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226116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驼中学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以课改的理念为指导思想,落实“两纲”精神,践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校办学理念,以全体学生的发展为本,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学科教育发展的特点,确定课程的目标,使学生在思想、文化、身心和劳动等方面的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个性特长得到一定的发展,良好人格得到一定的塑造,为 21 世纪培养新型的社会人才。1、思想素质方面: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民族自尊心,有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有理想,关心社会,有文明行为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又具有改革开放的现代意识。2、文化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懂得学习方法,具有学习

2、能力及初步的实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有较自如地进行口头与书面表达及交流交往的能力;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能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有科学的观点、方法和探索精神,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可持续终生学习能力的基础。3、身心素质方面:具有锻炼身体、讲究卫生等自我保健的习惯与能力,有较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关心他人、与人友好相处的精神,有一定的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能力,有健康的审美情趣。4、劳动素质方面:有一定的生活和劳动技能,热爱各项劳动、具有自觉的劳动习惯,能主动参加社会公益劳动与服务,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社会职业观念。5、个性特长方面:注

3、意培养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有初步的选择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个性特长。二、课程体系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构成。1、基础型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同时为学生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的课程,有相对统一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能力要求,是学生必须共同修习的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科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职业导向、信息科技、劳动技术和体育与保健,共 16 门科目。2、拓展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上的扩展和潜在能力的开发,着重培养为学生终生学习打基础的发展性学力,兼顾学生创造性学力培养的课程,包括限定拓展课程和自主拓展

4、课程,分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内容与要求有弹性、可变动,不重知识量,而重点在于独立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分学科类、活动类、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3、探究型课程。是在基础型课程及拓展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在实践和研究基础上的创造性学力,包括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特长等,要求重视对学生合作学习、综合运用、选择组合等能力的培养,以问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活动形式进行的课程。课程的领域可不同,层次也可不同,是学生可以分类分层自主必修的课程。本类课程包括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案例调查、专题讨论、课题研究等项目。三、设置原则1、课程目标整体性原则。学校的课程,作为一个整体,都

5、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为目标。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各素质的教育中,虽有侧重不同、层次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不可能把某一类型、某一科目课程的教育,归划在某一单一素质的教育内。如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方面,探究型课程起着一定的前沿阵地的作用,但基础型、拓展型课程也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占课程总课时量相当大部分的基础型课程理应是素质教育核心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从课程目标来说,各类型、各科目课程,在统一目标下,形成一个整体。从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来说,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作为课程来说,都是 21 世纪学生自身发展必不可少的必修课程,它们在课程体系中,有机

6、地组成整体。2、课程结构多元性原则。学生素质教育的多元性,决定课程结构的多元性。环绕着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基础学力奠基的基础型、侧重于提高学生某些方面素质与更好地发展个性特长的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有的是单科性质的,有的是综合性质的,各类科目的设置呈现多元性。课程教学类型多元性。课程设置中,有的科目指定为学生必学;有的科目组合在各个课程模块中,形成各个领域、各个模块、领域内的科目,学生须必学,但学什么,学生可自主选择;有的科目规定学生必学,但在一定时段内,什么时间学、学生可自主选择;有的课程可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学或不学。课程模式多元性。有的科目注重全体学生共同教学要求的基础学力;有的科目注重知识

7、能力的拓展,为兴趣、个性特长的发展奠定基础;有的科目注重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提供展现的舞台。有的科目教学以课堂教学型为主;有的科目是课内外、校内外相结合,注重学生体验、考察、实施开放型教学为主;有的以学生自学、讨论为主;有的是非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要求、内容、方式、地点、对象、成果形式都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教育周期多元性。有长周期覆盖整个初中阶段的,有短周期以一学年、一学期为周期的,有专题讲座型、不定期型等。3、课程教学差异性原则。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出发,为学生在中学初级阶段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创造相对宽松而有效益的发展条件。

8、要承认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基础与能力、潜质发展的差异性。在基础型课程中,也应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同一科目课程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在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中,更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置不同层次的课程科目,或在同一领域、模块课程科目中,有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要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的自主选择,尊重学生对学习哪些课程、学习课程的进程和要求的自主选择,并在课程设置等方面为学生的选择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4、以学生为本,立足于以校为本原则。学校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中,要根据学校与学生实际,发挥学校的优势,并创设条件,设置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程及课程计划。课程、科目的设

9、置要具有灵活性,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从而逐步构建成以校为本的课程与课程计划。四、课程结构1、教学时间安排课型 初一 初二 初三基础型课程 26 28 30拓展型课程 6 4 4探究型课程 2 2 1说明:预初、初一、初二每周总课时 34 课时,初三每周总课时 35 课时。每天 7 课时,其中有一个下午 2 课时,用于拓展型课程,实施走课形式,每节课为 40 分钟。2、课程安排课型 科目设置语言文学学习领域 语文 英语数学学习领域 数学社会科学学习领域 思想政治 历史 地理 职业导向自然科学学习领域 物理 化学 生命科学 科学技术学习领域 劳动技术 信息科技艺术领域 音乐 美术基础型课程体育与健

10、身学习领域 体育与健身家书抵万金等生活中的数学等学科类礼仪英语等文学 “未匀”文学社 影视欣赏 课本剧数学 数学思维方法科技 气象 三模技术 Flash 动画制作 网页制作 纸艺 十字绣心理 心理热线艺术 合唱团 电声乐队 绘画社 自主拓展部分活动类(社团)体育健身 足球 健美操 武术 “两纲” 主题 民族精神教育 生命教育节庆主题 读书节 科技节 艺术节 体育节 英语节专题教育其他 廉洁 健康 青春期 心理健康 国防 民防 民族团结 安全 法制 预防艾滋病 毒品 环境班团队活动 根据实际选择内容社区服务 暑期挂职锻炼拓展型课程限定拓展部分社会实践 社会考察实践活动 社区活动探究型课程 课题研

11、究方法 项目设计完成相关课题研究报告五、教学评价基础型课程教学评价参照课程标准。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教学评价补充如下:(一)学生评价1、定期填写兴趣活动的学习情况,作好自评和互评。2、听取家长和社区的反映及时调整。3、经常举办各类比赛,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4、展示学生的作品与成果,促进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5、采用学分制。(二)教师评价1、定期听课以及听取学生反馈意见,定期检查教案,促进教师学会诊断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改善教学策略,明确努力方向,最终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呈现。2、通过对问卷调查、座谈、个别调查等方法由学生对教师作出评价,以不断提高拓展型课程的质量使之

12、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六、组织实施(一)严格按照市颁课程计划设置课程和课时。(二)有侧重培育,力求形成特色课程。1、包括特色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并将其作为基点,全面带动各类课程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2、请有经验的课任教师上示范课,写心得,推广经验。(三)注重教研,做好师资保障工作。1、注重各类课程的过程管理,开展切实有效的校本研修活动,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2、着力培养一批骨干教师,提升整个师资队伍的素质,保证各类课程实施的质量。3、制定科学的评价制度,激发教师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职业状态。(四)拓展型课程教材讲义的编制工作。1、课程开发讲究科学性、实效性。2、聘请专家来校讲课,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辅导教材讲义的编制。3、在拓展型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校本课程。沂南县青驼镇初级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