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D产品生产实习报告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31215489 上传时间:2018-02-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D产品生产实习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4D产品生产实习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4D产品生产实习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4D产品生产实习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4D产品生产实习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D产品生产实习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D产品生产实习报告(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D 产品生产实习实习报告 学 院: xxxxxxxxxxxxxxxx 班 级: xxxxxxxxxxxxxxxx 学 号: xxxxxxxxxxxxxxxx姓 名: xxxxxxxxxxxxxxxx一、 实习目标本次实习是通过阅读实习指导书,了解 4d 的基本概念,了解 VirtuoZo NT 系统的运行环境及软件模块的操作特点,了解实习工作流程,从而能对 4d 产品生产实习有个整体概念。要求掌握创建/打开测区及测区参数文件的设置:掌握参数文件的数据录入,完成原始数字影像格式的转换。通过对模型定向的作业,了解数字影像立体模型的建立方法及全过程,并能较熟练地应用定向模块进行作业,满足定向的基本

2、精度要求;掌握核线影像重采样,生成核线影像对。掌握匹配窗口及间隔的设置,运用匹配模块,完成影像匹配。掌握匹配后的基本编辑,能根据等视差曲线(立体观察)发现粗差,并对不可靠区域进行编辑,达到最基本的精度要求。掌握 DEM 格网间隔的正确设置,生成单模型的 DEM。通过 DEM 透视图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拼接区域的选定及确定拼接产品的路径。掌握 DEM拼接及分析拼接精度。掌握正射影像分辨率的正确设置,制作单模型的数字正射影像。掌握等高线参数设置,生成等高线。通过正射影像或叠加等高线影像的显示,检查是否有粗差。掌握 DEM 拼接及自动正射影像镶嵌。掌握立体切准的基本专业技能,掌握地物数据采集

3、与编辑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注记的方法,学会使用图廓整饰模块,掌握图廓整饰中各项参数的意义及其设置方式: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 DOM 图幅产品。生成图廓参数文件,制作完整的 DRG图幅产品。通过对实习成果的分析,了解数字产品的基本质量要求。总结实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实习成果的不足之处,并能分析其原因。二、立体模型定向成果及精度检查模型定向分为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解算其定向参数。内定向:框标自动识别与定位。利用框标检校坐标与定位坐标计算扫描坐标系与像片坐标系间的变换参数。相对定向:利用二维相关,自动在相邻影像上识别同名点(几十至上百个点) ,计算相对定向参数。绝对定向:人工在左(或右

4、)影像上定位控制点,最小二乘匹配同名点,计算绝对定向参数。生成核线影像即是形成按核线方向排列的立体影像:同名核线影像灰度重排,形成核线影像。模型定向步骤:1.创建新模型;2.自动内定向;四个模型内定向精度如下:156 片:Mx =0.004 My =0.004155 片:Mx =0.003 My =0.002157 片:Mx =0.003 My =0.002164 片:Mx =0.003 My =0.002165 片:Mx =0.003 My =0.002166 片:Mx =0.003 My =0.0023.自动相对定向;相对定向作业步骤:进入相对定向界面自动相对定向检查与调整。四个模型的相对

5、定向精度如下:156-155 模型:视差残差 dq 最大为 0.011,Mq=0.0054157-156 模型:视差残差 dq 最大为 0.011,Mq=0.0055164-165 模型:视差残差 dq 最大为 0.011,Mq=0.0056165-166 模型:视差残差 dq 最大为 0.012,Mq=0.00554.绝对定向;普通方式(普通方式是指控制点的量测在相对定向界面下进行)的模型绝对定向,作业步骤;量测控制点:控制点量测完后,单击鼠标右键弹出菜单,选择绝对定向普通方式,随即在定向结果窗中显示绝对定向的中误差及每个控制点的定向误差。另弹出控制点微调窗,窗中显示当前控制点的坐标,且设置

6、了立体下的微调按钮。检查与调整:根据误差显示可知绝对定向的精度如何,若某控制点误差过大,则可进行微调。四个模型的绝对定向精度如下:156-155 模型:控制点残差:6156 0.012541 0.010852 -0.0115732156 0.045318 0.003006 -0.0192932155 0.012571 0.076258 -0.0157316155 -0.042580 -0.093720 0.0257681155 -0.038217 0.019521 -0.0029751156 0.010367 -0.015918 0.023804RMS: mx = 0.030957 my =

7、0.050596 mxy = 0.059316 mz = 0.018226157-156 模型:控制点残差:1157 0.011763 0.059469 0.0064502156 0.041367 0.063816 0.0727556157 0.017270 0.026730 -0.0623541156 -0.042840 -0.063243 -0.0554232157 -0.020420 -0.054163 0.0461496156 -0.007140 -0.032610 -0.007578 RMS: mx = 0.027237 my = 0.052154mxy = 0.058838 mz

8、= 0.049129165-164 模型:控制点残差:2264 0.071048 -0.005540 -0.0492662265 0.047499 -0.068610 -0.0184876156 0.017903 0.049661 -0.0498396157 -0.081546 -0.035192 0.0833693264 -0.031390 0.045109 -0.0290746265 -0.023513 0.014571 0.063296 RMS: mx = 0.051336 my = 0.042209mxy = 0.066461 mz = 0.053315166-165 模型:控制点残差

9、:6156 -0.026076 -0.040718 0.0109386155 0.023785 0.023523 -0.0081562266 0.035183 -0.019971 -0.0339686266 -0.033303 -0.005984 0.0455956265 0.032422 0.020367 -0.0402612265 -0.032010 0.022783 0.025853RMS: mx = 0.030737 my = 0.024426mxy = 0.039260 mz = 0.0308445.生成核线影像。作业步骤:定义作业区生成核线影像退出。 三、立体匹配编辑、DEM 拼接

10、影像匹配:影像匹配是数字摄影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是沿核线一维影像匹配,确定同名点。其过程是全自动化的。匹配后的编辑是影像匹配的后处理工作,是一个交互式的人工干预过程。目前,在影像匹配中,尚有一些区域(例:水面、人工建筑、森林等)计算机难以识别,将出现不可靠匹配点(没有匹配在地面上) ,这将影响数字高程模型 DEM 的精度。因此,对这些区域进行人工干预是必要的。影像匹配的步骤:1.自动影像匹配;2.匹配结果的编辑;匹配编辑的主要过程:进入编辑界面-选择显示方式检查匹配结果-调用编辑主菜单调整其参数-编辑范围的选择-对选中区域编辑运算-保存编辑结果-存盘退出。3.编辑结果及应用。在立体编辑工作完成

11、后,一定要注意保存编辑结果再退出编辑程序,或在退出时要保存。这时系统自动覆盖原.plf 文件,其结果用于建立 DEM。多模型的 DEM 拼接:一幅完整的图幅或一个测区,一般都是由多个相邻模型或影像组成,必须将多个单模型拼接起来,才是一幅完整的产品。DEM 拼接的步骤:设置多模型拼接区域及参数D EM 拼接及误差检查。当拼接完成后,将显示拼接中误差、总点数、误差分布统计及误差分布图。显示窗的上部所显示的图形表示DEM重叠度与接边误差,绿色表示小于一倍中误差的点,蓝色表示大于一倍中误差且小于二倍中误差的点,黄色表示大于二倍中误差且小于三倍中误差的点,红色表示大于三倍中误差的点。本次实习四个模型DE

12、M拼接区域有39732像素,拼接处高程差值中误差为1.324264,大于3倍中误差的占0.87%。四、DOM 制作及精度检查数字正射影像的制作是基于 DEM 的数据,采用反解法进行数字纠正而制作。其过程也是全自动的。正射影像分辨率设置在正射影像参数窗中进行。操作过程:生成正射影像生成等高线并与正射影像叠加显示正射影像(检查影像) 正射影像的镶嵌显示测区正射影像。本次实习的正射影像图:1. 使用SpViewer工具进行精度检查DOM精度:ID Gx Gy GzOrthoX OrthoY OrthoZ ResX ResY ResZ res*=(g*-orth*)1155 16311.749 126

13、31.929 770.666 16312.600 12631.286 0.000 -0.851 0.643 770.6661156 14936.858 12482.769 762.349 14937.654 12482.504 0.000 -0.796 0.265 762.3491157 13561.393 12644.357 791.479 13562.000 12644.377 0.000 -0.607 -0.020 791.4792155 16246.429 11481.730 811.794 16245.197 11481.370 0.000 1.232 0.360 811.7942156 14885.665 11308.226 1016.443 14886.175 11308.337 0.000 -0.510 -0.111 1016.4432157 13535.400 11444.393 895.774 13535.741 11444.445 0.000 -0.341 -0.052 895.7742264 13503.396 9190.630 839.2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