满情绪,他们认为这种收入差距是一种激励机制,只要勤奋努力、业绩好,谁都有希望提高收入。而参照组(即体制内职业青年)被访者则表现出更明显的等级意识。(四)个人修养较高,热心公益事业体制外职业青年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良好的个人修养,他们除了努力

7、工作,追求物质满足之外,也希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他们对公益活动也并不排斥。多数被访者表示愿意参加各类公益活动,他们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对失学的儿童都表示出强烈的同情。但被访者普遍认为公益活动需要组织,目前很多人觉悟没有那么高,而且一个人也想不到去。现在,很多社区活动也带有公益性质,例如周末定期维修自行车,家用电器,水管道,捐款捐物赈灾,小区环境清洁等。虽然被访者的工作都很忙,但都表示只要没事,都会去的,尤其是,31-35 岁组的被访者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五)追求自由,对传统意义上的集体活动兴趣不大在传统的教育体制里,学生们一直处于组织的约束之下,他们被要求服从集体意志,统一行动,还

8、要参加没完没了的集体活动,开会,听报告。然而一旦离开学校,摆脱了严密的组织束缚,体制外职业青年拥有了更多的个人空间,他们对传统的集体活动,尤其是党团活动很少能提起兴趣,因此能免则免,对那些必须参加的集体活动也是颇为不满。三、体制外职业青年的沟通模式分析 (一)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地位趋于平等,组织者具有不确定性在传统的组织结构里,组织者往往拥有高高在上的优越地位与权力,采取强制的方式进行宣传,组织活动。很多年轻的被访者曾提到在学校时被迫参加学校团委的报告会的经历。然而当学生们离开校园,传统的党团组织不再对他们具有有效的控制。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里,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地位已趋于平等,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也

9、被打破了。通过互联网,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组织者,每个人都可以发送个人编制的信息,时间地点不受限制,对象更具有无限性,既可以是发送至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只要其想法够吸引,就可以召集众人,没人会在乎其的社会地位如何。一般来说甚至不用担心发布这些消息会带来什么惩罚。在 XX 年上半年发生的涉日游行中,组织者匿名在一些网站和反日论坛上公布了游行的时间和设计路线,引起网友的强烈反响,大家通过网络、邮件、手机短信、口耳相传的方式传递着这个消息。参与者并不知道组织者是谁,事实上他们并不关心。活动对参与者没有任何限制,他们可能邀请朋友同往,但大多数参与游行者之间并不相识,沿途还不断有人加入。整个活动参与者众多

10、,却鲜有明确的正确的引导者,也因此出现了部分游行者有过激行为。(二)互联网普及,网络成为重要的沟通渠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人们的沟通早已不再局限于依靠家庭、单位或现有交际网络来传递信息,因为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普及已经使传统的沟通渠道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上的交流是多方位的,既有以单纯通信为目的的电子邮件以及相关的新闻组和邮件组等;也有结成相对固定的成员、分享信息、观点和服务的“虚拟社区” ,如电子公告板或论坛、博客等;还有以 QQ,mSN 等双向聊天工具。在访谈中,每一位被访者都谈及了他们的上网经历,并一致认为网络是他们获得信息的重要。另外,他们也会以网络作为平台,认识更多

11、的朋友,或集合众人的力量完成共同的目标。比较典型的有网络游戏,网络俱乐部以及网上团购。(三)利用即时通讯工具实现快速实时沟通即时通讯(Im) ,顾名思义,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它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讯息、档案、语音与视频交流。从 IcQ 的出现到现在 QQ 和 mSN 的流行,时下年轻人已经把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与移动电话,短信息当成了最常用的沟通工具。它们不仅实现了克服远距离沟通的障碍,也解决了信息在传播和反馈过程中的时滞性问题。我们越来越少打开邮箱,取而代之的是 QQ 和 mSN,它们早已不再是百无聊赖时,与网上陌生人搭讪聊天的工具,而成为职业青年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沟通手段。

12、另一方面,随着移动通讯话费的不断下调,和各式消费套餐的推出,年轻人用手机通话和发短信的热情空前高涨,即使固定电话唾手可得,也会习惯性按下手机里的存储键。(四)平等互动的双向沟通模式取代传统的单向沟通模式随着现代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沟通渠道的发展,缺少反馈的传统的单向沟通模式,已经明显难以适应现实的需要,于是双向沟通模式应运而生。在双向沟通模式中,组织者与参与者处于平等协商对话的地位上,也打破了参与者被动接受信息的局面。这种单向沟通模式向双向沟通模式的转变,反映到大众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表现在观众的参与和反馈成了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电视新闻,文艺晚会还是电视连续剧,总有类似“移动用户

13、请发送,联通用户请发送”的信息鼓励观众(听众)参与互动。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引起了全国媒体和民众的高度关注,是平等互动的双向沟通激发民众参与热情的经典案例。(五)临时性组织的迅速集聚与分散由于现代社会的流动性特点,人们通过网络等通讯渠道迅速聚集到一起,形成临时性组织,人们聚集到一起来,大多数不是“为了一个共同的远大目标” ,而是为了各自自身的不同利益。但在短期目标达成之后,组织可能同样迅速的解散。例如,网上组织的团购,有被访者提及组织汽车团购的经历,被访者是通过召集一些相同车型的计划购车者,集体向经销商购车,以求获得更多的折扣和优惠。在团购前,组织者会在相关网站上对该车型的购买需求进行民意调查,

14、因为有购买欲望的网友较多,于是在几个团购网和汽车论坛上发出团购邀请贴,有购买意愿的可以再后面跟贴或直接和组织者联系,再由组织者和经销商联系进行交易。当交易结束后,购车团也就随之解散,彼此一般不会再有联系。然而并非每次团购都可以顺利完成,被访者组织的团购就因为买卖双方价格谈不拢而告吹,之后大家也就各奔东西。四、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的探索 从一定意义上讲,团组织的动员能力决定着共青团作用的发挥,决定着共青团事业的发展。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量的团员青年游离到体制外,从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传统的组织联系方式已很难联系、影响、覆盖到他们。在对体制外职业青年的特征和沟通模式

15、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团组织的现有资源,我们提出了“以青年中心为阵地,青年社团为平台,电子社区为渠道”的 EmI(平等、互动、即时)体制外职业青年动员方式。(一)以青年中心为阵地,广泛地凝聚、吸引体制外职业青年以会员制为基本形式,吸纳体制外职业青年加入青年中心。以青年中心为阵地,在增强青年中心服务功能和加大青年中心宣传力度的基础上,广泛地吸引、凝聚体制外职业青年。在增强青年中心服务功能方面,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体制外青年在学习成才、创业就业、生活娱乐、身心发展、维护权益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的需求,为体制外青年提供菜单式服务;按照“政府委托、中心承办”的方式,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在青年中心实施

16、青年发展项目;加强与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项目合作,充分发掘社会资源,动员各方面力量,丰富服务内容和手段。在加大青年中心宣传力度方面,要有效运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短信等现代传媒,吸引公众的关注和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参与。还要通过采取公开选拔形象代言人、招募理事会成员等新型动员、宣传方式,调动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内在的参与积极性。(二)以青年社团为平台,有效地联系、服务体制外职业青年针对体制外职业青年的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大力组建各类协会、俱乐部等青年社团。以青年社团为平台,有效地联系、服务体制外职业青年。青年社团的组建要运用多种手段整合多方资源。充分发挥青年联合会、青年企业家协会的资源优势,扶持青年社团的组建和运作;可以利用区域内已有的体制外青年自发组建的社团资源,通过引导方向和健全机制,在原有基础上组建青年社团;尝试搭建青年社团与高校社团之间资源和人员上对接的桥梁,把服务、凝聚体制外职业青年的工作前移,减少资源和人员的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