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李素贞识友情,悟别情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24204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昔阳李素贞识友情,悟别情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昔阳李素贞识友情,悟别情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昔阳李素贞识友情,悟别情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昔阳李素贞识友情,悟别情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昔阳李素贞识友情,悟别情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昔阳李素贞识友情,悟别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昔阳李素贞识友情,悟别情(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识友情,悟别情黄鹤楼送别教学实录及反思昔阳县示范小学 李素贞黄鹤楼送别是一文诗兼美的“文包诗”形式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基于这一点,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本文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使得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这是

2、一篇培养学生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基于这样的对教材的理解与挖掘,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品析感悟,领悟真情。比如:、 孤帆、凝视、仰望、远眺、伫立、依依惜别、杨柳依依、脍炙人口等,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指导学生不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下面是其中的两个教学片断:片段一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在文中找出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为了检验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我让学生联系诗意解决重点疑难字词的意思, 。师:诗中的“孤帆”是什么意思?生:一只小船生:一条小船生:一叶小船生:一艘小船师

3、:一叶什么?生:一叶扁舟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练习一的诵读与欣赏中题秋江独钓图里说“一蓑一笠一扁舟”师:前后联系,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师:“孤帆”到底是什么意思?学生七嘴八舌,意见不一。师:请大家打开练习一,观察树上的插图,然后再观察本课的插图,有什么发现?生:两幅插图不一样,本课的插图上船有帆生:图上的两只船都比较小生:练习一上的船很小,就像一片树叶,难怪叫“一叶扁舟“。师:会观察,还会想象,不错。学习语文就要这样,因为每一个文字就是一幅画。生;本课图上的船也很小,因为船越走越远,越来越小,就像漂在江中的一片落叶,所以“孤舟“的意思是”一叶扁舟“或者是”一叶小船“。生:也能说“一只小船

4、” 。师:如果近看呢?生:也能说“一艘帆船” 。师:看来,船的体积、形状不同,用的量词也不一样。还有哪些量词来形容船只的?生:一轮货船生:一艘航空母舰师:赶紧摘抄下来一叶扁舟 一只小船 一条小船 一艘帆船 一轮货船 一艘航空母舰(学生摘抄)师:看到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生:不同的船只用的量词不一样,以后要多动脑子,准确运用。师:同学们,当时江上真的只有一只小船吗?(学生陷入沉思)生:不是师:为什么说“孤帆“?生:老师经常说简单的文字背后总是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 “孤舟”说的是作者的一种孤独的心情。师:你已经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个“孤帆”再现了李白和老友难舍难分,孤独寂寞的心情,传神逼真!

5、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感受作者的这份心情吧。(生深情的读诗句)“孤帆”一词的理解中,教师引导学生前后联系, 观察插图, 进行比较,并联系语言环境确定这个词的意思,这样的拓展训练,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能力。然后,由此深入思考,探究文字背后蕴含的深刻的含义,体会 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至此, “孤帆”不再孤独,他已经富有了鲜活的生命,引领 学生走向诗情画意的圣境。片段二学完古诗的意思后师:诗句表现了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课文中有哪些语句表现了两人的这种感情?学生找到了“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天空,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师:这句话中你

6、认为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情感?生:“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这句能体现。师:还有吗?师:语言文字是传情达意的工具,我们要善于通过字面意思来探究文字背后蕴含的情感。生:我认为“仰望蓝天白云,远眺江上景色”中的两个动词也能体现。师:为什么?生:”一会儿仰望天空,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说明他们都想在这个地方多呆一会儿,很舍不得离开。生:我觉得他们表面上在观赏风景,心里却流泪,因为他们恋恋不舍。师:好一个心在流泪,你已经走进人物的内心,同文中的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多珍贵的体验!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认真读读这句话,用心想一想,假如你是李白和孟浩然,此时此刻会怎么想?生:马上就要分开了,再看看这

7、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亲朋好友吧。生:真舍不得离开,想起和老朋友相处的日子,多快乐!分别就在眼前,真不知这一走何时才能再相见?生: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和老朋友尽情的说说话,尽情的玩一玩。师:明知分别就在眼前,但谁都不愿触动这话别之情,他们只好(生读句子)师:真是千金易买,知音难求。然而,分别就在眼前,此时(学生再读句子)师:文中还有一处也是通过写人物的动作神情来表现人物的情感的。“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德流行天边”师:“凝视”能不能换成“眺望”生:不能。 “凝视”是集中注意力看。 “眺望”是向远处看。生:“凝视”一词说明李白目不转睛地盯着老朋友的船,直到船消失在

8、天边,那种依依不舍的心情完全表达出来了。生:因为李白一动不动的盯着远方的船,所以他才能“伫立”在岸边,也就是站立了很长很长时间,要前后联系起来理解。师:真会读书,这种前后连贯的学习方法的确棒!生:我由这两个词仿佛看到李白站在岸边陷入沉思,他在回忆和老朋友在一起的美好时光,那时多幸福。现在老朋友要去扬州了,真舍不得!师:你会读书,会思考,会想象,多么难得呀!师:同学们,再仔细读读这句话,想一想,现在你们就是站在岸边的李白,望着远去的老友,会想些什么呢?生:老朋友, ,虽然我们远隔天涯,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生:老朋友,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再见面,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看望你。生:有缘千里来相会,我相信我们

9、一定会再见面的。生:老朋友,一路顺风!愿你事事如意,健康平安!师:有你这样的朋友,一生足矣!然而,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学生读句子)师:不忍别,终须别,此时李白不得不对老友挥手说再见(生再读)师:学到这里,你觉得这三个词带给你什么收获?(出示三个表示“看“的词语)生:都有看的意思,但看的角度方向等不同。师:还有哪些表示看的词语?学生罗列凝视 俯视 瞻仰 浏览 藐视 环顾 扫视 斜视 窥视 轻视 瞥 盯 瞅 瞟师:你知道这些词语都表示什么意思?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解释意思师:同样是表示看的词语,意思不同,感情色彩也不一样。有句话说“文章不是无情物”这里我要说”文字不是无情物“,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

10、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吧!(必须用上”凝视 “)(学生摘抄词语 用词语写话)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只有创设出文章中描绘的那种意境,学生才能渐入佳境,体会到作者的胸臆。教学中从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句子入手,由“简单的文字背后 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仔细读读这些文字,你会想到什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学生通过默读、想象,描述出一幅幅生 动感人的画面。紧接着 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朗读感悟,学生 进一步体会到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深情厚谊及依依惜别之情,加深了对文章中心的理解。在这里, 积极丰富的想象,沟通了课堂内外,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把生活 经验 运用于课堂,加深了学生的体验,使 课堂富有生命的活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因素, ,抓住关 键词句,引导学生换位理解、想象、体验,友 谊之情、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展示。体现了“人文就在语文中”的和谐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