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211350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列文论与西方文论练习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现实主义思潮最早出现于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意大利2、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和最大代表是 。A莱辛 B奥古斯丁 C约翰生 D左拉3、狄德罗的中心美学概念是著名的“ ”。A美在和谐 B美在有用 C美在关系 D美在摹仿4、 “理念论”是 美学思想的基础。A贺拉斯 B普洛丁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5、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及社会一般发展是 。A成正比 B成反比 C平衡的 D不平衡的6、 “浪漫主义”术语在文艺批评中最早出现于 18 世纪的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7、黑格尔从 出发,提出了“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命题。A主观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C

2、客观唯物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8、在西方美学史上, 是最早一位明确提出以政治标准来衡量文艺作品优劣的人。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贺拉斯9、恩格斯认为人类思维方式发展变化的总规律是: 。A 综合分化 B分化综合C综合 分化综合 D分化综合 分化10、18 世纪欧洲文化思想主潮是 。A 现实主义运动 B浪漫主义运动C启蒙主义运动 D古典主义运动二、多项选择题1、在欧洲美学中,现实主义概念的表述形态有( ) 。A柏拉图的“迷狂说” B文艺复兴的 “镜子说” C19 世纪的“再现说” D德谟克利特的 “灵感说”E古希腊的“摹仿说”2、康德的著名三大批判指的是( ) 。A 判断力批判 B 实

3、践理性批判 C 理念感性批判 D 纯粹理性批判 E 实践感性批判3、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美学思想,美所包含的两大基本要素指的是( ) 。A根源于客体 B根源于主体C根源于实践 D感性E理性4、影响风格的主体性因素主要包括( ) 。A生理因素 B教育因素C品性因素 D心智因素E人格及审美修养因素5、在人类掌握世界方式系统中,理论掌握的特点有( ) 。A超越性 B客观性 C主体性 D实践性 E抽象性三、填空题1、 是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基人,深刻地影响了 运动以及整个近现代西方美学。2、马克思恩格斯文艺批评的标准是 和 。3、 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4、 学派发现了著

4、名的“黄金分割”律。5、 第一个给“美学”命名,被称为“ ”。6、按照马克思的思想,人类掌握世界的方式分为 和 。7、 自然辨证法的作者是 。8、 理想国的作者是 。9、 修辞学的作者是 。10、 诗艺的作者是 。11、 论崇高的作者是 。12、 论诗艺的作者是 。13、 拉奥孔的作者是 。14、 美学的作者是 。15、 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作者是 。16、 实验小说论的作者是 。17、 艺术哲学的作者是 。18、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作者是 。19、 诗学的作者是 。20、 汉堡剧评的作者是 。21、 新科学的作者是 。22、 “寓教于乐”是由 提出的。23、 提出了被称为西方文化

5、精神中的“道”的“ ”。24、 是古代希腊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25、 “ ”和“席勒式”是马克思、恩格斯 1859 年 中提出的。26、1888 年 在致玛哈克奈斯中,第一次提出了“ ”的概念。27、 认为美即有用的事物,美即正义的行为。28、 国启蒙运动的最高领袖是伏尔泰。四、名词解释1、审美心理结构2、文艺复兴3、典型人物4、共鸣5、作家风格6、启蒙运动7、风格8、典型环境9、理论掌握10、 “一定的单个人”11、 “莎士比亚化”12、理念论13、 “三一律”14、自由人格15、席勒式16、净化说五、判断分析题1、莎士比亚不是戏剧诗人,因为他没有任何哲学体系。2、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

6、品来说就愈好。3、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4、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5、浪漫主义并非总是带有倾向的诗篇。6、按照恩格斯的分析,哈克纳斯的城市姑娘的人物是够典型的,因而是充分的现实主义的。7、 诗艺对后代发生重大影响在于它开创了古典主义理论的先河。8、艺术天才是艺术所有生产力集中的高度表现。9、古希腊的“摹仿说”属于欧洲美学中浪漫主义理论的范畴。10、 “席勒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倾向性与真实性的统一。11、拉萨尔说:“我认为德国戏剧通过席勒和歌德取得了超越莎士比亚的进步,就在于他们两个,尤其是席勒,首先创造了狭义的历史剧。 ”12、艺术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

7、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13、典型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14、现实主义由于强调再现性与真实性,作家必然要放弃主体性。15、文艺批评强调艺术最根本的审美性,所以应该排除政治观点和道德观点。16、歌德认为“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 ”17、艺术风格具有多样性与个别性。18、所有的文学现象都可以用阶级观点展开批评。19、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20、一般认为, “莎士比亚化”是指浪漫主义创作方法。21、柏拉图以床为例,提出了著名的“自然理式艺术”的三层次摹仿说。22、在文艺批评中,对长篇叙事类

8、型或戏剧类文学作品情节和人物的叙述介绍最好平均用力。23、中世纪文论的两大代表是但丁和托马斯阿奎那。24、 诗艺的作者贺拉斯生活于古希腊时代。25、赫拉克利特被称为“哭的哲学家” ,德谟克利特被称为“笑的哲学家” 。26、在人类掌握世界方式系统中,艺术掌握的根本价值追求是实用价值。六、材料分析题1、马克思说:“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它的对象性的、现实性、活生生的存在方式。 ”以上论断指的是典型人物的哪种审美特征?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分析这种审美特征。2、恩格斯在致斐拉萨尔中说:“根据我对戏剧的这种看法,介绍那时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

9、,会提供完全不同的材料使剧本生动起来,会给在前台表演的贵族的国民运动提供一幅十分宝贵的背景,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使这个运动本身显出本来的面目。在这个封建关系解体的时期,我们从那些流浪的叫花子般的国王、无衣无食的雇佣兵和形形色色的冒险家身上,什么惊人的独特的形象不能发现呢!这幅福斯泰夫式的背景在这种类型的历史剧中必然会比在莎士比亚那里有更大的效果。 ”试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什么是“福斯泰夫式的背景”?3、歌德说:“显出特征的艺术才是唯一真实的艺术。只要它是从内在的、专注的、注重个性的、独立的感情出发,来对周围事物起作用,它就是完整的、有生命的。 ”试结合典型人物理论分析以上的话。4、亚里士多德说

10、:“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型艺术家一样,是一个摹仿者,那么他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 ”结合以上论断分析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 。5、康德说:“天才就是那天赋的才能,它给艺术制定法规。既然天赋的才能作为艺术家天生的创造技能,它本身是属于自然的,那么,人们就可以这样说,天才是天生的心灵禀赋,通过它自然给艺术制定法规。 ”结合以上论断分析康德的天才观。七、简答题1、艺术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文艺评论与文学创作叙述的差别在于什么?3、黑格尔“悲剧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4、现实主义的基本美学特征有哪些?5、艺术思维与理论思维在想象方面的主

11、要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6、黑格尔的“这一个”的要点在于什么?7、 “席勒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8、简要说明现实主义理论的现当代发展状况。9、风格分类的基本方式有哪些?10、浪漫主义的基本美学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11、黑格尔的人物性格论的特点是什么?12、情感对艺术家的主体建构起什么作用?13、风格的成因有哪些?14、简述黑格尔的“这一个”的美学价值。八、论述题1、马克思说:“正像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活动是形形色色的一样,属人的现实也是形形色色的” ,而任何“具体”都是“多样性的统一” 。试结合马克思的话论述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结合自己的欣赏实践,论述艺术欣赏中共鸣现象的心理层次和特征。

12、3、艺术家的主体建构包括哪些方面?4、马克思认为风格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试论述这一观点。5、试论述掌握世界的方式中,艺术掌握的本质特征。6、席勒说:“诗人或则就是自然,或则寻求自然。在前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素朴的诗人;在后一种情况下,他是一个感伤的诗人。 ”试结合以上的话论述席勒的创作方法论。7、试结合自身阅读实践论述导致艺术欣赏差异性的原因。8、莱辛说:“对于作家来说,只有性格是神圣的。加强性格,鲜明地表现性格,是作家在表现人物特征的过程中最当着力用笔之处。 ”结合以上论断分析莱辛的“性格中心论” 。9、马克思恩格斯对于“艺术天才”有些什么观点?10、结合自己的阅读实践,谈谈艺术欣赏中共鸣现象产生的原因。11、怎样才是正常的文艺争鸣和科学的批评态度?12、文艺批评家的主体建构包括哪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