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123799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340 大小:10.8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40页
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40页
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40页
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40页
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报批稿(3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综合说明 - 1 -云南省某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1 综合说明1.1 概述1.1.1 自然、地理及社会发展概况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位于 XX 县三岔河镇 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于 xx 江一级支流罗闸河上游勐佑河段的左岸支流榨房河上游,水库径流区属 xx 江流域,xx 江水系。水库坝址地理位置:东经:995423,北纬:242917。工程距三岔河镇政府 15km,距 XX 县城 65公里。根据XX 县 2010 年统计年鉴 ,XX 县 2010 年 GDP(当年价)为 31.51 亿元。XX 县辖 5 个乡,8 个镇,据 2010 年

2、底统计资料数据,全县 183 个村委会、4 个社区,全县国土面积 3451 平方公里,总人口 45.86 万人,常住人口 43.72万人,共有 22 种少数民族。户籍人口镇中小数民族人口 13.64 万人,占总人口的 28.74%。三岔河镇辖 1 3 个村民委员会,205 个村民小组,142 个自然村;2010 年末总人 26638 人,其中农业人 26246 人。2010 年,全镇经济总收入 9788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3090 元;固定资产投资 8257.37 万元;茶园总面积 2.0512 万亩;泡核桃总面积达 11.32 万亩;2011 年种植烤烟 3200 亩;累计建成桑园面积

3、947亩;肉类总产达 2924 吨,粮食总产 9960 吨,人均占有粮食 379 公斤。根据XX 县骨干水源工程近期建设规划及XX 县“十一五”水库建设规划成果中,新建 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不仅达到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下游人蓄饮水保证率及农田灌溉供水保证率和可靠性,而且也将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及经济收入,从而推动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新建后的 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的主要功能以提高了下游人蓄饮水保证率及农田灌溉为主,其中提高了下游 2854 人的饮水保证率,设计灌溉面积7500 亩。1.1.2 编制过程及依据XX 县水务局于 20011 年 9 月 15 日与我

4、院正式签定了勘察设计合同,承担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和技施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综合说明 - 2 -阶段等的勘测设计工作。1.1.3 可研报告编制概况根据合同及勘察设计大纲要求,我公司于 2011 年 9 月组织人员进场开展勘测工作。本次可研工作完成了:(一) 、坝址枢纽区及库区的测量;(二) 、2 个块石料场的野外及室内试验工作;(三) 、区域地质评价、枢纽区地质评价;(四)收集、整理、复核了降水、流量、蒸发和水位等资料,进行了水文分析工作;(五) 、收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料和 “十二五”计划,对工程任务、规模及水库淹没进行计算

5、和论证;(六) 、灌区规划设计;(七) 、对上、下坝址进行同等经济效益比较,在稳定、渗流分析论证的前提下,对建筑结构作优化调整设计,并初拟基础防渗处理、枢纽总体布置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八) 、环境保护设计及水土保持方案;(九)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2 水文1.2.1 流域概况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位于 XX 县三岔河镇 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 xx 江一级支流罗闸河上游勐佑河段的左岸支流榨房河上游,水库径流区属 xx 江流域,xx 江水系。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规模属小(一)型,水库径流面积面积11.1km2,地势为北高南低,水库流域水系呈羽毛状分布。

6、1.2.2 水文成果采用资料我院设计所需的水文气象资料,根据 XX 县水务局提供的由 XX 省水文水资源局 XX 分局编制的XX 市 XX 县 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工程水文分析计算报告书 (可行性研究阶段)直接采用。报告中第二章内容为方便专家阅读,直接引用水文分析报告中的部分成果。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水情测报系统已由 XX 省水文水资源局 XX分局编制完成,为不重复投资,我院不再该进行方面的设计。1.3 地质1.3.1 绪言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系拦河蓄水为主的小(一)型水库工程。位于 XX 县三岔河镇 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其地理位置为东经

7、 99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综合说明 - 3 -5423,北纬 242918。距 XX 县城 97km。距三岔河镇 17 km,其中有通县油路 80km 通至镇政府,镇政府通至 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村通达土路17 km,交通较方便。水库径流区地处南桥河上游一级支流榨房河,属 xx 江流域,控制径流面积约 11.1km2,多年平均降雨量 2020mm。该工程拟建坝型为混凝土重力坝,设计最大坝高(地面以上)47.6m,坝顶高程 1824.17m,正常水位高程 1821.40m,总库容 127.76 万 m3。工程设计灌溉面积 7500 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同时兼顾下游

8、人畜饮水的综合效益小(一)型水库。受 XX 县水务局委托,由我院承担该工程可研阶段工程地质勘察任务。我院组织队伍,于 2011 年 8 月 18 日进场,进行外业测量、勘探工作,2011 年 10月 5 日结束,2011 年 10 月底提交全部地质勘察资料。先后完成 1/20000 区域地质测绘 24km2,1/1000 库区工程地质测绘0.126km2,1/500 坝址区工程地质测绘 0.06km2。坝轴线工程地质勘探钻孔 5 个,总进尺 150m,孔深 20.0050.00m, 。孔内进行标准贯入试验 14 次,压水试验30 段,石料场勘察两个,取岩块试验 3 组。1.3.2 区域地质概况

9、(一)地层岩性工程区出露地层较多,有前奥陶系;中生界三叠系中、上统;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地质作用以变质作用为主。(二)地质构造工程区处于青藏歹字型构造体系中段与川滇经向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水库工程区位于花岗岩与前奥陶系(松山组)侵入接触带附近。(三)地震基本烈度及区域稳定性工程区位于保山龙陵断裂带、耿马澜沧断裂带、中甸大理强震带和思茅普洱强震带之间,对工程区影响较大,距离较近的是保山龙陵断裂带。根据 2001 年 2 月 2 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该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工程区相应地震烈度为度。(四)地貌及物

10、理地质现象工程区内地势东高西低,地形坡度在 3045之间,局部较陡,坡度为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综合说明 - 4 -5065,绝对高程 15302600m,属中、高山斜坡地貌。山川走向呈北北西向展布,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区域上基岩部分出露,地表普遍为第四系覆盖,厚度 1.53m,局部 4m 以上,森林植被覆盖较差,区内滑坡、坍塌少,规模较小,冲沟发育。河床多呈“V”字型断面。因此,区域内物理地质现象稍发育。(五)水文地质工程区水文地质情况不复杂,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其次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均受降雨补给。1.3.3 库区工程地质(一)地层岩性库

11、区地层岩性简单,主要分布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燕山早期(5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前奥陶系松山组(AnOs)灰色石英岩。(二)地质构造库区基底岩性为燕山早期(5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前奥陶系松山组(AnOs)灰色石英岩。(三)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库区位于 xx 江水系南桥河上游支流榨房河上,地势呈北东向南西倾斜,流域呈树枝状。库区所处海拔高程 17601850m,地貌属中山中等切割地貌类型。水库位于南桥河一级支流榨房河中上游部位,河谷处于老年发展阶段。河谷库盆呈狭长形,库盆长约 610m,河流纵向平坡度为 7%,地势开阔处谷宽7090m,坝址段为 4050m 左右。(四)水文地质与库区渗漏评价库区内南

12、、北、东三侧高,为库区汇水区分水岭,西侧低为区内河道的排泄口,以分水岭为界形成具补、径、排系统的水文地质单元;区内地层岩性单一,第四系松散层普遍较薄,局部较厚,基岩裂隙较为发育,其含水性能为弱中等;库区两岸山体宽厚,地层岩性隔水,地下水出露高,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没有导水构造,不会产生库区渗漏。(五)水库淹没和浸没库区植被覆盖差,主要为农田,为经济林(核桃林) ,无人居住,也未发现有开采价值的矿产,水库建成后,淹没主要是库区农田、部分经济林(核桃林) ,淹没损失较小,库区稳定主要取决于基底岩层,因此,水库蓄水后,能抬高库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综合说明 - 5 -岸的地下水位,但

13、库岸基岩软化系数较高,即使水位壅高,也不会因修水库产生浸没作用,影响库岸的稳定。(五)水库淤积评价库区内两岸植被覆盖差,地形坡度较陡,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较好,河道水质清澈,库内仅发育几条规模不大的冲沟,沟中有水,水质清澈,断面呈“V”字型,属于不活跃的壮年期冲沟,水库库区内淤积小,水库上游河床坡降较陡,河流向源浸蚀作用强烈,搬运能力强,所以水库淤积主要来源为上游洪冲物质,根据水文资料分析,榨房河多年平均固体径流为 0.571 万 m3,水库建成后,回水线以下小坍塌、边岸再造等会造成少量淤积,估算平均年淤积量为0.071 万 m3,对水库蓄水影响较大,因此水库总体淤积量较大。(六)库岸稳定性评价

14、库区左岸地形坡度 2035。右岸地形坡度 4555。最陡处近垂直,左缓右陡,多为“U”字形,局部“V”字形河谷。水库两岸地层岩性为燕山早期(5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前奥陶系松山组(AnOs)灰色石英岩。强弱风化,属坚硬岩,左岸地形坡度相对较缓,第四系松散覆盖层厚度不大,坍塌滑坡等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库岸基本稳定,右岸基本为块状岩质边坡,仅局部出现边坡掉块现象,边坡稳定,水库蓄水后,库岸基本稳定。1.3.4 坝址工程地质通过实地踏勘及多方面比选,XXXXX 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可研阶段在适宜建坝河段共选择相对较好的上、下两个坝址进行同效益(同蓄水规模)比较。选定的上、下两坝址直线距离(两坝轴线平距)180m。坝址段河床坡降7.2%,在上、下坝址之间河段相对狭窄,上坝址轴线以上河床开阔,在相同效益情况下,上坝位坝体远大于下坝位。坝址区左右两岸地为第四系松散层零星覆盖,大部分基岩出露。河床部位均为第四系洪冲积(Qpal)层覆盖,局部基岩裸露,坝址基岩为燕山早期(5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及前奥陶系松山组(AnOs)灰色石英岩。基岩表层强弱风化,强度坚硬,两组地层侵入接触。坝址区未见明显构造痕迹,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一) 坝址比较坝址比较采取同效益(同蓄水规模)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