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we参数个人理解汇总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31207820 上传时间:2018-02-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atwe参数个人理解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satwe参数个人理解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satwe参数个人理解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satwe参数个人理解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satwe参数个人理解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atwe参数个人理解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atwe参数个人理解汇总(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atwe 参数设置个人理解汇总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度):ARF= 0.0该参数为地震力、 风荷载作用方向与结构整体坐标的夹角。 抗规 5.1.1 条和 高规 4.3.2 条规定“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地震沿着不同方向作用,结构地震反应的大小一般也不相同,那么必然存在某个角度使得结构地震反应最为剧烈,这个方向就称为“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 。这个角度与结构的刚度质量及其位置有关,对结构可能会造成最不利的影响。在这个方向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及部分结构构件内力可能会达到最大。一般并不建议用户修改该参数,原因有三:考虑该角度后,输出结果

2、的整个图形会旋转一个角度,会给识图带来不便;构件的配筋应按“考虑该角度”和“不考虑该角度”两次的计算结果做包络设计; 旋转后的方向并不一定是用户所希望的风荷载作用方向。综上所述,建议用户将“最不利地震作用方向角”填到“斜交抗侧力构件夹角”栏, 这样程序可以自动按最不利工况进行包络设计。水平力与整体坐标夹角与【地震信息】栏中斜交抗侧力构件附加地震角度的区别是:前者不仅改变地震力而且改变风荷载的作用方向;而后者仅改变地震力方向(增加一组或多组地震组合) ,是按抗规5.1.1 条 2 款执行的。对于计算结果, 前者需用户根据输入的角度不同分两个计算工程目录,人为比较两次计算结果,取不利情况进行配筋包

3、络设计等;而后者程序可自动考虑每一方向地震作用下构件内力的组合,可直接用于配筋设计,不需要人为判断。参见PKPM 新天地裙房层数:MANNEX= 0对于带裙房的大底盘结构, 用户应输入裙房所在自然层号。 输入裙房层数后,程序能够自动按照 高规10.6. 3-3 条的规定,将加强区取到裙房屋面上一层,裙房层数应包含地下室层数。 抗规6.1.3 条 2 款及高规3.9.6 条规定, “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程序中该参数作用暂时没有反映,实际工程中用户可参考高规10. 6.3-3 条,将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框架柱箍筋全高加密,适当提高纵筋配筋率,予以构造加强。对于

4、体型收进的高层建筑结构、底盘高度超过房屋高度 20%的多塔楼结构尚应符合高规10.6.5 条要求;目前程序不能实现自动将体型收进部位上、下各两层塔楼周边竖向构件抗震等级提高一级的功能,需要用户在“特殊构件定义”中自行指定。地下室层数:MBASE= 1当上部结构与地下室共同分析时,通过该参数程序在上部结构风荷载计算时自动扣除地下室部分的高度(地下室顶板作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的起算点) ,并激活【地下室信息】参数栏。无地下室时填 0;有地下室时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填写时须注意以下几点:1) 程序根据此信息来决定内力调整的部位,对于一、二、三及四级抗震结构,其内力调整系数是要乘在地下室以上首层柱底或墙底

5、截面处;2) 程序根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因为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控制高度应扣除地下室部分;3) 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应按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4) 地下室宜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分析。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m):DMAX= 1.0此参数是软件控制计算精确度所确定的,一般取默认 1.0,故不做解释。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是或否建议一般在进行结构的整体参数控制(如六个比值的计算)时选是 ;在计算构件内力和配筋时,不勾选。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由于局部振动的存在而影响结构位移比的正确计算。当选择该项后,程序将用户设定的弹性楼板强制为刚性楼板来参与计算。对楼板形状复杂的工程(如有效宽度较窄

6、的环形楼板、有大开洞的楼板、有狭长外伸段的楼板、局部变窄形成薄弱连接部位的楼板、连体结构的狭长连接体楼板等) ,则应采用“弹性膜”假定。参见建筑结构技术通讯06 年 5 期中“建筑结构整体电算时应合理假定楼板的刚度”一文。多塔结构如果上部没有连接,则各塔楼应分别计算并分别验算其周期比。对于体育场馆、空旷结构的特殊的工业建筑,没有特殊要求的,一般可不控制周期比。实际工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 对于复杂结构(如不规则坡屋顶、体育馆看台、工业厂房,或者柱项、墙顶不在同一标高,或者没有楼板等情况) ,如果再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 结构分析会严重失真。对这类结构不宜硬性控制位移比,而应通过查看位移

7、的“详细输出” ,或观察结构的动态变形图,以考察结构的扭转效应。2) 对于错层或带夹层的结构,总是伴有大量的越层柱,如采用强制刚性楼板假定,所有越层柱将受到楼层约束,造成计算结果失真。SA TWE 把弹性板分为:弹性板 6、弹性板 3 及弹性膜三种。弹性楼板应用时应意以下问题:1) 弹性楼板设定应连续,不能出现弹性楼板和刚性楼板相间或包含布置的情况。2) 梁两侧是弹性楼板时,梁刚度放大及扭矩折减仍然有效。3) 如果定义了弹性楼板,在计算位移比、周期比等控制参数时,应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4) 采用弹性板 3 或弹性板 6 时,会影响梁配筋的安全储备,建议改用弹性膜假定。5) 对于坡屋面的斜板,新

8、版 SA TWE 默认采用弹性膜假定。楼板假定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楼板类型 楼板平面内刚度 楼板平面外刚度 适用范围刚性楼板 无限刚 0 常规楼板弹性板 6 真实刚度 真实刚度 板柱结构、厚板转换弹性板 3 无限刚 真实刚度 厚板结构弹性膜 真实刚度 0 狭长板带、空旷结构地下室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是或否2012/06/30 新增参数; 旧版 SA TWE 默认地下室顶板强制采用刚性板假定。但对于地下室顶板开大洞的结构,强制刚性板假定会使跃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判断错误,从而影响柱内力及配筋。此时应取消勾选,由程序自动判断柱计算长度。本参数将影响周期、内力、长度系数等。程序默认勾选,以便于与旧版程

9、序对比结果;如不勾选,则相当于旧版程序中“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注意,如已勾选“对所有楼层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则本参数是否勾选已无意义。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 是或否2012/06/30 新增参数,相当于旧版程序中的“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勾选后,程序在进行弹性板划分时自动实现梁、板边界变形协调,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受力。程序默认不勾选,以便于与旧版程序对比结果。墙梁跨中节点作为刚性板楼板从节点: 是或否当采用刚性板假定时,因为墙梁(即用开洞方式形成的连梁)与楼板是相互连接的,因此在计算模型上墙梁跨中结点是作为刚性板从结点的。此时,一方面会由于刚性板的约束作

10、用过强而导致连梁的剪力偏大, 另一方面由于楼板的平面内作用, 使得墙梁两侧的弯矩和剪力不满足平衡关系。程序默认勾选,这也是旧版的算法;如不勾选,则认为墙梁跨中结点为弹性结点,其水平面内位移不受刚性板约束,即类似于框架梁的算法, 此时墙梁剪力一般比勾选时小, 但相应结构整体刚度变小、 周期加长, 侧移加大。个人理解:如果是一般的连梁,需进行勾选,毕竟刚度要求,做法与一般框架梁是有很大区别的。且特别是在看周期比和位移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是强制楼板刚性假定的,既然是刚性板,那约束就不用说了,就更应该勾选了,综上所述我建议还是勾选。但是如果实在是个别连梁的配筋太大没法调整,可取消这个勾选,程序就会认为是

11、框架梁进行计算。这也是 PKPM 把这个参数从必须勾选改为选择勾选的目的所在,说白了就是方便调模型。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 是或否2012/06/30 新增参数,相当于旧版程序中的“强制刚性板假定时保留弹性板面外刚度” 。勾选后,程序在进行弹性板划分时自动实现梁、板边界变形协调,计算结果符合实际受力。程序默认不勾选,以便于与旧版程序对比结果。个人理解:这一条如果是不勾选,则梁和板的变形时不一致的,而我们一般的现浇整体结构一般的计算模型,梁和板都是一体的,不会出现很大的裂缝,所以还是建议勾选吧。这条对一般的梁板体系影响不大,就是勾选了精确度稍高些。但是对于板柱结构(无梁楼盖等) 、以及斜板(斜屋面

12、)则影响较大。如果不勾选,则梁的弯矩没有了负弯矩,这显然与我们的实际不符合。故综上所述,建议勾选。计算墙倾覆力矩时只考虑腹板和有效翼缘: 是或否2012/06/30 新增参数,用来调整倾覆力矩的统计方式。 勾选后, 墙的无效翼缘部分内力计入框架部分,这使结构中框架、短肢墙、普通墙倾覆力矩结果更为合理。程序默认不勾选,以便于与旧版程序对比结果。墙的有效翼缘定义见砼规9.4.3 条及抗规6.2.13 条文说明。个人理解:这条体现的就是计算倾覆力矩的计算方法的区别。如果勾选,程序会根据前面规范的要求记入墙的一部分有效的翼墙长度归于剪力墙,而无效的部分会归入框架,说白了就是将剪力墙带不动的那部分翼墙归

13、为了框架。对于小高层,短肢剪力墙较多的框剪结构,这一条会有影响,如果不勾选,可能短肢墙的配筋就会过大,显红。勾选后,对于短肢墙的计算合理性有一定的作用。对于一般的结构, (短肢墙的数量很少) ,我们一般就不勾选了。关于异形柱的输入当对结构模型进行镜像操作后,应对镜像后的异形柱进行重新定义并布置。目前软件仍然有这样的缺陷。关于板柱结构对于定义为板柱结构的工程,程序按高规8.1.10 条规定进行柱、剪力墙地震内力的调整和设计,并在 WV02Q.OUT 文件中输出各层柱、 剪力墙的地震作用调整系数,不需用户对 0.2V0 调整再做特别设置。另外板柱结构中,除在轴网上布置虚梁(截面 50*50)外,在

14、一个房间内还应将板分割为较小的板块 (每个大房间分为 9 个小房间) , 以考虑板对柱的弯曲作用; PMSAP 程序中用户不需要对每个房间再增设虚梁。楼板应定义为弹性板 6。恒活荷载计算信息: 不计算恒活荷载 、 一次性加载 、 模拟 1 、 模拟 2或模拟 3该参数应为“恒载计算信息” ,详见高规第 5.1.9 条。高层建筑结构的建造是遵循一定的顺序,逐层或者批次完成的,也就是说构件的自重恒载和附加恒载是随着主体结构的施工而逐步增加的,结构的刚度也是随着构件的形成而不断增加与改变的,即结构的整体刚度矩阵是变化的。考虑模拟施工加载与一次性加载对结构分析与设计的结果有较大影响,特别是高层建筑和楼

15、层竖向构件刚度差异较大的结构。实际施工中,竖向恒载是一层一层作用的,并在施工中逐层找平,下层的变形对上层基本上不产生影响。结构的竖向变形在建造到上部时已经完成得差不多了,因此不会产生“一次性加荷”所产生的异常现象。模拟施工 1就是上面说的考虑分层加载、逐层找平因素影响的算法,采用整体刚度分层加载模型。 由于该模型采用的结构刚度矩阵是整体结构的刚度矩阵, 加载层上部尚未形成的结构过早进入工作,可能导致下部楼层某些构件的内力异常(如较实际偏小) 。模拟施工 2就是考虑将柱(不包括墙)的刚度放大 10 倍再按模拟施工 1进行加载, 以削弱竖向荷载按刚度的重分配, 使柱、 墙上分得的轴力比较均匀,接近

16、手算结果,传给基础的荷载更为合理,仅用于框剪结构或框筒结构的基础计算,不得用于上部结构的设计。采用模拟施工 2 后,外围框架柱受力会有所增大,剪力墙核心筒受力略有减小。模拟施工 3是对模拟施工 1的改进,采用分层刚度分层加载模型。在分层加载时,去掉了没有用的刚度(如第一层加载,则只有 1 层的刚度,而模拟 1 却仍为整体刚度) ,使计算结果更接近于施工的实际情况。建议一般对多、 高层建筑首选模拟施工 3 ;对钢结构或大型体育场馆类(指没有严格的标准楼层概念)结构应选一次性加载 。对于长悬臂结构或有吊柱结构,由于一般是采用悬挑脚手架的施工工艺,故对悬臂部分应采用一次性加载进行设计。当有吊车荷载时,不应选用模拟施工 3 。抗震作用、截面抗震验算、抗震措施、抗震构造措施以及抗震等级的理解一、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1、3 1 2 抗震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