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122082 上传时间:2017-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同消费群的彩妆理念2008 年 11 月 02 日 00:15:53 本文导读:彩妆产品消费者调查-彩妆,欧莱雅.一、消费者彩妆产品使用频次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彩妆使用频次最高的人群是 25-34 岁,月收入在 3000 元以上的城市文员(白领)、公务员和演员模特等人群。演员模特是舞台彩妆,和生活彩妆有所区别。本次抽样调查中演员模特的数据样本并不充分,但从中可以获知:随着中国各类演艺事业的发展,专业舞台彩妆将成为消费者忠诚度最高的彩妆分支。另外,国际化交流扩大,以及大量外资企业的进入,使中国普通的上班一族渐渐改变了素面朝天的习惯,开始注重自身的形象,也导致了城市文员和公务员彩妆使用频次上升。

2、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在 24 岁以下的学生群体,尽管没有固定收入,但彩妆的使用频次与前几年相比,上升的幅度达到 30%以上,不仅验证了中国彩妆消费者年龄层次不断“低龄化”的趋势,也说明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式比较紧张,迫使不少大学生以学生身份进入职业场所。相对这部分群体,质优价廉的产品往往能形成比较牢固的品牌概念,而中国相对稀缺的儿童、少年彩妆,也有可能成为彩妆市场的“蓝海”领域。从收入上看,彩妆主要群体集中在 2000 元以上的收入者中,月收入 2000 元,在中国成为一个分水岭,2000 以上的月收入,成为温饱之后能有富余支出的象征。这个现象也说明:中国的彩妆市场应当两极分化大众化产品与奢侈产

3、品并行,大众化产品占据市场份额,奢侈产品攫取利润。研究生等高学历人群的彩妆使用频次低于本科、大专等学历的人群,说明,中国女研究生相对比较少而且化妆意识有待挖掘。二、消费者彩妆使用场合调查 中国彩妆消费者更多在公开场合如办公场所、聚会场所使用,尤其是婚礼、节日等重大场所,新娘妆在部分城市的销售额十分庞大。办公场所的使用频次与 2003 年前相比,上升的幅度达到 72%,成为彩妆产品最主要的使用场所。但调查中发现,城市白领在上班场所的彩妆产品主要使用的是唇膏和眉笔,化妆过程相对比较烦琐的眼影、遮瑕、粉底等产品的使用率还是相对较低。如何让彩妆产品的使用缩短时间,多效合一。将决定彩妆品牌的未来发展。家

4、居场合中,调查发现,中国女性上妆的主要时间是接待重要访客以及情趣生活。调查中,有一个细节必须注意:不少女性对彩妆款式和颜色如何比较完美的适合不同场合需要的了解,显得非常薄弱。不少女性千篇一律的使用自己喜欢的色彩和款式,而不注意彩妆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细节。从这点来看,如何通过专业的指导,培养中国大量女性彩妆消费者的彩妆常识,不仅是整个彩妆消费群体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拉近品牌与消费者距离,培养消费者忠诚度的需要,部分彩妆品牌已经开始通过诸如“飘柔自信学院”式的俱乐部,引导和培养消费者。三、消费者彩妆购买渠道调查数据显示:消费者购买渠道的诉求依然集中在商场、超市以及专卖店等传统渠道,但近年来,随着消费

5、意识转变以及美容院经济的蓬勃发展,大型美容院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购买和消费渠道。尤其是“前店后院”模式下,彩妆成为一个重要的业绩来源。将消费者诉求与品牌产品的销售渠道对比,我们发现,供求双方的发展趋势比较一致,即商场超市绝对领先,专卖店发展迅速,其他类型适当补充,但因为彩妆产品销售需要专业指导的特点,网络、OTC、影楼、集市等场所成为强势渠道的可能性不大。而美容院因为规模和客户数量的缘故,将成为两极分化的渠道,一、二类城市的美容院能够成为重要的销售渠道,但三类以下城市至多只能成为增殖服务。本报告提请品牌商注重专卖店与美容院这两种彩妆销售渠道的发展趋势。四、消费者彩妆产品价格接受程度调查产品价格一直

6、是消费者比较敏感而且关注的因素,对中国彩妆市场分析后,我们认为,尽管中国彩妆消费者的诉求比较庞大,但彩妆品牌应当有自己准确的定位,在大众化市场,美宝莲已经成为巨无霸,但依然有蝶妆、卡姿兰等品牌进入并取得成功,高端市场,MAC、芭比布朗、倩碧、雅诗兰黛等品牌都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但德国雅蔻进入中国市场的响动不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市场虽然有一定的集中度,但并没有形成垄断,相反,市场垄断形成的过程中,定位准确的品牌往往能够出奇制胜。就如宝洁的“舒肤佳”比联合利华的“力士”晚进中国市场几年,但因为找到了比“力士”滋润更准确的“除菌”概念,短短两三年时间就超越了“力士”,市场份额也超过“力士”一倍以上

7、。从中国彩妆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大众化市场显然具有更大的潜在规模,但大众化产品不能仅仅从产品价格上区分,美宝莲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实行了价格的“亲民政策”,与其一贯以来坚持高品质适当价格,注重品牌建设不可分割,说得简单一点就是“物美价廉”。卡姿兰原来是美宝莲的 OEM 企业,因为了解美宝莲的运营原理,采取跟随战术,几年时间就成为民族企业的领先品牌。 资生堂品牌,在中国消费者的心目中,一直是高档化妆品,但资生堂发现中国的大众市场非常诱人,就别出心裁的推出一款大众彩妆“来自纽约的 ZA”,2007 年,ZA也成为中国彩妆市场的 TOP10 品牌。而资生堂的负责人也表示,将继续深化大众市场的挖掘。值得注

8、意的是:资生堂的品牌金字塔比较完善,拥有高端的资生堂,中档的欧珀莱,以及大众化的 ZA,品牌多元话,而同一品牌的产品款式也十分丰富,符合整个化妆品市场产品可选性强的趋势。本次调查抽样消费者接受程度最高的价格区间在 100-299 元之间,但因本次调查的样本对象素质相对较高,因此,这个价格区间可能略有偏高,应当进行数据修正。五、消费者购买彩妆产品选择因素的调查本次调查 C2CC 对消费者购买彩妆产品选择因素进行了分析,在品牌是否具有知名度、品牌价格是否能够承受、品牌功能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品牌品质是否安全可靠、品牌销售是否具有专业的使用指导、品牌是否具有丰富的可选择性、品牌的包装是否新颖时尚、品

9、牌的购物环境是否理想、品牌上卸妆是否方便简易等十多项调查项目中,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产品是否安全可靠。关注程度达到了 93.71%,以下依次为价格和功能需求、品牌知名度等。从诉求比例最高的彩妆产品品质是否安全可靠来看。之前,中国的彩妆市场一直流传“彩妆”有毒,也曾经将指甲油等护甲靓甲产品称为“香蕉水”,浓重的化学气味,使人产生彩妆不安全的感觉,而近来化妆品行业层出不穷的质量问题,即使玉兰油、欧莱雅、雅诗兰黛、CD、高露洁等知名品牌也无法全身而退,是消费者对化妆品的品质关注度明显上升,尽管近两年来,消费者已经接受了彩妆的概念,也慢慢改变了“彩妆有毒”的观点,但产品安全指数一直是最高的诉求,这需要彩妆

10、品牌在品牌建设中,重视产品安全因素的添加。彩妆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2008 年 11 月 02 日 00:15:53 本文导读:中国彩妆市场概述-彩妆,护肤.中国化妆品市场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近年来逐步走向成熟。但市场成长率依然高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平均年增长幅度保持在 13%-15%之间。分析化妆品市场各个分支,可以看出推动市场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护肤与彩妆两个分支。相对于洗发水、牙膏等相对饱和的市场,彩妆市场近年来近 50%的增长率无疑是推动整个化妆品市场发展的“火车头”。数据显示,除了洗护发分支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整体广义日化市场的增长速度外,彩妆、香品、护肤品等分支的增长速度都超

11、过了整体的行业增长速度,尤其是彩妆分支,不仅速度远远高于行业整体平均数据,而且一个保持一个持续上升的理想曲线。近三年,在各行业分支占总行业份额的比例中,彩妆份额每年的增加比例在 2 个百分点以上,与香品市场一起不断压缩其他行业分支的份额,其他分支中,由于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的不同,欧美国家彩妆、护肤差别不大不同,中国的护肤品市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洗护发行业则出现市场相对饱和的趋势,市场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而包括面膜、美发品等市场的其他行业分支,由于受到美容院和专业美发机构的冲击,市场比例也在流失缩水。因此,在可见的时间内,护肤品依然保持化妆品行业的领先地位,但彩妆保持高速增长的趋势,将改变护肤品一

12、枝独大的局面。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中国的彩妆市场飞速发展?中国彩妆行业,真正形成通常意义上的市场,仅仅只有 10 年左右的时间,但这10 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GDP 增长年均保持 9%,近 5 年更是超过了 10%,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大批“80 后”的年轻人获得了经济独立,他们的消费意识比前辈更加前卫而且大胆,超前消费、信用卡支付等使“月光族”兴起。这是彩妆市场蓬勃发展的消费能力基础;中国近十年来,对外贸易快速发展,由 1997 年的世界第 10 位,总贸易额 3252亿美元,2007 年,上升到世界第三位,贸易总额达到 2.1 万亿美

13、元。2006 年中国吸引外资投资为世界第五,总额超过 695 亿美元,2007 年中国对外投资增长 30%以上,超过 250 亿美元。世界经济一体化也促进了中国经济与中国市场不断国际化,中国二类以上城市的公司职场文化不断西化,加上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西方的生活方式与美容意识,不断渗透到中国消费者的心灵,“上班不化妆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彩妆不是特殊人士或者特殊场合的需要,而是生活心情的需要”之类的意识非常普遍。这是彩妆市场蓬勃发展的消费意识基础。 另外,彩妆企业对市场的培育与引导是彩妆市场发展的直接动力,一般彩妆企业都会邀请当红明星担任品牌的代言人,这些代言人拥有广泛的“粉丝”基础,他们的行为也引导了大量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对彩妆产品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