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1223645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39都市化进程中的南村社会关系调查报告一、前记一、调查区域1.调查区域的地理、人文状况。本专题的调查区域为广东番禺市东南部的南沙半岛。南沙位于珠江三角洲的几何中心,居珠江出海口要津,东南距香港 38海里,西南距澳门 41海里,西北距广州 54公里。南沙的陆地面积为 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 27894亩,为临海丘陵地带。 南沙在唐宋以前乃是珠江口内的一群岛屿,后因沙泥淤积,遂在岛屿四周冲积成小沙洲,至明清,始连成片开垦为田。宋末元初(1278-1280)年间,始有先民到南沙开发繁衍,并将此地称为沙埠。元明时,亦称沙

2、埔。因南沙原为船艇锚泊的海湾,故又名南湾。至清代,因今南沙境内最高峰黄山鲁之南拥有大片沙洲,故始习称南沙并沿用此名至今。南沙在清代,属东莞县莲溪局辖下;民国时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39属东莞县第九区;1952 年 7月,从东莞县脱出,属珠海县第四区万顷沙乡;1957 年 5月,从珠海县脱出,归属中山县万项沙乡;1959 年 7月,从中山县脱出,归属番禺县万顷沙人民公社;1961 年 3月,从万顷沙人民公社脱出,独称南沙人民公社;1983 年 12月 20日,改南沙人民公社为南沙区;1987 年 1月 1日,改南沙区为南沙镇;1990

3、 年 6月,经广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南沙镇东北部建立番禺南沙经济开发区;1992 年 6月,南沙镇与经济区合并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辖 1个居民委员会、15 个村民委员会,含个自然村、 7001户、24515人。南沙原为极其偏僻荒凉的落后地区,解放前是土匪窝,解放后是劳改场,文革时是下放知青之地,生活水平之低下可想而知。当地居民大多自称为 家佬、水流柴意为生活无依,飘泊不定,即便捕鱼兼耕作,也只能勉强维持糊口。、调查点的选择我们在从事本专题调查时,选择了板头管理区与东瓜宇管理区作为调查点,此两个村相距约一公里,为相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

4、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39邻村。A.板头管理区(村)板头原称攀头,意为攀山越岭到尽头,寓创业艰辛之意。因攀字笔划繁多,故简略为板字。明永乐年间(1403-1424 年),原籍陕西京北郡黎族祖先黎藩庄,其先人于宋代南迁广东,经南雄珠玑至东莞,再由东莞塘头迁至南沙塘坑。其后 50多年,又于成化年(1465 年),黎族的大部分人再由塘坑迁至板头建村。 板头村位于南沙中部偏西,三面环山,北为较平坦的耕地,居民向来重视农耕。板头村的民居依山而建,颇具山村特色,旧居民的布局成行成排,显然经精心规划,至今依然保持原貌。(注)富庶人家的楼房为两层,虽已斑驳,但仍可想见当年雕梁画栋之盛姿。板头村由上村、下

5、村、社树三部分组成,现有人口 1234人,353 户,绝大多数人姓黎,间杂有陈、何、叶、朱诸姓。人均耕地面积为 109亩。我们选择板头村作为调查点的理由是其具有较深远的农耕传统,传统人文色彩较浓重,宗法系统较完备,且目前的经济较发达,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39以可视为剖析都市化过程中农村社会变迁的较理想对象。(注):我们问村民:为什么没人拆掉旧居民?村人说:按习惯,儿子一结婚就分家出去,父母给他一笔钱,他自己筹一笔钱,另外盖新房居住。所以,今天仍然住在旧宅中的人大多为村里老人及外来民工。B.东瓜宇管理区(村)东瓜宇村原名东瓜屿,此地原

6、为古海屿,在对岸居住的人,需摆渡才能至屿上。明洪武年间(1368-1398 年),先后有人在此定居,并在屿上种植冬瓜,故名东瓜屿。清嘉庆年间(1796-1820 年),后人以其谐音取名为东瓜宇。合成、蝴蝶洲两村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 年),两村位置为当年的渡口,年深日久,因滩涂淤积而连成片。东瓜宇村位于板头村的东北,由东瓜宇、合成、蝴蝶洲、白荇窖个自然村组成,原先农业生产水平较落后。据说直到八十年代初,尚允许外省农民迁至东瓜宇安家落户(注) ,所以东瓜宇村是个典型的多姓杂居之地。目前主要姓氏有:招、曾、谭、朱、冯、黄、陈、邱等,共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

7、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39有村民 1264人,397 户,人均耕地面积为亩。由于东瓜宇村农业生产较落后,且位于南沙经济开发区的交通发达地带,故它是南沙第一个实行征地的村子,也是最早由农业转向加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村子。它曾先行一步,对农村向都市化的彻底转变作过许多探索,从而也激发了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矛盾。这也是我们选取东瓜宇村作为本专题调查点的最主要的依据。我们选取板头村与东瓜宇村作为本专题的两个调查点,目的是为了构造一个更系统、更具典型意义的调查对象。为了叙述及研究之便,我们把板头村和东瓜宇村合称为南村。(注)当然必须有亲戚在东瓜宇,经亲戚介绍始成。二、小 引在通常意义上,现代化

8、即是都市化。因人口集中、工业扩张、商业发展、教肓普及而建构的都市社会,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格局。但对于长期处于农业文明格局下的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39展中国家而言,现代化国家的发展模式(都市化)既是成功的标志,也是难以仿效的范例。由于时空差异和资源限制等原因,后发现代化国家必须寻找特殊的发展方式。当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始于农村,承包责任田在开始时也许不过是农民挣脱公社化的束缚、争取基本生存条件的一种自发性尝试,但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认可,联产承包的经营方式启动了整个中国的社会改革,中国的现代化、都市化运动于 70年代末拉开帷幕,并终于在

9、90年代峥嵘崭露。我们要考察的南村,便是此一大背景下的一个景点。首先需要说明三点:第一,由于中国在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等方面的特殊性,都市化并不是中国现代化唯一的、主要的发展方式。80 年代以来,大量小城镇的崛起和乡镇工业的兴起,使农民在都市之外找到了就业和致富的机会,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一合乎国情的发展方式基本上是在原有的社会秩序中萌动发生的,没有造成传统农业社会的急剧瓦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39解。加上一直控制着农村权力之源的政治体制的连续性,所以即使农民初步进入现代生活后,既有的社会结构、生活风格、人伦关系等也顽强保持下来,

10、构成中国现代化的特有风景。第二,南村的具体情况使其与中国其他农村地区不同,确实有一个都市化的过程。改革之初,因为河网纵横,交通不便等原因,南村的地方经济和乡镇企业远没有珠江三角洲其他地方发展快,乡镇企业主要还是原有的采石场、运输业等,个体经济亦很荒芜。80 年代,香港知名人士霍英东先生鉴于南村所属的南沙镇位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又有较好的港口条件,拟投入巨额资金开发南沙,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海滨新城。1990 年 6月,南村附近的几个村被划为番禺市经济开发区;1992 年 6月,广东省又进一步宣布成立广州市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包括南村在内的南沙镇全部纳入 开发区,所属 54平方公里的土地由国家征

11、收作为工业用地,南村原则上已不存在农民,从此结束了 300多年的农村史,改名为南村管理区,正式踏上都市化道路。第三,南村从一个相对落后闭塞的区域一跃而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间的自然过渡阶段被省略了,所以可能发生更为明显的行为无序与观念错位,也可能会更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39倚重传统资源以应对都市化进程。这种因外部剌激而走上都市化的方式在后发现代化国家具有极大的代表性,对它的观察理解可以作为都市化全过程的记录。本调查报告主要围绕南村社会结构的演变而展开,时间上从 70年代末开始,而内容上以年征地后为主。三、村民对都市化的反应虽然土地是

12、农民的命脉所系,但做了几百年土地的奴隶,村民们都厌恶种田,一是辛苦,二是收入低,大家都向往城市,想出去做工。土地征收后使这一愿望成为现实,想耕地也没地耕了。但都市生活条件并未随之而来,过去种田虽然收入少,一日三餐的粮食还是充足的,土地没有了,吃的大米也得买,心理上就不适应。征地款发下后,每家都有 10万元左右,首先用来砌楼,花去一大半,余下的钱买辆摩托、操办儿女婚事,所余无几。而每斤大米 1元以上,以每户 4口人算,每天吃米就要 5元以上,光靠村里发放的每人第月 200元的生活费是无法应付日常开支的。南村刚刚开发,一切还在初建阶段,没什么企业,就业机会很少。本村有家工厂,按协议要按比例招收本村

13、人,但工厂招工只限于 18-25岁之间有初中以上文化的女性,工资也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39只有 200-400元左右。年轻人不想干,中年妇女想干又干不了;青壮年男性没有技术,出外打工反比不上外地劳工。比如珠江电厂挖泥,本地人开价 10元天,外地工 8元天也干了,所以除了少数有点技术的青壮年可以去东莞、顺德、中山等地打工外,80以上的人无事可做。只好以摩托载客,一天可得 20-30元。南村 4队 500多人,只有30个青年女性有正常职业;大量待业者的存在不但致使难以维持生计,而且其中少数人还学染上会赌博等不良习惯。村头街尾到处有打麻将的

14、人,此成为潜在的社会危机。南村附近的金村,原有土地多,征地款发得也多,加上干部有经济头脑,土地开发和企业经营好,人均收入万元以上,成人每月发 600元生活费,未成年人每月 500元,每户还有 70平方米米住宅楼,村民生活水平高;这对南村刺激很大,两相对照,南村人对未来很悲观。都感到他们向往的都市化并没有使他们迅速过上幸福生活。中国农民在几千年的专制伦理的驯化下,习惯于逆来顺受,以忍耐著称。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感,一般并不会导致剧烈的社会冲突,况且对南村人来说,都市化的前景已经可望可即。问题在于,与失去土地后没有稳定职业生活难以保障相应,村里的干部却乘机大发横财,村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39们本来就不稳定的情绪受到进一步激化,酿成一系列社会冲突,成为伴随南村都市化进程的有着严重消极影响的事件。近 3年来,南沙开发区范围内多次发生群众集体抗议事件,主要是针对管理区的干部,特别是支书。92 年 6月 28日,工程队到南村已征收的土地上推土开工,50 多个村民闻讯赶来阻拦、有的静坐、有的躺下,对峙严重。南村干部无法劝阻,报到管委会,以为事态严重,有人在幕后操纵,调来一个中队的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