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232320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灾害现场的通信状况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方面,经济建设迅猛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财富和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另一方面,城乡致灾因素大量增多,大面积、 立体型、 人员群死群伤等特大灾害事故也急剧增多,且危害日趋严重,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政治和社会影响均较大。如何有效处置特大灾害事故,使消防部队的抢险救援工作面临着新的考验,同时也给灾害现场通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抢险救援的准备到战斗展开都与通信保障休戚相关。通信保障能力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指战员的作战能力 ,影响着战略战术的运用 ,决定着整个战斗的成败。灾害事故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

2、灾害如:大面积的火灾、飓风、 暴雨、 洪水、 泥石流、 滑坡、 崩塌、 雷电、地震等。人为灾害如:化学泄漏事故、交通事故、 空难、 核事故、 坑道遇险、 特大燃气泄漏、 压力容器爆炸、 恐怖袭击等。从这几年国内外发生的特大灾害事故的情况看 ,其共同特点对通信保障有更高的要求:一、现场危险性大。特别是地震、 火山和生产、 贮存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场所、 工厂发生的特大灾害事故 ,随时都有再地震、 再爆喷、 再泄漏、 再爆炸的危险 ,容易造成一线官兵伤亡。另外 ,诸如核泄漏、 生化恐怖袭击等 ,泄漏或散发出的气体很难被肉眼分辨和识别 ,参战人员或周围群众一旦吸入体内或受到感染 ,生命危险 ,死亡

3、率极高。二、情况复杂。不少特大灾害事故没有先兆 ,无规律可循。发生灾害时往往是毫无准备 ,灾害事故场地大多是烟雾大、 温度高、 视线差、 地形复杂 ,很难使救援人员或参战官兵发现、 接近事故中心 ,很难判断灾害事故的发展趋势。同时 ,在事故发生地外部 ,人群拥挤 ,通信信道阻塞 ,直接影响救援人员的现场侦查和战斗展开。三、破坏力强。发生特大灾害事故往往是财产损失巨大 ,人员伤亡惊人。有的灾害发生后导致了一个城市、 一个区域瘫痪或半瘫痪 ,引起社会恐慌 ,使社会的政治、 经济、 文化等诸多领域遭受严重破坏和影响 ,代价惨重。在这样的现场情况下,很难保证通信的畅通。四、时间持久。特大灾害事故发生后

4、面积大 ,涉及领域多 ,在处置过程中不仅需要大量救援人员 ,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核泄漏、 特大燃气泄漏等 ,在处置中不仅要经过询问灾情、 力量部署、 侦察检测、设立警戒、 救助疏散人员、 灭火作战、 洗消处理等一系列环节 ,而且还要通过采集危害样本进行化验等 ,所需救援时间较长;又如草料场、 大型商场、 集贸市场等场所发生的特大火灾 ,会使油料、 水资源、 灭火剂以及照明工具、 通讯设备的电量等大量消耗 ,同时也会造成一线指战员疲劳、 饥饿、 酷热或寒冷。五、处置艰难。一旦发生特大灾害事故 ,瞬间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消防抢险救援不仅所处环境险恶 ,行动困难 ,而且往往时间紧迫 ,

5、责任重大 ,指战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牺牲的危险 ,有时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一些高层建筑、 地下工程发生的特大火灾 ,不仅火灾情况难判断 ,起火部位难摸准 ,而且火场侦察困难 ,进攻难度大 ,有时需要不断更换器具、 装备 ,不断调整战术才能奏效。加之 ,一些特大灾害事故处置技术性强 ,需要调集很多专业部门和多种专业分队参战 ,处置工作技术性强 ,要求高 ,对技术装备的依赖性也大。及时、高效的通信保障,是消防部队快速机动,赢得抢险救灾胜利的重要保证。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必须正确分析和认识通信保障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任务的完成。一是灾害发生突然,通信准备仓促。自然灾害事发突然,地域难以确定

6、,部队往往边受领任务、边准备,通信保障准备筹供难度加大,要求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收拢人员,完成各种准备,并能迅速展开工作。二是机动范围广,参战单位多、通信保障复杂。在受灾地区,通常是多单位、多建制、军警民混合编组,配合作战,由于建制杂、人员散,缺乏协调配合,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发挥整体保障效能。三是抢险任务重,灾区条件差,装备补充困难。灾区道路毁损,交通阻塞,急需的通信材料很难就地筹措;后方支援力量和筹措的屋子很难及时到位,只能靠随行力量立足现有条件,搞好自主保障。纵观各类公共突发性事件,将之分类,我们不难找到其中的规律和它对应急通信保障的要求。一是从公共突发性事件发生的地域来看农村人口

7、虽然少,但通信和电力状况相对要差,临时搭建通信平台、组织大容量通信困难城镇相对在通信设施上要较农村略好些,但人口多,现场混乱,通信需求大,同样给组织大容量通讯带来相对的困难。二是从公共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性质来看自然灾难性事件由于对基础设施的破坏性较大,因而对通信的要求更高,如地震、洪水、海啸、泥石流等毁灭性灾难,它们影响的区域范围,通常少则方圆几公里,多达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这种灾难的出现,通常对地面的基础设施的影响是毁灭性的。其中地震和海啸是由于地壳的运动,它有可能改变当地的磁场,核事故更是如此。这些都给重新搭建无线通信网络带来了难度。三是从公共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时间来看白天和夜间存在着不同的

8、差别。那么在短时间内迅速搭建应急通信保障平台也有着不同的难度要求。因可见度的不同,在图像的摄取方式上还存在着实拍和红外摄像转换的问题。从公共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期间来看有长期和短期的不同。因而对通信容量的需求也不一样。在长期的现场处置中,需要及时搭建可靠的信息网络平台,从而可以及时运用会议电视等方式来进行多方询问、讨论和决策。由于各种灾难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给救助人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危害。因此确立一整套完整的通信保障机制是完全必要的。这既便于领导层及时掌握情况、加速对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处置又便于现场救灾人员的安全指导、人员轮换、信息传递、消息的准确发布等。你们老师以前的论文:目前 ,消防部队一线指

9、战员作战时的通信联络方式 ,主要是利用手持台、 车载台等 ,依托于公安集群网、 消防常规网进行无线组网通信。实际使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 )消防通信装备配备不完整当前我国城市消防通信装备系统的建设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尤其是 城镇公安消防部队通信装备配备标准 的制定为消防通信装备系统的配备提供了标准和目标 ,但从调研情况看 ,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通信装备的配备仍不完整。就无线通信而言 ,由于设备缺乏 ,组网不完整 ,致使管区覆盖不足 ,火场通信混乱 ,严重影响灭火成功率的提高 ;就计算机通信系统而言 ,我国各地的建设存在不平衡的问题 ,发达地区建立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消

10、防通信指挥系统 ,可以实现四通八达的通信。而有些地区在计算机通信系统方面的应用还是空白。(二 )消防通信技术相对落后在无线通信中的技术落后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系统体制的落后 ,二是系统内设备技术的落后。从系统体制来讲 ,消防部队目前采用的通信系统多为常规通信 ,即利用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无线通信使用的 350MHz 频段 ,建立自己的通信系统 ,只有少数城市(如北京、 沈阳、 重庆等大城市)加入当地公安集群系统 ,而常规系统与集群系统相比有许多不足。设备技术的落后主要表现在通信机在对信号的接收、 处理、 传输等过程中采用的技术落后 ,从而影响了通信的质量和效率。对于消防有线通信 ,经济发达城市主

11、干线多采用光纤传输电话和数据业务 ,基本能保证通信需求 ,欠发达地区只能保证基本的电话通信 ,对一些视频数据的传输在技术上难以达到要求。计算机通信系统的落后主要是系统的更新问题 ,其落后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现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更新换代周期较短;二是由于消防部队缺乏管理维护人才 ,不能及时地对系统进行升级和更新 ,从而造成系统在技术上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三 )消防通信频率资源严重不足在消防无线通信系统中 ,通信频率资源是通信系统发挥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目前 ,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无线通信使用的频率为 350MHz 频段 ,尽管消防部门有自己的专用频点 ,但数量有限 ,特别是随着独

12、立执勤中队的增多 ,频率资源越显匮乏 ,很难满足实战的需要 ,不能满足各中队享有自己专用频点的要求 ,尤其是灾害现场大 ,进行大规模联合作战的场合 ,凸显频率的不足 ,经常造成同频干扰。例如 ,我们调研的长沙支队 ,现有消防中队 18 个 ,而全国公安消防部队无线通信使用的 350MHz 频段仅有 6 个信道 ,3 个单频信道和 3 个双频信道 ,其中作为全国消防联络就占用 1 个双频信道和 1 个单频信道 ,剩余的信道很难满足大型灾害现场的联合作战。(四 )通信装备管理、 使用不善通信装备需要有专业技术的人员实施管理 ,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并延长其使用寿命。但基层部队懂本专业技术的人员非常有限 ,致使网络、 设备得不到及时的维护保养 ,出现问题就靠更换新设备来解决。不仅造成设备浪费 ,也给执勤备战带来不利。同时 ,由于个别基层部队没有把通信人员的培训纳入全年工作计划 ,没有把它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去抓 ,使得一线通信人员对通信设备的操作使用不规范。特别是对一些新设备 ,因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或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有效地予以排除 ,仍然带着故障运行 ,最终导致设备的瘫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