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大学工学前100名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23934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中国大学工学前100名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09中国大学工学前100名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09中国大学工学前100名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09中国大学工学前100名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09中国大学工学前100名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中国大学工学前100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中国大学工学前100名(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 中国大学工学前 100 名 工学包括地矿、材料、机械、仪器仪表、能源动力、电气信息、土建、水利、测绘、环境与安全、化工与制药、交通运输、海洋工程、轻工纺织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学、生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公安技术等 21 个学科类,共有 79 个本科专业。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工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32.86%,授予的工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 37.83%,工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 42.96%。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 40110 名博士生导师中,有 15945名是工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 39.75%,位居各学科第一位。2

2、008 年,开设工学专业的大学共 536 所。工学是我国大学最大的学科,各类工学人才直接推动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名次 等级 校名 1 A+ 清华大学 2 A+ 浙江大学 3 A+ 上海交通大学 4 A+ 哈尔滨工业大学 5 A+ 天津大学6 A+ 华中科技大学 7 A+ 西安交通大学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9 A+ 东南大学 10 A+ 华南理工大学 11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2 A+ 大连理工大学 13 A 西北工业大学 14 A 吉林大学 15 A 中南大学 16 A 武汉大学 17 A 北京理工大学 18 A 同济大学 19 A 四川大学 20 A 北京大学

3、 21 A 山东大学 22 A 重庆大学 23 A 南京大学 24 A 华东理工大学 25 A 北京科技大学 26 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7 A 湖南大学 28 A 东北大学 29 B+ 电子科技大学 30 B+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1 B+ 复旦大学 32 B+ 南京理工大学 33 B+ 武汉理工大学 34 B+ 北京化工大学 35 B+ 西南交通大学 36 B+ 北京交通大学 37 B+ 中国矿业大学 38 B+ 东华大学 39 B+ 上海大学 40 B+ 中山大学 41 B+ 南开大学 42 B+ 北京工业大学 43 B+ 江南大学 44 B+ 燕山大学 45 B+ 河海大学 46 B

4、+ 南京工业大学 47 B+ 浙江工业大学 48 B+ 哈尔滨工程大学 49 B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50 B 福州大学 51 B 北京邮电大学 52 B 厦门大学 53 B 合肥工业大学 54 B 郑州大学 55 B 北京师范大学 56 B 华北电力大学 57 B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58 B 江苏大学 59 B 中国农业大学 60 B 苏州大学 61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62 B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3 B 河北工业大学 64 B 太原理工大学 65 B 兰州大学 66 B 南昌大学 67 B 西安理工大学 68 B 青岛科技大学 69 B 昆明理工大学 70 B 中国海洋大

5、学 71 B 长安大学 72 B 暨南大学 73 B 西北大学 74 B 河北大学 75 C+ 宁波大学 76 C+ 扬州大学 77 C+ 广西大学 78 C+ 华侨大学 79 C+ 湘潭大学 80 C+ 成都理工大学 81 C+ 天津工业大学 82 C+ 广东工业大学 83 C+ 上海理工大学 84 C+ 深圳大学 85 C+ 安徽大学 86 C+ 山东科技大学 87 C+ 浙江理工大学 88 C+ 长沙理工大学 89 C+ 大连海事大学 90 C+ 陕西师范大学 91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2 C+ 沈阳工业大学 93 C+ 兰州理工大学 94 C+ 西南大学 95 C+ 华东师范大学

6、 96 C+ 东北师范大学 97 C+ 山东理工大学 98 C+ 西南石油大学 99 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100 C+ 天津科技大学 2009 中国大学理学 100 强理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科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力学、电子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心理学、统计学等 16个学科类,共有 31 个本科专业。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理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1.64%,授予的理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 10.42%,理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 13.42%。另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发布的博士生导师资料统计,在全国大学 40110 名博士

7、生导师中,有 7340 名是理学博导,占博导总数的 18.30%,仅次于工学而居第二位。2008 年,开设理学专业的大学共 525 所。理学是基础科学,基础科学原创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科学水平;因此,理学是中国科学的生命。2009 中国大学理学前 100 名名次 等级 校名1 A+ 北京大学2 A+ 南京大学3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 A+ 浙江大学5 A+ 清华大学6 A+ 复旦大学7 A+ 中山大学8 A+ 南开大学9 A 吉林大学10 A 兰州大学11 A 北京师范大学12 A 上海交通大学13 A 厦门大学14 A 武汉大学15 A 四川大学16 A 山东大学17 A 华

8、东师范大学18 A 东北师范大学19 A 中国海洋大学20 B+ 华中科技大学21 B+ 华中师范大学22 B+ 西北大学23 B+ 湖南师范大学24 B+ 陕西师范大学25 B+ 苏州大学26 B+ 西安交通大学27 B+ 西南大学28 B+ 哈尔滨工业大学29 B+ 南京师范大学30 B+ 山西大学31 B+ 大连理工大学32 B+ 云南大学33 B+ 华南师范大学34 B+ 中国农业大学35 B+ 同济大学36 B+ 中南大学37 B+ 华东理工大学38 B+ 山东师范大学39 B+ 湖南大学40 B+ 上海大学41 B+ 西北师范大学42 B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3 B 安徽师范大学

9、44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5 B 首都师范大学46 B 东南大学47 B 南京农业大学48 B 郑州大学49 B 河南大学50 B 河北大学51 B 浙江师范大学52 B 电子科技大学53 B 扬州大学54 B 河南师范大学55 B 北京理工大学56 B 暨南大学57 B 曲阜师范大学58 B 上海师范大学59 B 河北师范大学60 B 华南理工大学61 B 福州大学62 B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63 B 华中农业大学64 B 湖北大学65 B 辽宁师范大学66 B 湘潭大学67 C+ 西北工业大学68 C+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9 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70 C+ 福建师范大学71 C+ 北

10、京工业大学72 C+ 汕头大学73 C+ 华南农业大学74 C+ 聊城大学75 C+ 重庆大学76 C+ 新疆大学77 C+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8 C+ 天津师范大学79 C+ 徐州师范大学80 C+ 广西师范大学81 C+ 安徽大学82 C+ 温州大学83 C+ 天津大学84 C+ 内蒙古大学85 C+ 成都理工大学86 C+ 北京化工大学87 C+ 宁波大学88 C+ 北京交通大学89 C+ 四川师范大学90 C+ 黑龙江大学91 C+ 北京科技大学92 C+ 江西师范大学93 C+ 东北大学94 C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95 C 山东农业大学96 C 东北林业大学97 C 北京林业大学9

11、8 C 福建农林大学99 C 哈尔滨师范大学100 C 辽宁大学2009 年中国有 15 所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 2009 中国一流大学火热出炉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发表了2009 年度中国一流大学。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提出的 2009 中国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入选研究 1 型大学。或者获得工学前 6 名,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前 3 名,经济学、农学、法学前 2 名,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第 1 名的研究型大学(需进入中国大学前 30 名)” 。按照以上标准,2009 年中国有 15 所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如下:校 名 入选根据 校

12、名 入选根据 清华大学 研究 1 型、工学第 1 名、管理学第 1 名、医学第 2 名 浙江大学 研究 1 型、工学第 2 名、管理学第 3 名 北京大学 研究 1 型、理学第 1 名、医学第 1 名、哲学第 1 名、经济学第 1 名、文学第 1 名、历史学第 1 名、法学第 2 名 南京大学 研究 1 型、理学第 2 名、文学第 3 名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 1 型、工学第 3 名 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 1 型、教育学第 1 名、 文学第 2 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 1 型、理学第 3 名 复旦大学 研究 1 型、医学第 3 名 中山大学 研究 1 型 南开大学 研究 1 型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学第 4 名 中国人民大学 法学第 1 名、经济学第 2 名 天津大学 工学第 5 名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第 2 名 华中科技大学 工学第 6 名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