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园林分析对比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217540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日园林分析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日园林分析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日园林分析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日园林分析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日园林分析对比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日园林分析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日园林分析对比(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日园林对比分析中外园林发展史课程作业姓名:xxx班级:景观二班 学号:1201800134 中国是东方园林乃至世界自然山水园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造园艺术中,产生了自然山水园最成熟的形态人文山水园。中国的文化思想和造园技艺对日本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催生并发展了日本的园林艺术。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很大,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经过日本长期的历史过滤与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园林艺术 。与中国园林在许多方面又有着区别.日本又根据本国地理环境,结合本土文化,并且结合禅宗文化的美学理念,创造出具有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两种形式的园林。 进入现代

2、景观设计,日本园林一直在积极的探索与发展,其简洁质朴又神秘空灵的风格延续到了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形成了具有浓厚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景观设计体系,并且从某种程度上讲,契合了世界极简主义的潮流。可惜的是,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在从古典园林向现代景观设计过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出现了滞后的现象,虽然也出现了好些优秀的仿古园林作品以及中国传统风格的景观作品,但从整体来看,中国的传统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和体现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发展。 所以,本文将中国园林和日本园林艺术手法进行比较,不仅仅是分析比较两国园林艺术风格异同,更重要的是借鉴日本园林中优秀的因素,加深对中国园林艺术的认识和

3、了解,根植于传统,面向世界,在吸收和继承中,寻求变革与发展。对中日两国园林艺术比较认识简述如下:意义与目的: 一、同属东方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为本源,日本园林为支流。 二、中国园林的传统人文山水园和日本园林的枯山水与茶庭,都是优秀的园林形式,值得研究探讨。 三、通过分析比较,加深对中国园林的认识,了解中日园林当中优秀的造园要素,以及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和把握,特别是日本园林设计中尊重自然、珍惜资源的生态原则和理念,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四、回顾发展历史,比较艺术特色,做到知己知彼,对于中国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方法与手段: 大致分析对比两国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

4、的差别 ,再从中日园林发展史分析两国园林历史渊源。造园艺术具体从造园五要素:置石,理水,掇山,建筑,植物入手,结合园林实例,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再从两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现状进行。中国和日本古典园林同属于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西亚,欧洲)的东方园林体系。东方人对大 自然 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在认识、了解自然的基础上向自然索取。日本园林是在中国园林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在日本园林方面的体现。然而,日本在受中国文化长期熏染和渗透的过程中,也不断经过自身的历史过滤和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园林艺术。下面就两国古典园林形成和发展的主要

5、特征作出比较和分析,并就其成因进行探究。说到东方园林,不能不提到日本,因为日式园林对世界的影响同样深远。一般来讲,日本的传统园林普遍被认为比中国的更抽象。其实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就会觉得日本园林反而要具象一些,因为它的符号象征太直接、太具体了。日本园林的构成形态,特别是在建筑与花园的关系方面与西方很类似,它并没有中国的那种整体性,而是各自相对独立的构造。日本人的“拙”表现在思想的执著和手法的单纯上,有代表性的日本园林是高度简化的,由简化到执著再到拙的过程与中国由巧生拙的过程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情感的取向和态度上,这方面佛教的禅宗思想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在每一个细节上,日本人也都尽量的保持了材

6、料的原始质地,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它们各自或群体的纳入构想出的、高度简化与概念性的自然图式之中。中国人并不在意这种图式,而在意完整的现实环境和它是否有幻想的余地。中国人在园林中追求的是身心的放松,这一点与西方人一致,而日本人似乎是在追求身心的体验。北京的北海公园。这里的山和水尽管是人工行为所致,但偌大的湖面和山丘也足以被视为自然景致了,由于建筑的介入,这里的性质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在中国,不论是大尺度的皇家园林,还是小尺度的私家园林,我们都无法明确指证建筑和花园究竟谁从属于谁,它们是一个整体。自然因建筑的整合而不再是自然,变成了景园的一部分,这一点也将中国园林与英国的自然风景式园林及日本园林区别

7、开。中日两国园林按类型所属,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中国偏重于皇家和私家园林,宗教园林最弱;而日本偏重于寺院和私家园林。中国皇家园林,如现存的西苑、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一般地处中原或北方,位高权重,显得庄重典雅、华贵大方。面积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轴线明显,建筑呈现北方风格,屋角起翘小,屋面琉璃瓦多,木构彩画多。私家园林的特点是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山体矮小,水面狭窄,建筑体量小,屋角起翘大。中国的宗教园林个性最不明显,多为佛家的寺院园林和道家的道观园林。在表达上,较少体现宗教意义,更多地与儒家结合,形成以儒、道、佛结合的特征。江南的寺观园林更多地表现文人的诗情画意,只是

8、通过宗教建筑、香火、香客以及宗教活动来突出其宗教性质。而日本的宗教园林独立于皇家和私家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佛意浓厚。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园林的形象和气氛,不同于中国的宗教园林。第二,从布局形式看,中日两国园林都是自然山水园。但中国园林偏重山性,而日本园林偏向水性。中国园必有山,园可无岛,而日本园必有岛。从园林的构图看,中日园林皆以向心式构图与西方园林规则式形成对比。但二者之间也存在差别:中国园林轴线明显,视觉中心较强,而日本园林的轴线较弱,平面中心意识较强。中国皇家园林和寺院园林受轴线影响较深,私家园林受中心思想影响较小。皇家园林服从于城市规划轴线,处于城市宫殿区的北面节点,一般在轴线

9、的后部。而园林本身也呈现出轴线的关系,如皇家园林颐和园的轴线是北宫门、后湖买卖街、须弥灵境、佛香阁、大报恩寺、南湖岛、凤凰墩。日本园林早期受轴线思想影响深,后期受中心思想影响较深。早期的轴线式园林称为寝殿造园林和净土园林。轴线从南到北依次为堆山 园池 桥 中岛 桥 中岛 桥 广庭 寝殿 后庭。中世后的弱轴线或无轴线园林如西芳寺园、天龙寺园、妙心寺园等,有些连轴线对位关系都没有了,如皇家的桂离宫。从目前现存的中国和日本的古典园林性质上看,仍然存在着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只不过这些园林已成为历史和遗迹。从目前的园林创作上看,有些属性的园林在目前虽不可能再造,但是,这些属性的风格、特点和技法

10、,却完全可以在当今的公共园林创造中起重要作用。而这些园林的风格、特点和技法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完全取决于造园家和决策者对园林的看法。园林的比较方法以及比较所得出的结论,不仅对中国人全面认识日本园林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人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本质也有重要的意义。有了对日本园林水性、岛性的认识之后,我们在造园时,就可通过岛屿、水池、渠流、枯山水等手法来表现园林实体的水景以及抽象概念的海、水、洲、岛等。有了对中国园林智水仁山的认识之后,我们势必会用山与水结合的形式来共筑一个更加道地的中国园林。而且在山形和水形的创造之时,我们又可以通过比较的结论,使园林的山水与真山真水更加形似。当然,比较的结论意义远不止这些,同样的在园林的布局、要素、活动、观赏方式等方面,日本园林都为中国园林的发展起了一种启示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