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226206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7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总论期末考试答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姓名:胡永阳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99.0 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1犯罪论的结构涉及到的三要素不包括()。1.0 分 A、罪 B、责 C、刑 D、行我的答案:D2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紧急避险保护了合法利益,但是牺牲了第三者的利益 B、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大于所牺牲的利益 C、紧急避险的行为是无害的,因此符合法律规范 D、紧急避险实际上损害了合法利益我的答案:C3防卫过当的构成条件是()。1.0 分 A、必须是正当防卫行为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C、造成重大损害 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D4根据我国刑法总则规定,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犯罪的未完成形

2、态()。1.0 分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我的答案:D5关于因果关系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刑法中,若一个行为直接导致一个结果的发生,不需要再做因果关系判断。 B、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有刑法意义的危害行为与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C、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在案件事实清楚的情况下的关系,而非刑侦意义上的犯罪原因。 D、刑法中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具有相同的意义。我的答案:D6财产性犯罪中,()是作为区分既遂与未遂的标准。1.0 分 A、犯罪是否得逞 B、是否着手 C、结果是否发生 D、结果是否造成危害我的答案:C7特殊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

3、被判处()一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军人。1.0 分 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我的答案:C8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和()阶段。1.0 分 A、准备 B、着手 C、实行 D、结果我的答案:C9我国主要采用的刑法适用原则是()。1.0 分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我的答案:D10刑法分则中,结果犯、危险犯、行为犯、结果加重犯是根据()来进行划分。1.0 分 A、犯罪动机的不同 B、危害程度的不同 C、犯罪结果的意义不同 D、犯罪主体的不同我的答案:C11犯罪的主观要件不包括()。1.0 分 A、犯罪的故意 B、犯罪的过失 C、犯罪的目的 D、犯罪

4、的结果我的答案:D12各国刑法所采取的数罪并罚的原则不包括()。1.0 分 A、吸收原则 B、并科原则 C、限制减罪原则 D、混合原则我的答案:D13修正的犯罪构成在总则中主要有共同犯罪和()两类。1.0 分 A、有组织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未完成犯罪 D、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我的答案:C14下列()行为不属于犯罪。1.0 分 A、窃取国家情报,严重危害国家安全 B、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致使国家机关工作无法进行 C、醉酒驾驶致人死亡 D、装修噪音扰民我的答案:D1580 年代我国法学界在选择作为的法律义务的来源时,没有包含下列哪一项?()0.0 分 A、法律规定的义务 B、职务业务要求产生的

5、义务 C、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D、法律行为我的答案:C16关于持有型犯罪的理解错误的是()。1.0 分 A、持有型犯罪的对象都是特定的 B、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当不构成其它犯罪时才认定为持有型犯罪 C、持有型犯罪全部属于不作为的危害行为 D、持有行为可以分为事实的持有和推定的持有我的答案:C17关于行为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行为差误是客观行为的打击发生了偏差。 B、行为差误属于无罪过事件。 C、行为差误在主观认识上有错误。 D、行为误差可导致行为人的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产生错误。我的答案:A18实行过限时,承担行为责任的是()。1.0 分 A、过限行为人 B、所有犯罪人

6、 C、其他犯罪人 D、酌情量刑我的答案:A19跨越新旧法律时期连续犯罪,并且实施不同的犯罪,该如何定罪?()1.0 分 A、从新法 B、从旧法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我的答案:D20在我国船舶或航空器内的犯罪()。1.0 分 A、适用我国刑法 B、不适用我国刑法 C、适用所在国刑法 D、适用国际法我的答案:A21下列选项不属于纯正的不作为犯罪的是()。1.0 分 A、母亲不给刚出生的婴儿喂奶,导致婴儿死亡 B、不解救被拐卖儿童 C、遗弃罪 D、纵容黑社会组织犯罪我的答案:A22挪用公款的行为中,公款的使用人不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身份,但是指使或参与策划挪用公款的,以()定罪处罚。

7、1.0 分 A、受贿罪 B、教唆罪 C、危害公共安全罪 D、挪用公款罪我的答案:D23按照有没有特殊的组织形式分类,共同犯罪可以分为()。1.0 分 A、临时犯罪和组织犯罪 B、主观犯罪和客观犯罪 C、一般共同犯罪和特殊共同犯罪 D、条件犯罪和被动犯罪我的答案:C24根据刑法通说,下列选项中具有未完成形态的是()。1.0 分 A、直接故意犯罪 B、间接故意犯罪 C、过失犯罪 D、结果加重犯罪我的答案:A25刑法分则关于共犯的特别规定应当()总则共犯规定适用。1.0 分 A、独立于 B、服从于 C、平等于 D、优先于我的答案:D26共犯要成立终止不需要()。1.0 分 A、停止自己的行为 B、消

8、除自己的行为对共犯行为的影响 C、有效阻止共同犯罪的完成 D、停止他人的犯罪行为我的答案:D27如何认定合法成立的公司,但是既有违法犯罪活动又有合法经营活动?()1.0 分 A、以违法犯罪为主要活动的按自然人犯罪定罪处罚 B、按单位犯罪定罪处罚 C、按自然人犯罪来定罪处罚 D、既包含单位犯罪,又包括自然人犯罪我的答案:A28下列选项属于意外事件的是()。1.0 分 A、甲意图杀害乙,甲得知乙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后,随即防火烧毁值班室,最终将顶替乙值班的病烧死。 B、甲抓到一条毒蛇,放在家里的水桶里。一天家中请客,来了很多人。其中的一个客人在水桶里洗手,被蛇给咬了,造成重伤。 C、甲在爬山时由于

9、山路湿滑,不慎摔倒后撞到身后的乙,乙跌下山崖。 D、甲欲杀害妻子乙,并在饭菜里下好毒后说自己有事要出门,让妻子先吃饭。这时他们的儿子从外面回来说肚子饿,于是乙给儿子盛了一碗饭,儿子吃了之后中毒身亡。我的答案:C29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处()有期徒刑1.0 分 A、三年以下 B、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C、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 D、十五年以上我的答案:B30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内又故意犯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情形。1.0 分 A、一年 B、三年 C、五年 D、十年我的答案:C31刑法分则规定,犯罪构成要件的要素不包括()。1.0

10、分 A、因果关系 B、行为的时空条件 C、行为的手段方法 D、行为目的我的答案:D32行为人对动物的侵害行为进行的反击属于()。1.0 分 A、意外事件 B、无罪过事件 C、紧急避险 D、正当防卫我的答案:C33我国最早规定单位犯罪的法律是 1987 年()。1.0 分 A、海关法 B、刑法 C、环境保护法 D、反垄断法我的答案:A34不属于纯正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是()。1.0 分 A、逃汇罪 B、单位受贿罪 C、受贿罪 D、单位过失犯罪我的答案:C35我国刑法如何规定当行为地和结果地不一致时的犯罪?()1.0 分 A、采取行为地管辖原则 B、采取结果地管辖原则 C、同时采取行为地和结果地管辖

11、原则 D、采取属人原则我的答案:C36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1.0 分 A、防卫起因不同 B、防卫手段不同 C、防卫意图不同 D、防卫结果不同我的答案:A37()不属于未完成的犯罪。1.0 分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正当防卫我的答案:D38下列犯罪行为中,不能被判定为累犯的是()。1.0 分 A、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B、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被判处的刑法有一个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C、后罪的发生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规定年限内发生的 D、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年满十八周岁我的答案:B39下列哪些犯罪不是将犯罪结果作为既遂的判断标准?()1.0 分

12、A、故意杀人 B、盗窃 C、诈骗 D、丢失枪支不报我的答案:D40通常来讲,自然的一行为触犯了数个罪名,是()。1.0 分 A、牵连犯 B、吸收犯 C、从犯 D、想象竞合犯我的答案:D41任何犯罪必须具备犯罪的四要件: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观方面和()。1.0 分 A、犯罪条件 B、犯罪主体 C、犯罪目的 D、犯罪动机我的答案:B42关于教唆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 分 A、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罚 B、如果起主要作用,按主犯处罚 C、被教唆人按犯罪未遂定罪处罚,教唆人可能按犯罪既遂处罚 D、教唆未遂指的是教唆未遂和未遂的教唆我的答案:C43紧急避险构成条件中的时间条件是

13、指()。1.0 分 A、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B、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C、避险行为产生于不法侵害结束之后 D、避险行为产生于不法侵害之前我的答案:A44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区别的标志是()。1.0 分 A、犯罪未得逞 B、是否着手 C、犯罪停止的原因 D、犯罪停止时间我的答案:A45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指向同一个目标,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体现出共同犯罪行为的()。1.0 分 A、主体性 B、一致性 C、整体性 D、规律性我的答案:C46区别罪与非罪的原则标准是()。1.0 分 A、社会危害性 B、刑法中对犯罪的定义 C、社会影响程度 D、犯罪动机我的答案:A4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事实认识错误?()1.0

14、 分 A、假想非罪 B、客体错误 C、行为错误 D、因果关系认识错误我的答案:A48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 分 A、已经拐骗但尚未卖出时,不能被称为既遂 B、买卖双方商谈好价钱但尚未转移人口时不能被称为既遂 C、只要对人口进行拐骗就构成既遂 D、未找到买家的时候不能被称为既遂我的答案:C49关于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犯罪构成,说法错误的是()。1.0 分 A、英美法系中定罪的构成要件和诉讼规则紧密相连 B、英美法系没有抽象的构成要件概念 C、大陆法系所抽象出来的构成条件理论与实际定罪过程相符 D、消极要件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中都被纳入犯罪成立的要件之中我的答案:C50关于犯罪未遂的处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0 分 A、犯罪未遂都要受到处罚 B、犯罪未遂都要从轻处罚 C、犯罪未遂有不从轻处罚的案例 D、犯罪未遂要加重处罚我的答案:C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1意外事件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预见义务,并且应当有预见能力。()1.0 分我的答案: 2经鉴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可不负刑事责任,也无需进行治疗。()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