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1208629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课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教材解读:1、基本简介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的第 3 课。苏教版品德与生活 三年级也有一个以家庭为主题的单元,主要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体会家庭亲情为主。而五年级(下册)教材安排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和精神世界,直面家庭矛盾,学习处理家庭矛盾的方法,学会与父母沟通,正视独生子女身上存在的现实问题。第 3 课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侧重让学生反思和父母形成隔阂的原因,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学会一些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方法。2、地位与作用本课根据九年义务教育

2、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我与家庭”中的有关要求编写而成。相关的内容标准是:“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3、教材内容结构我们之间有一条沟吗 关注现象,寻求原因学生情况:五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个体意识与独立意识,这时期的孩子,逆反心理较强,容易冲动,渴望独立与尊重,他(她)们认为自己长大了应该自己决定自己的很多事情了,并且也是能做好的,谁来管谁来干涉谁就是不尊重他,就是看不起他,因此他认为是伤了他的自尊心干涉了他的自由。所以,容易对监护和管怎样和爸爸妈妈沟通呢诗歌朗诵我的心事要告诉爸爸妈妈吗 态度引导行为指导情

3、感激发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乐于沟通、学会沟通理着他的父母产生反感。大多数学生极少与父母进行沟通与交流,更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方法。因此,他们需要善意的提醒与开导,教师就要充当好这个角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资源本课的内容比较丰富,重在方法和策略的指导,根据实际情况,我准备安排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引导孩子认识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重要性,了解和初步掌握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第二课时:把父母请进课堂,组织一次“让父母更了解我们”的主题活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沟通。课文中提示的几种与父母交流的方法比较重要,对孩子的生活也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教师要鼓励孩子大胆尝试。2、学生资源通过收集而整理出的

4、目前存在于不同地域、不同人群中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情况,进行横向的对比与参照后发现,父母与孩子间的隔阂并非特殊现象,而是每一个家庭都存在的现实,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父母生活压力的增大,与孩子交流时间的减少、方式的单一,使得很多父母与自己的孩子之间不能进行很好的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等原因,孩子也会对父母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产生误解,造成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引导孩子乐于与父母交流、沟通,能充分发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教学目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

5、,认识到应该和父母成为最好的朋友,让父母成为自己最好的倾诉对象,并产生与之沟通交流、解决矛盾的良好愿望,学会解决处理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感受家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实施过程:一、课前准备1、学情调查,发放调查表,测试表。2、制作课件。3、爸爸妈妈写一封信给孩子二、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当我们十几年前呱呱坠地的时候,我们第一声啼哭,催开了爸爸妈妈的笑脸。从此,寒来暑往,爸爸妈妈用无微不至的爱,浇灌我们生命的花朵,这份爱像火种,点燃心灵的希望;这份爱像绿荫,遮挡炎炎的烈日;这份爱像雨露,滋润着棵棵树苗;这份爱像路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然而,这十几年来,你与爸爸妈妈是否彼此了解,心灵相通呢

6、?(出示:调查 1)告知调查结果,从我对同学们的调查中得知,大部分同学认为爸爸妈妈并不了解自己,那你了解爸爸妈妈吗?(出示:小测试)学生交流测试结果看来,我们与父母之间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了解,有时对一件事的看法甚至相差很远。2、那么,在你和父母之间肯定有过不和睦的时候,有过冲突与矛盾,能不能说说。学生自由发言过渡:由此看来,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还真的存在着一条沟,这条沟造成了隔阂,断绝了交通;这条沟造成了焦虑和冷漠;这条沟,让我们和爸爸妈妈之间变得越来越来疏远,渐渐地,我们的同学有了心事就不愿告诉爸爸妈妈了。设计思路和点评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将课堂与生活进行对接,希望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数据,真实

7、的事例能够很好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打开心灵之窗,学生能在课堂上勇敢地说出自己对父母的不满,并不代表问题已经解决。这仅仅是因为教师营造了一个对话的空间,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更多的是无论是教师还是同学都不是矛盾产生的主要方面,所以在这样一个情形下,大家才畅所欲言。接下来所要解决的才是问题的关键,这里为后面的教学进行有效的铺垫。(二)直面心事1、 (出示:调查 2)告知调查结果,我们来讨论讨论:有了心事,究竟要不要告诉爸爸妈妈?(出示)先四人小组讨论,再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设计思路和点评 儿童品德的形成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来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

8、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学这一环节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大胆地、尽可能多的说出自己的心事,以师生共同创生和开发的课程为教学内容,而不是照搬教材。这种创新与整合,不仅是老师来完成,更要师生共同来完成,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正确意愿和内在潜能,引导学生参与教育内容的创新与整合。2、父母和我们比起来,毕竟积累了丰富的处事经验,看问题也透彻,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可以尽量减少后悔、伤心的次数,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快,走得更轻松。也许有的同学并不认同,那么听听下面的故事,你就会有不同的想法。(1)大家都知道周杰伦吧,周杰伦与他妈妈之间的故事,你知道吗?从 4 岁开始,周杰

9、伦在爸妈的严格督导下,每天必须练琴 2 小时,当时他听从父母的话,表面顺从练习,心中却相当不满,尤其练琴时,听到窗外传来小朋友开心嬉闹的声音,心中就恨得牙痒痒,为何别的小朋友放学后都可以出去玩,惟独他得坐在钢琴前练习?当时他觉得妈妈很不近人情,直到爸妈离婚后,周杰伦看到妈妈拉扯他长大的辛劳,出道后,更深切感到妈妈逼他练琴的用心,向来不轻易示爱的他,也藉歌曲传达对妈妈的爱。他的妈妈叫叶惠美,他有一张专辑名称就叫“叶惠美” ,还写了一首歌名字叫“听妈妈的话” ,虽然工作很忙,但是他表示,一定会经常打电话跟妈妈聊聊天!(2)下面一些因缺少沟通而造成的家庭悲剧的新闻据 2000 年 4 月在北京举行的

10、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中国,抑郁症及自杀造成的负担之和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 15 岁至 35 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自杀。尤其令专家震惊和关注的是,近两年,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3、听了这些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过渡:有时,父母爱你的方法简单粗暴了些,你可能无法接受,但你可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为你好,听过毕淑敏写过的文章孩子,我为什么打你吗?4、老师配乐朗读散文。相信,全天下的父母都是这样想的,现在,我想问问,当你有了心事想倾诉,会不会优先考虑父母?过渡:与父母多交流,多沟通才是解决家庭问题,家庭矛盾的良策,当然针对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家庭

11、氛围,每个人采取的方法也不同,关键是有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设计思路和点评 此环节的设计倒不是说要让教师在课堂上必须维护成人的形象,而是让孩子从小懂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的道理,懂得“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通过名人故事的正面引导,触目惊心的反面例子的冲 击让他们直面现实,强化学生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意 识,认识到对话 的重要性。(三)学会沟通1、遇到下列情形,你会用什么方式和父母沟通?选择一个静静地思考。2、除此之外,你还有没有与父母交流、沟通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和大家说说。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设计思路和点评 让学生在课堂上选择案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引导学生说出成功的经

12、历与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来运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这样做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使品德学科的明理导行更有效。过渡:爸爸妈妈是我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人,他们关心我们的身体,关注我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是我们最信任的朋友,告诉我们人生的经验与感受,搀扶我们走上漫漫人生路,可是,你读懂过妈妈注视你的眼神吗?你留意过爸爸那期盼的表情吗?让我们听听他们的心声。(四)书信传情1、听爸爸妈妈的心声2、下面请每位同学拆开爸爸妈妈写给你们的信,静静地读一读。3、说说看过后的感受。(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封封来自爸爸妈妈的感人至深的来信,拉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学生们在阅读来信中感受到来自父母的那种无私、不

13、计回报的爱,体会到自己与父母之间永远不变的血缘亲情是自己和爸爸妈妈主动沟通的理由,同时感受写信是较好的一种沟通方式。)4、今天,我们的父母通过书信方式向你袒露了他们的心声,让我们也用实际行动去理解父母,让父母放心,好吗?给父母回一封信吧!告诉他们,你的想法。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第 3 课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是“父母的难处” 、 “家里的烦人事” 、 “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 “我是独生女(子) ”。有了前两课学习的基础,学生就比较能够体谅父母的难处与用心良苦,这就为实现他们与父母间的沟通与交流作了情感

14、上的铺垫。所以,本节课的侧重点在于如何基于这样的一个认识平台,进一步引导学生冷静地分析自己和父母之间形成隔阂的原因,认识到父母才是自己最好的对象倾诉,并产生与之沟通交流、解决矛盾的良好愿望,学会解决处理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其实每一个成人都知道,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的不仅限于物质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关怀和营养。所以教者所要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软化学生的心灵,引导他们体贴父母,并站在一个比较公正与客观的立场上来看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比较能够顺利地、健康地渡过青春期这一人生成长中的关键阶段,而非简单地让学生承认自己的过错,无原则地顺从父母。也只有这样,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实现三个维度的目标。这堂课上有一个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让孩子读一读父母的信,课后,我了解到很多父母是第一次给孩子写信,因此,很重视,也很诚恳,很多孩子看了以后泪眼婆娑,想必内容很感人,如果孩子愿意读一读信的话,课堂上一定会产生共鸣,掀起高潮,让人深深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