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讲义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225732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64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中医基础理论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讲义(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级主管中药师资格考试辅导 相关专业知识 第 1 页第一单元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诊疗手段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理论,是以研究和阐发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遵循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所推演的科学结论(即科学规律)构成的医学体系。第一单元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药学理论形成于先秦两汉时期。而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的成书,是其形成的标志。这些医药学著作,分别从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辨证、治疗法则,以及药物等方面,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黄帝内经较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功

2、能、病因病机,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养生、防治等方面的内容,确立了中医药学理论的基本框架。内经首先运用了“解剖”的方法,提出了解剖学概念,并将解剖技术运用于医学研究,成为中医药学理论形成的主要条件之一。如灵枢指出:“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内经所载的人体骨骼、血脉长度、内脏器官大小和容量等,基本符合人体的实际情况。这些认识在某些方面虽然大多仍是宏观的表层观察,有一定局限性,但为藏象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形态学的基础。(二)疾病认识和治疗经验的积累古代长期医疗实践用药经验的积累和反复验证,为中医药学理论和临床方药应用体系打下了丰厚的基础。如五十二病方记载病证

3、52 种,药物 247 种;十三经中记载病证 180 余种;山海经记载疾病 38 种,药物一百多种;伤寒杂病论进一步总结前人临床医学成就,确定了临床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的医学实践体系;神农本草经载药 365 种,集东汉以前药物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之大成,成为中药学发展的奠基之作,并大多数为药典所收载。(三)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渗透古代“诸子百家”的学术争鸣和交流,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而在其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纳了当时高度发展的天文、历法、气象学、地理学、物候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从而构成了黄帝内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科学底蕴。(四)古代哲学的影响主

4、要体现于应用精气学说(即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方法论,将散在的医疗实践经验,通过归纳总结和分析研究,使之逐步系统化和理论化,从而使感性的医疗知识升华为理性的医学理论,上升为比较完整而系统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二、理论体系的发展(一)基础医学方面自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为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奠定基础之后,历代医家均有发展。晋代脉经,详述二十四种脉法,使脉诊有所补充。隋代诸病源候论,对病源、症状及其形成机理的探讨,达到较高水平。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阐发“三因致病说”,发展了病因学理论。金元时代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兴起,如金元四大家的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倡“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

5、极皆能化火”,用药以寒凉为主,被称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用药以攻邪为主,被称为“攻邪派”;李杲倡“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用药以温补脾胃为主,被称为“补土派”;朱震亨倡“相火论”,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观点,治病以滋阴降火为主,被称为“滋阴派”。各位医家,立论不同,但互有发明,从不同角度,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发展。中级主管中药师资格考试辅导 相关专业知识 第 2 页此外,明代的温疫论提出的“异气”致病说,为中医传染热病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思路。清代的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方法,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该时代的医林改错则发展了瘀

6、血致病的理论。诸如上述,各代医家的建树,均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发生了积极的影响。(二)临床医学方面自东汉伤寒杂病论问世,奠定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以后,两晋隋唐时期及其以后各时代,中医临床医学名家辈出,并逐渐趋向于学科分化,向专科化发展。内、妇、儿、外、针灸、骨伤各科,以及法医学等,均有显著的发展和著述问世,从而极大地丰富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实践和成就。(三)药物学方面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历代医药学家均对药物学有所发展和充实。如南北朝的炮炙论反映了汉以后药物加工水平。神农本草经集注总结了魏晋药物学成就,载药 730 种。唐代新修本草,为世界最早药典,载药 844 种。本草拾遗详述药物品类辨识方法

7、,并补充了大量民间药物。食疗本草,补充了食物药。海药本草增加了泊来药物。宋代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 1558 种。政府多次修订增补的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 1746 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金元时代的张元素重视药物气味厚薄和升降浮沉的研究,倡导“归经”、“引经”,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明代本草纲目载药 1892 种,绘图 1100 余幅,附方 11000 余首,并运用先进的自然分类法,将收载药物分为 16 部 62 类,故其成就巨大,国内外影响深远。此外,尚有本草纲目拾遗等名著问世。综述统计,历代相承药物学著作问世,累计达 400 余种。(四)方剂学方面与药物学密切相关的方剂学,是专门研究方剂

8、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的学科。其收载方剂数量及研究发展方向亦有所不同,贡献亦有所侧重。如成书于内经之前的五十二病方载方 280余首。黄帝内经载方 13 首,并论述剂型及组方原则,从而奠定了方剂学理论基础。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融理、法、方、药于一体,为处方用药之圭臬,被称为“方书之祖”。晋代肘后备急方,以急症为主,首创臌胀病的“筩针”放腹水疗法。唐代千金要方载方 5300 余首,首创葱管导尿术。外台秘要载方 6000 余首。宋代太平圣惠方载方 16834 首,为首部国家编著的方书。圣济总录载方 2 万多首,为理、法、方、药齐备的医学巨著。此外尚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虽仅 788 首,但却是首部成

9、药典籍。明代普济方载方 61139 首,集十五世纪前方书之大成。第二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中医学理论体系有诸多特征,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一、整体观念(一)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人与自然及社会环境统一性的认识,是整体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体现。所谓整体,即是指事物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则是相互影响的,而且与自然界和社会环境相互关联。人体在能动地适应外在环境的过程中,维持着其自身的稳定和机能活动。这种内外环境的统一性和

10、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二)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中级主管中药师资格考试辅导 相关专业知识 第 3 页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人体统一协调的机能活动。可以看出,这种五脏一体观,正是反映出人体内部器官是相互关联而不是孤立封闭的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医学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认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一方面依靠各脏腑组织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则又要靠脏腑组织之间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约作用,方能维持其生理上的平衡。每个脏腑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又

11、是整体活动中的分工合作、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体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人体的经络系统将全身上下内外、脏腑组织、肢体官窍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气血津液理论和形神统一学说,则正是反映了机能与形体的整体性。总之,中医学在阐述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时,都贯穿着“人体是有机的整体”这一基本观点。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之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自然界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而机体则产生相应的反应。人体的阴阳气血在生理上受到四时季节、地理环境和昼夜晨昏的影响,在病理上同样也发生着不同的反应。例如,春夏季节,阳气发泄,气血容易趋向于体表,表现为

12、皮肤松弛,疏泄多汗。机体则以出汗散热来调节人体之阴阳平衡。秋冬季节,阳气收敛,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既可保证人体水液代谢排出的正常,又能保证人体阳气不过分地向外耗散。人体四时的脉象变化、昼夜阴阳生理活动变化等,都是人体随自然阴阳变化而进行的生理性调节,说明人体与自然界存在统一性。又如,对季节性多发病的认识,如素问指出:“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同时对于人能主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提高健康水平亦有正确的认识。如素问所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以及养生类纂所说:“沟渠通浚,屋宇清洁无秽气,不生瘟疫病。”均有指导意义。正是由于

13、人与自然界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在辨证论治过程中,中医学十分注意分析和把握外在环境与内在环境的有机联系,从而进行有效的治疗。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人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社会环境的不同,久则可造成人体身心机能上的某些差异。诸如社会地位、经济状态、人生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均会对体质、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发生有所影响,此亦是中医学诊治疾病非常重视社会因素的原因所在。二、辨证论治(一)症、证、病的概念1.症即症状和体征。症是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者进行检查所获得的结果。2.证即证候。是对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

14、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所构成。故证候能反映病因、病位、病性、病势四要素及其关系,是中医学临床的诊断结论。3.病是疾病的简称。是指具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理、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能以反映病变全过程的根本矛盾。(二)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又称为辨证施治。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中级主管中药师资格考试辅导 相关专业知识 第 4 页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证候的过程。所谓“论治”,又叫施治,则是根据辨证分析的结果,来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

15、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情况下对于外在或内生有害因素作用的一种反应,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而证则是人体疾病过程中典型的反应状态。所以中医临床认识和治疗疾病,是既辨病又辨证,并通过辨证而进一步认识疾病。例如感冒是一种疾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等症状,病属在表,但由于致病因素和机体反应性的不同,则又常表现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不同的证。只有把感冒所表现的“证” 是属于风寒还是属于风热辨别清楚,才能确定选用辛温解表还是辛凉解表方法,给予恰当的治疗。(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证同治同,证异治异,是中医临床论治的基本规律。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可见一种病包括几种不同的证,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因此,往往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方法。所谓“ 同病异治”,即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其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不同的病机,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所谓“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候,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由此可见,中医治病主要不是着眼于“病”的异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