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220195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医传统意义上脾的生理功能脾在五脏中是一个极受重视的内脏,这主要取决于脾的主运化的生理功能。由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摄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津液的物质原料),从而确立了脾为后天之本的特殊地位。然而,由于脾主运化的生理活动是在胃主受纳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脾与胃都参与了人体的消化吸收,故历来常把脾与胃合论,而称脾胃同为后天之本。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脾胃的功能并使之运用于临床,历史上甚至出现了“脾胃学说”这样的专门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金元时代的李杲(东垣)。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中反复强调脾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并力倡补脾胃,从而被称为“补土派”、“脾胃论派”。本节讨论的

2、重点是脾,但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对胃的叙述。1.脾的解剖近来对脾的解剖位置及形态,基本上是避而不谈,至多说一句“脾位于腹中”。其原因在于,心主血、肺主气、肝主藏血、肾主水等,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同名器官的功能相符,而唯独脾则不然。中医藏象学认为脾主运化,即主管消化吸收,而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只是一个淋巴器官,主消化吸收的器官乃是胃肠,所以就觉得对不上号了。但从古典文献看,脾的解剖又是确实存在的。脾不仅有其具体的位置,还有重量、大小、色泽等记载。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清以来不少人从“散膏”猜想此即胰。考现代解剖发现,胰藏胃之左后

3、方,与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相符。图书编说:“脾者,土官也,掩太仓,在脐上三寸。”类经图翼认为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刀镰”的描绘与“胰”极相近似。关于脾的色泽,医贯、图书编皆云脾之色如“马肝赤紫”,大抵符合“胰”之颜色。至今俗称猪胰为“血脾”,可资一证。然内经据五行学说,认为脾色黄,三才图会亦附和说:“脾色如缟映黄。”其实此处“脾色黄”并非是其“形色”,而是脾之“气色”。如云:“肾色黑”亦然。“胰”在现代认识中,它是一个具分泌机能的腺体,故称“胰腺”。其外分泌功能主要是产生多种消化酶,通过管道排入小肠,参与消化,与脾主运化功能相一致。存在于胰腺组织中的一些内分泌

4、小岛,即是“胰岛”,分泌胰岛素等物质,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难经所说“温五脏”相似。现行教科书认为,脾的运化功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这与胰产生各种消化酶排入小肠中参与消化吸收相符合。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可以认为,脾在解剖上与现代医学所称之“胰腺”是相关的,但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脾的概念应比“胰腺”更大。比如侯灿等人认为中医学中的脾还应包括现代解剖学的“脾”,解剖上的脾和胰都属于中医藏象之脾。当然,脾的概念本来就应大于解剖概念。诸如脾主统血、主运化水液等,就不是单纯的形态结构所能概括得了的。2.脾的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现在大多数人都把运化解释为“消化吸收”,其实这种解释太过“白话”了。诚然,运化中有消

5、化吸收的含义,但运化并不等同于消化吸收。“运化”是“运”和“化”相合并而成的概念。“运”即运输、转输之义,内经中也用“散”、“传”等字。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灵枢营卫生会说:“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化”,是变化之义,包括对饮食物的直接消化,使之变成便于“运”的精微物质,以及将这些精微物质逐渐地转化为人体的气血津液。可见,脾主运化就其对饮食物的作用来讲,包括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精微物质的转运输布及其向气血津液的转化等一系列生命过程。瞿衍庆曾指出,脾主运化并不包括消化吸收,认为消化吸收完全是胃肠等六腑的功能,脾主运化的

6、“化”主要指脾气摄取水谷精微,将其进一步转化,以利于其他脏腑共同利用,化生精、气、血、津液,营养全身。这种观点完全排除了脾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走了另一个极端。事实上,六腑传化物,重点在“传”有形之水谷,它们在“传”的过程中进行着对水谷饮食的消化吸收。脾的生理作用主要是“运”,转运水谷精微,它在此转运过程中实现了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吸收”一词不是中医固有的,而是借用来的现代医学词汇,这一词汇实际上概括了脾胃的部分功能,包括胃的腐熟、脾的运化等,但“消化吸收”并不能概括脾胃的全部功能。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起来消化吸收主要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而实际的作用却离不开脾的运化。只有脾能将水谷精微转运

7、而离开小肠,小肠的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实现。近二十年来对脾本质进行了大量研究,重点是研究脾主运化的内在机制。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研究所等单位研究发现,脾虚患者胃泌素分泌功能明显降低,尿淀粉酶含量(反映胰分泌淀粉酶功能)低下;在木糖排泄试验中发现脾虚或兼有脾虚见证者木糖排泄率多降低或异常升高,表明小肠吸收功能紊乱。另发现脾虚者胃蠕动功能下降,排空延迟,而在全消化道运动排空却明显加快。广州中医学院等的研究发现,脾虚者的血清胃泌素值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人们还发现,整个胃肠道含有很多内分泌细胞,其细胞总量超过任何一种内分泌腺。胰岛分泌的激素与胃肠道分泌的激素之间,在结构、作用等方面均有共同的规律,并相互

8、影响,故有人把他们称为胃肠胰内分泌素(简称GEP 系)。目前已经肯定的 GEP 激素有:胃泌素、抑胃素、肠血管活性肽、肠升糖素、胃动素、胰升糖素和胰岛素。可见 GEP 系是以消化功能为主,并参与了糖、蛋白等代谢过程以及血液循环系统。中医藏象学认为脾“在液为涎”,而现代医学则认识到涎产生的基础是存在于口腔组织中的“涎腺”。从组织学上看,这些腺体虽小,却与分泌各种消化酶的胰腺组织很相似,而且这些“涎腺”所分泌的“涎”中也存在着以淀粉酶为主的消化酶。据对脾虚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普遍发现在无负荷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偏高,而在酸的有效负荷下,唾液淀粉酶活性反而降低,表明其储备力不足。另外,“涎”中还

9、存在着一种叫做“唾液腺素”的物质,陈淑英等人研究发现,给小白鼠喂饲唾液腺素后,肌糖元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提示唾液腺素能增加肌糖元的合成和储存能力;又发现唾液腺素能促进小白鼠胃肠道对H-葡萄糖的吸收,并能促进肌肉和肝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这与肌糖元显著升高基本是一致的。(2)脾主统血统血,即统摄血液的略言。统是统管,摄即固摄。往往只从固摄的意义上来理解统血,其实是不完善的。在脾的统血作用中,既包括了脾气固摄血液,令其在脉管内运行,而不逸出脉外,也包括了脾通过运化水谷精微化生血液的功能。因为血液能否正常地运行,既取决于脾气的固摄作用,也与血液本身是否健全有关。脾气健旺,生血充盈,则血液健全,

10、否则血不健全,将失其静守之性,而逸出脉外。因此在临床上,脾不统血而见出血者,既有脾气不足之证,也有生血不旺之机,出血与血虚并见。在中医诊断学将介绍,脾不统血所致出血,往往血色暗淡,血质清稀,此即是血不健全的证明。有人认为,中医学之脾统血,似与造血机能有关。沈鹰等在对“生化乏源”动物的研究中看到,随着营养缺乏程度的加深,贫血亦逐渐加重,说明脾胃虚弱而导致了气血生成障碍。李聪甫直接从现代解剖学的“脾”来探讨中医脾的实质,他说:“中医所指脾脏是包括脾、胰而言的”,“脾是网状内皮细胞的一部分,是破坏血液的,为了调整循环系统的血细胞数,脾在平时储存大最没有毁灭的红细胞,在血液缺氧时,脾收缩放出红细胞到血

11、液内供给其需要,这就是脾统血的真实含义。”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对脾不统血型出血患者的凝血状态进行了观察,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元含量较正常人明显降低,优球蛋白溶解时间较正常人明显缩短,于是有纤维蛋白溶解活跃现象,使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的动态平衡遭到破坏,故出血较正常为多。江志刚对崩漏病人进行的脾不统血与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也得出一致的结论。从上面的叙述中,我们可以把脾的统血功能理解为脾的气化作用对血液运行状态的影响。认识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就把脾统管血液和心主血、脾固摄血液和肝藏血区别开来了。心主血,是由心气推动血液运行,是从动力方面来叙述;脾统管血液,是由脾气以气化方式影响血液的质态,

12、从而使血液保持被脉道管约的状态。肝藏血是因肝为血海,血液归之,如物事入库一般,既能归藏,又能复运行于外,随人体生理活动之需要,如潮汐般往来;脾固摄血液是由无形之脾气,渗灌周身脉道,固护血液,维护于血液与脉道之间,令无所失,而这样的功能只有通过特殊的气化活动才能实现,且脾气之固摄,不应有一刻松懈,否则立致血逸脉外之患。所以难经提出“脾裹血”的概念,“裹”字是对脾气作用方式的形容,表达的是脾气对血液进行包藏的含义。脾统血,或脾统摄血液,实际上就是一种无形的“包藏”作用。脾统血这种包藏作用,正好与脉管对血液的约束作用联合起来,使脉道真正达到密闭。这就是说,脉管对血液的约束,是一种有形的宏观的围栏作用

13、,而实际上它是有疏漏的。脾以其特殊的气化方式,进行无形而微观的密合作用,正好填补了脉管的天然疏漏。这里,脾气的统摄作用与脉管的围栏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脉管自不能闭其无所不存之微小疏漏,脾气亦不能于宏观中围堵滔滔之血流。3.脾的生理特性(1)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乃与先天之本相对而言。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在肾者,因其所藏之精气,禀受于父母,形成于出生之前,而此精气乃是生命生长发育之基源,故称先天之本。在脾者,因其运化水谷精微,灌溉营养一身,而此功能只有在既生之后才能发挥,故称后天之本。其实后天之本不只在脾,它应把以胃为代表的六腑参与消化吸收的功能包括在内,所以历来言后天之

14、本,并不排斥胃,而合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此处只言脾者,略言也。故金元李东垣知脾胃功能之密不可分,而将脾与胃合论,著脾胃论一书。其实将脾与胃合论,最早还推内经。素问有“太阴阳明论”一篇,就是专门讨论脾(太阴)与胃(阳明)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固然脾为脏属阴,胃为腑属阳,功能特性有很大差异,但它们都是围绕着对水谷饮食的消化吸收而产生的差异,是一种分工不同的表现,而对整体的供养作用来说,二者是完整的一体,缺一不可的。人体有五脏合五腑,考素问、灵枢凡一百六十余篇,均未见专论其他脏腑之篇目,唯有此篇将太阴与阳明合论。可见脾胃关系的特殊性及其作用地位的重要性。1)气血生化之源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这是

15、脾胃为后天之本的主要理论根据。说是“气血”,应包含“精”、“津液”等在内,“气血”也是一种简略称法。但“精”与“津液”又可隐含于“血”之中,通常认为血的组成即是营气和津液,而血与精是相互化生的,故中医历来讲“精血同源”。因此,我们在此处只讨论气血,而不再讨论精与津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学者应自贯通看待。气血对于人体生命,是极端重要的。气血之所以以经脉为通道,营运周身,无处不到,正是因为一身上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无一处不需要气血滋养。凡机体有荣枯者,皆因气血之盛衰也。分而言之,气属阳,血属阴;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从对立互根的两个侧面平衡着所有的生命机能。因此,中医学认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

16、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作为人体生命的最高形式神的产生,正是气血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内经指出:“血气者,人之神。”然而如此重要的气血,亦常有盛衰之变,它是因何而生、因何而竭的呢?回答是,一切皆因于脾胃。因为唯有脾胃,乃是气血生化之源泉。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通常人们知道,脾胃从饮食中摄取的精微物质,是化生血液的材料,所以皆知血之源在脾胃。那么气是从哪里生成的呢?人体后天之气的根本是宗气,产生于胸中,但也必需有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的参与。在“肺”一节中我们已经说过,宗气的产生,乃是脾运化转输于肺的水谷之精气,与肺所吸入的自然之清气,在胸中相结合而成。由此生成的宗气中,又分出阴阳二等,出胸中后分行于脉之内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固为气,而营亦为气。营气在脉中,与津液合而成血液。故灵枢营卫生会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